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100字

2021-04-30 03:50:2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100字

  《舌尖上的新年》是一本由陈晓卿等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一):新年到,你准备好自己的味蕾了吗?

  一直很喜欢地道风物的图书,这本更是一举俘获我那颗吃货的❤,听说这本书刚刚出版,我拿到的还是新鲜出炉的~这次购买完全是冲着陈晓卿导演来的,《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曾掀起中华美食热的狂潮,这本书更是对纪录片的一次完美概括与延伸~真心推荐给那些像我一样的king of stomach~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二):舌尖上的新年,逝去的童年

  在图书馆偶然遇到这本书,想来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它在书架最不起眼的位置,却一下映入我的眼睛。有些章节,读得想流泪。突然就想起了童年在奶奶家过年的日子,从小年以后就开始心中雀跃的盼望着年的到来。炸面鱼,炸丸子,买小鞭炮,过年时到处串门拜年,一切的一切都是回忆。现在,奶奶去世,兄弟姐们都已长大,再也回不到那时候了。泪目~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三):饕餮•年味

  还有比这个更有意义的时刻吗?——前言

  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始,我们观众跟随摄制组的脚步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在电视机前用眼睛品尝各地美食,赏心悦目、大饱眼福的同时又能刺激食欲,可是等待第三季的播出实在煎熬。所幸近期电影院上映的一部电影《舌尖上的新年》重新把观众拉回“全民准备零食看舌尖”的时代,一道道美食,一处处风情,一段段故事,一个个人物,勾勒出视觉与味觉的终极享受,看到《舌尖上的新年》以纸质版的形态出现在眼球,不输给动态影像的古典美感,用心的排版、走心的文字、悦心的图片,实在令人不忍卒读。

  图片来源微博@博物杂志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四):舌尖上新年,饱满着记忆

  新年怎么过,穿新衣,理新头,放鞭炮……更为直观的是吃,娱人眼目,饱享口福。新年食物,阵势庞大,颜色绚丽夺目。当然这些新年的气息,只有你调动起所有感官,才能发现,才能体会。更多时候人们就像《舌尖上的新年》这本书的一句话所说:“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难以找寻的中国新年。”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五):过年的时候,白菜是甜的(番外八卦_1)

  2008年1月,寒流突袭。我和同事来到北京火车站,拍摄排队购买返乡火车票的人。那是一条蜿蜒迂回的长龙。同事站到了路灯的基座上,再举高相机、使用广角镜头,但镜头里还是装不下,那黑压压的、一望无际的乡愁。

  其实你不需要有类似的经验就可以体会,春节是中国人必须要回到家乡的节日。

  走进翻滚着乡音的候车室,就进入了与日常打拼场景迥异的另一个温暖时空。几个小时,或者三天两夜的跋涉之后,总有一份私人定制的热气腾腾在前方等待着你。在四川人的期盼里,那热气是熏腊味道的;对新疆姑娘而言,那是洋葱、西红柿、地产羊肉和足够的孜然;扬州人垂涎着一双竹筷插入浓汁闪耀的狮子头里,左手适时地端过米饭,接住肉尖微颤的一大块;广东人的回忆里,一定有去年过年和家人共享的鱼丸、牛丸,那爆浆在口腔,仿佛一场无法为外人道的魔术盛会……

  我是山东人,近二十年来在外漂泊。我有幸品尝过分子料理,也享用过英国女王同款的下午茶,但每到过年,我还是最想吃父亲做的猪肉白菜炖粉条。肉片切成竹叶大小, 葱花爆锅, 用大火煸肉片至蜷曲紧缩,翻炒白菜,添水,滚开后下粉条,粉条煮久一点。最妙的是过年的时候,白菜是甜的。

  一定是因为,从小到大,这道菜都伴随着父亲的微笑一起出现。一定是因为,人们的舌尖上,各自烙印着各自的图腾。

  每一种味道,都是在地的奇迹;每一道美食,风情万种。新年是中国人欢宴绽放的巅峰,新年的各地美食,当然最地道。地道风物携手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主创团队,历时两年,奔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地区,采撷菁英、荟萃芳华,集结于此,以飨读者。

  (丑到羞于见人的第一版卷首,完全没有达到发表水平)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六):新年美食地图

  曾经在知乎碰到一个大意如此的问题:中餐是否被高估了?在我看来,有一位的回答甚是精彩,大意如此:你都不知道中餐的高度在哪,怎么高估呢?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文化的西方东渐,美食文化也掺杂其中。一种外来的,或者城市的似乎高于本土的,或者原生的。美食文化在多种情况底下也映射出社会阶层的分化,当然更是能够体现一种社会阶层的价值取向。很多时候,在从乡村到城市的大巴车上,会听到这样的一种对话:

  儿子:“那里有肯德基耶!”

  母亲:“来了这里,以后就每天都可以吃到肯德基了。”

  这不是广告,而是一种再现实不过的事实。中国的美食文化在底层似乎被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以及各种旅游景点的特色小吃所代表。我们所见的东西似乎就是如此了,因此会被讨论中餐是否被高估了。文化的传递会造成一种优劣势的差异观念,习以为常的反而被淡化追逐,而远远望去的却总能勾引起欲望。

  然而,当我们真正地挖掘中国的美食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们所见到的真的距离存在的太遥远。而最能够将美食的魅力和内涵展现出来的莫过于中国的春节。《舌尖上的新年》一书,从多个方面和多个区域来阐述中国的春节的美食,以及为什么一些美食寻常被认为是上的了台面的,而在新年中却没有看到踪影。美食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为了填饱人们的肚子而存在,在中国尤其如此。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区域跨度较大,不同的地理要素形成了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又由于中国的历史悠久,新年(春节)备受重视,而且源远流长,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春节美食的搭配以及文化。仅仅就在广东这个区域,便是有多种的饮食差异。这本书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展示了中国不同区域的不同饮食文化。

  翻阅这本书对吃货来说过程是痛苦的,而结果却是能够大致勾勒出一幅中国春节美食的概念地图,至少在春节的时候,能够顺着自己的思绪找到自己想要吃的美食,也能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里边极为重要的饮食文化。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七):这书,我读不够。

  岁月悠长,一年又一年。

  再过十几天,又是春节。

  再过几天,我将由深圳飞往黄山,转江西婺源,在那里度过春节。

  这是我首次到那里过年。

  不是家乡,朋友的酒店在那里,邀请我过去。

  我想看看婺源过年的民俗,那里也清静,于是答应了。

  之前,连续三年的春节,是在新加坡度过。节日气氛感觉比深圳还要浓厚。

  《舌尖上的新年》并没有单独的江西一章,不过无所谓,不管是哪里的过年风俗,不管书里有没有写,我都喜欢。

  因为,新年的意义,是一致的。

  这样的一本书,是新年的美食地图,也是文化地图。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春节的过法,虽然有变迁,然而根子里还是那样,喜气洋洋,欢庆团圆。

  这个新年,不是元旦,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新年。

  看里面的文字、图,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仿佛较早地进入新年气氛。幼时对春节的回忆、对于家乡过年的习俗,都在这些文字里苏醒了,看的也许是关于陕西、东北、内蒙……的新年的文字,然而眼前闪现的,是自己的独有记忆,也包括在舌尖上复苏的味蕾记忆。

  以前在家里,每年春节,是很隆重的,要炸酥肉、酥鱼、丸子、藕盒……一盆一盆,放在那里,然后,几乎整个正月,都会不断地招待亲友。前不久,妹妹特地炸了酥肉寄了给我,她做的味道,不如外公和妈妈,然而,当然也很好,吃得出家乡的味道。

  新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情愫,不管如何成长,都还是在心里,有深深的忆念。这本书,让人对新年的记忆扩展了,不只是自己家乡的新年,也还有很多其他地方的新年,如同一根树上开出不同的花朵,都很美好,都会牵动心中的情怀。

  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用这本书做地图,每年在一个不同的地方过春节,慢慢地领略。

  就这本书自身来说,是珍贵的记录保存,也许有一天,风俗渐渐地消失了,那么,它们至少还能够在书页里,供人翻阅凭吊——说的有些伤感,然而这也是实情,我们小时候的春节,和现在已经不同了,我们未来的新年,同样会如此。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八):相同的年,不同的年

  我在翻这《舌尖上的新年》的时候,首先是被图片所吸引,后来才读文字的。大幅彩色图片,淳朴的人们,准备着各色的过年食物。那种为了年准备的认真,做好吃的那种幸福,透过纸面直达人的内心。许许多多的人在一起吃年饭的那种氛围,忽然让我对年有很憧憬。这本书里还有大量的新年食物的照片,区别于教人做菜的食谱的精致,透着年的喜庆气息,都吸引着我仔细读这本书。

  吃,在我眼里是件很俗的事情,家庭条件限制,虽然没饿过饭,也很难说吃过什么特别的好东西,出差旅游机会甚少,饮食口味单一。《舌尖上的中国》火爆之后,改变了我的看法,吃这个事,俗中带雅。虽然现在条件相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但持久、光明正大、吃得好上加好的还得算过年。

  我想还有一些很我一样,视野相对狭窄。看了这本书之后,能了解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不同的新年吃食。我们因为每年看春晚,也背洗脑了认为过年就是有吃饺子的习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湖北属于南方。但就我印象中,我家过年从来都不吃饺子。汤圆到时要吃得,但不是在最为隆重的年三十或者初一,只在春节结束的元宵节吃汤圆。我们的初一的第一餐是要吃排骨藕汤。一直以为吃这样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没想到,全国各地有那么多的不同。

  各地所产食材不同,新疆自然吃羊,沿海自然吃海鲜。但有一些事相通的,就是肉食,鸡鸭鱼肉,有条件吃的都会吃。

  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些自己家乡的过年食物。正如前面所说,习以为常的一些食物,实际上可能代表了这个地方的特色。比如我所在的地方冬季是要做豆丝和糍粑。在一个市,也有小区别,就是豆丝,我所在的村子其实不能叫豆丝,因为不加绿豆黄豆。糍粑倒是很地道。

  《久·等》和《远·来》这两章标题打动了我,尤其是中间有一个间隔号的时候,颇有些意味。古人吃点东西远不如今人方便。对待食物有更多的等待,也更虔诚。有一些食材的获得极为不易。且不说古人,我小时候,过年才会吃上那么多的肉,鱼,有些还只有过年才吃得到。现在不一样了,肉可以天天吃,餐餐吃,吃的腻了,不利于健康了,又克制,要多吃点素。猪肉外,能吃到小时候吃不到的羊肉、牛肉。

  舌尖上的新年,相同的年,不同的过年食物。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九):和乐美满过个美味年

  年初,过年在家看舌尖上的中国,兴致勃勃收了一本《舌尖上的新年》,红红火火美美味味地过新年,很应景,很满足。

  《舌尖上的新年》是中信出版社“地道风物”系列的第三本。老树的画是封面,作者阵容强大:《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总顾问沈宏非,人气演员黄磊,“微杂志”主编温瑶,地道“北京吃货赵珩等等作者亲笔撰文,书写风物之美,美食之温心温意,也书写各地的年味,各地的新年期盼。

  书很好看,还有大约一个月时间新的一年春节又到来了,心里忍不住有些小雀跃,辛苦了一整年,终于快要和家人团圆,满满的期待。新年,就是这样,即便近些人少了一些年味了,但仍让人欢欣,让人祝福。

  到了年夜饭这天,各地的亲人们一定要回家,团团圆圆坐一大桌,吃吃亲人们的家乡菜。还要留一点“守岁饭”,吃到来年,谓之年年有余,福运绵延。《舌尖上的新年》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年夜饭,各式吃法,各式摆法,各式说法。比如鄂地的年夜饭,正宗传统的有传说中的十大碗:鱼圆子、肉圆子、珍珠圆子、全鸡、全鱼、红烧肉、粉蒸肉、竹笋炒肉、排骨藕汤、炒合菜。过去正堂摆两桌左右,四方桌四条凳,长者先坐,女子不上桌。如今不再看中是不是十大碗,也不看中是不是这十样菜。总归是条件变了,菜色也变了,但不变的是上桌的至少有个十碗八碗或者十二碗,总之是个偶数,寓意八方来财,十全十美,一年四季,季季平平安安,一年12个月,月月健健康康。每个人都憷说些吉祥话。

  看《舌尖上的新年》上介绍的年夜饭,热闹,好看又好吃,南北的差异很大,主食口味也各有不同。除了当下的年夜饭,有才的作者们还回顾了历史上的年夜饭,各个朝代时期的年夜饭,这些历史也非常有意思。像以前老爸就给我们讲,刚解放那会,过年没有吃的,没什么肉,就切个萝卜,说是吃肉。白面很少,就蒸个馒头当过年。虽然日子难过,但因为亲人都在,一家和和乐乐,于是依然是快乐的新年。

  去年的新年,年近七十的姑姑来我们家过年,主要是尽心陪陪爸爸,感谢姑姑的盛情。苦了一辈子,就这么短短几十天新年间的相聚,感恩。姑姑很喜欢这本书《舌尖上的新年》,一直在看,还尝试做里面的小菜,大家都很开心。

  《舌尖上的新年》读后感(十):年味

  年味

  ——《舌尖上的新年》书评

  文/青禾

  这几年,美食家写美食的书不少,摄影师拍美食的短片也不少。从大众的《舌尖上的中国》到稍小众的《深夜食堂》、《悦食中国》、《一人食》,从新加坡的蔡澜、上海的殳俏,到香港的欧阳应霁,中国各地的美食都有人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但却没有人系统地讲过中国春节的美食。

  吃,讲究色香味。对于记录“吃”来说,最佳的方式莫过于纪录片。文字终究少了些逗引,文字也很难惹人馋。文字于吃而言,最擅长的是情怀。

  一旦有了情怀,便足以勾起乡愁,和那对故乡食物的想念。中国人的字典里,当“远”碰上了“年”,就再没有“远”这回事了。那顿除夕的年夜饭,是中国人关于家的所有想象的具象化。

  每到深冬,在中国大地上,总会上演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场名为春运的迁徙当然也是为过年而发生的。它从几个月甚至一年之前的谋划,几十天之前的抢购火车票就已经开始预演和酝酿。

  这一切都是为了一顿团圆的年夜饭。黄磊在文中写到,对于年夜饭,从采购到掌勺,他事必躬亲,丝毫马虎不得。在他的年夜饭买菜清单上,列出了十多道菜所需的全部食材。

  从清蒸鲈鱼、水煮肉片、糖醋小排到豌豆香肠、冰镇芥兰、腌黄瓜,荤素相宜,不知其中是否也有黄多多喜爱的食物。也许,多年以后,这些菜就会成为黄多多的年味记忆。

  当我们越研究吃的时候,吃也就被越写越同质化,当我们越谈年味,年味也就越来越淡。黄磊说,年味淡不淡不在于是否讲老礼、老形式。微信上疯狂地发红包,一样有年的热闹。遗憾的是,各个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少,人少了,过年显得不热闹。小孩子越来越少,可能是年味变淡的原因,因为孩子的欢笑永远是年节当中最浓的亮色。

  这一点,想必许多人深有感触。九十年代的春节,一大家子孩子聚在一起,长辈们吃完年夜饭给孩子发压岁钱,孩子拿着钱,穿着新衣,一溜烟跑去买了鞭炮,爬到房顶上噼里啪啦放起来,年味也就弥漫开来。

  年味也许随着时代改变,但年夜饭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并不会变。我们像奔赴理想一样,奔赴那张热腾腾的饭桌,虽远,必来。天涯海角,只为此时,此刻,与此人,共此“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