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油腻感”七大症状,你中了几条?
前段时间,微博热搜榜上多出一个有意思的名词——“少年油腻感”。
其实“油腻”这个词最早火爆社交圈源自于冯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
他在文中提到,近两三年,自己周围的一些中年人被很持续地很有节奏地拎出来吊打,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油腻。
冯唐所指的这些“油腻中年”在世人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呢?网友们列出以下几大症状:身材走样、不修边幅、喜欢玩串、喜欢吹牛逼、喜欢说教、喜欢讲黄段子、喜欢追忆从前……命中率越高,代表你越油腻。
除了“油腻中年”,后来还衍生出许多相近称呼,比如“油腻青年”、“油腻妇女”等等。其中,“油腻少年”应该是关注度最高的,毕竟它的辐射人群是国内目前最红的一批流量代表。
相比于从外貌一直被diss到灵魂深处的油腻大叔们,那些既不秃也不肿又不邋遢的精致小鲜肉,又为何会被贴上“油腻”的标签?
今天偶遇编辑部的小姐姐们,为大家精心总结出几大“少年油腻感”的症状表现,希望能助各位渡过这场油腻劫。
快来看看你中了几条
1. 过度自恋
油腻少年们基本属于不照镜子会死星人,上厕所照,路过商场橱窗时照,出门吃个便饭也能对着镜子整理发型45分钟,和你约会喝杯咖啡全程目光深邃地望着你的方向,你以为他在看你,其实他只是在欣赏你身后玻璃窗里的自己。
他们总是沉溺于自己的美貌无法自拔,觉得全世界都迷上了自己,他是电,他是光,他是唯一的神话,你没看上他,你就是sǎ。
2. 过分耍帅
帅而不自知的男人当然可爱。但要命的是,并非所有男性都如此,有些人不仅自知,还迷之自信,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摆出一副邪魅狂狷的表情,时时刻刻都是老子天下第一帅的即视感。
早年间的“霸道总裁”黄先生就曾因为太爱耍帅而被网友长期diss为“油腻本腻”,直到后面演了《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和《无问西东》,才逐渐摆脱这种阴影。
可惜,当今的娱乐圈里却有越来越多的少年们开始走上霸总老路,油得简直要溢出屏幕了……
3. 过于刻薄
想起早前本打算采访的一个人,起初是通过一档节目被他的精彩表现吸引,身边不少朋友也表示听他讲话如沐春风,认为此人应该很nice。结果准备做功课翻看他的微博时,却被满屏的刻薄吓到。
他在微薄里不仅*自己的客户,还对他们极尽嘲笑和挖苦,把尖刻当成幽默。所有的小清新都在那一刻烟消云散,欣赏瞬间转为厌恶。
4. 过于套路
有些人唱歌套词,恋爱套路,工作随便应付。年纪轻轻却像根老油条,深谙各种潜规则,永远一副老子早已看透一切、随时都要指点江山的架势。
为人处事虚头巴脑,惯性假笑,喜欢拍领导马屁,恭维对自己有用之人。刚见面就握着你的手一口一个哥啊姐啊的,仿佛你们相识多年。手握世间一切痛点,随时切换社交方案。
5. 过于轻浮
那些在亲密关系中的油腻子,认识没两天就满嘴“宝贝”、“亲爱的”、“么么哒”、“想你了”。
一上来就要你的自拍,推辞说没有就让你“立刻拍一张发过来”。
王者荣耀开黑各种秀操作,一边秀一边不忘撩你“快夸夸我”,面都没见过,就说“希望你可以天天梦到我。”
最后,以太过“油腻”负分出局。
6. 喜欢炫耀
前段时间正当红的“富恒”小哥哥被网友各种diss,说他炫富炫得幼稚——发自拍感慨手抽筋,结果是变向晒表;机场照,每个角度都能拍到表;晒新电脑,旁边还要摆两双新鞋;发微博说自己在看剧本,配图还是新鞋……
此外,他还晒钢琴,晒滑板……据说滑板视频只有一个动作却重复拍了63遍???好吧,竟然有一种迷之蠢萌是怎么回事
还有一种人非常喜欢炫耀自己的过去——打过多少架,拿过多少奖,泡过多少妞——他们可能知道那些牛逼就像青春一样回不来,所以必须反复提及让人不忘怀。
要知道,少年们一旦开始炫耀,就等于走上了油腻的不归路。
所以这位少侠,你快回头啊!
最后一条症状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书么不读,逼么瞎装。”
油腻少年偶尔涉猎一些文艺作品并非发自热爱,只不过想以此增加自己的谈资,泡泡妹子撩撩汉。
他可能听过的乐队还不超过10支,看过的文艺片还不超过20部,读过的书还不超过30本,李志和左小祖咒还没分清楚,就已然表现得像个老江湖了。
跟你交流时的每一个字都在强调“老子与众不同,老子跟你们不一样”。
他们所有的思考都来自知乎豆瓣,所有的艺术熏陶都为了发朋友圈彰显逼格——油不油腻我不管,不装X我就浑身难受可是真的。
1. 不要成为一个胖子
2. 不要停止学习
3. 不要待着不动
4. 不要当众谈性
5. 不要追忆从前
7.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8. 不要停止购物
9. 不要脏兮兮
其实这些建议不仅适用于油腻中年,也适用于所有油腻少年——毕竟油腻不分性别不分年纪,谁都有可能中招。
但仔细想想,与其说是他们太过油腻,倒不如说——
他们只是不懂得如何使用让人舒服的方式,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有些人明明只是想进一步了解对方,却因为过于亲昵而被认为太过轻佻。
明明是想说些关心对方的话,开口却变成了网络上用烂的套路和梗。
永远说不好开场白,找不到聊天话题,一开口就是让人头疼的“扣分现场”。
弄巧成拙,让人叹息。
一个人变得油腻,不是一天炼成的。从青涩新手到油腻老手,必然经历过几次令人挫败的社交事故。
有的人在受挫后领悟到让人舒服地表达方式,成功进阶。
可能他们以前遇到心动的女孩,会红着脸向女生要联系方式,想尽办法了解对方的喜好,又不敢太唐突,生怕吓坏了对方。
结果变得油腻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女孩都忍不住试着撩一下,不再花心思去了解女孩在想什么,反正网上有通用的撩妹套路,连送礼物都是别人整理出来的标配套装。
从前,人们表达喜欢时,有藏在书桌深处的情书,有课堂上压在课本中传递的小纸条,有“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承诺。
现在,我们好像越来越不懂得如何表达感情了。
如果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一场真心与真心的交换。那么如今,相较于让真心坦诚相见,我们变得胆怯于掏出真心,转而把它包装起来,在交流的高手过招中见机行事。
有的人害怕真心被伤害,用厚厚的铁盒子包装起来。即便认识了很久,我们也未曾见过他真心的样子。
有的人担心真心被看低,用镶钻的金盒子包装起来。一开口便是金钱的味道,他的真心是什么味道,无人知晓。
有的人只会模仿别人,把真心包装成千奇百怪的样子,夸张的蝴蝶结,扎眼的颜色,希望能立刻吸引他人的注意。
但可惜的是——
真心不油腻,是包装盒传递方式让真心变得“油腻”,甚至给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因为被冒犯到而感到排斥。
你完全可以少转几个弯,少耍几个心思,少学几个套路,就直接把真心掏出来,跟对方说:
“请问……你愿意看看我的心吗?”
----------------------
文字创想家|浮笙姑娘、大鱼
▽
转发此文章,假期不油腻
1000件精选好物任你挑选
点击图片进入好物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