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詹宏志: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读书带我去未知的世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詹宏志: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读书带我去未知的世界

2018-04-12 19:30:07 作者:詹宏志 阅读:载入中…

詹宏志: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读书带我去未知的世界

  现场摄影:杨明

  理想国按:

  3月31日,首届室内生活节的倒数第二天,我们邀请到了詹宏志对话蒋方舟:读一辈子书这一老一少两个读书人,分别讲述了自己有关读书的故事前不久我们分享了蒋方舟的部分(蒋方舟:读书解决了我的恋爱问题),今天单分享詹宏志的发言精选

  詹宏志是华语文化少见的千手神,他是作家编辑出版人及电影人,同时也是台湾电商的龙头教父

  但更让我们关注的,却是他作为一个读者身份从小长在周围都没有什么书的山里,但他想方设法找到并读完的书,数量却十分惊人如今他已经62岁,依旧说几乎一切所知,皆从读书而来,并认为一生只做读书这一件事是福分

  做一辈子的读者,到底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以读书伴随成长,究竟可以获取什么能力?今天微信,看看他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解答

  詹宏志·蒋方舟·梁文道:读一辈子书活动完整视频

  读   一         

  讲:詹宏志

  一辈子就做读书一件事,

  我把它看成一个福分

  读一辈子书,这个题目放蒋方舟身上可能看起来像是一个期许,但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总结:一辈子就做这么一件事但我也把它看成一个福分

  我其实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我生在非常穷的乡下,台湾那么小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海,只有一个县份不靠海,是南投县,就是我长大的地方,那是山里头

  我小时候其实是找不到什么书的,得穷尽各种方法打听同学家里有几本书,然后想尽借口去他家把书借来后来我们村子里面有一个小图书馆,我就每天跑去看书因为没有类别的概念,也没有任何书的线索,也不知道什么书是好看不好看的,我只好老老实实从第一本往下看

  后来有一天我们的镇长跑到图书馆来,问图书馆小姐,说这些小朋友里面谁是喜欢看书的呢?那个小姐姐说,旁边坐着的那个,每天都来镇长就跑来问,你读了几本书了?我只好抬头看书架,说大概3尺

  这个镇长就笑了,因为显然我是不知道书的单位,应该说几册或几本我说3尺,是因为它还有很多,一共可能有将近100尺的书,我读了3尺了

  我说这个话,是因为我对读书没有任何的理解,没有任何的道德性的指导,也没有任何高明与高深的压力对我来说,读书只不过是要去找一个好看的故事,因为我是从那里开始的遇到一个好看的故事,我是没有办法停下来的

  看到一个好故事,

  其实就是过了另外的一生

  我现在明白,看到一个好的故事,其实就是过了另外的一生一样,因为你经历了那个故事,那个故事极有可能不是你真实的生活能去的

  我小时候看所罗门王宝藏的故事,那里面有一个撒哈拉沙漠,我的家乡不是沙漠,我从来不知道沙漠长什么样子,一直到很多年之后才知道但在阅读中遇到沙漠的经历,对我来说那么刻骨铭心小时候读的时候,我觉得我是经过了无水的地形,像自己要蒸发了一样

  这些人生都不是乡下小孩拥有的我当时第一次在乡下试着读莎剧,第一个莎剧是冬天的故事每天下午我妈妈让我去养鸭,把鸭子赶到池塘旁边,让鸭子吃浮萍我坐在池塘边读,有的东西完全读得懂,我没有同学老师讨论,回家问父母的话也可能会挨打,因为这不是功课

  没有任何知识的高深与否,对我来说只要我看懂了一个故事,我就接收了一个人生,接收了某一个经历对我来说,所谓读书不过就是一个故事追寻下一个故事

  读到后来我发现,等你有更多的读书经验,你就发现,你在找故事的时候,有时候很成功,找到很好看的故事;有时候你又碰到一些故事你没有能力料理,因为你还没有那个阅读技能或者那样的人生或历练,或者你读到的根本不是写成故事的形态,可能是非文学类的

  读着读着,

  原来看不懂的也就看懂了

  再往下读,其实所有的非文学类也是故事,是关于某一个知识的故事,关于某一种事实的故事,关于某一种文化或某一种历史事件的故事,但是里面隐藏着一个叙述体在里面很奇怪,读书有这个魔力,就是你读着读着,原来看不懂的也就看懂了

  那一关怎么跨过去的?我现在想还是很神奇的我在小学年级的时候,在我家橱柜里翻出了我大哥的一本书,很珍贵的因为没有什么书嘛,他用月历纸包起来的那是一本三国演义,打开看觉得有点困难,因为我没有能力看我大哥回来了,看到我在翻他的书,我大哥心情很好,也没生气,说你想看这个书,我讲给你听好了

  就从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开始讲起讲到半夜,他就说我们今天谈到这里,明天再说第二天我等,他就没记得这个事了我大哥比我大很多,大11岁过了一天又等,他好像也没这回事,我也没敢问后来我再把这个书拿下来打开看,非常神奇的,他跟我讲到半夜,我全部往下看,就觉得都懂了

  不能字字计较地说,这句话你懂不懂,但是我能看下去,所有的情节都可以看我们乡下书很少,我家里书更少,那本书有一段时间变成我每天反复地读的书读到后来,我又推荐给我弟弟,我弟弟小我一岁,他也读,读得很开心

  我读到后来,晚餐桌上都用三国演义的对白来讲话的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别的娱乐,没有电视,也难得有办法看到电影我读这个小说里面有一段,讲小将典韦出来的场面,说曹操攻破了一个城,问旁边,城中有妓否?他打完仗想要纾解,就中了计,中了一个埋伏,追兵来了曹操就说,谁能救我?他的军队中有一个小将,很年轻军人,本来还没有怎么出名,就跨出来

  书中描写那个场景,他说这个典韦手上夹了很多支的短戟,他就把这个戟插在地上,跟旁边的将士说贼来十步乃呼我旁边人说十步矣他又说,五步乃呼我再走五步就告诉我这些敌人就逼近了,他就起来,把短戟从地上抓起来,用射的方式,一戟一个,一戟一个,连续射倒了十几个人所以敌人部队就停下来,不敢前进了

  也许不能完全看懂那本书,

  但对另外一个世界有了向往

  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彩色大银幕的电影,我以后看电影才知道电影是长这个样子,那个时候对我来说这完全就是一个画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个故事黏住了你,驱策你找下一个故事有时候很快找到一个好看的故事,有的时候不能我看这个故事有的时候很艰难,觉得这个故事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是这个形式

  我在村子的图书馆里看到一本书叫故里人归,等我长大以后知道是汤姆斯·哈代的小说The Return of the Native我小的时候看,这里面有一个人,本来称之为red man,红人,是村子里卖红色颜料的人,红色颜料是为了点在羊上面,在身上点三个点两个点,羊走出去不会跟别人的羊一混,认不出来

  所以他是卖这个颜料的,全身都是红的,因为他沾染了颜料这个对我来说,我就住在农村里,但是这个农村跟我的农村不一样我们农村没有羊,我们是种水稻的,他是另外的农村,到处是石南花丛草地,这个模样跟我身处的家乡是不一样的

  对我这样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从来不知道远方长什么样子的小孩来说,我那时候可能10岁,我就知道这个世界有另外一种样貌,世界不是跟我的家乡都长一个样子的我也许不能完全看懂那本书,但我对另外一个世界有了一种向往,我现在想起来,的确这个向往就是带着我一路前行,让我最后能够真正到这些我以前不能想象的地方的那个力量

  到后来,你要我把书放下

  就变得很困难了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没有被教育搞坏了读书的胃口我没有在学校的教育里,因为考试或者什么东西,认为读书完全不是一件开心的事至少我把这两件事分开来,学校的不开心跟每本书带给我的开心是不一样的

  这个开心就变成我人生的主轴我不知道这个东西对我人生是有帮助的,但是我后来发现这的确是有帮助的只不过这不是一对一的,不是关于知识经济你应该考虑哪十本书,不是给你某一样事的12个法则

  这些东西全部是内化的,就是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你碰到一个情境,你内心的那一百个生活回过来回应它如果你没有做这件事,你可能就是一种生活经验去回应它;如今我可以用一百个经验,一千个经验来回应这个世界给我的种种题目所以,到后来,你要我把书放下来就变得很困难了

  我到了大学毕业以后,留在出版社工作,又在新闻业工作从前在台湾新闻业并不是一个很被尊重行业,以我母亲观点,甚至是一个危险的行业所以她就跟我说,从前你去出版社工作,是因为你大学半工半读不得已你现在已经毕业了,应该找一个正式的工作了吧?

  意思就是出版不是一个正式的工作我离家读书的时候,我母亲把我拉到一边,说你要去大城市读书,我告诉你两件事有两件事千万不要做,第一,千万别写文章第二,人多的地方千万不要去啊,像这种场合是不该去的因为集会和表达在那个时代都是杀头的事我不是不听母亲的话,只是离家500里就把这个事忘了

  我做那个工作不是我的本业,我的同学大部分去了银行但我留在出版社工作,我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是我希望有的地方上班看书没关系,上班的时候偷看书没有人怪我出版社在上班的时候要看出版的书,下班看不会出版的书,对我来讲是一个人生美好安排所以看完这个书以后要干嘛,我并不知道,也并不知道以后这些书会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变成经验的一部分,有一天在某些地方要帮我的忙

  读书不仅会有未来的可能,

  年老时更可以防老

  现在回头一望,我的生涯应该已经来到尾声,所以读一辈子书这句话看起来像是一个总结,也像诅咒一样,也难以摆脱了不过我也不介意因为这个缘故,我对生涯的结束也不害怕看到一书架的书还有很多没看,还有我现在这个年纪看过的书也不太记得,很多书对我来说都变成新书

  这一个形态给了我一个新的读书的境界,我不害怕退休没工作,因为那么多的书在等着我现在坐电梯的时候,走在路上的时候,我仍然紧抓着书不放不是互联网碎片式的阅读,我是利用碎片的时间读很厚的书,是因为这是我的习惯

  虽然我现在比年轻时困难,常常必须回头看前面两页,因为我不记得了但是我完全不害怕有更多的时间,因为这让我有一个新的自由,有一个新的可能,我觉得读书不仅仅是可以年轻时候带来未来的可能,年老的时候可以防老

  防老的意思是说,因为子孙不见得照顾你的,你们不要仰望他们来防老但是老了之后要做其它娱乐也不是很容易,酒色财气你身体都配合不上,唯独读书唯一要照顾的就是眼睛历史上厉害的读书人也多的是听读度日,陈寅恪钱穆范仲淹等等,晚年都病目,看不见的

  看不见的读书人,我读他们的书也觉得很有趣,他们记不得出处了,但他们知道读过这个东西,写起书来人鬼不分,记忆和想象混在一起,非常有趣那个就是读书一无所求,综合一体,变成你身体一部分那个境界

  我这个乡下小孩糊里糊涂地读书,书带给他一个福分,带他去小时候不能想象的地方,这件事可以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我们不要把读书看成是神秘不可解的事,也不要把它看成一个神圣的事,或者甚至把它看成一个功利的事说你读这个会变那样,我觉得读书不是那样你读的目标是A,读下来是B,这是很可能的可是,那又何妨,就跟人生不可规划一样,你的读书也不可规划

  但是,收获都是令人惊叹的我把这些东西放远来看,看那样一个从我小说的环境看,几乎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小孩,他为什么有机会挣脱一切?也不是经过考试或者什么因为他就是有一种对人生的理解,有一个对各种处境要做判断选择这些选择显然有一些力量,协助他对付不可知的环境,去对付不可知的问题,一点一点把他带到某些地方,远到他小时候都不能想象的

  蒋方舟

  1.

  我想问一个很土的问题,

  青少年对您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詹宏志

  如果从思想影响我的程度来说,年轻的时候影响最大的就是胡适文选,后来是李敖的传统下的独白,我看的时候大概都是小学的时候我当时不能想象,有一天我要为这两个人,我为胡适做编辑,又为李敖做编辑后来又有机会更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一生

  这些书为什么会影响我?我后来想,因为这两个人的书有特色,都是非常浅显的,对我年轻时候的阅读能力来说,又有启发,但又不难懂因为他们一生都很单纯,或者应该说很简单,他们的思想都没有真正进到复杂地步

  胡适的影响可能还不只是思想,还有一个语调语调是一个非常谦和但不乏自信譬如说,他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会说,某某某我向来是不佩服的这样说虽然是批评的话,但是没有坏的字眼,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样的语调,今天看,今天回想起来,这是真正的一种民主社会修养他不是用理论来说明那一个政治制度,但是用态度表现那个制度

  他也说,达摩东来为的就是找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所有的东西你如果简易地要一个答案,比如这件事我认为是这样这样,因为某某某说什么什么我引一个权威就决定了一个答案而胡适的这个答案我认为是一个懒惰的答案,因为他不曾真实地想过这个题目跟他的关系,跟世界的关系他也没有真的动员我所理解的知识,跟某一个题目搏斗一番只是因为一个人说什么话,我觉得合理,就点头称是,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如果我们着急一个答案,就可能会是一个廉价的答案所以一个成熟的读书的态度,是要承认有件事我们暂时没有答案,学会跟没有答案为伍这些事到后来很重要地影响了我的工作和学习,所有的面向,这些事推到源头,我猜想是胡适先生的作品带来的影响

  现场读者

  2.

  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

  如何看待大家对网络资讯的依赖?

  詹宏志

  在台湾我被称为互联网教父,其实我是对网络是不怎么依赖的我有一个原因,因为1996年因为某种缘故我办了计算机杂志,这个就叫电脑家庭

  杂志出现后惊动了我原来在一起的朋友,因为在那个之前大家觉得我可能只是跟文学电影有点关系的文青,而这个文青居然办了计算机杂志所以有一天,齐邦彦老师约了我吃早饭,他就说,连你都去办计算机杂志了,我是不是也应该去学电脑呢?我说齐老师,你已经70几了?你干嘛学这个东西呢?

  如果各位看到过以前那个笔记本,是非常惊人地大,每一页都用红色贴纸蓝色的贴纸分门别类,记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非常用功的人都是这样,基本功做得很扎实几十年读书下来,累计了那样的笔记本上百本现在去学电脑,把这些东西转成电脑,我觉得一点没有必要

  他人生的价值跟他有没有学会电脑没有什么关系不是如果那个人不是齐邦彦,而是25岁的年轻人,我会说你如果不会计算机有点麻烦的,你可能跟你未来的社会是不能同调的你最好会,如果你决定不会,内心要下很大的决心,不然是很麻烦的

  我这辈人如果不学计算机,当然晚一点可能会不方便,接下来会跟子女没办法对话,他们在干什么你会不知道,你会慢慢在自己逐渐缩小的世界孤独而死是会有这个结果的但跟你人生能做或要做的事差别是不大的,我并不觉得计算机是必要的我对智能手机是一样的态度,我可以用,也可以完全不要用,我觉得它不会改变我的价值

  但是今天这个工具带来了很多新的生活情境,一方面我们所有东西生产里面的每一个项目,现在都有一种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相连形式从方便的角度看,你可以用一支智能手机来处理你人生大部分的事,这就好像是我们得到的事但同时我们失去了一件事:没有手机你好像就不存在了,你的世界就不存在了,世界也没有感觉到你的存在了,你们就相忘于江湖

  你的人生价值是掉一次手机就会有重大折损的形态,这可怕的预言你们有得有失,我猜想,每一件事都有一种趋利和抗性,它方便把世界更大的力量集中起来但同一个时间,我认为社会都应该对这件事有一定的反省我们要有一个方法去较好地分配关系

  我回到读书这件事来,有人说孤独是天才的学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才不是学校教出来的,而是孤独教出来的你要体会,如果不是自己孤独完成是不可能成为天才的这就证明所有的读书和写作都有某种程度的孤独成分,你必须孤独,用孤独的方式完成,因为那是独力完成,没有办法用交换的方式完成

  理解和不理解中间是一个断裂式的条约,就是那一刻突然觉得你明白了,你体会了,你知道这个人究竟说了什么?而孤独从我的角度看就是不联线的意思,跟全世界不联线的意思,一个完全联线的环境是造就不了一种真心的体会这个事我认为所有的思考者努力学习的人会隐隐约约感觉到

  人生有时候要有关机的时刻,有些时候不是因为你要做坏事,而是你需要真正的读,真正的独自体会,独自感受这个连你最亲近的亲人朋友都无法替代的光是理解,一个人读书,那一刹那看懂了,回头理解,想着我为什么之前都看不明白是怎么产生的了,就突然超度了

  这种东西是人的知性发展感性发展无比重要的一刻这一刻智能手机是帮不上忙,甚至可能是妨碍的智能手机会越来越有智慧,人要用新的智慧运用这个手机,我们会跟它产生新的关系它正在发展的阶段,用一切魅力吸引我们,直多我们体会到这种局限,我们会产生更有分寸的关系我在这些时间依赖你,某些时间希望你离我远一些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chenteng@imaginist.com.cn

  转载:联系后台 | 微店: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