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摘抄

2022-06-09 09: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摘抄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是一本由包若宁 / 卜文远 / 傅鼎荃 等编著 / 张国强 审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一):从儿童的视角学编程

  我们总以为程序设计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才能够完成程序设计,实际上很多时候,程序设计的很多思想是源于我们生活的,比如我们外出进行规划,先去哪再去哪?如果天气下雨,我们怎么规划行程?一日三餐怎么解决?开车、高铁和飞机哪个是最优方案?总之,程序设计和算法的各种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较为常见的。既然源于生活,那么我就可以从生活出发,去学习算法,帮助孩子们养成计算的思维,我相信这就是《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作者的初衷。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了一门必备技能,而计算机的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我在小学的时候,也学习过一些程序设计的知识,但觉得很枯燥,最后也无果而终,究其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所学的知识脱离实际生活,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二是枯燥的代码输出的是各种字符,提不起来兴趣,后来的学习就无果而终。

  最近,我读了《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这本书,这本书很好地解决了儿童在程序设计学习的一些痛点。首先本书是基于Scratch语言编写的一本儿童读物,Scratch语言是一门较为友好的语言,主要采用拖拉拽的方法进行编程,减轻孩子们对于编程语法的记忆负担,让孩子们专注于具体的算法。其次,本书强调的是“计算思维”,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有很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的还是一种算法的思维方式,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个让孩子学习编程的切入点。最后是本书举了一些有意思的案例,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总之,这是一本针对儿童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好书,可作为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但是这本书应该是基于中关村儿童的学习经验,这些儿童的眼界本身比较开阔、思维本身比较活跃,也长期接触计算机,那么对于一些小城市或者农村的孩子是否适合?这点我是存疑的。不过我倒是建议家长带着孩子进行学习,双方共同进步,毕竟可能对于部分孩子来讲,书中的一些知识还是略显深奥,有家长的带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二):什么是计算思维?什么是孩子的计算思维?

  疫情之前的2020年初,当时还和我们团队的一名老师在讨论少儿编程思维的教育问题,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编程思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当时的团队还在做少儿VR编程事业,想将教材体系扩大,但是随着疫情的这几年,大家好像都忙于自己的手头了,直到前几天,原来的董事又开始张罗这件事情。选教材。

  由于我一直在教计算机,而且都是高年级的学生,这几年的最大的感觉就是学生从大一开始没有掌握编程思维的话,整个大学会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年,简直有些同学会开始怀疑人生,主要是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候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思维不够了解,或者根本就没有计算思维。而且大学基本大一开始就上C语言,纯正统的学法,会淘汰掉一大片学生的,因此我们开始想办法,比如模块化编程,这个可以开一个单独专题的。因此我们感觉,从小培养计算思维还是比较重要的。这里面有2个问题,第一,什么时候培养?第二,用什么培养?

  一般来说,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可以进行计算思维练习了,朋友的孩子参加乐高的机器人培训,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二年级一直没有什么特别,好在家长就是让孩子去玩的,但是到了三年级,需要对孩子的理解与计算之间进行平衡了,这时候做思维训练是比较合适的,所以,,不要太早。

  用什么培养呢?SCRATCH是世界比较认可的培养孩子计算思维的工具,国内的教材往往都会带有成人观点的来对待这个工具,恨不得孩子能成为编程大师,和SCRATCH的教师聊了很久,他们的普遍观点就是这个工具是让孩子玩的,不是来编程的,仅仅训练思维,不要想太多,如果让孩子学编程,还是得上计算机语言,例如Python,但是计算机语言又要孩子的思维再上一个层次才行。

  以前用的教材是谢生涛老师的SCRATCH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这本教材的问题就是,前面的章节有点像是给成年人用的,在这里又要吐槽一下,国内教材很喜欢这样,就是先假设你是个天才,啥都会,啥都理解,然后上来一套理论加概念,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只有那些经历了大规模“训练”的“学霸”才能适应,一般学生一开始很痛苦。

  这次拿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这本书,应该是大人们模仿孩子们的语气写的,至少都是站在孩子的视角再看待计算思维。所解决的问题也是计算机领域里面常见的思维问题,比其他的站在老师的角度的书要好,但是,摆脱不了的还是核心的如何让孩子感兴趣的问题。我让2个2年级的小朋友看了大约一个星期这本书,得到的反馈就是,,,看完了,然后呢,,,,没有然后。我拿了其中的循环给他们讲了一下,发现接受比较快,主要是他们学习了乘法和除法。

  感觉突然找到了解决的方案,编程思维其实应该和小学数学以及语文结合起来,不要强求孩子过多接受,而是作为他们学习的补充,后面我还是和团队商量一下,看看这本书里面的知识点能不能对应教材拆开来,慢慢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毕竟,兴趣和需求要结合起来。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读后感(三):教一门编程语言 vs 教一种思维方式

  当下的时代洪流是数字化、人工智能化,无论是新兴的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各种传统行业,无论是正在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大中型企业,还是基因里就是数字化的创新公司。数字或者说数据渗透到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用的方方面面,遍布到生产生活的边边角角。

  对于当下的孩子,会用电脑已经是基本要求,能理解编程会编程某种程度也已经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这并不是说人人都要成为程序员,而是说计算机科学上的一些知识、思维方式甚至是技能将会下沉到更多的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身上,成为一种社会的基础知识。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应该如何去一起应对?毫无疑问,必须要积极主动地拥抱新技术新工具新的思潮。从操作层面上,父母陪孩子一起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应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但教孩子学一门编程语言容易吗?我对此也颇有疑问。

  单说“教”可能也还算容易,如果不去考虑最终的成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陪孩子一起成长这个层面去看;那更进一步,“教会”一门语言对于施教者和受教者来讲应该都是个考验,不仅考验施教者的自身的能力储备,尤其是教育教学或者说对外输出的能力,也同时考验受教者的消化理解、应用和实践能力,实属不易。然而比这更难的应该是教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这已经完全上升到授人以渔的层面了,而计算思维可能又是更难的一种大“渔“。

  数学和计算思维对于成人来讲,能拿出这条“鱼”可能都是非常有困难的,因为自身的计算或者数学的思维能力可能就不是强项,不论是因为自己的教育或者学识背景,还是日常工作的是否涉及到数学计算或者计算机编程甚至是应用,等等情况都可能让我们这些家长没有这样的一条或者多条“鱼”来和孩子分享。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合适的“渔”具,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去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记:六个孩子的编程学习笔记》这本书应该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参考书籍。书里有工具有样板可以供家长参考,为如何和孩子一起去思考实践探索程序化的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套路,聪明的家长更可以以此拓展更多的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学相长的做法。

  作者们大约花了4个月的时间教完孩子编程和计算思维的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内容,分享给我们,我们从中能有怎样的收获?

  本书的第一部分编程基础篇,以儿童编程语言Scratch为基础,讲解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点,并配合动手练习,最后以老师点评收尾,对于有无编程基础的家长都是可以照猫画虎,随着书本循序渐进,和孩子一起实践和思考,一起交流互动。

  第二部分计算思维篇,完全提高到数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高度,对家长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对孩子的兴趣和热情都有相当的考验。书中的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努力做到的事,我们也应该可以去尝试。

  希望本书能以授人以鱼为起始点,最终希望达成授人以渔的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则是家长陪同孩子成长的一个苦乐酸甜可能都有的过程,一个彼此都可以铭记的过程,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孩子很快就会长大,我们能陪伴的时间说短也是很短的,而尤为重要的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论大人小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