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美殉道者花园》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美殉道者花园》的读后感10篇

2018-06-12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美殉道者花园》的读后感10篇

  《北美殉道者花园》是一本由[美] 托拜厄斯·沃尔夫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北美殉道者花园》读后感(一):跟卡佛一个方向,但路数和力度差很远

  腰封上说,沃尔夫跟卡佛还有个谁是美国短篇小说名家,都是“肮脏现实主义”的代言人。看这个描述心说啊呀当代近代还有能与卡佛齐名的?读读看,就买了。

  结果大失所望

  风格上来说,确实沃尔夫和卡佛都是讲普通人生活里的无奈的。只不过有以下几个巨大差别

  1、目标人群主题

  卡佛专注蓝领工人阶层,基本上都是连生存和基本的幸福感都难以维系,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每一个故事基调都有点儿类似,一个被现实压得已经习惯沉默的人好不容易内心有了一点儿想法,但是又被现实打压回去。

  而沃尔夫故事里的阶层就比较广了,有大学老师小朋友猎人卡车司机,漫画家普通中产阶级夫妇钻石王老五单身汉。然后主题涉及夫妻关系、生活压力学院风气等等。总体感觉要么是沃尔夫自身经历过这些职业中的一部分,要不然他就其实是个富裕的大学教授想象各种各样受限的生活。写了一堆人的一堆问题,有点儿分散,看不太出主诉(虽然都是现实主义)。

  2、场景数量

  卡佛其实对读者挺好的,他知道短篇小说里就不要搞那么多幺蛾子了。写一个场景,一个连贯的故事,仔细把每一个细节拿捏到位,一个作品形成了。然后如果力度够了,读者自然感受到其中的力量。不需要各种情节的穿插,不需要那么多铺垫,把现实跟其所引出的回忆直接上就行。

  而沃尔夫不是的,他想在短篇小说里讲情节,所以设计了很多个场景(通常一个场景只用一次),屋子里、车里、酒吧里、雪地上、山里……等等。这样的好处(?)可能是他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背景推进来带动故事发展,但有的时候让人感觉像流水账,讲得太快又略掉了很多细节。

  3、笔锋

  上面一点的直接结果就是,卡佛具体而微,小中见大,故事自始至终发挥稳定,随便截取一段出来都让人感觉好像是一种无声的自白。而沃尔夫在故事的前中段都很弱,只有在最后搞几个比喻,带出一点儿超现实的意向,有的时候还显得很刻意。这样平淡堆砌到最后浓墨重彩的笔法倒是也能写成故事,但就感觉有点儿廉价。故事写不丰满,有点儿格式化。当然《殉道者》这本书里的12个故事还是各自有各自的特色的,但印象深刻的没有几个(顶多也就只有标题的那篇《殉道者》最后的几段,但效果有限)。

  4、力度

  力度的问题,其实与笔锋和立意还有勤奋程度有关。就像刚刚在第一点里说的,卡佛想说的东西一直都很明确,很直接:环境给人带来的不可避免终结,以及人们面对那终结时的无可选择行动。沃尔夫就一直一会儿说说这个,一会儿说说那个。给人的感觉就是沃尔夫应该很有钱关注的都是些中产阶级可有可无的小资困境,当然沃尔夫也有一些自嘲。比如p194

  “这样做,究竟有什么意义?”艾伦问,一边朝这儿挥了挥手。“住在畜生圈里,天哪,穿着那双靴子,戴着那顶傻傻帽子。”

  “我穿那双靴子,是因为地上有泥巴;戴帽子,是因为我的头会感觉冷。”

  卡佛如果看到了沃尔夫估计也会问:你整天装什么逼?那么有钱生活那么滋润还整天找什么困境?老子是有苦说不出被命运压得喘不过气,你稍微相亲相得不顺利一点儿就决定一辈子孤单了?……

  总之…… 大概就是立意不够深刻,写作功利不到位导致力度不够。这里可能也不是沃尔夫的错,他感觉到的困境应该都已经很好地转移到纸面上了。那些更残酷的现实,他感觉不到,也没有兴趣必要自己去描述那些东西。这是沃尔夫的局限,不过也可能是他的卖点。相对卡佛,他写的爱情婚姻等问题可能更好卖,适用于更多买书人的生活现实。

  最后说一说翻译的问题。卡佛的《大教堂》我读的是肖铁的版本,而这本《北美殉道者花园》是已故译者孙仲旭生前翻译的遗稿。虽然这么说已故的作者不太好,但是好像很多处读起来都怪怪的,不太地道,让人想去猜原来的英文是什么,然后再反过来理解这句话。译文缺乏美感精确,再加上有的故事情节有些碎,在短篇里来回穿插,就有点儿不连贯,节奏不好。读起来没有嚼劲儿,也没有后劲儿。在每篇文章尾部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可以煽情升华一下的描写,如果翻译得够地道的话,是会几十倍几百倍加强力度的。可是正如我们所见,全书传达出一种断断续续的、并不集中的破碎感。

  给三星,认同沃尔夫的努力明白他的局限。希望市场里还有人能做得更好。

  《北美殉道者花园》读后感(二):人生失败之书

  这种书读来只会让人郁闷。书中形形色色各种人物,各种年龄,各种身份,各种关系,未必不得志,未必缺少爱,未必没有荣光时刻,未必觉得人生不值得一过,但就是不开心,这种不开心不是特定针对某件事某个人,而像是一种形而上的不开心,因为人生就是如此啊,漫长乏味,看不到尽头,一天中的二十四小时,能有一两个小时心情不错已是命运眷顾羡煞旁人。

  认真描写现代人生活的作家都逃不出这个套路,不是他们喜欢套路,反而是因为诚实。我们随便翻阅一下文学史,还有谁愿意歌唱人歌唱人生歌唱人性呢?没有意思啊。看看你我的生活,无论结婚的还是单身的,事业有成还是失业在家的,有几套房子还是没房子的,年长的还是正青春的,知识分子还是文盲,谁不是日复一日重复昨天的经验,今天自己并没有变得更好,虽然微信公众号天天牛逼说人都能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然后就能上天了,今天自己并没有为社会做什么贡献,但可能为自己又涂抹了一层光环。现在人越来越自我和自私,都在为成为精英好踩在别人头上而活,这种人生有什么好歌颂的。活该郁闷。

  给我们的借鉴是,应该尽快从这些资本主义作家的文章里找到警示,未雨绸缪,避免人生过早崩溃。

  《北美殉道者花园》读后感(三):平凡闪光点

  短篇小说集,跟卡佛风格相像,但对我而言,比读卡佛好读得很多,场景要丰富一些,荒诞感要少一点,有些故事情节相对完整,虽然仍然是开放结局,但不会有故事讲到一半好像作者就死了的感觉(卡佛真的让我很痛苦),常会有一些比较优美的具体的环境、情境描写,最喜欢的是《北美殉道者花园》 《北美殉道者花园》 布兰登大学的玛丽是一名普通老师,安分守己墨守成规,顾好自己,在布兰登大学破产后去了俄勒冈州的一所大学,可这并不是她内心向往工作环境,俄勒冈州天气不好,随时都是下雨的状态潮湿的一切让她感到厌烦,可又欠缺一个逃离的机会。偶然有一天,她接到了路易丝让她面试委员会的信,她满怀信心期待用心准备面试,却发现这次面试只是走一个形式,要选取的人早已内定。更加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他们仍然要让玛丽把这个形式走完。此时,一直胆小怯弱的玛丽鼓起勇气进行了她的反抗坚持不读路易丝要求她读的文章,她要说她自己的内容,说易洛魁人的冷酷无情残暴行径,说《圣经》,关掉她所戴的助听器,屏蔽他人阻止的言语。 此时的玛丽在我心里闪烁着奇异光芒,她关掉助听器的行动,是对这不公平规则的最好反抗。 社会总让平凡人做服从的样子,我们没有大声喊叫的权利,也没有改变世界能力,没有大梦想,没有远目标,只不过想过好自己的生活而已,但是很多时候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会遭受到阻碍。 托拜厄斯·沃尔夫通过这本书也算是为我们这种平凡之人对着世界发出了一个声音。 在我开始工作后,这类似的事情也有很多,更多时候面对不合理的规则时更多的是感到无能为力,我常对学生说一句可能看起来比较消极的话:在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前,我们能做的只有是去适应这个世界。这是我的一种妥协。所以我爱玛丽,因为在玛丽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性格上的缺陷,平凡普通,喜欢旁观,事不关己,对现实环境也会抱怨却从不会想着去改变,更会失去自我的去将就别人……可我爱她的原因,是在故事结尾,她做到了可能我永远都做不到的事情。 世界需要大人物完成改变,这是必然的,可我们也是按照自己想法活着的人啊,难道勇敢地在这千疮百孔的世界上活着这么一件伟大的事都不值得赞扬吗?

  《北美殉道者花园》读后感(四):我们都是殉道者

  总体给了我一种丧丧的人生真实感。看着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们在生活中做的选择。雪中的猎人中 三位主角的颓丧,前一刻还在餐馆里有主观意识地点亮人生最果腹的满足感,下一秒就被作者揭示了悲剧的结局。一个微弱的、逐渐熄灭的声音“我要去医院”将成为冬日里后半程最坚定的声音,在胖子和弗兰克关于地图(人生)的反复确认之下,是死亡的不可逆。

  之所以挑这个故事的原因 是一开始这本书的基调并不是我时常阅读的风格,一直在企图找到作者在各个独立故事中所要一以贯之的中心思想。雪中的猎人用最直白的死亡和最显眼张力带着读者(我)找到了一些共鸣

  应试教育告诉我....当看不清中心思想的时候,就回过头去看看题目。北美。殉道者。花园。一开始我对故事的人物有一些愤怒。为什么队友中弹了还在为自己吃没吃饱而焦虑,为什么一个教授在研讨会愤然诘问和因为学术严谨拒绝给生活困难的老师一个终身职位,最后面对自己的出轨却选择沉默。为什么吸烟者的三个孩子还在互相推搡犹豫进退。为什么面对面中会有趾高气昂性爱没有爱情

  我想这里的道,首先是对于生活而言的。这是生活,生活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他们都在各自生命道路上行进着。他们有一无所有底层人,有受过教育的教授。有已经金婚的老夫妻,有领证三天的小年轻。他们是形形色色的真实的人,他们的人设中可以是生活的强者,也可以是心有余力不足的普通人。他们一起组成了社会的道路。这条道路最美好一面,我想可能是上述问题答案对立面,我们耳熟能详的正能量,爱包容永恒

  但这里殉道的丧-,-可以说是大潮流中无可避免的一部分。我个人学习的是,无论强者弱者,请接受这条道路。我们会有多吃多占的愧怍,同样也有小肚鸡肠的计算。这是一个矛盾的两面。遇到矛盾怎么办!马克思教导我们要抓主要矛盾。这里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题每个人都会答,但这条道路我们只是刚刚开始。

  《北美殉道者花园》读后感(五):《北美殉道者花园》的异化翻译

  先说说几句关于作者的话。托拜厄斯·沃尔夫和雷蒙德·卡佛齐名,被归类到所谓肮脏现实主义作家(dirty realists)的流派中。肮脏现实主义这个术语,是由《格兰塔》(Granta)杂志编辑比尔·巴福德(Bill Buford)创造的,用来指代那些用简朴语言描述普通人生活肮脏、龌蹉面的现实主义作家。因为这些作家的语言特别简单和普通,经常只对故事进行表面的描述,很少描写环境和人物心理,所以也可以把他们看作是极简流派的成员

  最先接触到托拜厄斯·沃尔夫的作品,是因为我的一位作家朋友给我推荐,说沃尔夫这位作家值得关注,于是我便在《纽约客》小说播客上找到了两期阅读沃尔夫作品的节目。在那两期节目中,编辑邀请嘉宾来阅读和讨论的两篇小说是《那个夜晚》(The Night in Question)和《脑中的子弹》(Bullet in the Brain)。这两篇小说我反复听了许多遍,相当喜欢,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被收录在这本《北美殉道者花园》里。当然,这本册子里面收录的《吸烟者》、《雪中猎人》、《北美殉道者花园》、《温菲尔德》,都是沃尔夫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也很耐读。

  现在谈谈翻译。这本小说集由已故的翻译家孙仲旭老师翻译,是他的遗译。知晓孙仲旭老师已经有好几年了,自己作为翻译也曾得到过他的鼓励惭愧的是,这本短篇小说集是我所阅读的孙老师的第一本译著。

  然而,按照国内翻译批评常见标准来看,这本书的翻译或或许并不太好。从国内读者对翻译的评论来看,除信、达、雅这三字箴言以外,忠实和通顺(及它们的变体)恐怕就是最为常见的两个词了。在我们大多数读者看来,好的译文通常显得很自然,句式结构合乎语言习惯,读起来不拗口,意义不会显得模棱两可

  托拜厄斯·沃尔夫的原作读起来十分流畅,而孙老师译文的节奏却显得有些破碎,读起来有些卡顿。人物对话显得生涩,不连贯。句子中连接词保留过多,让本来就简单的语言显得拖沓。总而言之,译文不那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或者说不那么地道。然而,我在这里并不打算批判这本书的译者,也不为其进行辩护。

  《北美殉道者花园》这本译作是典型的异化翻译。根据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中的阐述,异化翻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既选材之异和话语之异。至于选材之异,所谓肮脏现实主义这个流派,其写作手法、特点本来就是异域的产物,通过翻译介绍到中国的语境里面,本身就是一种异化,无须赘述。至于话语之异,它在《北美殉道者花园》显得尤为明显,也是我说这本译作是异化翻译的主要原因。

  所谓话语之异,其针对的是那种话语的通顺策略和译作的透明效果。追求通顺的翻译,就意味着抹去源语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异质性 , 造成译者不在场的错觉。孙仲旭在翻译这本小说集时,有意或无意地拒绝了目的语言对他的影响,在译文中很大程度的保留了源语言的句子结构、连接词、冠词等,无疑让译文不起来不那么朗朗上口。但是,他的这种异化翻译,又不是鲁迅式的硬译,也不是不懂原文的胡译。

  这种译者拒绝隐身的异化翻译,常常会招致读者的批评。但是,从文化上讲,异化翻译其实是对本民族中心主义的抗拒,是有利于文化传播和融合的。另外,异化的翻译还扩充了本族的语言,为读者培养了不同的阅读习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