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锦集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是一本由[德]埃克哈特•托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一):看透看起来很玄学,后几章的可读性更好
1.临在是一种不因过去和未来而烦恼忧虑,只关注当下的状态。
2.对于苦难,如果难以接受就去改变事态,如果改变不了事态,就接受苦难和因此产生的痛苦情绪。苦难的事实、痛苦的情绪和改变的行动,你至少要接受一个,不然会走上绝路……
3.临在不一定会让痛苦消失,也不一定增加你的快乐,但它可以让你平静。这个效果类似于抗抑郁药让你感情麻木?
4.单身狗果断跳过了讲述两性爱恨纠葛的那一章,真好,可以少读一章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二):评《当下的力量(白金版)》
全书通便着重讲解了临在和当下,什么叫临在和当下,如何做,以及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当下和时间的关系,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别等。
通读下来,书的主旨宣导的意义是很深刻的,但是要真正理解并做到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对于之前完全没有接受过相关词汇或者理念的读者来讲有一定难度,且重复性内容会比较多,语言稍显枯燥和生涩。
但是此书胜在立意之高,理解消化并常识性去训练之后,对人生都是有颠覆性的指导意义的,能带大家换一个维度去解读痛苦,且远离它。是一本启发读者开悟的心灵之作。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三):享受當下,創造未來
其实是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現在的人過多的寄希望於別人、未來,而忽略了現在的自己,當下的力量。羅馬真的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
坦白說,我還沒有讀過這本書,但我確實對這本書抱有很大的期待。因為總覺得未來還有很長時間,所以漸漸養成了喜歡拖延的壞習慣,導致自己錯過很多。但其實人總要活在現在,用現在的時光換未來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決定了未來的模樣。
希望自己能夠享受現在,珍惜當下。靠當下的努力,給自己無悔的未來。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四):活在当下
当翻开《当下的力量》时,我发现自己开始了一段探究自身痛苦与烦恼的历程,因为作者在书中将痛苦找到了产生的根源。痛苦是什么,痛苦怎么来,书中给出了客观的分析和解释,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尽可能地减少痛苦,作者埃克哈特·托利提出了非常实用的方法,让我们认清时间的幻象,活在当下。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我们经常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却总忘记此次此刻才是真实的存在。作者用哲学思维来思辨,找到痛苦并且力图找到解决痛苦的方法,将痛苦化为平安。读完整本书之后,自己仿佛诊断到了自己之所以会痛苦和烦恼的根源所在 ,作为经典的心灵读物,此书可贵之处在于引领自身去开悟,颇具实用的价值。活在当下,专注当下,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力量,找到坦然平和的自己。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五):倾听
当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仅用大脑去聆听,还要用整个身体去聆听。在倾听的时候,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从而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创造一个真正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你可以给别人的最珍贵的礼物。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的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思维所占据。他们赋予自己思维的注意力比赋予别人说话内容的注意力要多得多,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别人话语和思维之下的本体,却丝毫没有留意。当然,你只能通过自己的本体才能感受到别人的本体。这体现的就是合一,就是爱的开始。在本体的层面上,你与万物是合一的。 大部分的人际关系主要由思维互动组成,而不是由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一组成。在这种方式下,没有任何一种关系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这就是为什么在人际关系中有如此多的冲突的原因。当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冲突、斗争和麻烦就是不可避免的。与你的内在身体相联结并创造一个纯净的无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当下的力量》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六):两种人:读过这本书的和没读过的(这样区分不为过)
很久没有一本书让我一停下来就想着赶快找个机会继续看下去,《当下的力量》就是一本。The Power of Now。作者用了一本书来写当下的力量,去展现思维的障眼法,去重复意识和临在的不同,去让读者警醒时间的魔法。 Highly recommend!
“如果你仍然怨恨你父母所做的或没做的事,那么你就会相信他们当时有个选择,他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行动。人们看起来好像是有选择的,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只要你的思维及其受制约的模式控制着你的生活,你还会有什么选择?”
这是宽慰人的,但是在我摘抄下这句话的时候,我的思维又在抗拒他了,照这样说来,大家都是没有选择的,是没有自主性的。我们以为我们的自由意志,不过是处在当时的我们的思维的控制罢了,并非我们的本体,我们的意识做出的选择。
看了当下的力量,让我对自己坚持的痛苦和纠结产生了怀疑,起码我的痛苦不会那么轻易地获取时间,因为时间是痛苦的生命,如果我全神贯注地关注当下,那我的痛苦就没有时间出现。你不可能又有意识又不开心,这真是有意思的说法。希望在之后的日常中不断地去思索,去实践这样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多地去接触本体,去活在此时此地。就像竹子说她原以为住在国外可以治愈她,换个环境她就会开心,但是国内国外兜兜转转这么多地方,她还是她,并不会变。这让我刚听到的时候就有一些启发。直到看完这本书才有了更深的感受。如果不关注当下,而是将当下作为达成未来目标的一个手段,即使达成了目标,你的快乐也是短暂的,就像曲线稍微向上升一点又重新降下来成为日常的直线。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七):观察者与思考者
0528-0611
全书分十章。
主旨就是如何活在当下。
书中涉及到的概念有 当下,时间,思维,本我,临在,臣服,冥想,抗拒等。
生活中的很多痛苦来自于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焦虑。我们常常把当下当作达到未来的一种手段。在当下的时刻并没有全心全意投入到当下。而把我们引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是我们的思维。倘若我们能保持对思维的观察,不被思考者所牵制,做一个观察者,我们就能摆脱生活中的许多痛苦。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进入当下的方法,如冥想,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进入自己的身体,或者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情境中,用心感受周围的生命的存在。
书中提到我们一直苦苦寻找的真理其实不在门外,就在门内,就在你的本我里。
生命的喜悦和力量都来自内心的平静。
只要保持临在,进入自己的身体,就能感受到那股力量。至于什么是临在,不能去思考这个概念,只能去感受。
我确实曾感受到这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平静的力量。所以我能理解到作者用有限的语言表述出来的根本不能用语言来传达出来的那种“存在”。
看得出作者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信奉我思故我在。
这本书传达的思想有可取之处,如时时内观自己的思维模式,保持临在,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自我认知。但它亦有自身的局限性,作者盲目强调进入当下的重要性,进入当下能让我们摆脱一切痛苦,这就有点绝对化了,有逃避问题的嫌疑。如果只进入当下活在当下,那就没有过去没有未来,那过去的意义呢 经历和体验的意义又在哪里。
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愿我们都能活在当下又活出自我。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八):流水账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无意识行为,找到内心的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 认识到无意识行为不是自己,当意识出现的时候无意识行为就不存在了。在临在的时候,关注当下的时间,也就是把意识投射到了当下,所以无意识就消失了。 故而,错误就是错误,但是它不代表你。 此处想到了《非暴力沟通》其中也是客观观察自己,然后尽量客观的不用评判性语言了描述事件。因为说出来才能有解决方法的可能。 这里也是观察自己,确实客观看待自己情绪的时候就意味着从那个情绪中脱离出来了,它自己的影响就减轻了。也就意味着不在控制你了。 这里是只是观察,当然也不要评判。我想说出来的话还是会多多少少包含着主观判断的。这里完全切断了这一点。可能是高明之处,也许是境界。 也可以说非暴力沟通就是一种临在,有内在和解性,操作性强一些。 对过去未来的剖析?算是一家之言,但是过以往之不鉴,知来者之可追是没有错的。如何追,珍惜当下。过去之于过去,但是放下过去还是难哦。为什么一些修炼会想看前世呢?过去和未来是从现在借来的,过于关注就会导致现在变少?
对于心里标签,只是观察的方向。人作为一个整体,观察一个方向必定有失偏颇。不断逼近他?还是放弃逼近他试着感受他?感受是不是核能算一种逼近呢?
对于痛苦,认识它、澄清它不是掩盖他抛弃他。
客观、宁静、让心流动。
哦哦 对于临在。总是在事后想起临在。对了,如果觉得自己在临在,那不是临在了。生了这个心,起了骄傲的意,便不可能是临在了。临在的时候的宁静是不是可以和美学中所讲的“巅峰体验”一样呢?
保持谦卑?是哦,作为人还差的远呢!
保持热爱,宁静地热爱,对于美的喜爱,对当下的喜爱与赞美。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九):肯定价值,但不认同
我把这本书归为灵修类的书籍。看这本书是一位女性长者安利来的,因为我深陷焦虑。这本书直到谈论开悟的爱情关系之前,我都认为写得挺精彩。
书中创立的思维体系是完整而具有一致性的。虽然我不认可,但是我肯定其价值。我乃一届凡夫俗子,以物喜,以己悲。虽然我认同全球各地的书影音对于inner peace的追求,但是我不认为欲望是应当被舍弃的,相反我认为欲望是充满活力的带来人生乐趣的源泉。为什么要与人性作斗争,我认同作者臣服的观点,臣服于欲望,管理它,享受它。人活一世,及时行乐才是真,否则万物皆空,时间与空间皆是相对,活着的目的在于什么?为了让自己归于平静体会自己是宏大而虚妄的慈悲中的一个渺小环节么?这未免太无趣而悲凉。
从作者开始讨论爱情与女性的第八章开始,我的思维也好意识也好开始有了本能的抗拒。作者是以男性视角在阐述自己对于爱情和女性的理解。我不认为观点完全公平。虽然作者没有表达出歧视女性的意思,但我认为其对女性的观察与言论是具有片面性的。
大哥你来过月经么?你又没来过在这里讨论痛经的情绪变化与意识反馈有什么意思么?嗯?
我个人的结论和评论区看到的某些豆友的想法是一致的,不要把小我,不要把思维对立起来,他们明明是我们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与伙伴。感受自我意识,寻找内心深处的平静,肯定当下的一切的正面的和负面的价值。
最后这本书也没有真正缓解我关于买不起房和生不起孩子的焦虑。开悟果然还是难度很大。嗯,但我会把握当下继续努力的。
引用书中一句话作为结尾:你会经历什么样的未来,主要决定于你当下时刻意识的质量。
每一个当下都是永恒的,闪闪发光的,价值连城的,独特的存在。因为对未来充满期待,所以每个当下都值得全力以赴。
《当下的力量(白金版)》读后感(十):时隔三年,我终于读完了它。
2017年去浙大校区jlpt考试的时候,我在考场内奋笔疾书,陪我一同上高速的母亲去附近的书店买了这本书给我,也正是她的同事非常推荐我读一读的书。
很惭愧,当时考完试,随意翻了两下,感觉过于深奥,不适合我这个小年轻,就迅速失去了兴趣。
时隔三年,由于书总是堆在床头看起来很凌乱,终于下决心看它,足以证明虽然三年间变了很多,唯独不变的是我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有多不爱去涉足。
花了一个中午读完。前几年很多看不懂的地方,有原来如此的感觉。并非是我的悟性随着年龄增长了,而是到了低谷,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才能与书中作者举的例子有感同身受之处。
非常同意其中的一句话,大意是比起焦虑于结果成功与否,享受当下做事的过程是更快乐的。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有误,但这朴素的话却是这几年经历世事之后最大的感触。要知道如果什么都不做,一味在原地守株待兔,是什么也不会发生的啊(笑
这本书带给我的也不止是思考,更多的是与母亲的回忆。摸着不再崭新的封皮时,总能想到出考场去停车位找车时,母亲已经等在车外面,站在深秋的晚风中,问我考得开不开心,晚上想吃什么。尽管是很日常的相处模式,每每想起来,就会感觉眼眶湿润。也许书中很多类似于正念冥想的专注当下的方法,都像这日常一样,是为了让人更加幸福,更加自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