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最痛恨听见父母说的10句话
关注简族,你会被爱
2018 / 3 / 8 Thursday
此次过年回家,我听我挚友说了件事。
说她长辈来告诉她如何在国外做人的道理,然而,她的长辈这辈子都没去过国外。
就好比曾在我读书时,总有长辈来告诉我该写怎样的文章,他们却忘了,在写作这行的实力、经验和阅历,我当他们老师我还要先考虑收不收费。
有些话,从开口那一刻就是错的,无论身份是不是长辈。
1.我是为你好
每每听到长辈说「我是为你好」,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厌恶感。
这种好,好到不会在意我们的感受,一句话就企图绑架我们的生活。
学习时代只有考试成绩,不准看闲书,不准看电视,不准有爱好,剥夺读书以外的快乐是为我们好。
毋庸置疑,长辈所有「为你好」出发点的确是为我们好,然而人生是自己的,该怎么选择怎么走也是自己的事。
考试考差了,放学跑出去玩没按时回家,放假不做家务,你都得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就算长大后不再是小孩,没有对象,没有结婚,没有小孩,也都会被长辈职责,你看看别人家的谁。
我们都知道,就算父母经常念叨着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把自己的小孩和别人家的互换,他们还真舍不得。
父母不懂,我们有多讨厌比较,有多讨厌在别人家孩子阴影下长大。
3.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在……
每次回家,总是和长辈们好好相处不了几天。头几天一过,就开始被嫌弃。
放假瘫在沙发上玩,他们张口就来: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在……
是的,我们十多二十多了还在读书,还才出社会没几年。他们那个时候,十多岁就会打理一个家庭,有的早已打工好几年。
我们从小到大不缺东西吃、衣服穿,他们给了我们足够的物质。而他们小时候大多吃不好、穿不漂亮。
时代不同,他们总是想用他们艰苦的过去来教育现在的我们。大环境都不同,这样的话有何意义。
4.你怎么还不找对象
每次当长辈说出「你怎么还不找对象」时,有多少 90 后会感到厌烦。
读书时代他们强调不准早恋,每每有点感情萌芽的迹象就被他们扼杀。
毕业上班后,一回家就能听见他们唠叨,该谈恋爱,就该考虑结婚生子的事。
他们眼中,仿佛一毕业就找得到另一半,仿佛对象可以从天上掉下来,可以随便在路上捡到。
要是对象也可以像过去领粮票一样分配到人头上,这样简单的事,我们自己何尝不想。
拜托长辈不要再唠叨,三姑六婆不要再做长舌妇,给单身男女一点空间不好么。
5.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要好好努力
我们还年轻,未来自然有无限种可能。他们这辈子生活是他们自己选择创造的,他们现状如此,与我们努力与否有关么。
我们不仅会努力,也想要带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他们这辈子就这样了,在我们听来无力而沉重。
一句话没有任何意义,又带来不了快乐,为何要常常提起呢。
都什么年代了,长辈还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们以为嫁得好容易,且不说男方条件好的有多少,能有爱情发生的机率有多小,女孩自己没有好条件,能遇到优秀的人么、能嫁得好么?
在长辈眼里的女孩仍旧不如男孩,这样的话听来轻易就能伤女孩们的心。
从努力学习到努力工作,一句不如嫁得好,让之前努力奋斗的岁月想起是多么可笑。
女孩拥有一份好工作是有意义的,独立比嫁得好更能让女孩们开心。就算嫁得好,也一定要自己优秀,才能有底气和优秀的另一半相称。
7.看吧,我就说嘛
典型马后炮,不管是同龄人还是长辈,说出这句话就像是才吃完一碗馊稀饭,让听的人难受。
事情不按想象中发展,问题出现了,第一时间不是想如何解决,而是先把我们好好说一顿。
8.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父母想象中的我们该是活泼健谈,成绩优异,如果与他们的想法背道而驰,这时,他们便会恨铁不成钢。
你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孩子。
没错,考试我不是年纪前十,性格我是安静内向,见到亲戚除了问好,无表情的脸上仿佛只写了几个大字:生人勿进。
可这就是原本的我们,平凡的、不那么优秀的,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有一个不完美的小孩。
我们从来不会说为什么有他们这样的父母,不像王思聪的父母,要说期待谁没有,我们从来不会去期待父母本该怎样。
我们接受不完美的父母,他们为何不愿接受与想象中不符合的我们。
家里有小孩的,亲戚邻居家有小孩的,大家都常常能听到这句话。你是哥哥/姐姐,你就该让着弟弟/妹妹。
每当长辈领着熊孩子来拜访时,总会警告不要让小孩去我们的卧室。警告往往毫无用处,把自己的空间搅得天翻地覆,自己生气还不行。长辈说他们还小,要让着。
吃饭时,鸡腿是弟弟妹妹的,看电视时,遥控器是他们的。
弄脏你的房间,弄坏你的玩具,明明自己气得要命却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让着,不能骂,更不能打。
小孩本身不讨厌,但让着他们这句话就讨厌至极。不对就该教育,为何还要让着,就因为他小就能胡作非为,长辈的逻辑总是难以理解。
10.我说不行就不行
从小时候我想出去玩不行,到长大后找的工作不行,和对象在一起不行。
长辈总有理由来拒绝你的想法,说不行就不行,没有理由就是最大的理由。
他们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他们不满意,就不行。
我们好似他们的附属品,能被他们任意支配。说不行就不行轻易就能否决我们的选择。而这句话大概是最无效的,反而带来反作用,往往是争执与反抗,两败俱伤。
只要我们不是做伤天害理,违背道德的事,为什么不能理解,偏偏要否决呢。
在小时候,父母常跟我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从逻辑上,这句话是说不通的,即便我知道用了夸张手法,我也认为这句话不对。
吃的多走的多代表不了什么,年龄的确会有一些优势,但不是绝对。
相信每一个 90 后都遭遇过类似的事情,长辈总爱用所谓的「我看得比你多」说一些根本没有价值的话试图掌控你的人生,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年龄不等于阅历。
长辈爱说: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
抱歉,请让我们反问:你们什么时候真正试图过理解过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呢?
长辈们若能以平等姿态面对我们,少说些无用又令人厌恶的话,两代关系会更亲近,到那时,再谈互相理解。
简族时刻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由简浅亲自成立的「T-Plan」新媒体阅读写作社群的介绍详情:写作至少让我少奋斗 10 年,普通人通过写字赚钱的真事。
本社群主要为有意提升新媒体、写作、阅读、知识付费领域能力的学员提供专业知识和相应资源与人脉。现已有 200+ 优秀学员,期待你的加入。
- END -
封面&插画 / 9jedit 头图/Tagtraum
本文版权归「简族」所有,如需转载,请返回公众号主页点击「合作联系」获取联系方式。
往期回顾
20岁前做好这5件事,会让你5年后受益匪浅
▼ 为这篇文章点个赞吧,你值得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