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放弃工作追随丈夫16年却被出轨:感情里的两个“不要”,你早该知
《傲慢与偏见》里,简·奥斯汀说过,“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一段不平等的关系里,很难真正有爱,如果有,也是一种畸形、易变质腐坏的爱。
本身梁这个角色有些人格扭曲,她曾说,倒追祈同伟是为了报复抛弃自己的前任。
那时候,她明明知道祁有喜欢的人,但还是利用父亲的权力,把两个人一个分到北京,一个分到山里,还美名其曰考验爱情。等后来,再抛出优厚政治资源的诱惑,让祁同伟上演一出下跪求婚的戏码。
而祁也不是省油的灯,结婚后,两个人先貌合神离,等后来,祁更是投入高小琴的温柔乡。
这份本来就不是建立在平等、欣赏和真心上的感情,如同空中楼阁,外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住在楼中的人才知道多么岌岌可危。
梁璐的傲慢,让她失去了平等爱人的心,而祁同伟的偏见也慢慢顺着对方搭建的印象一点点堆积起来,最终,没有什么好结果。
这可能是一种家世背景上的不平等,是外在,真正令人心寒的,是感情里的不平等。
感情里的不平等最可悲的模样大概就是全新全意付出后,不被对方珍惜和肯定,并弃之如履吧。
前段时间,《阴阳师》画师黄嘉伟出轨少女组合成员杜雨薇的事,引得众人围观。
事件始末是,5月23日,黄嘉伟先在微博发短微博:邹筠,我对不起你。秒删后,又迅速更了一篇长微博。
文中可以看到:
他婚内出轨了别人。邹筠辞职和他回佛山做起了所谓的“贤内助”,接一些画画工作。创作容易烦躁,想要逃离家里,经常去酒吧。并遇到了一个喜欢他的“她”。
而邹筠也在微博中回复,
16年感情了,19岁就跟你一起,你是我的初恋,本着白头偕老的,最终敌不过半年的动心。在这一段感情里,我一直是以仰视的状态,是不平等的关系,我没有了自我。终于我能以自己本名做自己了。
中间第三者也曾发过微博,否认怀孕传闻,但黄嘉伟出轨是事实,与邹筠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亦是事实。
他可以戏谑帮他上色的妻子是“代工大妈”,也可以将妻子的内衣套在宠物狗的耳朵上,更在微博上晒图说对方是“以为用颈遛狗就可以双手玩手机的傻嗨。”而这段不平等的感情和婚姻,最终结束了。
出轨事件中的女主人邹筠在这段关系中,一开始就失去了自我。她没辞职前,曾是网易签约画师,可以自食其力。但十几岁爱上对方后,就戴上了初恋的滤镜,遮掉对方所有的不好,满眼满心都是优点。就这样一点点的,“我的掏心掏肺”变成了 “他的习以为常”。
爱情和婚姻需要彼此不计较条件的付出,但它应该建立在,你能确认自己的付出,对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它是滋养爱情和婚姻的养料,而不是被对方随手就可以泼到街上的饮料。
多年前,作家严歌苓创作的短篇小说——《母亲与小鱼》以母亲为原型,描绘了爱情中最大的悲哀。
母亲曾是团里的名角儿,人很美,父亲会写字、画画、摄影,是个有才华的男人。
她先动了心,借着帮他整理书稿的机会,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写着“我要嫁给你!”后来,俩人真结了婚。
“据说这个人(父亲)的生活中一向有许许多多的忽略,连母亲的歌喉、美貌,都险些被他忽略掉。”而母亲“爱父亲爱得像个小姑娘,胆怯,又有点拙劣”。
后来,父亲因为文革,被下放到乡下。两地分居,母亲担忧思虑,唯一能做的就是晾晒几百只小小的鱼干,烘炒过后,送给父亲,因为旁人说他黑了瘦了。
“我”和弟弟都无缘吃这些小鱼,因为全部都是留给父亲的,亦因为母亲希冀把所有的好都给对方。
但,文革结束后,有人找父亲出版作品,他去了杭州写作,遇到了继母。他邮来一封信,要跟母亲离婚。
母亲熬到假期,带着“我”一起去杭州,假期总共有七天,俩人哪怕是住在小旅馆,吃相同的菜,看类似的景,也要待满七天。因为母亲怕早早回去了,旁人会笑话她,丈夫不要她了。
母亲深爱父亲,把所有能给的一切都奉献了。可父亲最后的归宿,却是那个在他喝醉后,喊着母亲名字,满眼都是理解的温和继母。
最后的最后,父亲和母亲还是离婚了。
这种深情和付出,在父亲那里成了愧疚的源泉。他到底是不爱的,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跟对方在一起一辈子。
很多人可能以为,我要说的是关系里旗鼓相当或门当户对,这也是很多人提到的观点。我认可这一点,也觉得如果能如此最好不过。
邹筠和黄嘉伟在工作上能相互帮助,有共通话题和共同语言,但两个人还是走到了现在;
《人民的名义》里有另一对,看似家境、门第不登对的人,却异常幸福。就是侯亮平和钟小艾。
侯亮平是高材生,但家庭背景一般,哪怕后来升职加薪,也有些靠岳父家的嫌疑。
而他的妻子,当初分配工作轻松去了人人羡慕的北京。而反贪局秦局长在安排侯亮平工作时,还要先征求钟小艾。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钟家的实力雄厚。
可两个人并没有因此心生嫌隙,因为彼此在感情上很尊重对方。他们过日子时有商有量,彼此给对方建议。
婚姻最可怕的是,感情上的不平等。一旦感情的天平发生倾斜,外界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轻易扭转。
为什么女人不能超越爱情?或者起码以某种方式对男人主导的爱情世界有一点点叛逆。
我知道,很多女性的内心很感性,面对爱情时,心里一想到张爱玲的句子“在你面前我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我的心里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但那是一种心情,不是某种长期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真的爱你,不会让你长久地待在尘埃处,并在那里开出一朵花。不要以落入尘埃的状态去喜欢一个人,很容易消耗掉对方的期待和兴奋点。
希望女孩们都独立一点,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独立,而是舒婷《致橡树》里,那种关系上的独立。
经济独立是一种支撑,它给予自己退路、分寸、话语权和自信,但认识和思想上的独立,才是真正行走、拿捏、讲话、不断散发吸引力的部分。
为什么有人会有一种进入爱情、迈入婚姻后,就完全斩断自我的感觉。那种倾斜不就是把自己推到不平等关系的黑手吗?
不要为了依附而取悦对方,更不要忽略自己内心需求,借此达到感情中的某种平衡和促进。
要知道一味丢失自我非常可怕,无异于主动扼杀那个原本对方喜欢的你。
台词: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段感情里,原来我们势均力敌,结尾处统统惨败,我毁掉的,是他关于我的这个梦想;而他欠我的,是一个本来承诺好的世界。
当你决心彻底走向对方,而对方止步不前时,你们就开始了感情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一开始看似甜蜜、美好,到后来你会发现,自己亲手拿起了爱情的砒霜,挖出了婚姻里的沟壑。
但我很欣慰的是,离开黄嘉伟的邹筠并非像严歌苓笔下的母亲那样惨淡,她是知识型独立女性,重新回到了职场中,婚姻不是她人生的全部,工作和价值感会给她一些缓冲。
不论男女,都要记住:
我爱你,所以愿意付出,因为我知道你也爱我。
但如果你不爱了,那这份心意,我有权收回,想撕碎就撕碎,想搁置就搁置。
就像拥有女版王朔之称的青年作家鲍鲸鲸,在《失恋33天》里借黄小仙之口说的:
“我不稀罕你的抱歉,我不稀罕你说你对我很亏欠,我要的就是这样的对等关系,一段感情里,我们实实在在的爱过对方,到结尾时,也实实在在的恨上了对方,你不仁我不义,我要你知道,我们始终势均力敌。”
是啊,我最想要的,不过是一段关系里,我们始终势均力敌,你爱我,我爱你,你不爱我了,那我也要不再爱你,而不是爱着你,等你说一句“对不起”。
互动话题
你在感情中处于弱势还是强势?对你们的关系产生了哪些或好或坏的影响?
本文经遇见张小娴®编辑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沈十六,青年作家,《哲思》杂志彩版专栏作者,已出版《努力,是为了不辜负自己》。公众号:十六赫兹,ID:xie-shenshiliu
▌主播:ruru,“遇见张小娴”签约主播,湖南电台潇湘之声主持人,主张打造“有声的文字,优质的文化”。
▌注:本文配图选自网络。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果喜欢就转发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