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春、高考和年少时候的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青春、高考和年少时候的梦

2018-06-13 12:01:22 作者:虎皮妈 阅读:载入中…

青春、高考和年少时候的梦

  一

  首先跟大家说个高兴事——《致15岁》已经开始筹备了,八字有了第一撇。如果一切顺利,我剧本能够半年写完,或许明年年初就可以开拍了。

  上周导演剧本策划来找我开会,三个人把家附近的咖啡馆都坐一个遍。说来也巧,我们三个都是那两年高考。演说,他看到故事写的是02年高考,眼睛就亮了,简直太有缘分

  《致15岁》最初是一个定制的本子朋友公司想做一个跟《请回答1988》差不多类型戏,有青春,有爱情友情,但更重要的是时代怀旧和家庭作为一个本质喜欢暗黑系,拿手写婆妈系的作者,我对青春剧其实一开始是崩溃的。

  请回答1988

  青春已经离我太久远,现在的心已经粗糙钝化得非狗血不能激活。上周三个人坐在咖啡馆里拉分集,面对青春期的那些情绪起伏、弯弯绕绕,我长叹一口气放在婆妈剧里,这么些集数,小三孩子都该生下来了吧。

  年轻时候,两个人的眼角眉梢空气里浮动的暧昧,就是三十集的大戏美好,就是美好在这样的眼角眉梢、弯弯绕绕,还有,那些真实的时代背景

  1999年到2002年,有国庆50周年阅兵、有北京申奥成功、有911事件、有中国男足唯一一次冲进世界杯、有姚明带大鲨鱼CBA夺冠。那时候,我们没有手机,去电脑城装配一台带着盗版Win 98的组装机;我们过生日请客在肯德基,送的礼物都是莫名其妙风铃工艺品;用email写情书,在Chinaren上建班级主页,向电台DJ说心事。想在戏里映射一点上海籍的明星,细数一下发现真的巧,大多也是82到84年生人

  我的少女时代

  但年轻的时候不止是这些。青残酷,残酷的不是一两场恋爱,有没有人堕胎,而是对成人世界的抵抗和最后的和解。什么是公平?什么是秩序?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友情?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是谁,我该如何在这个世界自处。当时,我们急不可待地想要去推翻一切,重新定义很多东西,但多多少少,被周围的大人们牵扯住,然后停下来等一等,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

  《致15岁》,致敬的不光是钱佳玥、陈末、肖涵们的15岁,更是他们的父母,尚未老去而顶天立地的中年时光。如果大家会忽然记起,是的曾经有一段国企规模的下岗潮,有过那么多人去日本打工追求新生活,有通过4050工程去卖报纸的劳模,有追三角债跑单帮发家的小老板,他们都用自己姿势挺过了那些时光,那么,再回头看当下的生活,会不会多一些勇气谅解

  请回答1988

  我对父母辈的理解大概也是从自己的三十岁开始的。现在微信流行焦虑中年文,会让我想到,在1999年,刚刚下岗的关爱萍和陈秀娥们的中年,是不是更加焦虑呢?张启明和陈彭宇们面对孩子教育,是不是同样的无助无奈

  而15岁时候坚信的东西,那些期待的美好,当我们终于成长中年人的时候,有没有为我们的下一代守护住呢?

  二

  02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是《面对大海》。我对着考卷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写的角度:该不会又要写成环保作文吧?最后,作文成绩相当一般。

  我中学时候作文相当一般,还拿过两次不及格。首先是词藻华美这件事向来跟我没什么关系,其次我对记名人名言和名人轶事也不是很拿手。得当年通用的句式是“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也不大好意思这样用,现在想想,就跟现在微信爆款里“我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闺蜜”“我有一个同事原理差不多。由此可见我写不了两性爆款是有历史缘由的。

  最好的我们

  记得有一次高一语文老师找我谈话:“你这个写的一看就是假的啊。”我看看考卷上自己编的那个白血病人的故事:“不是说,诗歌除外,体裁不限么,写了个小说……”语文老师推推眼镜说:“最好还是不要写小说。”

  高中时候开始流行“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的《杯中窥人》一夜爆红。我一直不是很能理解为什么大家都要质疑韩寒有人代笔,中学时候装13的文艺青年写文章不都是这个感觉么?只不过韩寒当年端着钱钟书的范,我当年热衷模仿张爱玲

  成年人总是小看十几岁的小孩,觉得人家什么都不懂,没有笔力,思维深度到不了这个层次。扯。中学时候除了读书又没什么事情干,热血方刚,尚无需蝇营狗苟,整天就在想死亡之类的宏大命题而且,还不知道有什么闲书可看,只好自己瞎想,偶尔机缘巧合看到一两个让自己喜欢的,就拼了命学那个范。

  后来的我们

  当时我参加了两届新概念,高一那次写了篇《我可怜的“萌”股文》,自以为当代鲁迅,给那些得奖文章归类并加以讽刺后来接到一个华师大姐姐的电话,说她们选了我得奖,被老师给否了,所以偷偷记了电话号码打给我,让我不要放弃写作当时心里特别开心,有种身处情节剧的快感,比拿了奖还开心。当然后来想想,肯定还是拿了奖更开心。

  高二那次投了两篇小说,拿了一个入围奖。坐43路公交车坐到青松城,看到台上站着一两排一二等奖得主,心里又羡慕又觉得离自己很遥远。颇有几分辜负了华师大姐姐的落败感,觉得写作这件事跟自己关系可能确实不大了。

  之后上大学、念研究生、出国、当妈,很多很多年都没有动过写小说的念头了。谁想到现在,起了一个给朋友育儿号写稿的笔名,最后又会回来写故事呢?

  人生际遇那么神奇,现在仍有机会回头,总算没有辜负那个永远脑袋里编故事的15岁小姑娘

  《致15岁》想要拍剧需要改个名字,一直没达成统一。我和策划都非常喜欢《你好,旧时光》这个题目(别人的剧,名字已经用掉了),名字里就有温情、怀旧和豁达,感觉特别对。

  大家如果帮我想到什么好的名字,请给我留言,最后点赞排名最高的三位我送一点小礼物。谢谢

  后台回复“致15岁”获取小说目录

  图片来自网络

  继续给自己第一本小说集打个广告

  ——《人间故事》,有漏皆苦,而人间有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