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千魂》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千魂》读后感1000字

2021-04-25 03:06: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千魂》读后感1000字

  《千魂》是一本由高铭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千魂》读后感(一):疯子与天才

  人类的灵魂是由记忆组成 记忆是一张张图片组合而成的图像 图像可以篡改…

  所以疯子和天才可能真的只有一线之隔 我们怎么去判断我们所以为的记忆是真实存在的呢 我们到底是那个命运点的疯子还是天才?

  小说很赞 很多情节非常紧凑 最后也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到底什么才是真的? 命运到底掌控在谁的手里…

  《千魂》读后感(二):这个才尽的作者已经不要脸了

  全书很难看

  但是我没看过

  因为我看过 谋杀记忆

  所以我看过

  因为天才在左的好印象才对他再次抱有幻想,下单

  买回来发现是一样的内容

  而且你妈逼的没有说明

  没说是换了个名字

  同时

  天才在左没换名字,加了点内容再版了

  你妈逼买的好就不换名字了?

  你妈逼就是骗老书粉?

  你妈逼要不要脸了

  你妈逼写的什么玩意

  你妈逼

  《千魂》读后感(三):一口气读完感觉很爽

  这本书就像文前提到的作者一样:

  他喜欢问为什么,但不是哲学家

  他喜欢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学家

  他喜欢追问世界本源,但不是历史学家

  他喜欢动物,但从不去动物园

  他是个探险家,但不怎么旅游

  他写过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喜欢白色、金属金和银色

  他喜欢用“贪婪”形容自己

  他喜欢自己制定规则

  他坚信自己能拯救世界

  他谁也不是

  但他谁都是

  ......

  这不是一个正常的世界,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像是打开了大千世界的出入口,总之 ,推荐!

  《千魂》读后感(四):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悬疑版?

  我想大家来看这本书的原因,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八十是因为那本著名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其实我也是,当时被这种脑洞大开的半纪实作品惊艳到了,所以后面看见作者的书一定会拜读。

  这本书看之前就知道是悬疑小说,并且天才盛名在前,我也并未有多高的期待值。看完之后怎么说的,无功无过的感觉,这类密室荒岛类小说,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已经写到极致。毫无疑问我心中的推理悬疑排名第一,在这样的珠玉之后,作者选择了这么一个题材只能说真的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

  相比评论里面的失望之声,我觉得还是应该辩证的来看。对于常看这样的情节的读者来说自然是一种处处眼熟的状态,但是别忘了作者是心理学写作熟手,所以心理波动才是看点。主角一开始是很软弱的人,这样的人不起眼,但是心里变化确实最大。从开始的软弱变成最后的疯狂,才是作者着墨的重点。作者擅长的也是这个部分,由心里波动变化来推进情节的发展,然后疑惑惊险由此开始,展开一段诡异的情节。

  希区柯克说,最恐怖的不是炸弹爆炸的瞬间,而是计时器倒计时的时间。那才是对未知的恐惧最大化的体现。恐怖或者悬疑类的大部分的重点就是这个部分。我倒是很爱悬疑类带点恐怖的因素,不过作者貌似不太擅长写丧尸类的题材,感觉太不接作者的气了。之前的疯子也有诡异的事物出现,但都是基于脑洞大开的平台上,这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却是在现实的平台上。所以丧尸出现也太突兀了,不和情理。为了恐怖而制造丧尸,太没有意义。当然也会有人说这是一种精神病思维的表达,可能作者有这个意图吧,可惜衔接的不好,总有一些奇怪的诡异感。

  《千魂》读后感(五):既然都是虚幻,又何来真实

  如今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记性很坏,看完了《千魂》完全没有察觉自己曾经读过这本书,只是读完了之后我把买过的高铭的书重新又翻了一下之后才发现原来早在12年这本书就已经出了,只是当时的名字叫《谋杀记忆》,看着书里做的笔记,可见当时读的还挺认真,但如今又重新读了一遍,只觉得让人失落。看来看去,还是当年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有些震撼,至于小说,真的没有惊艳的感觉。

  故事的设计并不新奇,类似大逃杀的环境,十个人在一个孤岛,争夺同一个目标,最后只有一个胜利者可以离开。书的内容由十字军第四次东征引出,但对其描述并不多,期间又写了死人复活,类似丧失这种东西的存在,这种结合了西方历史、宗教魔鬼的故事,读起来总有些出戏。大概是由于对这部分的描述过于单薄,整个故事其实只是一本书引发的杀戮而已。

  这本希望抑或是诅咒之书其实证明了人们那疯狂的欲望。那么欲望究竟是好还是坏?是欲望驱使人们寻找人生的意义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命运是掌控在自己手中么?掌控了自己的命运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么?其实关于意义一事一向众说纷纭,从古说到今,各自想要寻求自己的真理,却没有唯一的真理。

  书的结果亮了,以为掌控了自己命运的人,结果只是人家精神分裂出来的一个虚幻。那么什么又是真实的呢?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存在的,真实的,是不是我们其实只是活在上帝的梦里呢?当上帝这个漫长的梦醒了之后,我们都将不复存在。

  作者其实还是在讲精神病人的故事,只是这个精神病人更加严重而已。然而到了最后,事情的真假、人物的真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假亦真时真亦假,或许我们都是虚幻的,我们追求的也是虚幻的,但那又怎样呢?既然一切非真,那又何来的假呢?非真也真。

  《千魂》读后感(六):关于《千魂》之我见

  下面的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殷切希望广大看官批评指教。

  在读《千魂》之前还未有拜读过高铭先生的最出名的著作《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也是在一位朋友的推荐下,送了一本《千魂》便读了起来。

  首先,和所有小说一样,在不看剧透的情况下有想把它立马读完然后看结局是如何?也是忍住了没有看最终的剧透,把它读完了,内心也是五味陈杂。最想说说的是周启阳的妻子张岚,假如不看最后的结局,这样的女性,还是让我十分心生向往的,同周启阳的感觉一样,有这样的未婚妻可是个宝贝啊,并不是指她有多爱周启阳,体能有多棒,为人有多果敢。而是我觉得拜作者所赐,在他的笔下出现了这么一个灵动又有几分俏皮,冷血外加几分乖巧的女性。总的来说还是时时刻刻的性格鲜明吧。总感觉男性也好,女性也好,总得有些喜欢的东西,信仰的东西,然后促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活出了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太过平庸。

  再者就是作者的画面代入感了吧(这个词也是今天拜一位博学的朋友教给我的),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图书馆备战考研的时候。每天吃饭完看上几章身边的人还不是很多,很安静。尤其到了环境描写的时候,那大风,那冷汗,那静谧。感觉身临其境一般,旁边就是亚热带的棕榈叶划在自己的身上。身边的对象招呼自己的时候也会冷不丁的吓一跳。还是拜高铭先生的文笔呢,真心的很是佩服。

  最后当看到结局的时候,不免还是有一些波澜,因为双重人格的故事并不新鲜了比如特别棒的《搏击俱乐部》。所以心中的期待感又少了几分。外加最后终章出现《摄魂书》的时候,感觉不会还有第二部吧,这种类型的书出第二部?新鲜感又更低了吧,还以为在铺垫或者是打广告?

  马上就要开始看高铭先生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了。还是十分期待的~毕竟高铭这种心理类型的书还是十分合胃口的~

  《千魂》读后感(七):千魂读后的一些小想法

  刚刚看完千魂,对千魂的故事情节觉有存在几个套路明显的地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关于陌生人

  1.陌生人第一次动手时杀掉了死亡第一人以此引发十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坐收渔利的目的。但是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陌生人又杀了李伟旭。注意杀李伟旭的时间正是黄海、马小田、张昭辉(故事前并不知道张昭辉还活着,并于黄海结盟了,但是并不能漠视张昭辉的存在)三人结盟,周启阳、杨帆、李伟旭三人结盟并且双方已经决裂司机动手的时候。感觉此时的陌生人多此一举的举动除了是作者为了埋下陌生人存在的伏笔并没有其他什么作用。(至于杨帆最后与周启阳的对决,杨帆怀疑弩在周启阳手上这个说法说不通,因为杨帆在经历刺激之后怀疑周启阳,但是从罗詹出发就够了,犯不着怀疑事发时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周启阳)

  2.在岛上只剩下周启阳的时候陌生人终于现出了真身,然后为了发泄这些年的情绪不停的把有关千魂书的事情告诉给周启阳,最后还给了周启阳提三个问题的时间。这套路实在是现在各种电视剧各种小说动画用烂了的,只要不是主角,只要话多,最后都会被反杀。

  二、关于陈平死后给周启阳透露信息

  陈平死的时候给了周启阳几条信息:

  1.暗黑启示录需要1000个人作为祭品,此时没有提到暗黑启示录的真名,所以可以判断陈平并不知道暗黑启示录其实是叫千魂书,也不知道千魂书只有在被叫对名字的时候才能开启,那么陈平知道千魂书需要1000个人命作为祭品,并且目前已经完成有990人,是通过听那个死去的神选者的一面之词,陈品连千魂书的面都没见过,那么我是否应该这么考虑?陈平在没见过千魂书的情况下相信了即将死去的神选者提供的信息。

  2.暗黑启示录需要在7.2日晚完成选拔仪式,并且要用人温热的心脏血印上手印才能成为神选者。从故事最后来看日期的信息室对的,但是需要人温热的心脏血盖手印却不一定,因为周启阳最后并没有用心脏血盖手印。为什么死去的神选者提供的信息有真有假而且陈平全部都相信了呢?

  3.陈平在透露这些信息的同时的态度有让人怀疑的地方,陈平说的话全部是他所知道的真话?还是真假话掺着?

  《千魂》读后感(八):《千魂》——时不我待?

  作者:高铭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6-5

  悬疑类的小说看得并不算多,超现实的电影倒是看过一些。

  时下正在流行IP剧,虽然始终觉得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IP剧就艺术水准而言都是失败的,当然从商业角度来说,却总还能收获颇丰,这大约是各种IP剧大行其道的原因。

  这本书是否会成为下一个IP剧我不知道,或者换个说法,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否是冲着下一个IP剧去的?大约只有出版商和作者本人知道了。

  一个人有了目标,一个团队有了目标,也许能够使之更有效地完成某件事,但这似乎与创作规律有所违背。至少在我看来,须有这么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影始终在脑际萦绕,ta在虚拟的世界中日夜生长着,终于在某一天不经意地破土而出。你能看得到ta的勃勃生机,能感受到深埋在土地之下的每一根细小的根系,于是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物就此诞生了。

  我不懂得基因技术,也并不了解试管婴儿的整个过程,但似乎从各种报道来看,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机缘巧合,成功的几率远远小于失败的几率。并且,其中依旧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和解决的问题。

  这本书读来大抵也有这样一种试管的气味,我不知道作者或者其背后推动其出版的团队为何如此时不我待,为何不等待人物再丰满一些,故事再连贯一些的时候,再让它面世与读者相见。主人公与“女主角”最终“和解”的桥段,如此前一位评论者说的那样,似乎是故事发展到这里不知如何收场,不希望其中的一个干掉另一个,于是“好吧,你俩合体吧”,然后再匆匆补上一些镜头式的片段,来巩固一下这个认知,然而在巩固的同时,也加深了读者的另一个质疑。那就是作者欲盖弥彰,不惜笔墨来掩盖此时的无可奈何,也可能是团队中有人觉得“再不赶紧出本书读者就忘记你了,所以就这样吧。”当然,也可能如开头所说,某位老板正打算投一个悬疑电影,“所以赶紧的,不然就晚了。”

  纯属臆测的推断,并非是因为对此书过于挑剔,大约是作者此前的《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过于惊艳,于是对他接下来的书同样充满着期待和预期。只是往往我们最难以超越的就是自己。有时候,人们往往因为自己的胜负心而让自己在一开始就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进退维谷。

  不知道这样的评论,以后各个出版社还会不会再要我写书评了。打上三颗星,毕竟从行文来说,整体还算流畅,不至于让人读不下去。尾章的逆转多少也多出几分惊喜。这总也算得上是此书的亮点吧。

  所以,出版社的编辑们,其实有新书还是欢迎寄来的~~~

  2016.05.06

  王择成

  《千魂》读后感(九):在疯狂的世界里正常的活

  2004年,有一个叫高铭的男人,突然萌发了对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边缘人士内心世界的强烈好奇,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探访精神病院等机构,对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进行近距离接触,试图发掘他们不一样的心灵世界,从而写成了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似乎自从2010年出版以来,就没离开过人们的视线。

  今年年初,这本书又推出了“完整版”,增加了10个故事,而该书的电影版也在筹备中,令无数本书的粉丝翘首以盼。而且,本书的同名网络剧也在热播中,汇聚了陈小春、柯有伦、李灿琛、钟丽缇、秦沛、关智斌等众多优秀演员的强大阵容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所以,当高铭的书《千魂》刚一新鲜上市时,平时几乎从不看小说的我,毫不犹豫的立刻收了一本,抢先一看。

  全书以第一人称“周启阳”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悬疑推理故事。他原本普通平凡的生活,某一天被未婚妻张岚的求救电话打破。当他按着张岚所给的信息来到一座无名的荒岛上时,没想到岛上还有另外十个陌生人,他们都在寻找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秘密。在小岛上离奇事件一再发生,他们中间有人不断地神秘死去。大家都异常恐慌,相互猜忌。甚至,他发现自己曾经最信任的人张岚也不可信,他们共住的藏身的洞穴也许就是未婚妻帮他挑选的墓穴……故事充满恐怖,悬念不断,让人感觉惊险刺激,在作者的叙述下心紧随着情节发展而狂跳不止,非要一口气看完才算过瘾。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小说中引入了对命运问题的探索。面对神秘莫测的命运,也许我们都是书中的主人公,都在不惜一切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都在寻找那可以改变命运的神秘之物。所以,我们拼命的向外求,求物质,求金钱,求名誉,求地位。这些外在的成功之物吸引着无数原本的正常人变成了疯子,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产生心理问题,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实,我们都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只能掌握自己面对命运的态度。我们可以选择不让自己疯掉,做一个正常人。《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是意义治疗法的创立者,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

  所以,面对命运,最重要的不是向外求物质,而是向内求修心。可以尝试着读书,品茶,听古琴,学佛学,做运动,练瑜伽,等等。只要多尝试,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修炼内心的方法,以抵抗这莫测的命运。

  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面对无常的命运,愿我们都能修得一颗淡定从容的心,正常的生活。

  《千魂》读后感(十):血祭之千魂

  一座弃岛,怀着各种心思来到这个岛上的心理病态的人们。“封闭环境下大家一个一个死去的情节脉络。

  解析《千魂》的故事线,其实有点轻玄幻的感觉。所谓千魂,就是要杀掉一千个人,去到一座荒岛,参加神选大会,这大会每隔七年举行一次,而获选的人,被称为神选者,他将用第一千个人的心脏流出的血,印上他的手印,就会获得一项控制世界的超能力,你可以呼风唤雨……

  这一切,来自传说中的一本神书:黑暗启示录。

  这种故事灵感,的确很玄幻。引人入胜的故事架构有了,可是要向其中灌满动人的情节和丰富多彩的人生,以及各种令人称奇称怪的心理活动,是彰显作者讲故事的能力的地方。一个点子,一个神奇的构思,一个故事的启发,一个引发作者激动的开端……作者不知道是怎样遇到这一切的,当这一切的条件都刚好来临,慢慢写就一本人人喜爱的书,是需要功力的。《千魂》的作者很成功的完成了这个故事,而且很好的表达出了他的全部想要表达的东西。

  有人说:高铭的思维真的很缜密,能把一本书写的这么细致的估计也就只有他了。强烈推荐给各位小伙伴,超强的故事感。

  他利用11个人,这11个殊途同归的人,从不同的方向和路途来到这个荒岛,他们的人生际遇,还有他们内心的渴求。

  读《千魂》的启示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你要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必然要承受一些东西。所以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都应该采用正当的手段和方法,因为正当的方法你不需承担心灵上的长久担忧。有些人不技手段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必须承担更多负面的东西,包括来自心灵上的压力,灵魂上的拷问和担忧,往往令自己到手的东西也变质了,也失去了光泽,甚至毫无喜悦或成功之念了。

  就像《千魂》中那个获得超能力的神选者,他有了主宰一切的超能力又怎样?他时刻感觉被一千个死人的魂魄围绕,终究逃不开,也解脱不了。超能力无法解救他,超能力也不能带给他任何享受和快乐。

  如果虚构的故事里,可以透视这个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缺憾的灵魂,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写法了。作者高铭就习惯于虚构这样的故事环境,然后把他心里想好的人物搬到这个环境里去演义现实世界中不会掏出来的人物内心。

  他的手法真的很棒。精神的世界是复杂和庞大的,而现实只是精神世界的一小部分的反映。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世界还有更多无边无际的可待挖掘的东西,期待高铭继续推出更多的类似故事,他讲故事的能力真的很独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