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巡讲 | 第36集:比孤独更可怕的是什么?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干货↑↑↑
武志红巡讲连载·成都场
1感觉和别人的关系当中,始终是没有很深的链接,不知道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不知道怎么来处理这个事。
回答:当你这样讲的时候我会有一点点感觉,只是出来一点点,并不一定对。有时候我就会过度地使用我的身体来聆听你们的故事,所以有时候表现的有点武断,我暂且使用这个吧,如果错了就错了。
听你讲了之后,我突然会有这种感觉,有一种翻江倒海的状态,内在有一种翻江倒海,而且自己的情绪五脏六腑都有一些轻度的感觉。
我就在想,你之所以和人没有很深的链接,可能你很担心,一旦你渴望靠近别人,围绕着这个渴望产生一系列的情感。
比方,渴望、绝望、失望、无力、愤怒、怨恨,这些东西都非常地强烈,你可能稍微有一点平静,面无表情的这张脸,包括你身体的这个状态,用这样的方式,用这种貌似的状态来安抚自己,让自己不要那么轻易地陷入到那么激烈的情感中。
讲到这儿我再讲一个故事,当然这个故事跟你不一定有关系了,我就作一个引申。
我在去上中英班的时候,英国的老师带着我们来讲一个课堂,我当时看了一个录像。是这样的,一个6个月大的小婴儿,他是黑人的小孩,已经有严重的抑郁症。
因为他的妈妈是没有精力照顾他的,她有一个典型的黑人妈妈,孤儿寡母,她一个人带她的孩子,她已经被搞得疲惫不堪。那个孩子一直都是这样,身体是软的,而且只看着自己眼前的东西,对周围表现的不感兴趣。
后来那个精神分析师就不断在跟那个孩子互动,而这个精神分析师就是给我们讲课的那个老师。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具体时间我忘了,比方设想一个月),突然之间那个孩子变了,那个孩子开始很醒目地看着精神分析师。
有一天,他突然看着那个精神分析师长着一对非常好的乳房,然后他就把那个精神分析师的领口掀开,这样往里看。
你看那个视频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个乳房真的是很诱人,真的特别地好。这个小孩突然之间就把领子放下,就转身去玩玩具。
后来发生什么了呢?这个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他不断地给孩子互动,这个孩子原始的渴望,因为我们都想要链接,都想和妈妈建立关系,因为过去他的妈妈实在太无力了,所以有很多失望在那儿。
为了避免失望,而且围绕着失望有怨恨,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出来,所以为了避免那一系列复杂的情感,他让自己表现得面无表情,很平静。
和这个精神分析师互动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妈妈,这是一个好妈妈。这个妈妈是很在乎他,很关注他,所以他的渴望重新被唤起。他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突然之间对这个妈妈的乳房产生巨大的兴趣。
但是这个太强烈了,那一瞬间好像那个能量要把他整个人给冲破,给撕毁掉,这会让他失控,所以他转过身去玩玩具。当他去摸那些玩具的时候,他又重新回到这个控制的感觉里。
所以,我们讲很多人的平静,也包括你的、我的过去也是一张看上去很平静的脸。中学和大学的时候经常有人说,武志红,你简直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形于色”(原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我有时候真的是可以做到这一点,这都是为了掩饰我们有如此饱满丰富的情感。
提问者:那怎么来突破这种掩饰呢?
武志红:如果这样是真实的话,你会看到先让自己那份渴望出来,先看见自己那份渴望,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部分。当这个渴望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因为渴望会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系列的、更加浓烈的、负面的部分。
比方,渴望出来你可能会有失望,你会有无力感,你会有暴露,甚至还有怨恨。有这么多负面的情感,你可能会变得不喜欢自己,你也害怕自己负面的情感会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伤害对方。但是看着那些负面的情感,别让这些负面的情感把渴望给淹没掉。
无论这边有多么强烈的负面情感,你保持住自己那个原始的渴望。在生活中,也许你会发现当你的渴望出来之后周围的人能够带给你一定的满足,逐渐地,你这个渴望也会像我们今天一开始放的那个视频一样,有一个人能够像你的镜像去跟你互动。
甚至你可能会发现,这个渴望出来,你的太太或者你的孩子自动就和你关系有了一些好转。那个时候就相当于当最初你是用你的努力保持了这份渴望,不过慢慢地,你发现这份渴望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这个渴望就会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力量。
回答:它首先是一种情感,首先是一种能量。
2
提问者:武老师,我的问题和刚才的那位老师有点类似。我看着比较小,我觉得我还是看了你讲的,我也是那三种创伤,单亲家庭。
我妈妈也是老师,从小就感觉也是比较压抑的那种。就觉得自己把自己包得很紧,别人一靠近就那种感觉。但是外表上看起来挺笑呵呵的那种,包括亲密关系,感觉很难展开。
之前没有意识到,现在毕业了之后进公司,有一次跳舞,然后拍了视频之后看自己觉得真的是特别柔那种,特别没有力量,无力感。那会儿很幸运,接触到您的平台,就觉得好像自己真的是在攻击性和性上特别吻合我的问题。
我很想听一下,关于您对我这种父亲缺失,母亲也比较控制的这种,有没有什么建议?
回答:听你讲的时候我会有这么一个状态,就是会不断地有点小走神,再回来,好像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在你这儿。我有点好奇,你会是这样吗?不断地会有一些注意力的分散,并不是那么严重,也不是那么明显,它是轻度的涣散,就好像不能聚焦在一个地方?
提问者:对,有一段时间特别无力,就感觉自己抑郁了,就感觉生命能量会比较低,所以可能会比较散的那种状态。
回答:那假如在这个比较散的状态里头,其实是藏着一些很强的、很真切的东西,你觉得那会是什么?也许很真实,也很强烈、很深厚的东西。或者我们这样讲,有时候在无力里头藏着一些东西,你觉得那可能是什么?
提问者:不知道,就感觉自己会很柔软,就是这样!
回答:我们从道理上来解读,最初婴儿都是柔软的,婴儿怎样才能够变得比较结实,变得比较强,但是虽然骨骼肌肉的发展就会变得比较强。
他(她)需要有一个强的妈妈,跟他(她)互动,作为他(她)的镜子。它既像那是一个妈妈在作为他(她)的镜像,同时他(她)也会作为妈妈的镜像,会认同妈妈的一部分。
但妈妈如果和孩子有个很好的互动时,妈妈这种有力量的镜像就会被孩子内化进去,它也会变得有力量,但这是理论上的一些解释。
以我的经验,包括刚刚跟你这样谈话的时候,我自己的判断也许会和愤怒有一些关系,通常是这样的。比方说,被抛弃创伤、被吞没创伤和性羞耻感连在一起的话,首先经常第一层是被吞没创伤。
可能很多时候我们有很多愤怒在那儿,会导致自己的愤怒出不来,不能够就在关系中做自己。愤怒是这样的,当愤怒往外你就会有力量,但是愤怒不能向外,你就只能向内。向内就是攻击自己,这个力道就会变成这样。
提问者:对母亲以前呢?
回答:这个我就先不说那么多,因为有大量的书可以来看,比如《中国的父母》(同音)讲了很多类似的情况,如果你和父母之间有很多这样的部分,我们怎么来处理。今天只跟你这样互动的时候来讲,也许是藏着很多愤怒出不来。
提问者:武老师,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你说的人性、兽性和神性。我开始慢慢接触佛法,你今天上午讲的从兽性入手,比较落地,我感觉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可能现在学佛法,可能更接近于向佛性、神性入手。
回答:我会这样来解读,也许有些野蛮。如果这么早,你这么年轻,还没有体验过太多的东西,这么早就接触也是一种被吞没创伤,被佛法吞没了。这样一来,愤怒有些力量就继续出不来。
提问者:有一种说法,比如说我们很多问题都是潜意识,会不会像佛法那种,你去付出,你去积功累德,积功累德会消融阿赖耶识的一些东西。
回答:所以我会认为佛法和人性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还是我在为别人而活,即是感恩教育。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活出来,把这个激情活出来,然后再加上感恩可能会好一点。或者说,干嘛要感恩呢?有爱不是很好嘛!我们先到这儿。
3
提问者:武老师,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我觉得好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另外的一个人可以完完全全地了解自己,或者我把我所有的经历、一切的事情告诉他,然后每当我想到这个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特别地孤独,有一种很害怕的感觉。
而且经常我还有另外一个感觉,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我想知道比这种孤独更可怕的是什么呢?我一直觉得好像在这种孤独的背后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感觉。
回答:OK,那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呢?
提问者:我觉得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关系!
回答:那如果这样讲,这就是孤独了。
当你在强烈的孤独之中,你会觉得什么我都没有,只是一种很可怕的状态。西方哲学有这么一句话,你在,所以我存在!
我们都需要借助一个人,然后和那个人的关系中同时自己的存在感被确立,这就是我们讲厦门的那个主题。
所以我说的那句话,其实就是我的光辉需要你的看见,然后存在在我的身上。当然我们可以继续再引申,我的一切似乎都需要有一个人看见,然后他才存在。
你当然得知道,确实不可能有一个百分百地看见你,这种儿童的想像、婴儿的想像,我们作为成年人还想要这个东西。有个人能够很不错地看见你,比方说60分,已经挺好了。
提问者:那是不是唯一的办法还是去多接触别人?
回答:对,而且我们会说,当我们想找一个人想百分百看见自己的时候,通常我们对那个人压力太大,我们就会把所有人际关系的重担都放在那一个人身上,那个人通常受不了,那个人都会跑掉。当那个人一跑,你肯定又会很失望。
所以,我们作为成年人需要去分担,让这种人际关系的重量分到很多人的身上,有爱人、有孩子、有朋友、有同事关系,还有一些酒肉朋友,各种各样的这些东西,把这个分散出去,即是我们需要有一个成熟的社会支持系统。
当然如果能够和家人的关系也能修复,那也很好,就相当于我们有家人、有朋友、有各种各样的同事,有一个完整的社会支持系统,这会好很多。
但是无论如何,都需要我们主动地从这个孤独中走出去。如果实在很困难,可能先借助一个咨询师的帮助,这很重要。
4
提问者:谢谢武老师!我想问的是,作为三种创伤人的伴侣,因为我老公我觉得他就有这三种创伤(都在一起),比较典型,但是那个程度还算五六十分吧。我作为他的伴侣,我们应该要注意一些什么,给他怎样的支持或者是帮助?
回答:你一直稳定地在他身边,而且比较人性化地对待他,这就是对他巨大的帮助了。
提问者:我觉得有时候会投射在我身上,比如说他对他母亲的一些愤怒。
回答:是啊,那是不可避免的。
提问者:我觉得有时候会受到他的一些影响,甚至好像有点往他妈妈去变化,去成为他那样子的人,有时候不自觉会有那种发现,就是自己好像越来越像他的母亲一样。
回答:这是我们潜意识里所有人都会玩这个游戏,我们总是会把当下的关系模式变成童年的关系模式。有时候如果你没有足够有力量,不够有觉知,这事就成功了。
我们在咨询也是一样,在咨询中,所有的来访者都想把我们变成他童年(或早期)的某个人,所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所觉知。
提问者:那就是说我要抗争的话,就是我自己必须要觉知,然后活出自己,才能够避免这种投射。
回答:对,这是很大的问题,你想避免投射这是不可能的,投射一定会发生,只是投射发生之后我们去认识它,这就是学心理学的好处。
这时候我再继续为自己卖个广告,因为确实我很多读者和来访者都这样讲过,好像做咨询久了之后,他们经常他们自己还没有发生巨变,比方没有发生他们达到那个期望中的改变,但是发现他们看这个世界的眼光变了。
他们能够开始理解别人是怎么回事儿,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是怎么回事儿,这份理解会让他们变得有些坦然,而这个理解其实都是基于这么一个假设。
当下的关系模式是童年的关系模式的再现,也是我们内心的关系模式的在线,这只是一个理论,可随着细腻地了解,慢慢地,你会发现有些变化。
所以,我前段时间转过两次粉丝的这些说法,最初的时候觉得很失望,说这个武志红,写了这么多东西,但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他从来没告诉我们该怎么办!但突然有一天发现,他在别人讲话的时候,他在跟别人辩论的时候使用的全都是武志红讲的这些语言,他真的发现原来这个变化已经发生的。
其实很多时候变化就是这么发生的,不要说急着说需要有一个立竿见影,“啪”一下就发生巨变的事,这没有!有的话,我一定拿到以后有人找我谈一次我要10万块钱,但是没有这样的玩意儿,所以大家都得慢慢走!
关注「三点一弯钩」
回复【巡讲】即可获取更多音频
你可能还想看
武志红巡讲·第34集结婚是在寻找照顾者吗?武志红巡讲·第35集
不能成功的孝子
长按二维码,给你更多专业帮助
实用干货↓↓还不点赞,分享给你需要帮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