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干货】文章没有细节,哪有精彩可言?
“细节”决定成败!
你知道吗?在心理学领域有一个名词叫做“视觉认知”,指的就是用视觉思考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视觉来思考,当我们感知一样事物时,我们的头脑会自动将它们转化为图像。譬如,有人说:“不要去想粉色的大象。”那么,我们一定会去想“粉色大象”的样子。
同样,在阅读文字时,我们会根据自身经验自然而然地想象出和作者所描写的环境、风景、人物相关的画面。如果作者将细节把握得很好,我们就会夸奖他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
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一篇文章的叙述、描写十分细致到位,我们的脑海中就能形成具体生动的动画;反之,我们脑海中的视觉表象则可能含糊不清,或是非常空洞。
因此,想要写出令人直呼精彩的作文,绝对不能忽视细节。
知识点:如何选取细节?
1、细节的选取要与主题相符,切勿“为了写而写”。
2、细节的选取要与人物特点、事物性质相符。
01
选文赏析
记得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到家很生气,就开始打人、骂人,就在那天,年少无知的我被爸爸打了。
——选段一,来源网络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答答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阅读上面两个“‘我’被爸爸打”的选段,我们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选段一中,爸爸喝醉酒打“我”,但是爸爸是怎么动手的,“我”又有怎样的情绪状态,都没有写出来。描写平淡无奇,没有画面感。
选段二中,作者将爸爸打“我”的场景详细描绘了出来:爸爸动手时的“拖、看、抄、倒转、抡”,“我”的哭号、躲避、遮盖鞭痕。这些描写都很到位、很生动。
此外,作者的细节描写并不是随便写写,而是能反映出人物的情绪状态,性格特质。
看过林海音这篇文章的同学们应该知道,这段话写的是“我”赖在床上不肯去上学,爸爸因此生气,惩罚了“我”。从选文的细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爸爸的气愤,还有“我”被责罚的委屈、羞愧。
所以说,好的细节描写,它不光能让我们脑补出文字所叙述的画面,还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画面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