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唐山,有味儿的城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唐山,有味儿的城市

2021-08-13 17:38:30 作者:bigwinner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唐山,有味儿的城市

  看官一定奇怪,哪里的人活的没味儿。那唐山就属于味儿很重的一款。

  唐山有什么味儿,嚼不分明。反正煤炭味儿,钢铁味儿,陶瓷味儿,海鲜味儿等,这几种味儿全国人民闻到过。最厉害的是1976年7月28日的大地震,山崩地裂,几十万鲜活的生命倾刻间化为乌有。全世界都闻到了唐山地震的惨烈味儿。

  今年恰好是唐山地震45周年,大暑的7月又回到唐山。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从拱型虹弧形的高铁车站出来,崭新的唐山跃入眼帘。又有5年没过来了。自己老了,唐山却变的年轻了。

  有人光知道唐山地震以毁灭性的代价,在这个星球上赚下的大名。其实是无知。唐山是中国北方工业的一颗巨星。可以对唐山陌生,但早一代人不知道“开滦矿务局”,应该被笑话。1878年始建的开平煤矿,已有140年的历史。之后百年一直国内最大的煤炭集团,直到地震之前才被山西的煤都大同取代了老大地位。唐山应该是先有开平煤矿,后有了唐山镇。然后兴起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工业重镇。

  唐山的工业创造了史诗般的佳话。许多个历史第一。脑子里有印象的,铁路,百多年前,中国第一条铁路铺设在开平和胥各庄之间。中国第一袋水泥从启新水泥公司下线。中国第一台燃气机车,第一代现代化的动力机车“和谐号”诞生在唐山机车厂。唐山还有许多光辉闪耀的东西,还是“北方陶瓷之都”等,该掰扯的很多。

  当代唐山最耀眼的是钢铁工业。在世界上产量排名,有人说是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河北,第三是唐山。得天独厚的钢铁资源,煤炭资源,海盐,石油,天热气等。相比之下,德国的鲁尔区不算啥。估计老天对唐山也是羡慕嫉妒恨,才下了绊子,做了一回地震的狠角色。

  唐山市区东部,有古冶,百年老企启新,开滦各矿,这片地方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重要发迹地。唐山在新华道科技馆旁,特别建了座工运史馆。证明了唐山是一座工人阶级的产业城,光荣史诗,国内无几能比。小时候看连环画就印象深刻,抗日英雄节振国就在开平古冶一带活动的。

  沿着北新东道往东过了凤凰山公园,地势隆起来,一片葱笼的绿林植被,山也不高,唐山人都知道,这是“大城山公园”。公园并没大的特色,但大城山地名厉害,是唐山的前世今生,别人可以不清楚,老唐必须得知道。“大城山”就是“唐山”。是一千多年前,大唐皇帝李世民给改的名。

  我们听许多出国的华侨,好多住在华人聚集的“唐人街”。侨民多少代也忘不了祖宗。改革开放之后,祖国强势崛起,今天已为星球的万国仰望。生活在外国的侨民,有了足够的面子。哪里的?已能仰起脖子说,我是中国人。在半个世纪前,有一种文化现象,侨民表述自己的国籍,喜欢讲“唐山人”。中国大陆的男女也很奇怪,怎么河北唐山人走出去这么多。彼唐山,而非此唐山。中国以前贫穷落后,被鄙视为东亚病夫,睡狮等。在西洋人那里,说自己是大清朝的,或中国人很丟人。也能表述哇,于是就拾起大唐朝的老面子壮胆。千年之前的大唐朝厉害呀,长安城世界级都市,强大无比,万国朝拜。罗马城,长安城,外国人都知道这段历史的。说唐山人,就是告诉他自己是中国人,是泱泱大唐朝的嫡系后代。文化呀,实际是掩盖内心的自卑。

  唐山市,也的确和大唐朝连着根系。英明威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发兵平定东北的高句丽,两次路过唐山地界,还和这里有缘分。行辕中营都住在唐山大城山一带。

  李世民驻跸大城山,行军劳累。将士普遍得了一种病,皮肤溃烂。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位聪慧漂亮的渔家姑娘,帮助大军治好了病。李世民大喜,接见了这位姓曹的渔女,一见便钟情,册封为妃子。后来,他心爱的曹妃得病去逝。便下诏把曹妃安葬在唐山沿海,为了纪念曹妃,据说还修建了纪念寺庙。美丽故事历朝迭代,沙岛上建的“曹妃殿”早踪影全无。后来口语相传,沿海地区土壤肥沃,湿地草甸连片。这个地方便称之为“曹妃甸”。如今曹妃甸已成了唐山市管辖的行政区,是唐山兴起的滨海工业新城。大钢铁公司离开市区搬来了。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盐场,有前几年爆出的储量达十亿吨级的南堡油田,又是著名的农副渔业生产基地。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燕幽大地,气候适宜,土地丰饶。又对曹妃思念深切,对此地感情更不一般。他站在大城山上,俯瞰冀东千里沃野,心潮澎湃。大唐盛世,皇恩浩荡。于是他欣然下诏,将大城山改名为“唐山”。

  外乡人说唐山,总会挂一漏万。世界之大,中国之大,人和哪里出现了感情,主要是缘分的连接。

  因为老婆是唐山人。

  中学就读在山西榆次一中,一位女同学是军人子弟,祖籍是唐山。父母都在我们学校后面营房的部队服役。军人女后来成了我的妻,于是我就成了唐山的姑爷。所以唐山就成了我一世的缘分。

  高中毕业后,正好是“文革”后期,那时举国折腾了若干年,所有的高等教育几乎关门歇业,也没得大学上。于是就到农村插队下乡。劳动两年后回城,招工后到一兵器工厂上了班。

  震后结婚育女。女儿幼时在唐山随岳父母,又上了两年小学。心系唐山,自然对这座城有了特殊的情愫。

  心里也许是打岔子。有一诡秘的自然现象,小宇宙的循环出了岔子,制造的人祸频繁时,大宇宙就跟着凑热闹。本来十年的折腾弄的国家元气大伤,突然间又是天崩地裂,唐山大地震。也怪,大地震那年,国家的许多颗政治巨星陨落。天地异象,必有大的变化。地震,没有唐山人的错。但唐山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果然也是不久,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快半个世纪了,亲眼目睹的,有明晰记忆的人们正在逐渐老去。年轻人是靠史料,靠文学数据和图片做了解和回顾。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名城倾刻变成一片废墟,残酷,惨烈的程度,文学表述根本不足以形容。

  当时笔者20岁出头,远在离唐山千里之外的晋中一县城。半夜睡梦中被猛烈的大地摇晃醒来。还和室友开玩笑,这土地爷是闹腾人嘛。

  地震之后,铁路沿线的山西各医院,每天送来唐山地震的伤残人员。我们也调集过来做服务。那血肉模糊,断胳膊断腿的,疼的哎呀喊叫的,冷血的男女也控制不住,陪着掉泪水。听他们说,送过来的还是轻伤的。那时候交通落后,哪有高速高铁,绿皮火车咣当近十五个小时,唐山才能到了山西太谷县城。

  地震一年之后,工厂派我到天津精密机床厂学习,住到天津河北区中山路一带,实地看到唐山大地震的边缘惨状。天津离唐山百多十公里,许多房屋倒塌,高楼开裂,死伤的也不少。天津和平区有些房屋在旧租界,百年前外国人建的结实小洋楼,有的也在地震中裂了缝。

  地震后不到三年,第一次到唐山。当时唐山的老火车站还紧挨着开滦矿务局。一下火车,已有公交车开通。沿途一些矮层新房子后面,眼睛里看到的到处是废墟,倒塌夷平的房屋,整一座城都是瓦砾堆。

  唐山震前已是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倾刻之间血洗了。据官方后来公布的数据,有约25万在地震中丧生,还有几十万人轻重伤。在唐山的街道两边,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轮椅的老少男女,路边的行人主动给他们让路。悲情的眼泪还湿润着,巨大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疼。老天给唐山的致命一击,让地球人至今心惊胆颤。

  唐山重建是中国社会主义自力更生,互助互帮的经典。听说许多西方国给钱援建,国家没有要。今天回忆也许是对的,天上不掉免费的馅儿饼。

  十万以上的建筑工人进驻唐山,城市随处看到有两样东西,破砖瓦砾的废墟,林立的工程脚手架和塔吊。震后多年,国家每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中,都专列一项唐山重建的经费拨款。

  唐山地震后最早修建的几条马路是新华道,建设路,北新道,西山路等主要干线。唐山震前的市中心是路南区,重建避开煤矿的采空区。路北区成了城市核心。建设路是今天唐山城的南北大动脉。当时路两旁没有楼厦,哇,感觉比北京的长安街还宽阔。沿着建设路一直往北走,残败的景象,心揪着。看不完的废墟,说不来的难过。

  头次到唐山,就居住在简易棚房内。为了唐山的重建,人力资源更重要。全国各地的老唐山人,都带着故乡的深情,纷纷从外地调回遭了大难的家乡。我的岳父岳母都是老唐,刚好在山西的部队转业,放弃了到海滨城市秦始皇安家,几十年后落脚回了唐山。一回来就是简易棚子。

  唐山重建最早的小区是市政府以西的富强楼,曙光楼。一切都是最新的设计,最好的楼样。地震之后记性犹在,房子除了外观,主要以防震性能为主。工地上看着忙乎,那时的房屋建造成本够高,可称的上是“铜墙铁壁”。唐山市的第一批抗震房基本是板式组装而成,每块板子钢筋密布,四面焊接成坚硬的盒子,几百年也不会倒。地震余悸还在,房屋层高一般不过6层。

  说日新月异不过分。那时国家穷,老百姓也穷。就这样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硬是从废墟堆上挺起来一座崭新的新唐山。

  一年之后,1982年再来唐山,岳丈家已搬入了地震后第一批新居。一批批新小区矗立起来。唐山的百货大楼,唐山饭店,煤医大楼等新地标出现了。

  以后几十年里,每隔一段过来探亲过节,看望我的岳父岳母,还有我善良的内弟一家。他们在逐渐老去,唐山却越来越新。每一次看唐山都有惊人的变化。

  有人说唐山是个因祸得福的城市,大地震给冀东名城做了次“霹雳火”般的广告,让世界人一齐聚焦了这座城。唐山从里到面穿了崭新的现代化盛装。现一代唐山人是有福了。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今天到了唐山,已很难找到破砖瓦砾,到处是新时代的建筑和花圃。高楼巨厦也不忌讳地震的伤痛,一幢幢仰天挺立。一批伤残的轮椅人已不多见。他们带着沉重的回忆,已先后离开了人世。

  经过了灾难之后的唐山,的确建设的非常美丽。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震后看到的市区一小片建成区,现在已扩张到北到丰润新区,南到丰南新区的几百平方公里,有市区人口400多万的特大城市。

  唐山还是河北省的明星城市。卧在京都和直辖市天津的身旁,唐山是陪衬的角色,距两地都一百多公里。可以还是没有挡住老唐的光辉。唐山多年来的经济GDP一直在省会石家庄前面,是河北名符其实的城市老大。工人阶级的城,制造业仍是唐山经济的骨骼。

  唐山人的幸福指数很高。不须听别人怎么评价,你今天站在唐山街头,看着老少男女自信的模样,不卑不亢,低调踏实的平和,证明日子过的暖和。住在一个全新的城市里,滨海气候,四季分明,环境宜人。唐山人有口福,海产品,陆上的农牧副业,从来不逊物产充沛的江南。

  80年代初的新华路农贸市场,每天早晨过去,人声鼎沸,新鲜的各样蔬菜瓜果,还有海鲜,海蟹,对虾,皮皮虾,小毛虾,蛤蜊…,哇,让我这个内陆客看花了眼。老肥的皮皮虾八毛一斤,蛤蜊一块钱买一堆。红皮虾是渤海湾的特产,太好吃了。

  唐山自产小麦,大米,工农一样的发达,能源外输京津,又有全球前几名的唐山港。自信来自实力。

  除了制造业的硬实力,唐山味儿还来自于一项软实力,让城市的品牌闪光。那就是唐山话,唐山方言。唱歌一样,这曲子是老天爷给谱出来的调门儿。

  前几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基本离不开唐山方言的表演。已故的小品大明星赵丽蓉,还有巩汉林老后生,就靠说唐山话被捧红了。唐山方言是国内最具味儿的语言,已入了国家大数据库保护起来。

  女儿小时候满嘴唐山话,别人说“不知道”,唐山人说“知不道”。我们说可以,行了吧,她一口一个“中,不中”。别人拿走了她的玩具,她追着让“包”,就是赔的意思。关键老唐的话音调美,舌头绕出来磁力场强大。你在别的省份可以用普通话交流,很难融入晦涩难进的地方语。在唐山住不到一个月,你很快也要被绕进去,不知觉的沾上老唐味。

  你哪里的?唐山爹(的),很脆,马上逮了便宜。我行不行?揍你了!不是揍你,是就选中了你。山西人说话“圪”字儿用的多,唐山人“揍”字常带把,口语化了。

  去过国内的许多大小城市,普通话推行的很广泛,在唐山呢,普通话很快被腐化了。真是怪劲儿的。

  唐山人真的很好处。男人有东北的朴质大度,豪爽,还有燕幽侠士的柔刚。酒场上较量过,酒品见人品。唐山人老理儿很多,但正能量满满。经过了大地震洗礼后,发现唐山的女人更有风韵,生活好了的过,个头都长起来,街面上婷婷玉立的老多了。以前海风带盐吹的过,皮肤被不断侵蚀,现在可能海也温柔了,使唐山女有了白静的好肤色。唐山女不矫柔造作,活在天然的好地方,优越感写在脸上。

  唐山也躲不过浮躁的文化。

  现在唐山有了钱,搞大建设。商业中心的北新道中端,一字排出几个大摩尔城,中环广场,天一广场,唐百广场,爱琴海购物中心,八方购物中心等。附近还在建国贸大厦。大商业中心人流稀疏,商业门店经营惨澹。都忧心这些广场怎么活下去。作秀还是面子,都不能够说清楚。

  冠毒疫情还在继续,世界比之前冷静许多。又加上地球自然灾难频发,疯狂的欲望降温好多。周遭观察,人们的虔诚度,敬畏心浓度有了。对大自然的恐惧,对生命的怜惜,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直播看在眼里,不得不静下来思考。

  突然发现,互联网上,还有唐山街头,酒店电梯间,街头的喷贴,有几句话空前的火,“一家人,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辈子。”

  好事情。浮躁正被冷却。

  唐山的岳父母已先后离开了人世,但我是唐山永远的姑爷。是亲缘,也是真切的热爱这座城市。

  这是座英雄的城市,居住着血肉丰满铮铮铁骨的生民,在人类史上占据光辉一页。

  真诚的为唐山祝福,未来会更美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