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2021-05-10 01:36: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是一本由蕾秋·乔伊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一):哈罗德

  不到一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内心有很多的触动,但是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是突然觉得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每天在上下班之间在城市之间流转,回到家里和最亲近的人甚至没有好好交流几句话,一天就过去了。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在自己远嫁后,突然就觉得好像远离了自己的父母,从他们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一样,又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忙忙碌碌到底在追求什么,回归自然就这么难吗?为什么不能够放下一切?。。。。。。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二):一个人的旅行

  我承认贝里克很远,我没有合适的装备,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但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做一件毫无逻辑可言的事。人们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时你可能就会想起我,然后坚持下去。

  哈罗德的旅程开始于一场逃避,行走的意义也在旅行的过程中几经变化。人,总是希望在一开始就给自己所做得事情寻找“意义”,也为自己找到可以坚持下去的理由。而往往直到结束的时候,才发现,真正的意义,其实根本就不是最初规划的那样。而所谓的“意义”,也只是对你自己而言的,毕竟人生的旅程,大部分时候,只有你和自己的影子而已。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三):既然选择了远方,哪怕风雨兼程!

  书的内容看的不算仔细,倒是听评书人讲了很多。这是一本讲述自我探索与救赎他人的书籍,不管你是听完这本书还是看完这本书,总能有所触动。男主60+为挽救好友,选择步行远方,这给予了好友极大的精神力量。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人类的极限是很难定义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到达什么境界,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在fighting的路上。如果你一直停滞不前,那你看到也仅仅是眼前的风景,而你也只是井底之蛙。很喜欢一句话:言必行,行必果!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难道还在乎风雨兼程么~

  送给自己,希望永远保持追梦人的激情与信念!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四):英版的81层楼

  精彩开始出现在70%以后,开始一个包袱一个包袱的往外扔,可是这种篇幅的小说有多少人看过50%以后就疲劳了,坚持到70%还真是一种朝圣。读完整本让我想起了马老的81层楼,前面大段的铺垫简直就是煎熬,马老说的响,是因为已经有了名气,听众知道后面一定有大包袱,一直盼着听,神不散。如果换作刚出科的娃娃来这么一段,估计台下早就都去厕所、买冰棍去了。并不针对作者,毕竟我读的不是原版,也没这么好的英国历史基础。单就这个译本来说,前半段欠缺了“气场”的把握,说白了,“抓”不住人,要不是几次出差高铁时间都比较长,可能真不会坚持看到后半本。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五):一本书陪伴我走了一段艰难的路

  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处在一段糟糕的恋情中,从开始强迫自己每天读几页来转移注意力,到后来被故事情节吸引,记得本书扉页里貌似有这么一句话:每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仿佛都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经历,这也正是作者厉害的地方吧。在那段不长的日子里,尝尽了喜怒哀乐的极限,一开始仿佛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整个世界都不再是曾经的颜色,正如哈罗德那般,原来生活并不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还可以有信仰,还可能去改变一个人的世界,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有了这样的坚持还有什么惧怕的呢,于是倾注一切轻装上阵,有过忐忑有过恐惧,但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前行的脚步。经历了千难万险走到终点,却发现,结果也许并不曾是自己设想的那般。但那又有什么关系,正是因为信仰,让他完成了一件在常人眼里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许结局如何早已不再重要,通过这段旅程,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通透了,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对方。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六):一个人的朝圣 & 一个人的朝圣2:奎妮的情歌

  时常觉得所谓畅销书,大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也不是说不好,只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作者说《一个人的朝圣》没有续集,结果不久之后还是出版了《奎妮的情歌》,然后表示《奎妮的情歌》不是续集,也不是前传,而是一个伴儿……什么也不说了。

  我把哈罗德的朝圣之旅理解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解放,他艰辛步行的87天627英里拯救不了奎妮,只能拯救囿于无聊生活的自己,在一段不同以往的经历中学会直面过去,接受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一切,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把生活心安理得的过下去。

  至于奎妮,只想说,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明知注定没有结果仍然不求回报的爱,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七):一个人的朝圣

  这其实是一本回忆录,这是一本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

  已经读完一周多了,一直迟迟无法写清随着它而泛起的情绪;

  总觉得每个人或早或晚都要去经历这样的一段路 ,独自走在孤独无助黑暗无边的狭窄的人生路上,路上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即使有人慕名而来或一时冲动,都与自己没有关系;

  我虽没有主角复杂深沉的故事,没有作者细腻栩栩如生的文笔,但我依旧可以感知到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迷失在自己的路上,就像哈罗德一样,起初并不知道自己仅仅是要出门寄封简单的信,却让自己一路走下去,一直到大半个苏格兰,六百多英里的路途,迷茫过,退缩过,硬撑着,怀疑过...

  想起自己曾经独自一人逆着车流行走在深南大道上,看来来往往急速行驶的车流,穿越随时有车窜出的十字路口,踏过绿树葱葱的人行道,遇到五彩斑斓的骑车队...仅仅二十五公里,仅仅四小时,从整理自己工作思绪开始,到回忆很久很久前的小情绪,那是一段很短暂的很简单的自我沟通之路;

  我们是需要这样的方式:独自一人,静下来,看看自己,问问自己;

  当然这样的方式不是仅仅局限在徒步,朝圣,跑步,瑜伽,打坐...

  一个人的路,一个人的世界;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八):感性压制了理性

  亲爱的哈德罗.弗莱。

  我多么想向你一样,心一动人就走,即使带着忏悔与恐慌,哪怕像行尸走肉一般向前走着。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只要他走,奎妮就会一直活下去。“八十七天。六百七十二英里。虽然弯弯绕绕,但终归到达了终点。就我理解而言,与其说是信念的追逐,不如说是对自己的忏悔,对自己的回忆,我们大多人而言,与此无异,活在自己的罪行与回忆里,无法跳脱。缘起即灭,不敢跨出自己的第一步,就永远停留在那个阶段,活在自己的悔恨中。

  所以,就现在的我而言,我需要打破自己的“清规戒律”。去勇敢的尝试自己未曾尝试过的,去跨出自己未曾跨出的那一步,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想到就去做,不被自己的理性所羁绊,所束缚,把时间浪费在了怎样去开始上面。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却没有跨出该跨的那一步,可悲可叹,可悲可叹啊!

  书名而言,朝圣,并非像基督徒而言,而是朝着自己的信念出发,朝圣,朝的是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信念与信仰,而非不存在,虚无缥缈的神。

  莫琳 奎妮 加油站女孩 六个孩子的母亲 酒店服务生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命运与心事,有的付诸实践,有的原地徘徊。

  而于我,我要去走一场自己的内心之旅,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九):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罗德

  最初是没有怀着什么期望来读它的,因为之前读过保罗的《朝圣》,发现这个是小说就没那么感冒了。后来发现我错了,在读书的途中,我读到了自己。一心想去目的地而忽略了身旁许多事物,现在想起仍有淡淡悔意。在哈罗德差点想放弃、梦想慢慢淡去的情况下也想到了自己对梦想的迷失。在他最终告诉加油站女孩他的经历后我感受到了释怀。那时候眼泪自然就来了…

  是啊,什么都很难呢。

这些东西都可以很难

  卡夫卡说,所谓书,必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我想说,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把斧头

  《一个人的朝圣(精装版)》读后感(十):每个人都在朝圣

  昨天晚上读完的。在读完《解忧杂货店》后,从书柜上选了这一本来读。实话说,翻译后的书,总感觉很不通畅,这一点在《解忧》里也有感觉,到了这一本,感觉更加明显,从附录作者与另一人的对话中,我了解到许多描写与情节都是有关,有所隐喻的,但是翻译过来,我也只能了解到最表面的意思,例如哈罗德的家四周围了栅栏,英文中“栅栏”还有“受限制”的意思,这在翻译后完全感觉不到。另一个除翻译的原因外,我也不喜欢此书的语言,太多的描写,太多的在我看来多余的叙述,可能女作家的写作手法都有相同之处,细腻,细腻到拖沓了行文的节奏。但是哈罗德的旅程,故事的构思,我还是很喜欢的。从哈罗德顺水推舟迈出第一步,很多人和事,加上他自己的主观推波助澜迈出第一步,一直到每个心理起伏和过程,都有相应的过去与现实的人、事的交叉,逐渐呈现给我们的,哈罗德一步步的朝圣,一步步的自我救赎。就像作者所说,她写的是哈罗德的故事,每个读它的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故事,我们都有难忘的过去,也有不想回忆的过去,哈罗德一步一步,走过的有过去的欢乐,还跨过了过去没有跨越的沟沟坎坎。还有莫林,哈罗德的通过步行朝圣,莫林通过哈罗德朝圣。一汪死水的生活,由哈罗德投入了一颗石子,对莫林产生了效应,甚至对雷克斯也产生了影响。莫林也得到了救赎。当然,产生影响的还有很多人,加油站女孩、斯洛伐克女医生、里奇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问题,不一样的故事。不想批评里奇、猩猩男等等,他们也在朝圣,只是他们的朝圣不是哈罗德所想。奎妮,这个善良的女人,她年轻的时候挽救了哈罗德的生活,她临终前挽救了哈罗德的人生。哈罗德是不幸的,童年失去母亲,少年离开父亲,中年丧子;他是幸运的,他遇到了爱他的莫林,给予他温暖与帮助的奎妮。所有人的一生都是一样的,有不幸,也有幸运。活在当下,认真感知生活,感恩身边的人,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朝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