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总吵架,这个妈妈的方法简直太棒了!
是不是女神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出神样儿每一个想活明白的人都关注了:女神30 文 | 王语华
很多读者说喜欢看我和儿子互动的文章。我就时不时地摘几个生活片段,聊聊我的育儿感想。
1
书房里,我瞥见儿子在做功课,一条腿歪在书桌外。
我心想这只脚该收回去。可嘴上却说,“嗯,真好,你的背这么挺直,难怪老师会让你做示范!”然后我就走开了。
一会儿路过书房时,看到他的脚也摆正了。
我惊叹一句:“哇,这应该就是老师说的标准姿势吧!”
第一次说,他发现妈妈注意到他的姿势,于是他心想我还有更好的姿势呢!第二次说时,他应该心中想,我本来就很好啊!
看着儿子认真的表情,我偷偷笑了。
2
儿子喊,“妈妈这道题出错了!14除以8乘以2怎么算?除不尽啊!”
儿子总这么自信,一旦做不出来,就认定是题出错了。
我走过去,还没靠近,他就发现是自己错了。说,“呀,我先算除法了。”
我假装失望地说,“哦,我以为你是叫我来看你的笑话呢。可惜,你自己发现了错误,这个笑话我看不成了。”我两手一摊,转身出了房间。
不过相信,下一次,他不会再轻易随便喊我去看了。
这两个小问题,一次是对孩子正确行为激励,一次是对明显的错误行为幽默带过,而让孩子自发做到,并不是通过强权实现的。这一直都是我追求的“四两拨千斤”的教育理念。我也常和孩子说,凡是做得太累的事,通常都是方法不对。
对孩子教育的那个“四两”,便是不断加强孩子的自信。
因为我相信,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对自己也会有更高要求。
3
说到自信,还有件搞笑的事。
有一天,儿子早上穿了一件秋季校服,并且确信是老师要求的。其实老师让穿的是另一件冬季校服,估计他没听清。
早上我送他去学校后发现了这个错误。一想到儿子会因此耽搁下午的表演,同时这个失误可能会让老师犯难,最终我还是专程送了一趟衣服。
不过,我想知道他有没有吸取教训。晚上回家,我问他,“早上,你发现和别人穿的不一样时,你当时什么感受?”
他竟然说,“没什么呀,我希望老师进教室说他们都穿错了。”
我说,“你可真够自信的啊!这次明明是你穿错了。”
儿子自嘲地说,“嗯,我这叫全能自恋。”
好吧,比起打击他,我宁可他有时过度自信。
4
儿子的英语归孩子爸爸辅导。每次两人都会冲突,最终以儿子哭着完成功课为结局。
我曾试图介入过。后来想,不管什么方式,作为我们的孩子,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之前,他总是要接受的。这是我们共同成长的代价。这么一想,就释然了。
不过,我会小心翼翼地和他确认,“你是不喜欢爸爸?还是不喜欢英语?还是不喜欢爸爸教英语的方式?”
儿子会仔细分辨后,告诉我,“是不喜欢爸爸教英语的方式。”
如果没记住,我们可以多记几次;如果不会,我们可以多学几遍;如果难背,我们就想办法背过。但三心二意以及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态度,是爸爸发脾气的原因。
他想一想,也认可了。这样,我不断让他们更准确地了解冲突的原因,情绪背后地需求。现在。两人磨合得好多了。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了点,但还是值得的。
孩子其实比我们敏感,每天身边发生的事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情绪、心态、语言、老师的关注、同学们的表现等等都将成为孩子参照的对象。但在处理这些混杂在一起的感觉方面,孩子还不成熟,这时候就需要恰当的引导。让孩子学会从冲突中理清人和事的区别,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通过不断磨合,最终将心态调整到自己舒服的状态。
当然,这需要首先允许孩子在父母面前自然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非常重要。做一个值得孩子信任的父母。
毕竟,父母的角色是支持者,而不是控制和命令者。
通过提醒孩子看到被忽视的细节以及遇到困难时还有更多的选择,然后让他做出属于自己的决定。这也是一份尊重和相信,父母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出恰当的选择。这种自己选择的权利也是自信的源头。
有一个比喻说:养孩子就像做馒头,馒头以后大不大,主要看发酵好不好。发酵的核心就是把酵母激活,调好温度,边观察,边耐心等上一段时间。父母陪伴的功能也恰恰是这两个:一是为孩子提供环境和适宜的温度;二想办法激活酵母,其余的交给时间来完成吧。
激活的方法有:信任孩子、正向语言激发孩子的自信、用清晰的思路解决冲突,有时允许孩子过度自信。当然,做一个乐观的、全然支持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成长课题。
——————————
:聊聊你跟孩子互动有趣的故事吧,我在留言区等你哦
【女神30】往期热门文章:
什么样的人,配得上“过得好”的生活?
为什么在婚姻里付出那么多,却连安全感也没有?|走心聊天
以为辞职就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屁咧
后台回复“2017”即可翻看2017年精华文章
给我一个通过的理由哦~
● 听说点赞的人会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