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100字
《人生岂能辜负》是一本由田定丰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一):顺畅勇敢地前行
这本《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是本不太厚的小册子。全书一共二百二十页,十六万字。我向来喜欢读这种小册子,因为阅读快感比较强,很快就能看完,读起来颇有成就感。
毫无疑问,《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是本励志类的书籍,这点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来,书的封底处上架建议上也写着是励志类。这本《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的封皮非常漂亮,虽然那风景算不上多美,但是蓝蓝的天却是常年生活在雾霾下的华北人最为奢望的。再加上封皮人物手中的单反相机,更是有种想要旅游的感觉。不过这本书并不是在讲述旅游,而是如何在人生的历程中旅游。
《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的四篇序写得非常好,很有种大牌云集的感觉。除了看到大牌的另一面之外,也能看出作者的人脉广泛。接着看到正文,立刻就被那些励志色彩很浓的段子吸引住了。励志类的书籍有点儿像成年人的童话,它能够带给成年人成功的希望,前进的动力,美好的幻想,有如毒品般的感受。所以,我一直都觉得励志类的书籍很好看,但是,这类书真的就像是毒品,你总是去看,但是迟迟不能开启自己事业的时候,它就真的像毒品一样危险了。你戒又戒不掉,吸住它却又无法对你带来实质性的进展和帮助,真的是痛苦万分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本《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写得不好,相反,《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写得还是相当出色的,至少可以领着我们从头读到尾。
其实,《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就是一个成功人的成功故事。我们都渴望成功,但是现实往往比梦想残酷得多,我们未必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所以这也正是这本《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吸引大家的另一个原因了。
现代的人们,都喜欢看那些白手起家的故事,比如俞敏洪之类,这种故事往往让大家觉得生活更有希望,更有奔头,大家都在幻想着自己白手起家的那一天。可是若想做到这一点,真的是很难很难。这本《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虽然未必能够让我们完成梦想,走向成功,但至少能为我们在成功的路上加加油,提提神,好让我们走得更顺畅,更勇敢。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二):成功不能复制,态度决定人生
只因看到了许茹芸,吴克群作序推荐,才试着去读本书。对于本书作者,田定丰,真是一无所知。通过阅读本书才知道,他是音乐人背后的策划者,是娱乐圈的红人,是商界的名人,更是巨星们的福音。
本书更像是一部作者的自传小说,但却打破了传统的自传体的格局,把看似零散的66个关键词,组织成五大相关部分:Who am I,You and I,To Do, To Rule, To Change。
人生需从认识自我开始,人只有认清自我,才能知道如何成就自我。以作者自己的口吻总结来说,有两个田定丰,以失败流离的那两年为分界。之前的那一个,嘈杂了十年,现在几乎已经暗哑无声;之后的那一个,变得安静,更认识自己。
谈到人际沟通,真诚坦率,学习圆融,换位思考,诚心认错,控制情绪,坦诚沟通,相信别人。作者以自己真实的人生场景加朴实的语言来告诫读者,使读者能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
付诸实际行动,努力成就人生。作者道出了歌手背后的真实故事,着实让我们认识到光环背后的艰辛。高中时期,虽说也不是追星一族,但对许茹芸,张信哲的歌却钟爱有加。曾经他们的歌声为多少80后带来了慰藉和激励。静静的深夜,躺在床上听着他们的歌,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也曾听到泪流满面,感觉他们的声音有股穿透血液的力量。只是当初不知道歌声背后的故事。读完本书之后才明白,每首歌都汇聚了歌手们的心血,凝聚了歌手们的真情实感,汇聚了歌手们的艰辛。巨星光环背后的努力,是值得年轻人用心体会和学习的。要坚信付出才会有回报。
谈到管理能力,作者一语道破,同一个“I”,前十年与后十年的管理风格,截然不同。这部分非常值得管理者学习。正是这个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助作者达到人生巅峰。
但最终作者却选择离开音乐圈,归零,以摄影重启自己的第二人生。这是需要何等的气魄与勇气。
作者利用关键词,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道尽其整个人生,以及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面对各种人生挫折和坎坷,曾坠入低谷,却能奋力拼搏,坚持不懈,走出低谷,最终站在事业的巅峰。作者分享了应对各种人生场景的态度和策略。正是如此的态度,成就了作者曲折而成功的人生。成功不能复制,我们只能学习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转化为适合自己的人生态度,来成就精彩人生。
最后希望作者的第二人生同样精彩出众,更希望本书也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三):不要辜负自己的选择
“辜负”这个词,大概是小学时候学会的吧。不能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不能辜负学校和社会的培养,更不能辜负他人对自己的信任,等等。直到长大成人才渐渐明白,在这漫长的人生里,最不能辜负的其实就是自己。
《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里写了台湾音乐界教父与推手田定丰从职高学生一路打拼,登上成功巅峰,几经起伏跌宕,寻找人生新境界的故事。这既是一部自传,也是一本管理手记;既有台湾唱片界的幕后故事,也有明星的奋斗史;既可以用来学习职场规则,也可以拿来自我激励。
印象最深的是田定丰对音乐事业的执着。他从小记者做起,后来进入唱片公司,先后担任过宣传、企划、研发、制作。做宣传时他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一个人办记者会,趁同行放假时发稿,用“一生悬命”的精神爱着手中的工作,终于一步一步做到了理想中的职位。
相形而下,如今的大多数年轻人更看重物质激励,而不能专注于自己的精神追求。结果变得浮躁、急功近利,很难听进别人的劝导,容易在职场中失衡,只能靠频繁跳槽摆脱困境。而跳槽容易加剧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和生活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人生的长远选择。
田定丰专注、聪明、善于思考分析,懂得向他人学习,内化为自己的力量。所以,他能在无数年轻人中脱颖而出,年纪轻轻就身居要位。但是管理更是一门学问。要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控制个人情绪、如何根据艺人的特质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等等。
书中的励志干货很多,用两两一组关键词对比的形式呈现,简单明了,便于记忆。而众多明星的故事恰到好处的平衡了内容,让读者有兴趣读下去。田定丰不断用自己和明星的实例来告诉读者,其实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所有成功者都是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摸索出成功的经验,以不服输的姿态面对工作和人生中的种种困难的。
做音乐专注热情,做管理运筹帷幄,职场上纵横捭阖,人脉积累广泛,即便后来离开音乐圈搞起摄影,还是可以利用明星们的背影来达到自我营销目的,寻找新的人生起点。田定丰一次次翻转命运,靠的正是左右权衡,正确取舍的智慧。
人生起伏,本是平常。但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和把握自我命运方向的能力更为重要。田定丰相信命运可以翻转,所以他写下这66个关键词,用来鼓励所有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年轻人。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年轻人,两词之间,你选哪一个?选定了,就不要辜负自己的选择。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四):做个快乐放在心里的人
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包括从众&独特、冲撞&修正、蛰伏&跃起、坚持&放弃、专注&分心、模仿&扎根、安全&挑战、坦率&圆融、伦理&阶级、争执&退让、认错&硬拗、情绪&忍耐、间接&坦诚、扞格&适应、天分&努力、创新&沿袭、改变&守成、咱衰&看好、跨界&本质、坚持&放手、地狱&天堂、温情&制度、顺性&引导、自信&逞强、独揽&授权、积极&安逸、投资&学费、海盗&海军、失败&祝福、困境&开路、终结&契机、巅峰&离开、归零&起点。我想,终究是是教我们如何处事、为人。
书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因为是处于媒体界,所以便有与不少明星的相处趣事(我有个朋友便是知道这本书里面有些许事情提及张信哲,于是,便借去读了),丰沛地给这66个词赋予含义。让我们看到了是流动的66个词,而绝非呆板。这些词汇融合成一条引导我们的河流,让我们从中看清了自己的缺陷,也让我们更加看清了自己所追求的,为追求所要付出的东西。
就拿专注而言,这是以“一生悬命”的精神,爱你手中的工作。与此对立的分心,则是做着一件事,想着另一件事情,一心好几用,好高骛远,可能两者皆空。
简单用一个故事来比喻:四个人在射击,红色的人瞄准了靶子这时,旁边出现一只兔子,他就去射兔子去了;蓝色的人,会花很长时间确定瞄准确了再射击;黄色的人他没认真瞄准就直接朝靶子射去追求快速果断;绿色的人刚要开始射时有人喊吃饭啦就放下枪跟着别人吃饭去了。我想,大家都知道真正专注的人,就是蓝色的人,这样瞄准明确在射击,才是分心之人所需学习的。
书中提及,许多的冲突都是来自于无法换位思考,我们通常想的是自己要什么,强调自己的个性,但需要记住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我想,当时无法换位思考产生的即可情绪,稍作休整,可能就服帖了那情绪的抓牙舞抓,切莫让那情绪主宰了你,切断了你与大脑的联系。
最后,我觉得真正翻转命运的句子,就是做一个微笑挂在身边的人,快乐放在心里的人,努力走在正确方向的人。不然,很多事情做了,也无法感受其间的乐趣,一切成了枉然,多遗憾!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起初我对这本书不感冒,但朋友说这本书不是市场上的那些垃圾书,所以决定读了看看。因为我对乐坛尤其是台湾乐坛不了解,也不知道乐坛的一些明星,也没听说过田定丰这个人,但却对“翻转命运”这个词语吸引,我想这个人必定经历过人生的起伏跌宕,有很多感悟。
拿来书一口气读下来,整个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作者田定丰以自身成长道路上的经历作为梳理对象,用33对关键词从不同方面和层次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感情真挚,分析犀利到位,是所见不多的具有内省特质的自传性作品。书中虽然涉猎了唱片公司、新闻媒体、音乐人、明星等一般人接触不到的领域,但是作者从一名小小的记者做起,遭遇了职场的磨练和成长,可以说对每个即将踏入社会的人或者学生,都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我对田定丰的很多描写感同身受,因为十几年前,我也是刚毕业踏入社会,和他不同的是,他从上学时代就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要追求什么,所以在职场选择的时候,会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高薪的引诱。而如十年前的我这样学生踏入社会,却大多稀里糊涂走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下子被抛弃到人生地不熟的乡镇。田定丰曾经带着自己准备的稿子去报社应聘,而我当时懵懵懂懂地自己写稿子到处乱投,一个是有目标的追求,一个是毫无目标的乱闯,从一开始,就看出人生的不同。
田定丰对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始终很明确,而且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只做一个小助理,却时时在准备着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工作能力发挥到极致,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踏实努力又敏于寻找机会,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人不成功什么样的人成功?虽然我曾经莽撞地投靠无门,但我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和希望,寻找一切机会展现自己身上的不多的才华,终于几经挫折之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田定丰总结了33对66个关键词,涉及到很多当红的歌星和艺人,可以称他为“伯乐”、营销宣传高手,但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也善于挖掘这些艺人身上的长处和优势,把握住能够把握的机会,翻转人生与命运,所以可以说,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他来说是如此,对于那些他捧红的艺人来说,也是因为这个人具备改变自己、努力蜕变的能力,而这一切源于他们的努力。读完田定丰的所有故事,你会发现,不论是什么经验和智慧,最终都是和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他本人是一个一直知道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有所舍弃,一直努力的人。不论关键词有多少个,做人的智慧和道理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累积和努力,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六):命运在己手
由于行业的关系,第一次读到田定丰的文字。初时以为他的文字不会有什么稀奇的,顶多是整了一些词来感慨而已。可是,真正读起来,却被真正地吸引了进去。
如果用总的一句话概括这本书或者是概括田定丰的人生,我想应该是:勇于付出,不计回报,善抓机遇,敢于放弃。这16个字,在田定丰那里做的是随心所欲、毫无违和感,真真是令人羡慕。但是每一个让人羡慕的人,除了其天生的相貌外,我想其被别人所羡慕的东西必定是其在别人看的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付出了百倍努力的结果。田定丰从高中时代时就写乐评,写完往唱盘公司寄,即便没有回信,依然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看似当时没有回报,实则是获得了长足的回报。田定丰的每一篇乐评,有高中时代的独特感受,更有非功利的音乐理念,这种一直坚持的精神,使他能够对当时的音乐界有着充分的理解,也使得他能够在充分了解陈淑桦的基础上能够有充裕的思维空间去寻求接触到陈淑桦的机会,也使得陈淑桦能够了解到当时年轻的田定丰的独特之处!瞧,这就是田定丰要告诉我们的从众与独特!
《人生岂能辜负》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田定丰的自传,这个自传的不同在于他对自己的事业之路、人生之路用了66个关键词进行了总结陈述。吴克群等歌星所写的序,也无一不从侧面证明了田定丰所总结的这66个关键词的真实。即是说,田定丰在书中展示的是他真实经历,在这本书中,他毫不掩饰自己曾经的失败,也不掩饰自己的为人处事态度,更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如此,我想,田定丰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所以他才能够影响了那么多歌星,成就了那么多歌星,如吴克群、张信哲。
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是不能复制的,我们能够学习的是成功者的人生态度,然后将其转化为适合自己的人生态度。这一点从“模仿”“扎根”一节中可以看得很清晰,也许我们遇不到田定丰事业之路中的任何一个情景,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掌握了他所言的人生态度,自然能够应对任何场合。
《人生岂能辜负》这本书与其他书不同的地方还在于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台湾词语以及闽语。书中对这些词语都作出了详细的解释,这对于专业从事语言的我而言,又是一个收获。在感受书中浓郁的正能量的人生态度的同时,我还学习到了大量的台湾词语,这些词语进而可以通过我的授课进入课堂,让学生从造词理据、词义等方面充分了解两岸文化的不同。
人生不能辜负,尽管每个人都要离去,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想能够努力多久就要努力多久,毕竟灿烂一次也是成功!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七):把握住人生的关键词
《人生岂能辜负——翻转命运的66个关键词》相当于音乐人背后著名推手田定丰的一本励志自传书,但也不仅仅是一本自传书。原本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如果安心做着本职工作,也可能平平顺顺度过一生。可他不从众,由于心中从小就有音乐梦,他选择独特,追求自己的梦想,诚心进入自己热爱的行业,干起自己喜爱的事业。人生的每一处命运转折点,都有几个关键词,提示你,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做更优秀的自己。
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却凭借一腔热情,带着精心写好的音乐评论面试上杂志社的编辑工作,以职场菜鸟的身份采访当红音乐人。这看似幸运的经历,背后却包含了,浓厚的兴趣,坚持理想的初心,精心的准备,真诚的态度。这些应该是通往成功道路的基本前提吧。
“世界上,没有一步到位的梦想,有时得绕远路,或是暂时蛰伏,那是必经的过程。”面对低薪却接近音乐梦想的工作与高薪却普通的工作,作者选择了前者。到滚石音乐蛰伏当一个小助理。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要时时抓住更多的表现机会,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积累职场中的人脉关系。工作中,生活中,拒绝这个词语无处不在。可只要坚持心中的理想,坚持认定的合理行为,不轻言放弃,用心做好这件事。有志者事竞成,这句话终会实现。
终于,经过作者的心行一致,他成功接触音乐梦想,打开自己梦想的天地。
当然,作为著名音乐人的幕后推手,作者可不是讲那些明星的八卦故事。而是通过他对于一些音乐人的独特定位,精心宣传,而让他们的音乐事业走的更远。打破张信哲的当兵魔咒,慧眼识得吴克群,为一些著名音乐人策划宣传,作者以独特的才华而成功打造巨星。
有高峰,也有低谷,这样的人生精彩而又刺激,至少比一成不变的人生有趣的多。
作者在失去事业,失去一切人生光环后,体会到失败后日子的艰难,寻找到自我的庆幸。走出困境后,再次开路,开创另一片真我世界。
享受过生活的甜,品尝过日子的苦,站在巅峰上,也曾一切归零,一切的变化是人生的轨迹,是心路的历程。
作者以自己投身音乐圈的经历,以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再到最后工作外寻得另一种兴趣爱好的人生经历,从中提炼出66个关于职场,生活,人生的关键词语。它们两两一组形成对比,给晚辈以最真实的忠告指点,让读者能快速成长,实现各自的理想。
虽然时代不同,营销策划也与时俱进,但成功的决心,坚持理想的初心,做事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这是长久都在讨论的论题。学习借鉴优秀者的经历,少走弯路,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达成的愿望吧。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八):踏进成功的大门,需要的是钥匙而不是猛撞
文/友竹
读这本书给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无论做什么,想要有所成就都不能靠苦干,而是要保持专注。专注意味着对手头进行的工作保持热情,以及想要深入研究如何把它做得更好的愿望。专注就是引领你走向成功的钥匙。
钥匙通常小巧精致,却起关键作用。用钥匙轻轻一转即可开启大门;不用钥匙却想以蛮力撞开大门,注定收获满头包。以前不懂这个道理,总觉得付出时间和精力了就行,即使收效甚微,也没什么反思的想法。现在想想真是做了太多无用功。
想象一下吧,当你每天抱着一堆书走出图书馆,却在回家的路上懊恼刚才整个状态都不对,读书时只是眼到口到而没有心到,你觉得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几个小时有意义么?没有,你只是在浪费时间。当你看似费尽心思地写出一篇论文并发表了,几年下来到知网一搜,发现下载和引用率少得可怜时,你觉得这样的论文发得有意义么?没有,那纯粹是浪费精力和金钱(而且那该死的版面费越来越贵了)。所以,你还不如在知乎上回答一个热门问题,从而收获一帮志同道合的陌生人的支持和互动来得有意义。
所谓的知识不能转化成生产力都是虚的——当然,此生产力不一定指经济效益,但最低限度也要能引起别人的关注和思考。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人的兴趣呢?当然是对他人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啦。我们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可没有说石头也会发光哦。就拿作者自己来说,他最初投出去的稿子之所以总是石沉大海,除了还没被人发现其才华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手缺乏写作技巧,不能很好地满足对方的稿件需求。但是,他专注于这件事,具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动机,最终找到了成功发稿的窍门。
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对手头工作保持专注的态度呢?最大的原因在于对这项工作不够热爱。我们不觉得这件事非做不可,当然有时候在老师或老板的压力下可能也会觉得非做不可,但那都不是出自我们的自由意志。这样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不会对它产生自发地热爱和感情。如果我们具有作者那种不认命的精神,敢于追随内心的声音,一直为自己那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去付出,结果会怎样?
总之,一个人想要追求梦想,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执行力上来。因为,我们绝对不是不知道自己渴望什么,而是缺乏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所以说,万事开头难。大部分人都会死在开始阶段,而你只要坚持走下去,越到后面竞争对手也就越少。作者讲了很多乐坛明星的故事,他们无一不是为梦想拼尽全力者。“不要说自己的天分不够,要问自己,能不能付出如郭书瑶或蔡依林十分之一的努力”?作者对现在的年轻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所以,你还在怕什么呢?人生不可辜负,找准自己的定位,照着本书的方法,反转那不尽如人意的人生吧!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九):大玩家
田定丰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重启种子音乐,东山再起,他为吴克群打造新专辑《大顽家》,而他自己也是人生中不折不扣的大玩家。
玩,在以前总是代表着不务正业、不认真不严肃,吊儿郎当;时间的变化洗去了“玩”字身上的贬义色彩,玩出来的大企业和玩出来的诸多成就把“玩”彻底从不成器、没出息的框架里摘了出来。只要有主见、有目标,无论是传统的努力上进还是新潮的嘻哈玩乐,不过是做事的方式,与成败无关,这一观念也被大众广为接受认同。
过往的四十多年生命,田定丰并非一路畅通,相反经历数次浮沉。从杂志社到广告公司,从滚石传播到滚石唱片,从大公司到小公司,外人只看见他年纪轻轻就一路爬上台湾流行乐坛耀眼的位置,津津乐道于他的对他的起伏辗转,从未曾注意过他的那些迷茫、失落和伤痛,以及最重要的决断和努力。《人生岂能辜负》是田定丰对自己过往职场生活的讲述,不知他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何种心情,作为读者我只觉信服和佩服。太多励志书或者成功学书籍,不是拼命讲自己有多落魄多努力,就是使劲说自己有多自信多豁达,谢天谢地,田定丰的书中里没有这些鸡汤狗血。他前后的身份落差极大,平凡的职高生和流行乐坛教父;他的生活环境落差极大,食不果腹和极尽奢华;他的职业生涯动荡无比,小职员、高管、身处高位、跌倒谷底……再没有比这更励志的了,但是他黯淡、委屈的那些时光并没有占用他多少笔墨,相反他更热衷于写自己一路上的抉择和抉择背后的动机,写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交往的得失,写一路上自己的成长和成长带来的感悟,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真诚的告诉每一个年轻人,希望善意的雪球越滚越大,有如耶稣分饼。
田定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样的人做人通常不会失败。他一直说陈淑桦是他一生的贵人,强调对方多次解他燃眉之急,让他学到很多宝贵的为人处事,其实人的沟通是双向的,为何对方独独青睐你,运气不过占十之一二。田定丰是一个执着的人,虽然他从事过多个领域的工作,这些是他梦想的一块块拼图,凑齐拼图,也就有了实现梦想的能力。田定丰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优渥的工作生活没能阻止他朝梦想的方向前进,让外界哗然的数次辞职——风光正好之时由高处跳及底处,即使都知道这是通向梦想版图的必然代价,又有几人能真的放手去搏呢。田定丰也是一个勇敢的人,勇于挑战不稀奇,勇于面对错误才难得,从初时宴席上认错的毛头小子到与多年老友分道扬镳的高官,身份再变,这一特质没变,正是直面错误和善于总结避免了他在相同的问题上再摔跟头。
这个台湾流行乐坛的闪耀之星也把善于总结这一特质带进他的书里,极富创意的用66个关键词把他的经历串联起来,同时也能给予年轻人更多真诚建议。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么田定丰也就算不上是田定丰了,当他又一次从谷底攀到高峰之上时,再次舍弃了一切,在摄影一途重新上路。
文|团团花哚 2016.06.14
非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授权可豆邮或联系fionado@qq.com
《人生岂能辜负》读后感(十):成功不可复制,经验可堪学习
因为从小五音不全,所以对音乐这块一直是敬而远之的,所以,当我看到《人生岂能辜负》一书的作者是田定丰的时候,心里一片茫然,田定丰是谁啊?
后来,看了书才知道,原来田定丰这么厉害——学历仅有职高,却一路从记者、撰稿人而后进入滚石等巨鳄级音乐公司,后自己创立种子音乐,“不仅成为张信哲、许茹芸、黄莺莺、张清芳、林忆莲等天王天后级别巨星再攀高峰的幕后推手,还一手促成了吴克群、瑶瑶这些原本不被看好艺人的转型成功。” 不仅如此,除了音乐,他还在文学和摄影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著有《丰和日丽》《丰台湾》《趋光岁月》等多部文字、摄影作品集。这样一个在多方面都有突出表现的人,实在是励志而又传奇的。
在这本《人生岂能辜负》的书中,作者根据他的经历,写出了他对自己、职场、事业的认识和体会,总结了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概括出了66个翻转命运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根据自己的某一段经历得出的结论。作者用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事例尽可能客观地叙述出来。不论是他台风大雨中的送稿,还是事业瓶颈期的茫然徘徊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成功的艰难。“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凝结成的艰辛路。这些真实的故事,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对初入职场或者对生活抱有侥幸态度的人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指导和警醒。
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作者不怕自曝其短,他没有回避曾经的失败,对一些曾经错误的做法也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当然,更没有忘记和读者分享成功的快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作者都用一种“俱往矣”的态度来归纳过往。因为有了比常人丰富许多的经历,在他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成功失败,事业的起起伏伏,再写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成功人士的炫耀和标榜,也不是诉苦和自怜,而是自己对过去时光的再回顾和对现在、未来的梳理与展望。没有倨傲和不屑,更像是好朋友的倾心诉说。
作者给出的66个关键词是他经验的精华,当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但我看完书觉得,作者之所以能够成功,还得益于他没写出的两个品质。其一是他的感恩。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与支持,田定丰刚开始做杂志记者的时候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陈淑桦,此后在工作中,陈淑华一直给他支持和帮助。这让他感动并不断想要回报。同样的,他在创办公司过程中,那些给予他鼓励和帮助的人,他也一直铭记在心。这种感恩的心态既是他工作的动力也是助力。其二就是善于总结。他出道早,起点低,勤奋刻苦加上专注坚持让他慢慢走出低谷,后来又经历成功失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一路行来,他总结经验教训,改正缺点错误,随时修正自己的心态,最终认识自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总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面对的是自我,所以常常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惘,也很难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错误,一些借口和推诿总是不可避免的。可作者在书中能够对自我深刻进行反省和批评,所以才能有这么的总结和教训,也才能不断前进。
田定丰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有那个时代的因素,有他自己的努力,有贵人的相助,有朋友的扶持,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成功不可复制,但他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绝对值得我们研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