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慢下来,静下来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慢下来,静下来的读后感大全

2021-04-27 00:53: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慢下来,静下来的读后感大全

  《慢下来,静下来》是一本由王志艳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慢下来,静下来》读后感(一):慢下来心,静下来欲

  书目:《慢下来,静下来》

  作者:王志艳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说明:文系原创,转载使用请告知,谢谢~

  《慢下来,静下来》读后感(二):0312.勿忘心安——读王志艳《静下来,慢下来》

  0312.勿忘心安——读王志艳《静下来,慢下来》

  【读后感】

  周作人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在这个快节奏、重压力的世界里,我们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事业、应酬以及永远也忙不完的工作上,偶尔得半日之闲,放慢脚步,理一理被风吹乱的裙角,似乎都是奢侈的。可是,在生命的旅途中,始终只有自己。赛跑,应该是站在同样的起点、奔向同样的终点,可没有人与自己的起点相同,未来的终点更是不可预知。人生本就是一场不公平的竞赛,有人穿着布鞋,有人开着跑车;你奔向山峰,他开向平原。只在某一段同行的路上你追我赶,让自己筋疲力尽,到底能证明什么?与其如此,何不放缓自己的脚步,看看风景再赶路。

  凡事皆有度,有时间之度,空间之度。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就有“世间万物皆有度,无度胜事亦苦海”的佳句。文中写道:“山栖是胜事,稍一萦恋,则亦市朝;书画鉴赏是雅事,稍一贪痴,则亦商贾;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则亦地狱;好客是豁达事,稍一为俗子所扰,则亦苦海。”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没有必要追求所谓的永恒,因为这世上根本就没永远不变的事物,一如爱情,一如友情。即便曾经山盟海誓,但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有时所谓的永恒,也不过是沙滩上堆砌的一座城堡,一个浪头打过来,瞬间一切便消失了。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更加在乎得到的东西;因为患得患失,所以整个人变得自私、浮躁,情绪时好时坏、敏感多疑……当得失心左右了你的情绪,快乐也将会变得遥不可及。

  人,因无而有,因有而失,因失而痛,因痛而苦。人们总会因为从没有到拥有而欢欣雀跃,从拥有到失去而悲苦惆怅。其实,“有”有何乐?一切拥有都会以失去为代价;“无”有何悲?你本就一无所有。有与无之间的更替,便是人生。而得失之后的心态,也决定了你人生的喜乐。缘来不拒,缘去不留,唯有看淡各种得失,才能拥有闲适的心态品味幸福。

  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拥抱了晨钟,又怎可拒绝暮鼓?

  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只有一颗静下来,慢下来的心。

  《慢下来,静下来》读后感(三):慢慢行

  林亦霖

  我们仿佛活在这样的怪圈里,想追求闲适的生活,不断拼命地工作。为了所谓的片刻欢愉,而不断前进前进再前进。只有达到了目的才愿放松。

  可是目的永无尽头,闲适的生活成了绿洲中的海市蜃楼。为了清闲而繁忙,为了繁忙而更忙。我们在这个道路上走了很远很远:对,加把劲就可以旅游:对,完成这个指标放松下。劲永远加不完,指标永远会更高。

  我们把大把的时间献给了事业,陪伴了客户,渐渐地回家越来越晚,慢慢地和亲人有了隔阂。我们习惯了网络社交,习惯了信息传送的快捷。遇到什么不顺心的,甘心做个“说说党”,拼了命去更新心情,也不愿找朋友聊下天、喝点茶。

  我们为了节约时间而少睡眠,少运动,少交流。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钱,为了升职,为了梦中的空闲。殊不知,那些失去的要以另一种方式补回来,少的睡眠终会沉睡,少的运动终会成疾,少的交流终会冷漠。

  很少很少人愿意静下来,愿意平和一点走。就像书中一个一个小故事,看起来很平凡,实际上却是一种大智慧。静下来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更多的是一种调整,全身心地调整。西方的《圣经》中将周日列为安息日,就是让人有个可以缓冲的时间。人非机器,也无发条。终会疲倦,也须积累。这个时候就需要静下来,思考下自己的方向。

  诚然,这是个快节奏的社会。些许的休戚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可是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心情才能换来更高的效率。记得《功夫熊猫2》中那个乌龟大师反复提到的“inner peace”,时刻保持内心的平衡。静下来是在浮夸社会的里的一种修行。

  静下来,你会发现鸟儿的鸣叫如此悦耳,你会留意到雨后天边那一道淡淡的虹光,你会嗅到地铁口大妈卖的茉莉的清香……世界真的变了一个模样,花儿的颜色更为的艳丽,枝叶上露水变得透亮,空气也会清新许多,周围的人都在对你微笑;阳光照在身上是暖的,开水喝在嘴里是甜的。周围的种种成了一道风景¬¬——他们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只是过于匆忙而戴上灰色的眼镜。

  静下来,慢下来。在雨天的时候找间咖啡厅一个人看看书,听听歌;在晴日的时候约几好友一起打个球,郊个游。前行会有目的地,而沿路的风景亦是很美。

  就像那句老话,世界上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静下来,就会让你拥有这样的一双眼睛。你的世界会透亮透亮。

  静下来吧,慢下来吧。透过美的眼睛,来看看身边的世界。一如书中谈到的那样,慢慢爱,慢慢行驶自己的这艘小舟,在前行中慢慢成长,在成长中慢慢前行。

  《慢下来,静下来》读后感(四):享受阅读的咀嚼

  王志艳的《慢下来,静下来》,给我的感受就像咀嚼,吃饭对食材的一种品尝;对味道的一种追求,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现代社会,更多的追求速度、速度、还是速度;现代人,更多的追求效益、效益、还是效益。快是核心,物质利益物质享受是第一,精神品质精神世界的沉溺不足,正如营养也一样,缺少某种成份,必然导致某种营养的匮乏,严重时就会形成一种疾病。

  当碘缺乏时,就会形成脚气;当碘不能吸收时,可能形成大脖子病;当过于依赖某种食物时,可能会形成某种食物依赖症……其实,这样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见到,或者说是平常我们熟知的尝试,人人都懂,并不是人人都能掌握,并根据自身情况,避免出现种种危机的出现,甚至是疾病的缠绕。

  正如《慢下来,静下来》针对的就是现代社会的浮躁、光艳和表面喧嚣。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就好像迷失了的星辰,沉迷于游戏的痴玩者而已,迷恋物质享受的执著者,一切都会随着历史的时光一点一点消退,到最后没有一点痕迹,为什么,缺乏精神的内涵,缺少心灵的慰藉,只是一大堆没有灵魂的点缀而已。

  书中的语言,经过过滤的,或者说是心灵的淘洗。优美、轻慢,好像舒缓的音乐萦绕心头,久久回响在心头。语言和思想是一致的,优美的思想和文雅的语言,相得益彰,各得其所,正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般,形式以内容为依托,内容以形式为翅膀,只有空洞的内容,像个瘪三,人们当然不爱看;只有单调的形式,内容缺乏依赖的翅膀,怎样也飞腾不起来,这就是这本书对阅读者的思考和认知。

  本书的故事,概括而简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很多故事,经过作者的复述,自然带着作者固有的格调和语调,感染着阅读者,让阅读者不知不觉中受到慢节奏的感染和熏陶。

  现在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既富有魅力的光电声色的现代化装备,更有着物质极大地丰富多彩;还有着精神心灵极度疲惫的沉重包袱,让人望而却步。这种矛盾着的种种现象缠绕着一颗颗忙碌焦躁的人类,慢下来,成为治疗现代人痼疾的一剂良方。

  宁夏作家郭文斌在《吉祥如意》这本小说里,也透露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与精髓,那就是慢的艺术。在这部书中,慢的艺术进一步被阐发,不能不引发我们对未来人类走向的极大关注,正是这种关注,才使我们正视问题,开辟我们前行的道路。

  《慢下来,静下来》读后感(五):放松 呼吸

  对,看完这本书,我下意识地想到戴荃演唱的《老神仙》,想到了那句歌词:“放松,呼吸。”其实前一天我刚读完范海涛著的《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满身心还是人生必须折腾,觉得不折腾就对不起活着的自己,可是转过来读这本书,一下子又把自己拉回到最初的状态,可见这读书也有不好的地方,总会被作者左右你的思维,这也让我理解了那些演员,为何饰演一个角色时,有时入戏太深,反而很久不会从角色中走出来。

  我现在读的这本书是王志艳的《慢下来,静下来》。我觉得女人分为两种,一种就如范海涛,生命不息,折腾不止。一种就如王志艳,把生命活得恬静淡然。“慢生活”自然是很多人向往的,但是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把生活过得更细腻。我就熟悉一个女性,她很精细,每一天都把自己安排得妥妥当当,其实用大众话说,她是个操心的命,因为任何事都要想到,都要尽量做好,那你的时间自然会不够用,不过从性格上看,她就是那种追求完美的人,性格使然。我问过她,累不累啊,她说她喜欢这样的生活。喜欢安排自己的生活,也喜欢安排别人的生活,她每一天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亢奋前行着,这几天她说自己有点累了,我以为她是一个铁人,我就对她说:“放松,呼吸。”

  其实人生可以适当地慢下来,静下来。不能总是把自己弄得同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样,那么无休止地去奋斗,工作是做不完的,生活是要继续的。一般一线城市,生活都是快节奏的,经常会让人们心灵疲惫不堪,难得休整,生活压力大让人们渴望静思反省,舒缓身心。可是对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一种奢望。我有时也不理解,为何大家都要挤进大都市去创业,难道只有在那里奋斗成功才算是成功吗?比如德云社的岳云鹏,一个农村娃,宁可去大都市端盘子也不想种地,我知道,他想改变自己的人生,他不想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只能说他是幸运的,因为饭店老板不用他,因为他遇到了人生的贵人郭德纲,所以他成功涅磐重生,还如那个渴望成为演员的王宝强,因为遇到贵人冯小刚,才助他完成人生梦想。但是你细想想,中国只出了一个岳云鹏,一个王宝强,还有成千上万的岳岳和宝强还在端盘子,还在怀揣梦想,过着苦日子,却不言放弃。

  《慢下来,静下来》向读者传达的是一种“慢下来、静下来”的生活理念,让人们能学会于纷扰世界中保持一颗悠然的心,安抚浮躁、静享生活,能于大千世界里淡然前行,不因奔波忙碌而错过了人生沿途的美景。当然这肯定不适合那些还努力拼搏的人们,他们是静不下来,慢不下来的。不过作者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读者,静下来,慢下来,并不是让你放弃追逐梦想,而是让自己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就如跑马拉松的运动员一样,把自己的体能分配好,每个阶段都用好自己的体力,这样你才能跑得更远,否则,你就成了每个队派出的那些领跑人,他们不是为了全程,只是起到引领作用,消耗完自己的体能,他们就退出了,我们的人生不是跑马拉松,所以不会给你放弃的机会,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那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做最好的自己。

  正如作者所说:其实,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当你放下心中那点儿无知的攀比与欲望,让自己的身心都慢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快乐,而不缺乏梦想。此刻,我想与你分享的就是:“放松,呼吸。”

  《慢下来,静下来》读后感(六):别让工作绑架了你

  中午跟一位前同事聚餐,刚坐到位子上,就开始大诉苦水。谈话具体内容就不说了,只是归纳总结以下几个重点。

  1、时刻都为工作准备着。比如半夜两点打电话说系统有个报警,必须要去处理。清明节假期,一共三天,只给歇了一天,带家人去郊外玩,高速路上还接到电话要赶快去处理某些数据的运算。

  2、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别人批评。他们公司每周都会进行批判大会,先自我批判,再让在座的各位都批评一下,那描述感觉就跟以前的文革差不多,特别激烈。

  3、上下班时间只是摆设。本来是朝九晚六,结果公司要求必须8点半到公司开晨会,有些人晚上六点准点下班被领导说“工作不积极”。

  在这家公司待这一年,不光自己特别疲惫,家里人也对自己颇有怨言。

  听完这些,我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在这么变态的工作氛围中,你为什么还在这里待着?他又开始说年纪大了要多些拼劲啊,要养老人孩子啊,要还房贷啊等等。

  其实何必要把自己搞成这样,与其抱怨,沮丧,愤怒,为什么不好好分析下当前的生活,做出一些改变呢。工作不顺心,可以换个工作。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对这种不尊重人的公司,大可弃之。虽然给的工资很高,也只是挣得加班费而已,我们还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完全没有必要被工作绑架,否则只会越来越不开心,这是一种在白领中日渐增加的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根除,很可能会因为情绪爆发而引发“辞职”、“赋闲在家”、“不想再工作”等恶果。

  在这个遍地鸡汤文的世界中,很多人都斗志昂扬的逼迫自己越来越努力,从而渐渐地迷失了自己。

  当你被工作搞的疲惫不堪的时候,是否想过,给工作与生活画一条清晰的界限,留出一点仅属于自己、朋友、家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钱永远没有赚完的时候,趁年轻,何不让自己过的轻松一些。

  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没时间陪伴父母,男朋友因为见不到你跟你分手,从未正点下过班,行程表永远是满的。好像从开始工作,你的时间就不再属于你,每每想着做个什么事情却总因为工作被打断了,经常因为开会或者加班就草草挂断父母或男友电话。如果你的男朋友都曾经因为你太忙而跟你分手,你可就真要好好反思一下你的工作状态啦!

  时时刻刻想着工作和业绩,仿佛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头,无论做什么高兴的事,一想到工作就觉得天都暗淡了??你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工作恐惧症”,给你的建议是首先反省一下自身,是否你的同事中有一部分人跟你一样。是否你的顶头上司处处为难你。是否你的才能在这里根本得不到发挥。心理疾病都有现实的原因,找到原因,就可以药到病除了。

  工作了三五年既没升职也没加薪,想起工作就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如果你一直觉得自己勤勤恳恳工作却一直不得重用,那么,你就应该反思一下,在这个工作中你有什么优势。这个单位是否为年轻人提供了公平的上升空间。人一生会有那么多的时间都和自己的工作在一起,如果你恰恰选到一份自己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工作,或者一个不公平不阳光的单位,是不是倒霉透顶?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疲于讨好上司,而是慢下来,好好的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分析一下当前的状态是否能够有办法改变,实在不行就换个工作吧。

  有一首歌的歌词中有这样两句:我一直在赶路,忘了停下脚步;......我一直在赶路,忘了你的祝福,......

  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有一天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就匆匆忙忙地找来锤子。可是当他把钉子钉进墙后,却发现这个钉子根本挂不住这幅画。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往墙里再锲一个小木锲子,然后再钉钉子。于是,他去找木头。找到木头后发现太大,他又去找斧子。找到了斧子,又发现这个斧子不顺手,就又去找锯。

  这样一件一件东西找下来,等到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后,却已经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了。因为他早就忘了那副画。

  是因为我们太急躁。我们急着工作,急着赚钱,急着升迁,急着买房,急着结婚。。。。。。我们就像旋转的陀螺一样,一刻也不停歇。渐渐地,我们越走越远,以至于远离了生活本身。

  上周收到了王志艳老师的作品《慢下来,静下来》,虽然都是散文形式的,不过确实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

  《慢下来,静下来》读后感(七):何必眉不开,当下最悠哉

  周作人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眼睛看不到了路边开满鲜花的小树,忽略了小桥流水的灵秀,来不及去品味亲情之暖,爱情之美,友情之甘,来不及品味生活中种种细节带给我们的感动,每每半夜醒来,也往往会瞪着天花板发愣,茫然之际,忽然看见自己一个人在踽踽独行,有些孤单,有些凄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仿佛什么都想要,却一直是两手空空,仿佛哪里都想去,却一直停留在原地。 生活,本就应该如文火煲汤,因这一份不慌不忙,才散发出醉人的芳馥。 不是世界太喧嚣,而是你的心太吵。 在这个繁花似锦的社会里,每天都会有丰富的事件和人物,有形形色色的人群,也有无数件让你新奇的事情,你不停的接收信息,不停的追逐,虽然从未忘记过你的目标,但是你却忘记了得到目标的真正含义。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或许我们把名利或者是地位当作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一方面,在通往目标的路上,你会感觉十分的疲惫,好像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快乐;另一方面,当你得到了你想得到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其实是两手空空,根本不快乐。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自己很空虚,你觉得时间就这么无聊的度过了。你只顾负重前行,却忘记了路上的美景,你忘记了心中无事索绕,清净自然相伴;你忘记了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忘记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你忘记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你忘记了,欲速则不达;你忘记了,饭未煮熟,不能妄自已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 当年苏东坡在被贬黄州四年后,在迁汝州,时作《浣溪沙》,写下这样的诗句: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淡雅灵动,清新水墨画一般的景色,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茸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舒坦,这清新的欢愉,便是人间最美的享受了。我们有多久没有反思过自己了?当我们不断的给自己的心灵加上镣铐,不断的给自己加油鼓劲,向前进,可是我们得到的终究是什么呢?我们真的感觉到幸福吗?好像并不是这样,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负重前行,也应该时常的把自己的心灵清空一次了,放慢脚步,看看路边的野花,看看孩子的笑脸,读一读书,拍一拍狗,在窗前品一杯清茶,听一听雨声,这不就是简简单单的快乐吗?这样的小事情就能给我们增添很大的幸福感,这也是我们持久的动力源。 让生命保持一个理想的状态,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既有挥汗如雨的奔跑,也有闲情逸致的停留。 繁华城市,美誉如指尖的薄暖,浮名若云影的清凉,即便会绚丽,但似烟花难以长久。《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做人做事要像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地位如同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让我们放下心中的万千重担,在轻松中感悟,在静谧中沉思,怀念当初的自己,忘掉繁杂的束缚,挑起一轮明月,揽起释然的时光吧。如果用黄金来锻造心灵,我们会富的喘不过气来,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时不时的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肩上的重担,这倒不是说让我们去放弃它们,而是时常感悟生命中的美好,时常感受生活中的幸福,把我们的欲望、对名利的渴望看淡一点,让我们回归人的本真、人的自然,让我们去追逐生命中那些最基本的美好。 曾经有一个画家,当他学成之后,不停的画画,可是自己的画作并不怎么能卖得出去,只能卖给那些小的餐厅酒馆,和一些普通的旅馆。如果情况不好的话,连这些地方都卖不出去。画家冥思苦想,还是想不通,于是毅然决然的走出了家门去旅行。有一天,他去一个小酒馆喝醉酒了,准备回到酒店睡觉,他颤颤巍巍的在楼梯上行走,一只手扶着扶手,一只手扶着墙面,他突然看到了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他曾经的一幅画作,于是便问老板他是怎么得到的。老板说,那是他在几年前他从别人手里买到的,当时他觉得这幅画很有潜力,所以就索性买下挂在墙上。回到旅馆后,画家仔细想了想,在他上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内心单纯,没有什么功利心,也没有攀比心,并不是为了成名而画,所以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作品。当时他去卢浮宫看别人的作品,也只是单纯的欣赏,并不是为了想如何成名,所以心情是简单的轻松的。所以,当他有了那份心境,才能画出动人的作品。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越是渴求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偏偏不到来,而当我们看淡那些能所给我们带来的利益,我们反而可以将心思专注的集中在事情中,最后的结果反而超出自己的意料。 水满则溢,弦紧易断,一味的加速度前行,凡事争第一、求最好,只会将自己弄得身心疲惫。 曾经有一名记者问刘德华,为什么可以红20多年?他笑了笑,回答说:秘诀就是我愿意做一个快乐的第二名。一句简单的话,给我们很深的反思,如果我们事事都争第一,不仅给自己的心灵加上了很重的重担,而且,让我们举步维艰,事情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假如我们抱着乐观的心态,看淡那些功利心,反而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处处争第一,太过功利性的竞争,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不知足,越来越浮躁,甚至显得草率和轻狂。倘若屡争不得,而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身心将会被欲望缺失,生活就变成了一种劳役,自己也会变成生活的奴隶,身心都感到疲惫不堪。月满则亏,水盈则溢,懂得满足,无需完美才会常乐。 满目江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享受沿途的风景,不奢求登顶荣耀,你会更加懂得知足,体会到生活的瑰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