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过五十:少说,多听,常点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哲理文章 >

人过五十:少说,多听,常点头

2022-06-08 01:30:59 作者:樱桃 来源:儒风大家 阅读:载入中…

人过五十:少说,多听,常点头

  白岩松说:“智商决定对手,情商决定结果。”

  年纪越大越明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智商决定下限,但情商却能提高上限,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而真正高情商的人,往往都做到了这七个字:少说,多听,常点头。

  1

  少说

  林语堂说:“要说得巧,要说得少;言多必失,语多必败。”

  《管子》也说:“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经历的事越多,也更明白,话说得越多,就越容易被反噬。

  一句箴言的分量,也远远大于一堆废话的价值。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与其多说多错,不如少说多做,低调以致远。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曾说起自己笔名的由来:

  “从小我就非常爱说话,给家里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母亲多次因此训诫他,但还是忍不住,常常是话说出口,转头就非常后悔。

  所以几十年后,我写小说准备发表时,给自己取名“莫言”,就是告诫自己少说话。”

  祸从口出,话说得越多,不知不觉中,就将人脉伤了个干净。

  管住嘴,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也是推己及人的周到和体谅。

  常言道:“稻熟低穗,人熟低声。”

  人这辈子,先是不知道,不会说;再是知道一些,说很多;最后是知道再多,也很少说。

  会说是本事,少说则是通达了人情世故,是沉淀以后的圆润智慧。

  沉默寡言的人,在人群中自带光芒,与人交往,也更让人觉得踏实和心安。

  2

  多听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而少言。”

  一个人之所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就是为了让人多听少说话。

  年轻时,总以为能说会道才是社交高手,和谁都能侃侃而谈,融入不同的圈子。

  后来才渐渐发现,真正高层次的沟通,懂得倾听,比滔滔不绝更有力量。

  在一个节目中,梁宏达曾提起葛优:“你要是跟他接触过,百分之百会喜欢他。”

  聚会时,一群人把酒言欢,推杯换盏高谈阔论的不亦乐乎。

  有的人谈阅历,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都要翻出来显摆一二。

  有的人论资历,三分才华吹成了七分,还非常喜欢指点江山。

  葛优从不这样,可但凡有人说,他就愿意听,还能恰到好处地回应:“我还真不知道,得听您细说。”

  这样,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得到了别人的喜爱和尊重。

  正如伏尔泰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善言,虽然可以赢得听众;但多听,才能赢得真心。

  真正成熟的人,懂得收起炫耀的心思,克制卖弄的冲动。

  多静下心来倾听他人,这是一份善意,一种教养,更是高情商的表现。

人过五十:少说,多听,常点头

  3

  常点头

  《增广贤文》中说:“饱经世故少开口,看破人情但点头。”

  常点头,并非是做一个没主见的应声虫,而是一种不较劲的智慧。

  糊涂的人,才会在小事上锱铢必较,浪费时间,消耗感情。

  聪明的人,往往不以言语胜人,不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争论,活得最通透。

  看过一个很有哲理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问大师:“大师,快乐的秘诀是什么?”

  大师说:“不争,不吵,也不辩。”

  年轻人愤慨道:“我不同意,这肯定不是快乐的秘诀。”

  大师笑着点头:“是的,你说得对。”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

  “是若果实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论;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

  意思是说,如果是错的,争赢了也毫无意义;如果是对的,又何必去争辩?

  总想着以言语胜人,是一个人情商最低的行为。

  因为有些事没必要争,争了也没用,毫无益处不说,甚至还会引祸上身。

  就像蔡康永说的:“最懂说话之道的人,常常会在交谈中把无谓的胜利让给对方,他们深知认输的意义。”

  步入社会后,早就认清了生活没那么多是非对错,也不是非黑即白。

  若是一味较劲,字字争辩,句句反驳,只会输光了人缘,败光了人品。

  学会常点头,不争辩,让自己开心,让别人舒心,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情商。

  儒风君说: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高情商,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迎合讨好。

  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修养,长在心里的善良,一种高级的人格魅力。

  往后,愿你能少说多听常点头,练就高情商,坐拥好风水,过好人生下半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