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孩子的梦读后感摘抄
《野孩子的梦》是一本由Emma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一):真实, 励志 很赞!
野孩子的梦,讲述Emma 讲述妖精, 讲述现在的妖精是多么不易才发展到今天的这一步 太多太多,伴随着欢笑和泪水,经历过很多挫折和艰辛... 很赞很赞,打开书的一刹那就被吸引了,用了半天时间看完,很有感触,值得一看。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二):Emma 听你说
于周末慵懒的午后,躺在我的小床上静静地读完了这本野孩子的梦。这是属于emma的故事,很敬佩emma当初离开老家去追梦的勇气。后来也有了一个追梦的团队,在追梦的路上,渐渐地壮大了。
人生在世,很短暂,想要什么勇敢地去追便好。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三):野孩子 小王国
我们都是野孩子
Emma的书就像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王国
让我看到了很多温馨的画面
那时候
她骑着电瓶车去追梦
后来
她优雅的完成蜕变
踩着风去看世界
很喜欢她云淡风轻的描写她那时的挫折
从店铺因漏水夭折
到电瓶车深夜瘫痪
那些挫折里 她没有抱怨
而是乐呵呵的品尝到了其他的快乐
里面都是慢慢的正能量
还有那么可爱又有灵感的毛线
我都想去养一只了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四):折翼的文青
其实以前我很排斥讲创业的书,因为真正创业发财的人,都在闷声发大财,没有时间写书。反而是那些上顿不接下顿的人,才写书探究别人发财的秘密,或者好听些,探究别人的成功之道,结果呢,写了厚厚的书,都是些废纸而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创业时代的来临,创业者的范围扩大了,也开始有了文化人创业,也有一小比例的人来讲故事了,这样具有实践经验的故事或者文学作品,自然就有了生命力和灵动感。《野孩子的梦》,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窥视大众创业需要什么,至少,需要更多的野孩子,需要更宽松的文化空间。
这本书最有韵味的一句话,就是“早期创业的电商,都是折翼的文青”,我大概也是因为这句话,才决定读这本书。但是,折翼的文青也是文青,仍然保留了格调感,保留了对生活的感性热爱。这样的元素,加入到狂热的资本主义盈利中,也为冰冷的商业带来了温情,更带来了创意。Emma的服装店之所以能够常态化出新,就跟整个文青文化有关,体现在了从人力资源招聘到企业文化的个性与文青,而不仅仅是设计层面,比如,几次个性的招聘,甚至有人在没有事先联系就主动上门的工作,如果用常规的方法挖掘,那么这些日后的骨干在面试当天就被刷下来了。所以,只有文青的眼神,才能发现文青,也只有文青的风格,才能吸引同类气质的人来组成团队。
从Emma身上,我们还能发现一个现实的道理,即成熟就是越来越摆脱别人的期待,进而活出真正的自己。作者原本是一个好女孩,至少是听话的女孩,从小到大一直活在父母设计和期待的范围内,尤其在择业时,先是当了幼儿园老师,然后又晋级小学老师,这太符合一个传统家庭对女孩的期待了。但是,随着内心真正的自己在不安分的萌动,这个听话的女孩开始爆发,居然去创业了,而且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所以,要想创业,最重要的不是跟风,而是问问内心自己真正的想法,适合创业就努力去闯,不愿意也不要勉强。
总之,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创业故事书,值得文青阅读,也值得创业者阅读。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五):【书评人俱乐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妖精
毫无疑问,电子商务的崛起带动了一批人先富起来,Emma是其中的一个。看过一些关于电商人的书籍,《野孩子的梦》算是最有共鸣的吧。
作为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长大,成长的道路早就被父母安排妥帖,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依旧符合父母的要求——稳定。虽然心中有过一万次的创业想法,但是在父母的强烈坚持下还是继续做稳定的工作。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Emma都做了,为了自由放弃高中而去读师范,放弃稳定的教师职业选择开网店。Emma说,做个劝者不如做个怂恿者,惊喜总是在规则之外。所以现在她的父母可以一边自豪一边感叹你怎么和我一点都不像呢。
前几年喜欢在淘宝购物,妖精的口袋我至今都记忆犹新。所有的衣服都是搭配好了的,衣服、裤子、裙子、甚至鞋、包、项链,这些很多店铺也能做到,但是妖精的口袋最绝妙的地方是每套服装都配有一段诗文,每套衣服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即使不买衣服,我也喜欢去看服装的介绍,感悟一套服装用文字进行的演绎。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Emma喜欢音乐、美术、写作,她所追寻的在这份工作里得到了很大空间的发挥。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每件产品都与众不同,每个文案都渗透在服装的设计细节里。而这本书的设计也和妖精的口袋一样,封面、插画都是浓烈、可爱的卡通图案,模特的图片又展示了妖精的灵气与古灵精怪,书中的文字一如网店的文案一样满满的文艺气息。
Emma说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不炖鸡汤。确实,他们的成功有自己的努力,也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成功不能复制。但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妖精,都有想要去实现的梦想。不敢像Emma那样迈出脚步,只是害怕失败、心会迟疑、失去勇气。Emma说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时候,梦想才会比影子更大。虽说不是鸡汤文,但是不可否认她的话里蕴藏着哲理。
许久不逛淘宝,看完《野孩子的梦》,我专门去搜了一下妖精的口袋,现在已经有三家店铺,妖精的口袋旗舰店、妖精的口袋欧美田园风、妖精的口袋美妆商场店。每件衣服依旧配有妖精的话,模特就是ANNA,旗舰店的粉丝数已经达到378.3万,数据已经能够说明一切。
愿,初心不改,激情不竭。
愿,心中的妖精能够成长,在未来预见更好的自己。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六):改写命运,你也可以
《野孩子的梦》是淘宝“妖精的口袋”的创始人Emma(本名苏亚娟)的自传。讲述从Emma小时候不听话的孤僻、孤单和倔强的成长,毕业后成为“出格”的英语老师,再后来辞职创办“妖精的口袋”品牌的故事。一口气读完创业成功的故事,读来非常激励,让人有去淘宝开一家店的冲动。但这不只是一个励志故事,还是一种自由与释放的生活主张,“想搭个自己的理想国,可以让真诚入住。任外界如何,把虚伪挡在荆棘外”的梦想与初心。
读Emma的《野孩子的梦》,我欣赏她的才气,灵性,坚持以及写作的真诚。在Emma看来,“野,是生命力,是蓬勃顽强的攀爬,是敢于追求阳光水土的力量。而孩子则永存天真的想象力,善良拙稚。”野孩子的另一面是妖精,“是内心拥有不竭的激情和想象力,热情自由的追梦者”。这两者都是Emma的化身。
这里有许多可以述说的故事,每一步都在头上长脚的自我鼓励里野草一样疯长。
那年,在雨中等红灯的姑娘,电瓶车的前踏板上,是硕大的黑色塑料袋,那时的她抬头看广告牌,心里想着何时才能在这个城市立足,扎根发芽。
那年,买材料,戴着报纸折的帽子粉刷整面墙,熏得一头一身的油漆和胶水味。
那年,每天凌晨出门,穿人字拖和大裤衩,穿梭在各个服装批发市场;甚至同吃同住,没日没夜,唯一的消遣就是在通宵后的小区广场上一起做操,相视大笑。
“我是野草,没资格不顽强”。
“梦想是最强大的镇定剂,能挺过任何事情。”
信念让她更强大,也让她有更多合作者和更多同行者,心有灵犀让她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像搭积木,Emma毫不吝啬地将荣誉分享给她的爱人和团队。此刻回首来时路,谁能想到从售卖闲置开始的第一步会越走越远,越来越宽广。唯有不忘初心。
说实话,我关注过妖精的口袋这个品牌,因为页面做得非常有个性,在众多服装品牌里相当的另类和特别,但是我没有动过购买上面一件衣服的心思,因为不太适合自己。寻规蹈矩的我,做不到标新立意,所以对那些个性“怪异”“突兀”或者“自我”的朋友总是有些欣赏。人生不过百年,百无禁忌,绝对需要勇气。
而她说,愿你跳脱拘谨的生活,自由自在-----这便是Emma的《野孩子的梦》。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七):妖精的梦,妖精的真
《野孩子的梦》讲述了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和她的梦想的故事。这个女孩叫Emma,她的梦想就是天猫上那个一打开页面就像掉进精灵王国似的女装品牌“妖精的口袋”。
“我是妖精,你是谁?”
这个来自南京的女孩从小就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小镇生活挡不住她想要一往无前的心,所以她辞掉了令人羡慕的教师工作,毅然踏入了刚刚兴起的电商行列。《野孩子的梦》便是 “妖精的口袋”这个品牌的诞生全记录。
再下着雨的夜晚读这样一本书,感觉很异样。因为它既不是一本中规中矩的创业经,也不是一本一气呵成的诗意小说,更不是一本俏皮可爱的插画册。但是它却融合了创业、成长、诗歌、剧本、品牌故事、文案设计、插画等众多元素,令人目不暇接,过足了“妖精”瘾。
其实,早在很多年之前我就注意到了这家店铺,因为它艳丽青春的异国幻想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文案也充满了跳跃性的诗意灵感。只不过我知道自己的气质不适合这样的风格,便只能转而另觅他者。而现在,我们却以这样的方式又相遇了,我还知道了更多关于这个妖精的故事,很神奇,也很美好。
谁说电商不能是文青?谁说女孩子就一定要当个教师求稳定?敢想敢干的人永远都会被命运垂青。从Emma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创业者的勤劳和辛苦,看到了一个成长中电商的阵痛,看到了一个为了梦想夜以继日的女孩子,永远不曾忘记自己的初衷。就像Emma在一次午后写出的《李清照和爱因斯坦的爱情》这个剧本,它真真切切地告诉了你,对于一个“妖精”想象力有多么的重要。
除此之外,那些为了梦想选择与妖精同行的人们也一一登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争执、他们在双十一的仓库包装快递的画面、他们一同分享成功喜悦的心情,还有陪着Emma经历了创业初期艰难时光的咪咪,后来加入的毛线,等等。他们都是成就“妖精的口袋”的巫师与精灵。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Emma这个自称是野孩子的女孩做到了,她爱上了这一行,享受着创业成功带来的喜悦与压力,也在慢慢的摸索中逐渐成长、成熟。
这是妖精的梦,也是妖精的真,你,要不要来她的世界一睹真容?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八):去梦吧,就像不曾实现一样
如果没有“妖精的口袋”,你可能永远也不会关注Emma是谁;如果没有“妖精的口袋’,这整本书的文字可能会乏有人问津,而正是因为”妖精的口袋“让这些文字鲜活起来,Emma说,这不是励志文,她不止一遍的说,这不是在励志,但是,还有什么更励志的励志是比实现了梦想还要励志的呢?对于穿过”妖精的口袋“的少女们来说,这就是励志。Emma做到了,努力追寻梦想,有一天,梦想回头来成就她。
雪漫姐不愧是早年的青春文学代言人出身,我赞赏她的是她独具慧眼的文案策划。这本《野孩子的梦》简直就是”妖精的口袋‘的软文广告大合集,然而,即便如此,大多数读者依旧会买单的。我们早就厌倦了那些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成功学”励志书。那些假大空的文字顶多算晚鸡汤,不喝无妨,喝了也不见得能增加多少营养。每个人都在匆匆往前赶,都想要成功。而一个人的故事,一个品牌的经历,比那些鸡汤都具有说服力。其实Emma的故事,不更是一个人执着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得见始终的故事吗?她的故事让多少个还在犹犹豫豫还在踯躅观望的孩子热血沸腾啊。但是,孩子,Emma也不是什么样的神仙,那些她书里没有写出的酸甜苦辣,你又知道多少,又能坚持多少呢?
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总不会是一帆风顺,条条金光大道的,我能理解早年Emma毅然离开小城的决断,大概多年之后可以说成“命中注定”,但是谁也不会真的体会那些夜晚她的恐惧与焦灼。成长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一个人的成长就终归还是一个人的成长。多年之后,谈起来的都是云淡风轻,因为长大了,很多东西,也就不需要言说了。长大会让我们少抱怨多感恩,对于这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一定也是一样的。所有真正的坚持,都是怀抱着赤子之心的,如若不是这样,总是坚持不到最后。
我买过不少“妖精的口袋”,不讳言,真的是文案吸引了我。所有的衣服的名字都叫的很拗口,有很多古典童话的感觉在其中,偏偏不知道怎么就很契合那一身搭配的气场。提到了那个乌克兰模特姑娘,我觉得“妖精”就是因为有这个古灵精怪周身有你说不出来气场的姑娘才更能成为“妖精’。早些年,”妖精‘是个贬义词,但是现在,姑娘们巴不得成为“妖精’,那才酷呢吧。
祝福妖精们,也祝福Emma,祝福所有的梦想,一定要做梦,怀抱赤子之心的梦想,是最绚烂的梦境。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九):梦想的野脾气
常常打开天猫女装一眼就能瞅到的品牌页面中,就有妖精的口袋。这入驻天猫的品牌有多火呢?也许不是数一数二,却是极为有风格、色彩饱满艳丽的品牌。点开主页,满眼都是棱角分明的欧模,精心布置的背景,摄影师的特别捕捉,最重要的是充满灵性的服装,张扬、不羁、自由、反叛,你似乎总能从中发现自己心底蠢蠢欲动的女孩儿色调。一种像你曾想表达,却暗涌着一直没足够勇气表达的心气儿,她可以是乖乖女,也可以是正在彰显个性的叛逆姑娘。第一次相遇,妖精的口袋,就给我如此感觉。只是并不知还有道创始人emma的存在。而本书的出版,让我走进了妖精背后的故事。
和所有品牌创立之初一样,坎坎坷坷,但始终向好的方向发展。随后逐渐步入正轨,经历第一次销量爆红,也开始经历每一年晨昏颠倒的双十一。品牌壮大的同时,也进行着内部改革。新成员加入,自有旧人散离,新规则成立,必有旧制度废弃。而随之而来的各种阵痛不止是冰冷的公司层面,还对个人内在情感造成波动。不过emma一步步走来,就像她当初离开安稳无波的生活选择未知领域的拼搏,任何变故、任何聚散都是选择的一面。对于公司,是为了坚固在市场上的生存,对于自己,则是变得得更强大,以此支撑万变的人生。
Emma是个江南女孩,有个教师的稳定工作,只需等待结婚生子过日子,不过她并不甘于一眼望穿的生活,出人意外辞掉工作,彻底走上创业道理。电商在那时候刚刚起步,未来可期还是前途末路,谁也无法把握,但年轻,可闯荡,可跌倒的劲儿,让她一路奔走,一路坚持。这也是妖精的口袋的气息,让人感到铺面的青春朝气,也令人体会年轻的无限可能。不压抑,肆意的灵魂,符合emma的性格,而emma赋予妖精的气质,也充斥这种肆意的灵气。
创业故事、成长痕迹、爱情、友情、亲情,都能从这本书中看到。但他们只是简单的勾描,篇幅不多,却清晰明了。而我特别喜欢的,是充斥的照片、插图、和各种灵光乍现蹦出来的文案,让我读来,仿佛与美的相遇,颇为享受。
书名叫《野孩子的梦》,野的自由、反叛、都体现在作者emma身上与妖精这个品牌上,真是无缝贴合。而野,并非一种肆无忌惮地撒野,更多还体现着追求梦想的权利。也许我们会被身边环境影响而熄灭内心追逐远方的火焰,但你得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量去维护心中的野性。像mema,那是不被任何坎坷打到的腰身,是不被任何设限阻碍的毅力。妖精正是这样一个被emma的野性所保护的孩子,它的野脾气,是热烈生命给予的自由。而我,或者你,是怎样的?是否具有这样的野性,向梦想的输送能量?
《野孩子的梦》读后感(十):野孩子和她内心的梦
从小,我就长着一张冷漠傲娇的脸,尽管内心各种脆弱,但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总是强硬得如同一块钢板,拒人于千里之外。但同时,我又特别发自内心地喜欢那种不走寻常路的野孩子。她们有自己的想法、特立独行、行动力强、有梦想并在现实生活中敢于实现梦想。她们的血液里跳动着不安分的因子,胸腔里鼓动着对生活的热情。
Emma在《野孩子的梦》里说道:“野是生命力,是蓬勃顽强的攀爬,是敢于追求阳光水土的力量。而孩子则永存天真的想象力,善良拙稚。”
所以,我说,每一个野孩子,都是人间的精灵。她们是真正地在生活着,朝向自己心中的世界不断挺进。而这也是我喜欢Emma的原因:真诚、热情、对生活有自己的态度。
曾经,她是小镇里的英语教师,最善于调动同学的情绪。在旁人眼中看来,她很奇怪,没有一点儿“人民教师”的样子。她不安分,宁可辞了看似稳定、人人称羡的工作也要去实现一个在当时看来特不靠谱的梦想。
当然,Emma成功了!无数人为“妖精的口袋”迸发出的想象力而痴迷。如果你翻开这本《野孩子的梦》,那么你不难发现,内文中随处闪现的灵感小火花如同午夜时分出现在你家阳台上空的星星,晃得你满心惊喜,瞬间就对这个世界爱得更多了。
这本书并不是励志鸡汤,Emma只是在向人们讲述她和“妖精的口袋”的故事。她是如何从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进化”为一个满心梦想、野心丛生而又真诚热情的野孩子。我一直有个偏见,从小就不喜欢被传统观念所认可的“好学生”,觉得他们闷、呆、无趣、除了学习考试就再没有什么可聊的话题了。但我却喜欢妖精一般的女人、喜欢狂野大胆的姑娘、喜欢咬着牙、忍着疼也要冲向梦中城堡的天使。
创业,听起来真美好啊!Emma最初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她才会在书中分享创业初期遇到的挫折、事业发展期遭遇的瓶颈,以及心中的困惑、迷茫和不安。这样的文字读来如同和久未逢面的老友谈天,随意、轻松、自在,但又能被她无心随口而出的某句话而戳中笑点或者泪点。Emma就像个有着无穷无尽的天马行空的创意的大女孩,她时而一本正经,时而搞怪逗比,我知道她和我一样,都是工作起来不要命,但玩起来也能不要命的人。真想在读完书后,拽着她去一个幽深的森林里,一边喝酒,一边闲聊。因为这本书根本无法缓解我在灵感上的饥渴。能写出这样的文字的姑娘,她们都是勇敢大胆做自己的好姑娘。
Emma说:“我们虽然都是最普通的人,却都能创造最奇迹的事。”当然,我们没必要都辞职去做电商,研发自己的品牌,但只要心中有梦,就一定不要让她枯萎,哪怕这个梦想再多么不起眼,她也依然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