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和平基于人心纯净至爱,孝道是做人修学第一步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和平基于人心纯净至爱,孝道是做人修学第一步

2018-03-20 07:16:47 作者:知霖 阅读:载入中…

和平基于人心纯净至爱,孝道是做人修学第一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圣贤教育改变命运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文│知霖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这里首先讲到了孝悌。中国古圣先贤很有智慧,找到了我们做人根本总结起来十二个字:【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和平其中展现出的核心内容是“爱”,贯通世间所有经典宗教。孝悌是做人的根,仁孝在第一层,也是孔子学问的基本。悌在第二层。有此根基才能生长、扩展,并达到最高层的和平。

  孝不是教条,也不是人能够任意吹捧或打倒的理论事物,它是人性自然本有,活泼纯善的真爱。如同自然万物的美,从来都是端庄自如,有秩序的。传统文化大自然相融,独立存于世间无常变动之中,它几千年坚强不倒。

  我们也许仅仅把它存放在思想中,心存怀疑或者用来评判他人。随着时代改变,接收的事物与外来文化增多,当今社会,不管处在什么地位环境中,物质似乎更能给人带来更加直接快速的安慰傲慢空虚贪婪增长使人无知,且需要享乐和刺激得到满足。以自身不断改变的价值观和对物质的享受作为对一切人事物的评判标准,自以为越来越聪明强大,似乎能够看到传统文化中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对于自己信心价值,建立在世间动荡无常之中,又直接忽略无常,任凭贪欲和惰性不断增长。自然的本性与智慧被厚厚的尘埃覆盖,无法建立起“为学”的基本态度和独立的信心,做不到这第一步,很难继续修学。

  一旦我们把共有本性的价值和信念完全放入物质中,以达成俗世间无数个目的,如此就造成一个认为自己走在有意义道路上,这种自以为是顽固观念无奈最终对自己的“天性”也感到嫌弃。文化从此慢慢疲软无力,逐渐消失。但是,如同世间万物和情感一样,有消失 必然会有其它方式的升起。人为何会有如此变化而不能保持究竟完满状态?所以我们有人文文化教育,这也是看清并融化自我,逐渐完整回归本性的教育。

  父母儿女之间的爱是出于本性自然发展的真爱。孝道就是像父母爱儿女一样来爱父母,如此人性便发出光芒,才可能仁慈之心忠于他人,爱护他人与自己。这是做人的基本精神感情。中国人把仁孝放在文化中根本的位置,以此再扩展和延伸开来。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家等同于一个社会,是“大家庭制度”。一个人品质人格的形成,最重要之处在整个家庭。父慈子孝,长辈付出慈爱,儿女则懂得以这样的方式爱父母、爱长辈,兄弟姊妹之间的关怀也是如此。每个人对这种爱的态度内化了,至性至情自然流露出来,以此延伸至朋友、社会。所以整个中华文化就是自然发展的爱的教育。

  做人以及理智抉择,一定要以孝悌为本。所以有若说,一个人是否有学问,就看他是否对父母尽孝,是否对兄弟姊妹以及身边的人诚信有爱,真正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能做到孝悌的人,是不会自作聪明,犯上捣乱的,不可能有不好犯上而好作乱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有真诚、理智的情感,懂得把握分寸,并且行为言语谨慎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做人的根本、本分。所以“学”是内心修养,照着经典培养开发人性中纯净自然的至爱,以此建立起正确坚固的根本。这就是道,就是孝悌。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是做人的基本。不管什么身份职业,做什么事情,都需先做到孝悌,真正尽到自己的责任与本分,以这份深厚的感情在每个当下达到最好的完尽。

  经典中讲的都是根本,它是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词语可随便更改,但是根只有一个孝,它包括了全部,用在哪里都是爱、智慧、慈悲、大圆满。若没有把根扎稳,人性就得不到自然、健康的发展,不但修学无益,也不可能做到利人利己。如果我们局限它的存在,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与责任的知觉和关注,一切就像无根的花,没有生命力

  文章作者:知霖

  推荐一个结缘法宝的好去处:居士亭微店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一下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