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民主(四) 多维度分析敌对势力“污共”的原因
【学习内容摘要】
(2021年2月18日 总书记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要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
一直以来,一些西方多党制国家和台湾地区政客、学者包括国内一些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进行质疑、批评,甚至恶意污蔑,什么“专制”呀,“不民主”呀,“一党执政不合理”呀等。尤其恶劣的是2020年12月9日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美大学校园演讲时,疯狂污蔑中国共产党,散布中方“毒害”美高等教育的谎言,同时美国还对中国官员及其家属实施签证限制。美国政客对中国共产党的污蔑歧视言行,对中国年轻人和世界友好国家颇有蛊惑作用。其险恶用心是仇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合理性,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对当前乃至今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统一台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战略目标都十分不利。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多维度评析敌对势力“污共”原因,向世人昭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合理性——
一、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长期对“党”污名,是“污共”的思想文化基础
党的汉字繁体是上“尚”下“黑”(黨),本义是晦暗不明。封建统治者望“黨”厌恶惧怕,意为“在室内黑暗处密谋的兄弟三人。”由此推论:“一伙人在室内黑暗处密谋可能不干好事,如偷窃、造反等。”由于“乡里乡亲”容易聚集,所以几个老乡在一起就是“党”,同乡即“同党”。再引申,朋友同伙之人也叫党,如朝中权臣拉帮结派称“结党营私”,相互斗争叫“朋党之争”。后来继续引伸,把地方基层组织也称为党,常把四乡八保称为“乡党”。由于党的本义不断引伸和扩大,加之社会证明一伙人在一起密谋确实对社会稳定起着负面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尤其统治者认为党“不是个好东西”,始终对党充满警惕和敌意。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贬“党”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世界资产阶级政党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是资产阶级“污共”的逻辑思维
在人类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拥有的财富数量和规模出现差异。拥有财富的人叫有产者,无财富的叫无产者。把拥有不同数量和规模财富的人,归类成不同的群体就是阶级(形象讲,我们看到的楼梯就是“阶级”)。一群人控制的财富不同就是阶级不同,对社会的影响(控制)也不同。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阶级掌握着财富、管理着财富,家业和身份等权利可以世袭——子承父贵。奴隶一无所有,连人身自由也没有,只有代代相传的低贱的身份。在封建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相继出现手工业、制造业、商贸业等。由于多业相互促进发展,社会不断分工,行业不断分类,部分奴隶也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职业有时也可转换,且有了一定财富积累,可称为平民。随着封建统治机构不断变更,统治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拥有的财富规模不断变化,一些在封建统治上层管理机构的官僚,或在地方拥有权势的门阀和拥有财富的财阀,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势和财富,获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便向“君权神授、子承父位、立法征税”等皇权挑战,提出自己的经济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如1258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的妹夫西蒙·德·孟福尔男爵武装闯宫,迫使国王成立议会,召开会议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要求分享皇权,议会有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权利。这伙本来就有权有势的人“拉帮结派”就是“建党”,逼宫要权利就是“革命”。如果君主妥协,让权分治,叫“君主立宪”;如果君主不妥协,就推翻王位,全面掌权,分权分治。
从英国社会发展历史看,资产阶级产生在封建统治集团内部,而后组成一个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就是资产阶级政党,再从政党内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管理者去治理国家,这国家就是资产阶级国家。由于资产阶级崇尚“私有资本”,所以资产阶级国家又叫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形态就叫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产阶级来自不同族群和不同行业,各自的利益需求有所不同,于是就产生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团体的资产阶级政党,如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等。资产阶级各政党为了确立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秩序,就设立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管理机构,协商制定管理国家的办法,如美国的参政两院——参议院、众议院。由此就出现“君主立宪”、“多党执政”、“民主共和”等资本主义体制。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治理体系逐步科学完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实力及其政党集团实力不断强大,加之资本主义制度和人性自私欲望互相作用,极大刺激了资产阶级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寻求新的能源基地和劳动力资源,寻求资本投入市场等能动性,这就导致英国、法规、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向周边国家或更远的地方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如美洲大陆被发现,印度、东南亚被殖民化,中国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等都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在这儿,顺便说说美国的产生和发展史。1492年10月,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奉西班牙统治者之命,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相继拥至,在疯狂对原住民印第安人掠夺、屠杀、殖民的同时,还相互争夺地盘,不断发生战争。这些国家的殖民者在美洲大陆搞农业开发,搞工业制造,搞商业金融等,他们实力增强后就想脱离自己的母国。如在北美的英国殖民者联合起来,向母国统治者要求独立,建立了美国。独立后的美国各利益集团,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又发生南北战争,彼此妥协后组成联邦制国家。由于美国两边临大洋,海运方便,陆地面积广阔,资源丰富,又适宜人类居住,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加之各州不断卖地扩张,各国劳工大量移入,使美国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到一、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本土未遭战火,人才、资金、技术不断流入,国运如日中天。纵观美国的产生、发展史是殖民、霸占、掠夺、屠杀、独立、内战、扩张、投机的历史。这也造就了美国人自私、贪婪、叛逆、好战、务实、傲慢的性格。
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和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给资产阶级政客打上了历史思想文化烙印。他们以高贵的优越感认为,每个政党的成立,先拥有财富和政治地位。资产阶级政党是历史造就,天经地义名副其实,认为无产阶级政党一无所有,叛经离道,德不配位。这就是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之流诋毁抹黑中国共产党的逻辑思维。
三、中国国民党成立发展失败的历史,从反面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救国救民的伟大正确的党
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所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国民党前身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后改组为中国同盟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改为中国国民党。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败退台湾。现在沦为台湾地区的在野党。
中国国民党成立、发展、失败的历史反衬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艰难曲折性和正当合理性
(一)中国国民党诞生就先天软弱。国民党成立时,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社会,清王朝政治腐朽,视党为匪;国家大而衰败,帝国列强纷至沓来,对中国殖民掠夺,中国极度贫穷落后;资本主义之树成长缓慢扭曲,资产阶级队伍小,经济势力弱,在政治上层无职权,在社会下层无影响;创始人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人士,但成立活动区域在国外,不了解国清,不接地气,没有斗争管理经验。这和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二)革命不彻底。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对封建主义势力、帝国主义势力屈服妥协,更没有依靠群众,解决人民群众的疾苦。最早提出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目标是实现“三民主义”。但驱除鞑虏只是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受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等封建势力胁迫,只得妥协交权;发动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从此国民党四分五裂。对帝国主义国家心存幻想,没有看清其侵略本质。虽然提出“民主、民权、民生”的主张,但是却没有在思想理论上,组织路线上、具体行动措施上依靠劳苦大众、领导劳苦大众解决劳苦大众的民生问题。如帝、官、封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剥削问题,农民的土地问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互相适应的问题都没有根本解决。
(三)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背离三民主义的初心与使命,实行独裁,镇压进步力量,疯狂屠杀共产党人。1921年,国民党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打压下不断遭受挫折和失败。1922年9月,在第三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改组国民党,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主张,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确立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改组的国民党,从一个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组织,成为当时革命政权和革命战争的核心骨干力量。从此,国民党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建立革命军队。经过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国民政府。但是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独揽大权,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又觊觎中华大地。而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围剿。1936年,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爱国将士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和中国共产党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本该建立联合政府,团结各族人民一道建设百废待兴的中国,可是又以人民为敌,挑起内战,结果败退台湾。在台湾,国民党继续依美反共,搞什么示范民主,滋生出“抗中谋独”的民进党,自己也沦落为“东摇西晃”的在野党。
中国国民党诞生的先天虚弱性,革命行动的不彻底性,对人民的进步性和反动性等复杂特性是失败内在原因。蒋介石等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信仰,内部不团结,倒行逆施,违背民意,疯狂屠杀中国共产党人是失败的直接原因。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残余不思悔改,仍然以大陆人民为敌,僵化反共、仇共理念,依美台独,不愿意和中国共产党携手共铸中华民族复兴梦。所以,中国国民党成立发展失败的历史,反证中国共产党是救国救民的伟大正确的党,执政合理的党。
四、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修正为人民谋利益的路线和方法,最终取得胜利,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无产阶级的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两党在思想上和经济基础上有不可调和矛盾。资产阶级统治者认为,成立政党是资产阶级的事,无产阶级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没有条件成立政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史学家也认为,资本至上,无产便无能。这也是至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政党不能产生的思想原因和历史原因。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诞生更是不可思议。但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而后游荡到沙皇俄国,附体到列宁身上,领导工人阶级推翻了沙皇帝国,建立苏维埃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接着这个“幽灵”又飘荡到中国,乘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春风,唤醒了积极进步的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他们怀着激动、热情、淳朴、善良的拳拳爱国之心,把不可能变为现实,于1921年7月1日成立了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处境比国民党更艰难。党员代表没有自己的无产阶级队伍,没有资本原始积累,更没有参政议政的社会地位,甚至连呼吸的政治空气也没有。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被北洋军阀处死;陈独秀,为了筹集革命经费,求人多代课挣钱;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惨遭蒋介石、汪精卫的屠戮;一些中国共产党人按照马列宁主义的教条,到城市找工人暴动,失败;到农村,农民听不懂什么理想、主义。搞武装起义,多数将士英魂归天;请求共产国际经济支持,如杯水车薪;共产国际代表李德指挥红军,六万红军血染湘江……
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中国共产党的出路在哪里?多少共产党人苦苦探索,流血牺牲,拼命挣扎,终于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发现了黑暗中的微光,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承马列主义武装斗争学说,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创立社会主义政权,让人民当家做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解决耕者有其田和民主、自由、平等问题。在根据地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时,依靠工人、农民以及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及其一切反动派。最终取得彻底胜利,使人民掌握了执政大权。
中国封建势力、一切反动派、外国资产阶级政客站在自己阶级利益立场上对中国共产党质疑、批评都是肆意歪曲和诋毁。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一切财富都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应该归劳动者所有。劳动者有权夺回劳动果实,做天下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彻底革命,全面夺权执政。结合中国国情和斗争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逐步认识到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农民,是革命依靠的主力军。和人民一道从北打到南,从东打到西,从天上打到地下,彻底把帝、官、封及其一切反动派打倒了。可以说寸寸土地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鲜血,条条江河流淌着人民的眼泪。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党从人民中来,与人民血肉相连。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所言所行都要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人民的需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同时让人民见证和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实践,就是为人民谋利益,执政后也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为人民服务初心。
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修正为人民谋利益的路线和方法,最终取得胜利,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合理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执政,合法正当,天经地义,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