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拉面女孩》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拉面女孩》的观后感大全

2021-04-28 23:09: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拉面女孩》的观后感大全

  《拉面女孩》是一部由Robert Allan Ackerman执导,坦米·布兰查德 / 布莱特妮·墨菲 / 西田敏行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拉面女孩》观后感(一):执着的让我感动

  一个来自异国的女孩,来日本见自己的男友,本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可男友却为了自己的事业再次离她而去,很惨,试想一个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何生存,从刚开始的沮丧,到认识拉面大叔后想学艺的执着,女孩渐渐懂得了如何做好一件事情,如何用心去做事,在日本也渐渐遇到了另一个心动的男孩,这次她选择放手,而不是穷追不舍,这也代表她心境的转变,她有了自己所追求的,有了自己的心和神,尽管语言不通,但情感是一样的,大叔的脾气暴躁,其实隐藏着他内心那份对儿子很柔软的爱意,女孩的坚持和执着终打动了大叔,也打动了我们。

  《拉面女孩》观后感(二):倾注灵魂,摒弃杂念

  午休无意中看到的这部电影,简短写下观后感。里面的精华部分就是女孩跟随日本老师父学习拉面,虽掌握了必要的要领,但没有灵魂的注入总是感觉缺了什么,就像我们做的事、参加的活动、学习、工作一样,也许自我感觉做的方法并没有什么错,但还未达到理想的效果,也许欠缺的就是这所谓灵魂的投入,摒弃杂念。

  令我感动的一幕是:在等级制度及其分明的日本,外冷内热的老师父从开始对不懂日语的美国女孩毫不掩饰的严厉教导与训斥,到最后女孩的坚持,让他很出乎意料吧,女孩的坚持,也让他对女孩另眼相看,他翻找着之前被他投入垃圾箱的、女孩带来的日英字典,找到了“成功”,对女孩用英语说出“你是我的成功”。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倾注灵魂,就会取得成功与感动吧。

  《拉面女孩》观后感(三):五颗星的励志美食电影

  我给五颗星。很喜欢这部电影。看到结果女主角被举着中华拉面的灯笼,望着老板,阳光洒在他们俩的身上。居然忍不住哭了。

  还有老板最后与她的谈话,希望她成为自己的successor。都被感动到了~~~

  女主角不屈不挠地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她爸爸说她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但是对于拉面,也许是一时兴起,也许是招财猫的缘分趋势。她做到了。一直坚持了下来,最后开了自己的拉面店。

  很喜欢整部电影,西方的视角来感知东方的美食与文化。

  日本是一个要求很严格,对于食材,食物都要perfection的国度。在学会clean之前是根本不会接触到煮东西的。

  很喜欢这部电影,从女主角,到拉面店老板和她老婆,以及toshi,形形色色的人。

  《拉面女孩》观后感(四):每个人都该寻找自己的拉面人生

  我想写写这个拉面女孩。

  当点击了解了下,原来女主角已经香消玉殒了。

  在本人看来,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演员,是有力度有阅历的,收放自如,真实有感。对于这样一位极具潜力的演员,却因用药过度也去,实感岁月无情啊。

  人生在世,不过满足这张嘴。是用药也好,用餐也好,这样的拉面女孩,在虚实之间,都让我看到了一些道理。为了生存,我们与周遭过活着,与喜欢与不喜欢的人,面面相觑,无一而终。到头来,面对自己,得有个交代,为的是内心的平和。哪怕你活着如何如何,每天如何如何,我们其实知道, 人心都是一样的,要的不过是能直面内心的勇气。如果你做不到,不论是金钱与物质再优厚,也免不了自己把自己解决了。

  现实中的结局是遗憾的,正如现实总让人非常失望。我欣赏电影里的剧情,被抛弃被改变,懂得如何改化自己,找到了最想做的事,就坚持吧。只是一碗面,简单的一碗汤配一把面,做好它。我也期望自己能这样执拗地生活,不畏流言蜚语,周遭物质,专注内心的自己。

  敢于面对自己的人是勇敢的,敢于做自己的人是快乐。找个让你舒服的角落,做个令人快乐的工作,与他们无关,与什么都不关,只是自己面对自己,自己做好自己。

  这样的人生,是孤独的,就像你一个人吃饭、旅行,躺在那里。

  但事实上,却没有寂寞的阴影,快乐已在你内心的生根发芽。

  《拉面女孩》观后感(五):the ramen girl拉面女孩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觉得女主角还挺漂亮,故事也比较新意,一个美国女孩ABBY为爱情来到东京,不料却被男友抛弃(借口是感到压力,哈,男人。),孤独痛苦的ABBY在大雨中走进临租房对面的拉面馆,虽然语言不通,但一碗热腾腾的拉面让她倍感温暖,至此决定辞掉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来拉面馆做学徒学习拉面的做法,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好笑又不好笑的故事,主题似乎涉及:成长,独立,追求内心深处的快乐。(美国文化中的浓厚的自我意识,对比日本文化中的自我压抑,很鲜明。)但吸引我是,在日本拉面文化中透露着淡淡的禅意,日本式的极致用心,从而赋予每件事物特有的感情,让人静下心来时才会有一份莫名的感动。

  ABBY按照师傅的技巧做好了面汤,但总是味道平淡,自己很困惑,师傅无奈之余带她去隐居深山的妈妈求教,面貌平和而思想睿智的老太太点悟了ABBY,这段关于拉面的对白也很别致:

  you cook with your head and your head is full of noise. you must learn to cook from the quieter place, deep inside of you.

  Each bowel of ramen that you prepare is a gift to your customer. The food that you serve your customer becomes a part of them. It contains your spirit. That's why your ramen must be an expression of pure love. A gift from your heart.

  片中的音乐极具东方气息,有中国古曲之风,好听的很呢。

  虽然我不爱吃拉面,但下次面对一碗热腾腾的拉面时,应该会产生某种敬意了吧。the <wbr>ramen <wbr>girl拉面女孩

  另外,该把我的日语捡起来了,日本文化其实很吸引我的。

  《拉面女孩》观后感(六):一碗拉面中的日美文化碰撞

  《拉面女孩》是一部日美合拍的电影,这种混杂的血统带来一种难以言表的古怪味道。

  如果说它是一个励志故事吧,总觉得不是那么纯粹。因为他既不那种“屌丝获得超能力,俘获白富美芳心,拯救全人类”的美国英雄故事,也不是那种“拜师学艺,艰苦训练,背负亲人朋友的殷切期望,最终赢得全国比赛的冠军,成为行业领军人物”这样的日本励志故事。我觉得电影的整体气氛比一般的励志故事悲那么一点点。女主角最终也没能获得行业宗师的认可,拉面店主因此退休。从这点上讲,《拉面女孩》的故事真心谈不上有多励志。

  我内心里觉得,原始剧本的故事框架大约是一个关于时代冲突、文化冲突的故事:

  拉面店老板把持精湛的传统手艺,有着自己对于日本的坚持。只是奈不住时代变迁,店里的顾客开始穿西装,甚至来了美国人做帮工(冲突点一)。儿子受西方文化感召,选择远走法国做一名法餐厨师,不愿意继承他的手艺(冲突点二)。最终年华老去,无论想得通想不通,也只能退休,看着自己的美国徒弟走向自己的人生(冲突点三)。

  女主角对餐馆打工的理解是很轻松随意的一件事,西方人可以边打工边旅游,在一个地方打工三个月,旅游,然后在新的城市又打工三个月。拉面老板却把收徒看做是很严肃的事情,毕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徒弟是师傅最重要的作品(冲突点四)。女主角的价值观里,打工仍然是需要尊重的。拉面老板的价值观里,师傅是可以使唤徒弟,可以决定教与不教,什么时候教(冲突点五)。

  拉面宗师似乎觉得女主角的面更好吃,因为他吃女主角做的拉面时胃口更好一些,却不愿意给一个外观和女孩关于拉面的祝福(冲突点六)。

  女主角的日本男友说如果是公司交办的任务,员工不会拒绝,这是日本人的方式。不过最终,他还是和许多日本年轻人一样,选择了更自由的西方生活方式(冲突点七)。

  当然,导演是照着励志故事的方式去拍的。

  个人观点,如果加一些人物表情戏的特写,加一些长镜头,加一些壮丽城市景观和小拉面店的对照,加一些内心戏,加一两句台词点拨一下,这部电影就会变成一部极具时代感的,凸显文化冲突的电影。如果让女主角一会儿思念美国的家庭,一会儿又想独立,一会儿又被爱情砸到;让拉面老板一会儿愿意教女主角,一会儿又朝女主角发泄,一会儿又对女主角倾述自己的烦恼;就可以在另一条线上丰富这个故事,让人物呈现出更多的面向。

  《拉面女孩》观后感(七):碗里的生活

  刚刚看完这部片。

  最开始是想找关于拉面的电影,蹦出来的没几个,就选了这个。不知道为什么豆瓣只给了6.1,大概因为片子没什么大场面所以不招看客待见吧。

  开头是很常见的套路,外国女孩追随爱人来到陌生的国度,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的情况下,男友又为了工作抛下她跑了——接下来就是感情线和事业线(……)双线并进。总结一下看点吧:

  看点1:女主艾比不懂日语(从头到尾),愣是不好好学,成天拽个破词典比划得气喘吁吁。她强硬就职的拉面店老板也拒绝请翻译,于是就这么每天鸡同鸭讲地耗着。(等等这是看点吗?)最常出现的情景就是,老板因为艾比笨手笨脚于是各种咆哮,艾比也吼回去:我听不懂!后来有一次艾比揶揄老板,说看到他晚上捧着照片哭。气跑老板以后老板娘告诉她,老板和儿子闹翻,已经N年没来往了。但艾比只能再一次尴尬地说,对不起,我听不懂。

  还蛮忧伤的。

  结尾的时候暴躁的老板难得安静下来,和艾比说了一堆掏心窝子的话,问她听懂没。这次艾比回答:一点点。两个人都笑了。有点感动~

  看点2:前男友说跑路就跑路,女主哭着说是你说想要我来我才来的,男的说我没说过。你说过!我没有!……

  女主第二次交的日本男友工作调去上海,艾比求他留下来,该男拒绝,反问艾比能和他一起走么?你说呢?已经为了ex跑来日本了,再为你跑去中国么?

  人在自私的时候,总希望对方是无私的。上车前,艾比问,你能再说一遍,你是真的想我跟你一起走吗?男的沉默半晌,上前吻她。

  即便离别时吻得难分难舍,也不愿意束缚自己给对方一个承诺。

  姑娘们咋就脑子不开窍呢。还问个P。

  看点3:“食物即礼物”,关于“做食物的人的心情,可以通过食物传递给吃的人”这样的观点,很多作品里都有提到,算是老梗,我还挺赞同的。xxxHolic里,百目鬼拒绝吃那个准新娘做的东西,就是因为“感觉不到其中有任何感情”。

  本片对此的诠释分了3段。

  act1:艾比学艺很久,老板却一直对她的汤不满意。各种责骂&倒汤。

  act2:老板带艾比去了老板的卡桑家里,卡桑告诉艾比,每一碗拉面都应该是厨师献给客人的礼物,要怀着爱用心去做。而此时的艾比已经二度被甩,泪汪汪地告诉欧巴桑说,我只有痛苦和伤心。欧巴桑说:那么就用你的眼泪来熬汤吧。

  这一段看着感觉挺不错。女主对日语还是一窍不通,欧巴桑就更不可能会英语啦~但以上那段交流没有出现问题,确实给人一种“用感情在交流”的福至心灵的赶脚。

  act3:艾比聆听高人教导回来以后继续内牛满面地熬汤,面店里的小伙伴们吃了她做的的面后哭作一团,老板喝了汤以后也泪奔上楼了。至此,“艾比的伤心”传递成功~鼓掌~

  看点4:大家的感情都很自然啊

  女主艾比出场没多久就被甩,哭相豪放,完全不做作,很狼狈但也不会让人有不好的感觉(比如叮当的那个 猜不透的mv里的女主失恋以后暴饮暴食,眼泪鼻涕食物糊了一脸,就非常恶心)

  老板大叔在圣诞夜抱着儿子的照片哭的背影挺揪心的,艾比从门缝里看见,回去和朋友喝酒时说,“我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就发现我其实什么都不懂。就像我的老板,我一直以为是语言的问题,现在我知道因为我根本不了解他这个人。”

  大概,人和人有时候会在接触后愈发感到对彼此的陌生,不过也会因此有更进一步的交往。

  还有老板翻了半天词典,对艾比说you,my success以及最后,把写着拉面店招牌的灯笼递给女主的那一段也很感人。

  总之,片子挺平淡,场景也不多,但确实挺温情。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叔什么的都很加分啊,除了最后的结尾(男友归来)很好莱坞很戳雷点很倒胃口以外,总体不错。推~

  .女主艾比的扮演者布里坦妮·墨菲(Brittany Murphy)女, 生于1977年 11月10日,2009年12月20日早上10点钟心脏病发作意外去世。God bless you in heaven.

  《拉面女孩》观后感(八):Review of Ramen Girl

  It is an interesting film although some people may think this film doesn’t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film tells a story happened in Japan and related to Ramen. Abby came to Japan to live with her boyfriend, however, the boy left her alone in Tokyo. Poor Abby felt so sad and went to a Ramen restaurant in a rainy night. She met a kind couple and got a bowl of Ramen which made her feel happy. And then she decided to learn to cook ramen. The sensei was so serious that Abby felt frustrated at the beginning. But Abby did not give up and tried her best to learn how to make the soup for the ramen. During the period in Tokyo, Abby met another Japanese boy who later became her boyfriend but the Japanese boy went to Shanghai. Abby cooked her first soup created her own ramen but sensei said she did not use her spirit. After visiting sensei’s grandma Abby got to know the soup should be cooked with pure love and could be started with tears. She cooked again and all the customers cried after tasting her ramen because the ramen reminded them of their love and past. Although she has not passed the test of grand master of ramen, she still became sensei’s successor. When she came back to U.S, she opened her own Ramen restaurant. At the end of film, her Japanese boyfriend went to the Ramen restaurant to find Abby and told her that he had quit his job in Shanghai and decided to learn music which was his dream.

  As a Chinese student, I’m very interested in how Japanese people think of American. From this movie, Abby is a representative American girl and her Japanese boyfriend is a representative Japanese. Abby insisted that everyone should be loyal to be self but her boyfriend thought people should obey to their job and their responsibility. She looked like an “impossible girl” as her sensei said, but she had the precious courage and determination that helped her achieve her goal. The film also showed the process of making ramen. The sensei always talked about the spirit which determined the taste of ramen soup. It seem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of ramen is the soup rather than the noodle. Besides ramen, we can also learn Japanese like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Bushido. Abby created her own American style ramen which was composed of pepper and tomato, reflecting that American has a strong ability of innovation. It is obvious that American are not as serious as Japanese in the movie. Japanese people have many rules to follow, however, America is a country named of FREEDOM, decid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m. Not only in Japanese films, but also in some British films, Americans are usually portrayed as free people who don’t know the rules. Although this film is happened in Japan, the story is all about American girl and I think it is the reason why American audience did not appreciate it. Because people always want to know something they feel unfamiliar. But I enjoyed the film very much from the third perspective and found something really interesting.

  《拉面女孩》观后感(九):(附深夜瞎几把来食谱)美国少女日本学拉面?迪士尼公主走错日漫片场

  一时兴起做了个美食电影系列,吐槽完后一般会模仿片中美食做点吃的,但模仿水平极其拙劣,做菜态度非常丧逼,食材选择有啥用啥。属于深夜能帮你不动宵夜心思的佛系美食评论系列,减肥省钱,非常实用。首发于澎湃新闻有戏栏目。

  --------------------------------

  《拉面女孩》,一部比《迷失东京》糟糕一百倍的拉面版《迷失东京》,何况《迷失东京》也并没有好到爆。

  为爱痴为爱狂为爱走钢索的美国女孩,千里赴东京追寻男友,然而男友作为一个泊不了岸的浪子,没几天就甩下她追寻自由去了。想念是会呼吸的痛,在女主心中来回滚动,她站在阳台上像所有失恋后热衷于表演失恋的少女一样,抽烟、醉酒、心碎、哭泣,此时她看到街角有家拉面店在闪闪发光(真的是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闪闪发光),脑子一抽,便进去仗着语言不通耍赖要已经关店的店主煮了碗面。

  此后成了常客,觉得从拉面中得到了慰藉,脑子再一抽,就再仗着语言不通耍赖要店主教自己做拉面,理由是:希望以后能给男友做拉面挽回他的心(一点不牵强!抓住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ayawawa听了都含笑欣慰)。

  后面的故事想想就能猜到,女主成功学到一手精湛的拉面制作技术,得到师傅认可,找到人生方向,收获甜蜜爱情,顺便不明觉厉地解决了师傅的家庭问题。故事俗套,不可怕,毕竟看看美食,看看异国风情,美食电影理应也能凑合看下去。但作为一部电影,讲故事的逻辑还是要捋一捋的,不合逻辑的地方全用鸡汤盖过也太草率了。

  尤其草率的是:不通日语的女主一开始就在和师傅鸡同鸭讲,到了电影结束,还在和师傅鸡同鸭讲,日语毫无提升。但就在这种语言完全无法交流的情况下、师傅说啥一句听不懂的情况下,女主硬是用爱发电,用心交流,在一年的时间内,学到做拉面的精髓,成为一位独当一面的拉面大师。而这位大师杰出的出师之作是:青椒西红柿玉米拉面……这是沙拉拉面?

  最好笑的一场戏,是师傅带女主拜见他的老母亲,这位白发苍苍的慈祥老阿姨,一句英语不会,偏偏能和女主,一个用英语,一个用日语,用对话流畅交流,那场景就如同二位都被翻译之神赐予了超能力。老阿姨对女主“做的拉面没有灵魂”这个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要用爱做拉面”,如果没有爱怎么办?就“用眼泪做拉面”。灵魂、爱、眼泪,看了这样一场鸡汤对话,谁能不懵圈?谁能不流泪?

  然后女主边思念男友,边哭泣边做拉面,于是做出了让人吃了会心碎的拉面。

  其实,同类题材要是交给日本拍,逻辑和浮夸的心灵鸡汤,都不成问题,日本人能把它拍出热血漫画的沸腾感,想像一下这些中二病台词:“没有爱的拉面,不是拉面!”“汤的奥义在于灵魂!”,放进日本漫画里简直毫不违和,还他喵的挺燃。然而好莱坞来插一脚,就有种迪士尼公主走进《海贼王》片场的违和感。

  这部电影是美日合拍,文化隔阂既存在于电影故事中,也存在于团队合作中。但文化隔阂是现实,而不是创作的障碍。比如《迷失东京》,主题就是文化隔阂和语言给自身问题多多的异乡客带来的种种感受和领悟。但《拉面女孩》这部电影无心关注隔阂本身,他们只是自以为是地展现他们所认为的异国文化,全片对女主制作拉面的修炼过程,毫无让人信服的展现。女主莫名其妙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拉面高手,这是对拉面文化的完全儿戏而愚蠢的表现。好莱坞拍日本拉面,本质上和看到公园里大妈穿着中式服装跳操,就一脸了然地喊“啊,中国功夫”一样无知。

  爱情线也是充满刻板印象的:女主爱上了一个英文流利国外留学受过高等教育高大英俊的日本人。看着像是想塑造一个不同于好莱坞惯有日本男性形象的人物,但其实还是带着对日本人的狭隘想象。比如男主自认会成为“典型日本人”:大公司工作,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无趣生活到老死。我很好奇该片的白人编剧是怎么定义出这样一位“典型日本人”的?还让女主对此点评了一句“这太糟糕了”。也亏得是2009年的老电影,要放现在,怕是会被热衷政治正确的当代美利坚人民撕他个体无完肤。

  全片不走心台词中唯一一句还显出几分机灵的:

  “为什么美国人都认为其他人要像他们一样?”

  拉面,看似简单便捷实则颇具匠心,对于辛勤工作一天后的人们,是治愈疲惫温暖身心的平民美食。不过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恐怕也没力气出门找拉面了,来一碗泡面才比较实际。

  所以本期菜谱,你没猜错,就是泡面。不要以为泡面简单。在电影《喜欢你》中,美食家男主为了做出一碗极致泡面,制定许多规则,耗费许多时间。

  首先选择材料。正如金庸世界里有东邪西毒,三国世界里有三足鼎立,泡面的世界里也有寡头产品:红烧牛肉面、香辣牛肉面、老坛酸菜牛肉面。这三位在内地的地位,正如出前一丁之于香港,辛拉面之于韩国,都是一方水土的象征,都是游子的乡愁所在。本次我们选择了历史最悠久,味道最经典的红烧牛肉面。

  煮面。一个有追求的美食家,从来不吃泡出来的泡面,只有煮的泡面,方显都市白领的精致生活本色。

  煮面跟上班一样要有时间概念,上班迟到就扣奖金,煮面超时就只能吃毫无劲道的垃圾。

  面熟后用漏勺控面,把水分控干,力道要爽脆,要有拉面店师傅控面时的专业感。

  看看这晶晶亮的好面!

  炒料!一个有追求的美食家,对调味料是很苛刻的!少许热油中加入红烧牛肉面的牛肉酱料包,刹那间芳香四溢!

  放入早已用料酒、姜丝腌制好的鸡丁,翻炒至熟。为泡面增加丰富的味觉层次和蛋白质。

  面、鸡丁、煎蛋、方便面蔬菜包放入碗中码好,如今已初见美食端倪。

  最后,清新的蔬菜和滚烫的面汤一起倒入!一碗极致的家常深夜美食泡面就完成了。

  最最后声明,本期出场商品不是赞助,没有给钱,谁倒是把我9块钱的泡面成本报销一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