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经典读后感有感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一):很妙的历史入门书
作为普通读者,感觉此书读起来挺有味道的,可能比较适合像我这种粗浅读者吧,此书语言很妙,把他当历史通俗读物就好了,不要用学术书籍的标准去苛求作者,毕竟受众不同书也不同,反正我是看的津津有味的,一天就看完了,对于不太读书的读者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没有阅读障碍,文笔很妙,不知不觉一本就看完了,可以用来提升阅读能力和了解历史。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二):琢磨不透而又独一无二的女皇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阴谋,杀戮,告密,人心惶惶,充斥着武则天临朝听政和称帝时代,大批无辜之人被株连,但这时的大唐又是科举制度更近一步向前推进,人才辈出,国库殷实,百姓安居乐业。女皇无疑是一个矛盾的人,在夺权称帝之时既任用酷吏如周兴来俊臣者,又在权利稳固之后能重用名臣良相入姚崇,狄仁杰者。琢磨不透,是非功过,任由后人无字碑中评说吧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三):血染的上位史
对这本略失望。全书全程说史,评的部分太少,没有了易说中华史一贯的特色。而说的也都是女皇玩弄权术的一面,如何为了登上并保住王座机关算尽杀人如麻。作为太宗玄宗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作为该不止于此吧。作者自己也说,武则天可算治国有方的政治家,却对此全然没有展开。也许此等水准的政治家,对于阅尽三千多年帝国史的易老来说,并无多少值得细述的地方。一代女皇,最为瞩目的事迹,毕竟还是成为“女皇”本身。
而这成为女皇的历程,在本书中,就是一部血腥杀人史。亲生骨肉、情敌政敌、忠臣逆贼、佞官酷吏,挡路者一概杀无赦。实在不忍卒读……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四):中华史《女皇武则天》有感
本书特点是以历史表格方式来叙述重要历史事件,使读者更为清楚。
大唐这个混血王朝的女子都是非常彪悍的。有牧民族的气派,有鲜卑女子的飒爽。唐代上流社会女人穿回鹘衣,画吐蕃装,说突厥语。骑西域马,打波罗球,还男扮女装。
武则天从木材商的女儿变成唐太宗二十七世妇中的才人。从寂寞深宫度日,到感业寺伴青灯古佛,然而武媚娘的传奇却刚刚开始。
自从武则天嫁给高宗李冶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宫斗、布局、上位,洛阳变成神都,大唐产权转变为大周,成为中华一代女皇,历史上从未有过,也不会再有。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五):闲扯几句读后感
三小时不到读完此书,对一代女皇的一生大致有了了解。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故事对于刚萌生些许女权主义思想的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通览武皇一生,她的出现有其自身超高的能力素质,有周围人物或者说命运给予的契机巧合,更有唐朝时期的大时代背景。武皇手上沾满了鲜血,最终在男权社会的壁垒下登上权力最高位,历史上也有很多女性如武皇般狠辣果决,却唯有她一人登顶。这不得不说,唐大概是中国从古至今女性社会地位最高的时期了(毕竟我朝女性目前达到的最高职位也只是国务院副总理)。这大概和李唐王室的血统有关。典型的汉民族政权受礼法儒学的约束太多太深,相较之下推崇老子、拥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大唐王朝做到了封建时代难得的开放,不管对待外邦还是女性都非常包容。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唐朝过于开放的缘故,导致了宋代程朱理学对女性空前泯灭人性的束缚。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六):媚娘其外,女皇其中
易中天的中华史进行到武则天这里,宫帏政治甚至咸湿暧昧就变得浓墨重彩,除了作者本人用小说笔法渲染外,主要因为福师大主人公是女人,集妩媚狠辣权变果决于一身的奇女子。
武则天的从媚娘到女皇,其实有两个层次,其一是作为老公的唐高宗李治太过暗弱,给自己精明强干的才华以展现的机会,其二是当时开放的唐朝世界及鲜卑血统的上流贵族对女性的尊重,这个背景之下施展的不让须眉的女性魅力。
由此还可以推论出两点,其一是英雄造时势,历史在某个阶段是靠强人推动,其偶然性甚至起决定作用,换做别人就不行。其二是残酷的权斗中、无情的宫廷里,有残酷暴烈,也有龌蹉懦弱,还有屈服卑微,满朝文武像被制服的马一样,被武则天的三样手段制服得温顺妥帖。
至于杀大臣、戕骨肉、弄权臣、驱酷吏,有时候到达变态的地步,其实在男权社会里,也是一种顶硬上的悲哀,这时候的嗜杀也是一种恐惧和无奈。
而她的得心应手的操作,除了本人天才的政治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外,还有集权的制度帮了大忙,抓住七寸握住了整个权柄,这个七寸就是皇帝本人。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七):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史家历来对其褒贬不一,不过其皇帝身份是得到普遍认可的。通读本书可以看出武则天一步步的成长历程,她能成功登上皇位,除了本身的政治野心、政治智慧、政治手段,还离不开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比如李治的软弱、唐朝女性的地位大于前朝等等。
前期的武则天可能只是想活下去,因为后宫的争夺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何况对手还是皇后。中期的武则天慢慢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与李治并称二圣,从这时起,她的改制野心开始萌生。后期的武则天可谓把权力玩儿到了极致,无人敢于与她作对。晚年的武则天,则慢慢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以及后世对自己的评价问题,开始逐渐让步。
读到最后,看到武则天的让步,能想到她自己当时内心的压力和顾虑:把皇位传给武家,则自己无异于王莽篡位,将遗臭万年。把皇位还给李家,自己的儿子、孙子将继续当皇帝,而自己还可以进乾陵被后世供奉着。武则天最终的选择是明智的,从她的无字碑也可以看出她对于后市言论的顾虑。
总的来说,我觉得武则天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在政治能力、权术把握上绝对是历代皇帝中的佼佼者。在位时的受害者多是元老大臣,黎民百姓相对来说还是没有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八):《女皇帝武则天》书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异类人物。易中天先生说:她丰富了中国历史层次与广度。
在中国古代绝对父权专制下,老太后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她的加冕既是空前,又是绝后。休言女子非英物,无字丰碑日日鸣。但这无字碑上字字血,老太太的封皇之路哪一步不是由尸骨堆积而成的。
这一点,政治不适合女人,就像战争不适合女人一样。因为与皇权等价的名词是阴谋、残忍、歹毒、冷酷、霸道……。而女人则多与天使、母亲、爱人联系在一起。
则天大圣皇后,不像女人的女人;而是皇帝的皇帝。
最终武则天还是回去了,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皇帝们不在乎,女皇帝武则天也不在乎。武则天是权力的野兽。失去人性,得到权力;失去权力,失去一切。应该怎么评价则天皇帝呢?不知道,我未曾掌握权力,不知道权力给人带来的快感。但从治国来说,她超过中国98%的男性皇帝,政治手段也是这样。在天后治下的百姓,应该说是盛世无疑。但政治斗争是血腥,直杀的母不母,子不子。孝悌者,人仁之本?果如是?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当死亡的永恒逼近这位伟大的女皇帝的时候,她想到了什么?是作为爱人,是作为母亲,还是无限江山?读者不得而知。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九):千年的风,总是会把什么都吹干的。
泱泱大国几千年,只有一位女皇帝,就是武则天。因为这种唯一性,使得人们很难对她做出客观的评价。比如她夺取李氏天下、私生活糜烂、忠奸不分、心狠手辣等,无一不是事实。然而如果换个角度,如果武则天是男人,那么这些问题似乎都不会被称之为问题,因为再英明的皇帝似乎都具有以上特质,开国皇帝尤其如此。 那么,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武则天是否算是一位好皇帝?我们不妨做个对比。世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是功大于过,功是统一六国秦并天下,过是劳民伤财焚书坑儒。武则天的功绩固然不如秦始皇,但是作为一个承前(李世民)启后(李隆基)的人物,做的也相当不错,至少老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而过错方面,武则天可比秦始皇“温柔”多了,她杀的是对手和政敌,对百姓则关爱有加。秦始皇杀的人可就海了去了,乃至“天下苦秦久已”。现在,你觉得应该如何评价武则天? 此外,武周还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权时代。于是各种皇后、妃子、公主你方唱罢我登场,就连男人惧内也不算什么家丑,这种女权至上的程度可见一斑,虽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只是昙花一现。 还想起一件事,在著名的电子游戏《文明5》里面,中国的领导者不是秦始皇、李世民、汉武帝,而是武则天。 转眼已过千年。而千年的风,总是会把什么都吹干的。那些是非对错恩爱情仇,就像无字碑那样,留给世人去评判吧。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读后感(十):狗舔之文
易先生文中说“浮夸是文人的通病”,这是事实,而“事后诸葛亮”显然也是他们这些历史学家的通病。
武则天当然是个强人,但因此在文中大肆吹水,就显得狗舔了。事实上历史不过是大量的随意事件沉淀后剩下的一些必然结果和选择,而适合成为大帝国长远统治者的,必然得具备的素质是“恶事做尽,问心无愧”的人。吕后可以,武则天可以,朱元璋也可以,最适合的就是这些底层出身,具备黑社会性质又有政治头脑的人。我相信倪仁孝放在武则天的位置,不会比她差。而如果把武则天放到明思宗的位置上,她也装不了b。但合适的黑社会很多,中彩票的总是极少数。这也是史学家喜欢用的一句话“历史选择了xxx”的原因。
无情无义,任人唯贤,用完就甩,过河拆桥。能做到这点就因为她所在的时代和位置。用俗话说就是只要你安心发育,不反复闪现送人头,根本输不了。无论底下有多大的反对势力,只要冠以谋反,轻松团灭对面。而反观历史上的名臣,无论是王安石或者岳飞,与上有矛盾唯一的对抗方法就是赌气不朝。慈禧和铁帽子王对抗也是一模一样的性质,这种金字塔的结构决定了想用改革的手段对抗根本没有赢的可能性。唯一赢的方法就是金字塔型结构的命门:利用自己所在的中间层绑架庞大的底层,切断供应上层的大动脉,则塔尖必亡。
而同样伴随中国历史的忠君爱国洗脑教育,非常有效地减少了革命发生的频率。最后能革命的,如上文所说,还是得黑社会性质的枭雄。
我觉得这些历史学家,与其狗舔吹水,不如多研究下古代士大夫阶层为什么那么团结一致地维护皇权独裁,哪怕位上的王八蛋大肆屠戮他们的阶层。而没进化为欧式的分权来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