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摘抄

2021-08-18 08:36: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摘抄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部由马龙 / 刘诗雯 / 许昕执导,运动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一):闭幕式我服了

  说实话开幕式那一堆白色的人我觉得有种很独特的美感,最起码他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那种视觉的直抵内心潜意识的偏意识流的抽象画一般的人物。

  但闭幕式,那一堆绿色布条子,好吧,我服了,我真不懂这种审美。好像我家墩地的墩布,唉,寒酸就算了,还搞那么难看,不如特别节目和开幕式。

  总之,不管怎么说,奥运会开幕式虽然还没开始就换了导演,这次也没导演,但还是把这届奥运会办了。他是承载着美好与憧憬的。我们可以期待下北京冬奥会。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二):东京奥运会开幕式真的令人失望

  抛开闭幕式不说,开幕式按照原计划本来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的,结果由于日本内部官员的勾心斗角,直接导致这场被推迟的奥运会雪上加霜,开幕式连导演都没有,只能是为这一届奥运会感到惋惜,毕竟看在当年东京8分钟的精彩,还是给三星吧。

  很多人也是拿这一届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对比,只能说根本没有什么对比性,北京奥运会是一种无法超越的经典,然而东京连奥运本该拥有的特色都体现不出来,还谈什么对比。根本没有可比性。

  日本尴尬的表演似乎又在传输一种压抑的氛围,就算没有导演,也没必要临时发挥,搞一堆令人尴尬的操作吧。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三):我们将如何怀念这个夏天

  开幕式很拉,闭幕式很拉,某些裁判很拉 但依然想要为那些纵使新冠肆虐,纵使没有观众,纵使形势不利的运动员们打出五星 我不仅看到中国的运动员们,用他们的坚持与勇气,肩负起一个关于体育强国的梦想 也看到许许多多老将们,用乐观回馈了体育最原初的快乐,58岁的倪夏莲阿姨,46岁的丘妈,将自己最美的骄傲,绽放在全世界面前。当40岁的乒乓球老将波尔,最后深深地望向观众席,在心里默默告别赛场,我们看到体育人的追求,那一生也未曾熄灭的火光 更看到来自牙买加,肯尼亚,乌干达等等弱小残缺的国家,发生了种族灭绝都不会在国际上有什么水花的国家,看到他们身体瘦削的运动员,奋力,奋力,奋力向终点奔去,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自己胸前的国旗。祖国啊,纵然积贫积弱,我仍爱你如初。 不想再表达仇恨,只想表达崇高的敬意,为坚持,为理想,为人类的光辉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四):我们将如何怀念这个夏天

  开幕式很拉,闭幕式很拉,某些裁判很拉 但依然想要为那些纵使新冠肆虐,纵使没有观众,纵使形势不利的运动员们打出五星 我不仅看到中国的运动员们,用他们的坚持与勇气,肩负起一个关于体育强国的梦想 也看到许许多多老将们,用乐观回馈了体育最原初的快乐,58岁的倪夏莲阿姨,46岁的丘妈,将自己最美的骄傲,绽放在全世界面前。当40岁的乒乓球老将波尔,最后深深地望向观众席,在心里默默告别赛场,我们看到体育人的追求,那一生也未曾熄灭的火光 更看到来自牙买加,肯尼亚,乌干达等等弱小残缺的国家,发生了种族灭绝都不会在国际上有什么水花的国家,看到他们身体瘦削的运动员,奋力,奋力,奋力向终点奔去,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自己胸前的国旗。祖国啊,纵然积贫积弱,我仍爱你如初。 不想再表达仇恨,只想表达崇高的敬意,为坚持,为理想,为人类的光辉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五):一些对开幕式的话,你来骂我你就是急了,日本人不急你急什么?

  吹开幕式好看到底能拿多少?日本人根本不懂日本文化,真要懂物哀侘寂还得看中国人是吧。各个日吹都能给北野武上课是吧。我就说了,难看难看真难看!不是不能欣赏这种东西,但是不合适,而且国内一边不断有人死亡一边哀悼,做这个形式主义给谁看哇?一些披麻戴孝一些装腔作势一些吮痈舐痔一些奴颜婢膝,网络世界真是丰富多彩。

  另外审美高不高贵这件事,不是能欣赏小众文化就叫高贵,这也不是鄙视别人的资本。审美的高贵不在于党同伐异,而在于包容。你能够欣赏这种艺术,那说明你包容度应该很高,为何又要指责打压“普通”或“一般”审美观的人们呢?同样我也并非不能理解开幕式展现的这种文化,但不是在这种场合。这种场合是运动精神,是团结力量,是国家荣誉交织的舞台,而不是强制观众和你一起沉浸于悲伤的舞台。不合适硬说合适,就是一种刚愎自用。不要把对小众文化的欣赏当成一种践踏别人抨击大众审美的武器。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六):我爱看奥运会

  我得承认,时至今日,早已不是热血青年的我(可能从来就不是),仍然非常爱看奥运会。奥运会似乎是人生流逝的见证,4年一度电视机前的炎热夏天,回想起来总能忆起一些特别琐碎的瞬间。1996年,家里为了奥运会买了29寸索尼大彩电,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对奥运会有了记忆。2000年,水中点燃火炬的经典开幕式,家里人还在感叹要不是朝鲜临时改票这届奥运会就是在中国举办了。2004年,高考结束,在闺蜜家过夜看的开幕式,最后所有人都困到睡着了,也是这届,半夜见证了刘翔的创造历史。2008年,在深圳实习的时候看的奥运会,我还非常中二地买了中国加油的T恤,那一年刘翔甚至没比完赛,电视机前的我可失望了,现在看来,当时的他大概是为声名所累,硬着头皮上场,不过是承受了太多非一个人能承受的。2012年,研究生毕业上班前的空档,和爸妈一起去俄罗斯玩,在旅店看的开幕式。2016年,印象最深的是女排决赛,偷偷跑去单位的司机室见证了夺冠。2021年,因为新冠疫情推迟的2020东京奥运会,因为家里有了小朋友,无法一直开着电视,但每天还是会关注赛程,上班时还会艰难地看看广场上角度困难的直播屏幕。 看过一条微博,大意是奥运奖牌数当然是与国力正相关,一是经济二是科技三是国际话语权。也有人戏谑地发现,奖牌榜上的前九,除了中国还有澳大利亚,就是当年的八国联军队伍(除了已经不存在的奥匈帝国)。在这个民族与国家的概念没那么重要的时代,奥运会可能是最能唤起世界人民这方面意识的载体了。中国队也从以前拘谨的入场,一上场就苦大仇深的样子,到现在运动员们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不再是千篇一律整齐划一。许多运动员也不再是纯粹为了祖国荣誉,而且为了自己的热爱在坚持,30多岁的老将仍然超越自己,14岁的穷孩子也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闪闪发光。 每届奥运会里总有些感人一刻,关于亲情爱情友情,关于战火灾难悲情,那些最普世的情感有时候比成绩更令人记住。今年的奥运会因为疫情推迟了一年,好消息则是,距下一届奥运会只有3年了,而距冬奥会也只有200天了。2018年的春节我躺在沙发上全程看了冬奥会,那么就先期待下2022北京冬奥会吧。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七):面对这么多人都说阴间,我受不了!!!

  面对这次开幕式,大部分人都说是阴间的东西,就连我爸也不明白美感在哪。说说哪个奥运会开幕式好看应该大部分都会说北京,雅典,伦敦。但应该没多少人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好看。

  But,说阴间的,有没有想过人家一开始就没打算迎和大众审美,而是人家只是在完成自己想完成的(打破传统审美之类的),这种事情难道还不足以让人肃然起敬吗?(寒酸的确是事实)

  当看到那个浑身煞白的人独舞时,我感受到的是面对疫情,重病者的努力挣脱,垂死挣扎,这不仅是个舞蹈,更是个具有生命力的舞蹈。还有那一个个被大家说什么奥特曼的舞蹈,是这样的怪异又有种独特美感,并没有去迎合大众而是坚持自我表达的东西即使没有美感,我也肃然起敬。

  记得关于《郊区的鸟》有一篇名为“好久没见到如此沉溺自我表达的文艺片了”的影评,但如果一个导演或者是作家连自我表达都不坚持了,那还有什么意义。

  坚持自我,真诚,善良也是人身上的美好品质。

  7月29日再写。以往我只喜欢看开幕式,但之前看了看比赛,日本奥运会比赛的一些人和裁判确实真鸡吧恶心。

  一星给特别节目,一星给开幕式,说像鬼片我赞同,的的确确的像,但我喜欢鬼片,也不想因为我喜欢对别人否定,我可是忠实的重口味爱好者。

  7月30日再再写。这届开幕式是挺寒酸的,我也不知道小日子过的不错的日本人把钱花哪了,论场面宏伟度的确和北京的差了一亿倍,北京的却很震撼,但这个也不是特别差呀。至于作弊的事吗,我要说句话,裁判眼瞎,选手疯了依然站在花了大价钱的奥林匹克上,裁判们明可以直接给日本选手金牌,依然要办比赛多么“伟大”呀!

  韩国人(大部分)和日本人(大部分)的体育精神真好。

  7月30日下午再再再写,个别节目真的非常好开幕式。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八):伊藤老师,是您吗?

  伊藤老师,是您吗?伊藤老师,你的画风好好,我特别崇拜

  这气球,这开墓式,是您设计的吗?太棒了呢!好去出漫画了。名字我都给您取好了呢!《伊藤润二集之东京奥运会死亡仪式》

  素材我也找好了,如图

  剧情我也给您写好了 人物:梅川库子,钢板日川

  梅川库子:天呐,东京奥运会开始了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钢板日川:好的呢,听说这次东京奥运会开墓式有人头气球 还有什么木偶

  梅川库子:什么,还别去了

  钢板日川:川~~~~去嘛 川呐~

  梅川库子与钢板日川出门一看 东京奥运会的巢上早已飘满了人头气球吊着人⋯

  日本 卒,本篇完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九):意外感动

  看开幕式,突然明白,顶着质疑办东京奥运会的意义

  StrongerTogether

  在全球经历了从交通贸易到意识形态,都深深撕裂的一年

  两百多种文化形态在此重聚

  每张面孔兴奋,大笑,挥手,跳跃

  这一刻,超越隔阂

  如果说一支队伍,代表了国家的形象

  那么所有队伍一起,则象征了人类的力量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观后感(十):保持理性,不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Together!

  第一次有充裕的时间看奥运,电视机几乎在CCTV5、CCTV5+和CCTV1之间切换。 就开幕式而言,全世界人民大体上的审美还是趋同的,环保、省钱是好事,但奥运会这般大型盛会的艺术性也应更顾及普世大众,而非本国内部小众群体的自嗨,该砸的钱的还是要砸的好吧。

  有看到日方在男女平等上做出的努力,也看到其仗着所谓“东道主优势”明目张胆地黑哨。 中国代表团有突破也有遗憾,如在乒乓球、跳水、举重等传统优势项目上维持统治力,在射击、羽毛球等潜在优势项目中保持竞争力,在游泳、田径等项目上有所突破。

  奖牌榜上中国暂居第一

  但国民(网民)集体素质低下的问题依旧突出,很多人看了一两个贩卖爱国情感来带节奏的短视频或朋友圈,便敲起键盘在互联网上肆意宣泄情绪。其实我相信这些人大部分只看过奥运这一项重大赛事,以至于凭借一场或一系列比赛的“印象”来评判一名运动员或一支队伍,全然从心底里不认同竞技体育本就存在的种种偶然性和残酷性。(可以参考亚洲田径第一人刘翔被“网暴”)

  并且很多人依旧有“成王败寇”的心态,以至于对别国运动员的动作、长相甚至家庭进行人身攻击,甚至上升到国家、民族间的矛盾,实在是毫无格局与底线。运动员拿了银牌竟然还需要向与他们几乎毫无关系的观众道歉……其实,运动员们站上奥运会的舞台,代表整个国家拼搏奋斗,已值得我们每位国人感激和敬重。

  至于所谓的“东道主优势”,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在主观打分项目上,裁判必然会偏向东道主选手,在判罚尺度上也是如此。其实这也可以类比为商业篮球、足球联盟中的“主场哨”。还有每届奥运会东道主国家可以增加一两个自己的优势项目,其实也是惯例。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完全让运动员本身决定比赛的那一天,可能还很远。这令人心碎,但也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2020年的世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整个人类社会,从交通贸易到意识形态,都在不断撕裂。

  保持社交距离

  而在奥运会的舞台上,两百多种文化形态于此汇聚,每位运动员都兴奋地微笑、挥手、跳跃。这一刻,便打破了隔阂,便有了超越体育本身的意义。如果说一支队伍,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那么所有队伍一起,则象征着奥林匹克,带给世界的、团结向上的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