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北京这么惨,为什么还赖着不走?” | 不好意思,我真的很好
这 是场 库 的 第 1852 部 每 日 一 片
我 明 白 你 会 来,所 以 我 等
时长:04'47'' 星级:7.8
北京租房价格又涨了,
不止是租房,北上广深的房价高不可及,别说二胎了,年轻人连一胎都生不起,更有大把年轻人不想结婚。
文章第一段是这么写的:
求您了,您一个人找不到对象不等于全北上广的人都找不到,您一个人生活觉得孤独不代表所有单身年轻人都孤独。
况且您说的这不叫孤独,顶多是寂寞。
在北上广生活,压力当然大,但除了压力之外,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离开北上广无法得到的东西。
今天这部短片里,V姐采访了几位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在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前,听他们讲述,为什么自己还愿意留在北京。
关于“对你来而言,什么是最大的压力?”
他们这样说:
丁云岩 来京3年
25岁 公关
杜恒 来京3年
26岁 摄影师
曾学真 来京2年
24岁 剪辑师
“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房价,租来的房,其实不能算是一个家。”
房萌 来京10年
29岁 艺人经纪
比起那些刚来北京没多久的人来说,来北京已10年的房萌的压力,更多可能是要和比她更年轻的人竞争。
“越来越多94、95年的年轻人在工作中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有一种不进则退适者生存的感觉。”
恐怕并没有。
“如果你想过安逸的生活,你回家就好了啊,来到这里还不是因为你想看到更好的世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想做别人不能做的事”
“在北京,是有无限可能的。”
这是丁云岩和房萌对我说的话。
的确,自从新世相的北上广火了之后,每年都有那么一段时间,网络上会出现那么一批想要逃离北上广伤春悲秋的文章。
想必是没有吧。
爱情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是这么说的,那些口口声声说着要走的人从来不会离开,真正想要走的人,挑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披上大衣就走了,再也不会回来。
放在生活里也是一样。
离开,可能是荣归故里,也可能是急流勇退。我不在乎这里的一切了,我要重新开始,或者我在这里过够了想换一种生活,这是一种体面的出走。
而逃离,是多么仓皇无措的一个词儿啊。
这证明你在这个城市没有获得你想要的生活,证明你抛弃了你的尊严,你的努力,证明你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你向那些带给你焦虑的社会种种因素低下头妥协,爷怕了您嘞,爷这滚蛋走人了。
可能吗?
当代的年轻人哪有那么容易就认输。
或许有人会说,那么高的房价,那么多让人感到糟心的事,难道还不够理由让你离开?
大多数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宁愿要北上广一张床,也不要家乡里一套房。
整租租不起了,那就租单间,这里租不起了,那就换吧,换到租得起的为止,在不行了我住回龙观总该行了吧。
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我,从小就被灌输了一个道理: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不成?
除此之外,当我们在大城市多呆几年之后,更难以回到家乡那个小城市。
孤独吗?
不孤独,反而热闹的很。
你站在时代的中心,你和你的朋友聊着最新鲜的话题,这个国家的一丝风吹草动你最先知道,哪怕只是拿着卖白菜的钱却操着卖白粉的心。
你享受着这个国家最便利的服务,快递三天内就会送到,想吃各国美食,下了班就能去吃。
回到家乡能做什么?
业余生活除了看电影和KTV,你发现你和你家乡的朋友再也没有能说到一起的话题,也就剩下和邻居家大婶聊聊家长里短。
这才是真正的孤独。
来都来了别矫情。
片中的房萌也说了,你知道的,不管学的什么冷门专业,不管家里有多少钱,哪怕一贫如洗,只要努力,北上广依然能给你无限的可能。
所以,别拿压力当借口,也别看了几篇《房假是最好的避孕药》就感到人生绝望。
大多数这类网络爆文不过在贩卖焦虑,目的是利用你的焦虑而完成KPI生产一篇篇十万加。
找不到恋人的单身朋友也请不要着急,拥有一段美好的爱情很幸运,却绝非必然。你需要做的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耐心等待大胆追求。
这是两码事。
【和V姐聊聊】
你为什么要来大城市打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