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劳任怨做奉献,谋虑源深诠敬业
低调沉稳的性格、平和睿智的气质、严谨高效工作作风,谈话中投射出来的丰厚的学识和修养,投射出的平衡生活和工作的眼界和心胸,还有他忠于法律、正确使用法律,维护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的那份责任与担当、那种自信、轻松、快乐的人生态度,无时无处不展现着一种脚踏实地、奋勇前行的行业内领军人物的风采,今天,咱们一起走近李晓东律师,一睹他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成就非凡人生的。
让节奏照亮生活 (执着的法治梦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想在现实生活中打拼出来,就必须要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比别人多的知识,就要比别人更能有效地处理好事情。如此追求,必然导致生活节奏变快,生活紧凑感增强,时间久了,不知不觉就走上了成功绿色通道。
李律师就是行走在快节奏生活线上的人,从接触法律,到行政部门工作,再到从事法律服务,他一直激情满怀,怀揣法律人的梦想,他努力学习法律,努力帮助他人实现利益最大化,努力助推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可谓是“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土地管理行政部门有条不紊的工作,对不甘心朝九晚五的李律师来说,不能实现他的初心和梦想,因此就思忖着换份工作。
他的内心会有一根追求快节奏生活的琴弦,为了弹好这根弦,他毅然决然不顾家人反对,辞掉了稳定的工作,重新回到法律服务上来。李律师还认为,年轻人应该拼搏,应该奋斗,他说,“也不是说行政部门的工作不好,当时就是想从事和自己专业一致的事情,当时就想拼搏一下,搏出个未来。”
至今回顾起来当年的勇敢,李律师依然无怨无悔说,“成功道路千万条,但一条是通用之道,那就是拼搏。”
李律师他思维缜密、细腻准确、情法兼容,具有法学和经济管理双本科学历,同时具有法律职业资格、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也有土地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大型企业公司从事法务经理的工作经历,他工作技能精湛娴熟,工作热情炙热昂扬,工作作风严谨细致,凭着对法律的热爱与信仰,凭着对法律的忠诚与执着,他兢兢业业、乐学善思、好学上进,一直在为法治进程健康发展,为法律公正、公平落地生根鼓与呼。这些年来他代理了大量房产纠纷、合同纠纷、婚姻继承、劳动工伤案件等民商事案件,得到当事人的肯定和支持。
他以“真诚守信,仁义有爱;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尊法敬业,追求高效”的理念和品质,既办过标的额大和有社会影响的案件,也办过很多老百姓之间的不起眼的小案,他搜集证据绞尽脑汁,文书制作精益求精,工作起来全是一丝不苟,他认为,案件无大小,当事人把案件交给律师,是对律师最充分信任,因此律师不能辜负当事人的信任,更不能有损“铁肩担道义”的职责。 这些年来,他先后成功代理了台湾某工程有限公司与辽宁某钢铁有限公司国际贸易合同纠纷上诉案件、李某诉某医药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纠纷一审、二审案件、天津某稽查局与天津某钢管有限公司行政处罚纠纷一审、二审、再审等案件,在社会上树立了标杆效应。
每一个案件成功的背后,是别人看不到的艰辛付出,一遍遍搜证、论证,协调复杂的关系,有时候当事人的负面情绪还会给工作造成一定压力,“即使有压力,也不能带回家,不能让家人为自己牵肠挂肚、提心吊胆。”李律师说,“我从不向家人传递压力,但我喜欢向家人传递成功的喜悦。”
那么他是如何解压的呢?李律师除了在工作之余发展兴趣爱好,户外运动健身解压之外,还有个解压秘籍,那就是安抚当事人情绪。他说,帮助当事人解决情绪问题,给当事人解压,这一过程也能梳理自己的情绪,疏导自己的压力。
律师行业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职业,在化解矛盾冲突时,在以当事人利益为主的前提上,安抚好当事人情绪,然后再解决问题。需要关注的是,在化解矛盾冲突时,也要替对方当事人着想,更不能用过激言语把对方逼到墙角,进而激化矛盾。一旦出现矛盾,也应心态平和,用证据说话,用法律语言说话,多做解释工作,要这样就可以化解矛盾,避免出现危险性对抗。
李律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这个行业走得扎实坚定。
学用相长重实效(热心社会公益)
现在电影、电视剧中的律师形象都是高大上、高富帅,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好多年轻人投入到法学专业中来。李律师说,有的年轻人他们只看到律师的自信成功的外在形象,而没有注重律师背后付出的巨大劳动和辛酸。“当律师的个人滋味,只有个人才能来体会。”
众所周知,律师工作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办案前需要倾听当事人陈述、审查相关资料、制作资料清单,需要调查涉案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政府有关文件及档案、相关证人证言、被告财产情况、现场照片以及其他证据材料,需要对调查收集材料进行分类编排,并结合当事人陈述,梳理案件事实、分析案件法律关系、思考当事人享有何种权利、如何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需要分析诉辩主张、归纳争议焦点,为接下来的法律检索提供问题导向。
“律师工作确实是比较累人的。”李律师这样感慨,即便如此,他仍热心公益事业。他说“热心公益是一个律师的责任,更是一个党员的义务。”李律师围绕法律服务做文章,进校园,入社区,进企业,入写字楼,以义务法律咨询,法人讲堂,模拟法庭,电台普法等形式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这样虽然累,可是快乐无比。”他如此诠释他的工作。的确,学习法律,从事律师工作,能锻炼人多方面能力,能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彻底改变人生。李律师这样建议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法律,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且可以帮助维护他人权益。律师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用一致,也就是说,必须把学与用统一起来,做到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才能有实效。他说,学习法律要有丰厚的阅历和知识,更需要大量的实践,这样才能解决精髓问题。书本上法律条文不运用是解决不了社会问题的,因此,用学来装点门面是不长久的,千万不能“学”“用”两张皮。他总结道,“学用一致出实效,需要在学懂弄通上求实效,需要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需要在转化运用中求实效。”
现在从政府到老百姓对法律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诸如检察官、法官、公正员等法律工作,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是,律师职业和其它职业不同,这是包含检察系统、法院系统、司法系统、公安系统等组成的法律共同体,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思维模式。律师要想在法律之下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就要向这个共同体所有组成人员学习,向书本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这样才能促使各方面高效运作,才能促进治安稳定、社会和谐。
“任何行业都需要磨炼,而且磨炼过程是不可超越的。”年轻人要学会处理委屈、控制挫折。要像学习走路一样,将失败和挫折当成人生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要学会借道超越,这个道就是有发展的平台,优秀的领路人,借助他们避免走弯路。
有的年轻人在学和做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因此在一个地方做不好就想要跳槽。李律师这样阐释,“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般律师的成长过程是,一年律师可以熟悉办案流程,三年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五年可以独立办案,八年才能成功,刚开始做律师时是非常清贫的,所以刚入行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即使一些成功的律师,他们在成功路上也都有过100次跳槽的念头,但第101次还是选择了留下。”
一些律师各方面成熟后,选择自主创业或者到其他平台去发展,这对原有的律师事务所是一种损失。这时原来的律师事务所也要反思,反思怎样用好的方法留住人才。李律师说,“任何一个平台,如果能缩短年轻人走向成功的过程,他们就不会跳槽。”
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计划和年轻人的长远发展一致,前辈愿意付出,真心带动年轻人,能够给年轻人传授“沉甸甸的干货”,律师事务所案源充足,团队协作好,是年轻人施展抱负的好战场,能够让年轻人做到学用相长出实效,肯定会人才济济,发展势头旺。
用专业折射高度(敬业专业高效)
律师们都是走的专业化的道路。“不专业,无以立身。”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他深知一名党务工作者必须有感召力、宣传力和组织力,必须立足于律师实际工作,以身作则。他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和做专家型律师的理念,以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探索法学理论和律师实务相结合的路子。他说,专业是每个行业的前景,现在很多院校都开设有法律专业,法律专业入门门槛比较低,但是并不是说学法律专业就一定能进公检法部门,一定能够从事律师工作。律师是个高门槛职业。每一个要想考法律专业的人,考试报志愿前要想清楚,盲从盲报是不对的。现在法学专业就是一个通识教育,学好了法学,即使不进入公检法部门,即使不做律师,选择其他职业肯定也是业界翘楚。
李律师主要从事公司、房地产、知识产权、婚姻家庭继承、行政法领域的诉讼和非诉讼业务。有时亲戚朋友让他帮助解决法律纠纷时,他会帮亲戚朋友分析所涉及的领域,如果不是他擅长的专业,他会介绍给其他专业的律师去做,他认为“让专业的律师去做专业的案子,效率高”。
有的案件,特别是老人儿童妇女明星,现在审理的过程中社会关注度比较高。李律师认为,媒体对案子的关注有利于司法公正,也起到了对法律共同体的监督。但是有的媒体出发点不一样,所以他的关注度也不一样,但是无论初衷是什么,媒体发声的时候要有据有根有理,没有法律依据,不能随便发声。现在有一些不良媒体,不做调查就发言,从而影响客观事实走向,造成不得已的翻转,最后给媒体自身造成尴尬和难以收场的局面,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这实在不可取。
律师们在处理案子的时候,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还要符合社会标准,符合公序良俗,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较高的认同感。
李律师举例说,老年人维权问题就是影响深远案件,特别是在赡养方面,老年人和孩子们的想法不一样,加上有的子女法律意识淡薄,以致于对簿公堂。此时,需要处理好法律,更需要处理好亲情。“不能不顾亲情,只为了法律而法律,”有经验的律师就会做好调解安抚工作,让家庭成员明白,亲情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办案之前,要引导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原谅。李律师就非常注重这一点,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想让法律条文带上温度去温暖人心,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倡导了正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俗。“赢了官司,输了亲情是不可取的。”
非常体现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大跨度大超越的就是民法典。这是一部由九部单行法律共同构成了法律体系,民法典于2021年1月生效,这就是社会发展前行中可喜的进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新兴事物不断涌现。当今社会的虚拟货币和虚拟财产,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来完善。处理像这样新兴领域的案子时,李律师说,“做律师就需要有大格局。”在使用现行法律原则来处理时,就特别需要所有律师人用料远若近的眼光和魄力去判定,这样才能够让正义永存。
说到未来的团队建设,李律师说,他们律师事务所的未来谋划和我国的法律长远发展相匹配。他举例说,未来的房改问题、未来的企业销售、公诉类问题的解决等,都是我国现行法律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律师事务所现在和未来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此外,企业人才股权处理,股权改制等法律服务方面还需要细化量化,这也是他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最后李律师用,“只有料远若近思考问题,才能促使团队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正确。”给这次采访划了个圆满的句号。
祝福李律师和他的团队在法治思想指引下,在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中发展得越来越根深叶茂,越来越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