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随便加大学老师微信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叨姐前两天回母校时,发生了一件比较尴尬的事——
在学校里,我遇到了大二时的传播学授课老师,他已经不记得我了。本来我只想打个招呼就好,但老师知道我在做公众号以后,反而主动问起我的工作情况。
他对我自媒体的工作经历很感兴趣,我也有些问题正愁没人指导,于是两人一下子就聊开了。聊着聊着竟然聊了个把小时,直到他要去备课。
但,老师拒绝了我,“啊,不用了吧?”
我承认当时我脑海里闪过的一句话是“对方已拒绝您的好友申请,并对您放了个屁。”
可能是看出我被拒绝的尴尬,老师补充道,“我的好友已经达上限了,加不了”。
微信好友的上限是5000人,他竟然都加满了?这老师该不会在做微商吧?卖的是课程吗?我再次承认我想多了——
老师的5000好友里有4000多个是他的学生,且绝大多数是僵尸。
1
在大学里,加老师微信好像是很多学生都会做的事。
还有一些,只是为了混个脸熟。
混个脸熟干嘛?加印象分啊,平时多套套近乎,让老师在评平时分的时候,看在彼此“微信好友”的关系上,多留几分薄面。
然并卵。
对于大多数老师而言,你的名字只是一个代码,存在他的微信里还是他的点名册里,并没有什么区别。
想要老师对你有好感,不如在学习上下功夫,上课坐前排认真听讲,课间和老师沟通疑惑,课后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不希望让工作占用自己太多时间,更不想下课了,还要面临突如其来的工作——来自学生的微信问候。
而且,还是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学生。
换位思考,如果让你加一个见了几面又不熟悉的人,你会不会觉得是一种打扰?
2
当然,也确实存在一些老师愿意被“打扰”。
我们系就有一个非常随和的老师,学生提出加微信好友的请求,全部都会通过;你在微信上问她问题,她虽然不会秒回,却一定会在当天回复。
还有些老师会主动加学生的微信,以便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或者进行心理辅导。
我们班有个女生小A在心理测试时,被查出有抑郁倾向,而后被证实。我们院的副院长在知道情况后,加了小A的微信,会经常找小A聊天、开导她,现在毕业了两人都还有联系。
甚至还有老师跟学生打成一片的。
一般的师生能聊的话题也就是专业和就业问题,但我的一个朋友却和他们辅导员聊得特别来,前不久,这个老师还说要给他介绍对象……
但这样的老师可遇不可求。
如果有些老师不通过你的好友申请,或者加了你以后又把你删了,你要看开一点。
他并不是针对你,他只是不想添加学生为微信好友。
毕竟,加微信本身也是有学问的。
如果两个人关系熟的话,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但如果两个人并不熟的话,被拒绝是很正常的事。
你想要加哪个老师的微信,可以先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混熟,再当面提出加微信的请求。
但如果还是被拒绝的话,你就放过彼此吧。
3
为什么不要随便加大学老师微信?
除了不打扰老师的私人生活,也是为我们自己好。
平时在课堂表现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已经挺难受了,你还要在微信全面防备吗?
逢年过节,给老师发祝福,老师怎么不回复?他回复我了,我还要说些啥比较好?
发朋友圈,要记得分组。能不能对其屏蔽朋友圈?不太好吧,老师会觉得我对他有意见?(虽然老师其实并不care)
老师发的朋友圈,别的同学都点赞了,我要不要点?要不要再评论一下呢?说些什么比较好?
而且,如果“防备”不到位,可能就会发生重大事故。
之前叨姐的一个同学,请了一周病假去上海玩,玩得可开心了,但一回学校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这二货在朋友圈直播她的精彩旅行时,竟然忘了屏蔽班主任和辅导员……
所以啊,别随便加大学老师微信。
有问题的话,当面沟通效果会更好;
真的有急事的话,直接打个电话,比在微信上等对方的回复要快得多,不是吗?
:大家好,我是成长菌,新开了一个公众号:“大学生的朋友”。每天更新原创文章,主要写学长学姐大学四年以及毕业后的经验教训,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