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婚姻的不幸,早已注定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婚姻的不幸,早已注定

2018-11-14 09:31:13 作者:点击蓝字关注? 来源:有书 阅读:载入中…

婚姻的不幸,早已注定

  点击上方“有书”,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文 | 鱼白 · 主播 | 简宁

  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围绕着唐太宗昭陵的山峰上,错落分布着多位嫔妃和公主的墓葬,其中的一些,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位置显赫

  作为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的墓葬规模,为何堪比皇后规格

  (视频拍摄者:申威隆 关中拍客)

  新城公主出身高贵生母为唐太宗最爱的长孙皇后。

  作为唐太宗最小的掌上明珠,她从出生起,便拥有至高无上荣耀宠爱

  她人生的出场和终结,都伴随着皇恩浩荡恩宠无双。按理说新城公主的故事,应该包含着世间美满的一切。

  然而,所有命运馈赠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第一章

  贞观八年(634年),一位高贵的公主降临人间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对这个小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含在口中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恨不得将天上的月亮摘下来给她。

  唐太宗子女众多,仅女儿就有21个。作为最小的女儿,又是长孙皇后所出,小公主获得的特殊宠溺溢于言表

  唐朝对于公主的册封有严苛规矩

  一,《唐六典》中有言:“凡是名山、大川及帝都长安附近的地区,皆不可以作为封地下赐。”

  因为这些地区,代表皇权权威与唯一性。

  二,公主未成婚,不可以获得实质性的封地。

  唐太宗对此置若罔闻,小公主刚刚八岁时,唐太宗居然把五岳之一的衡山,所在的衡山郡封给她,让她破格成为了“衡山公主”。这也是所有公主中获封时年龄最小的一位。

  这不算完,没过多久唐太宗又给衡山公主增加了一次实封,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唐朝,所有公主只有在出嫁时才能拿到实封,而九岁的衡山竟然在出嫁之前就有了实封,父亲对她的宠爱,可见一斑

  衡山公主是幸运的,生在皇家,锦衣玉食,高高在上。在一众子女中,得父皇母后疼惜,小小年纪便荣宠至极。

  同时,她也是不幸福的。长孙皇后在衡山公主两岁时就去世了,嗷嗷待哺的小新城只能跟着乳母生活

  年幼的她,尚不能知晓丧母的悲痛无助,但母爱缺失一个孩子心理上造成的伤害,恐怕要用一生时间来修补。

  幼年丧母,父亲也无法亲自抚养陪伴衡山,所以唐太宗把最好的,最尊贵东西都给她,这也算是一种亲情补偿

  第二章

  成年之前,衡山公主的主心骨是父亲唐太宗。

  唐太宗疼她,宠她,她心安理得接受父亲对她人生的所有规划

  生活在太平盛世,不需要颠沛流离,不需要勾心斗角,衡山公主就是真正在水晶宫里长大的无忧无虑琉璃花。

  直到唐太宗驾崩,衡山公主才从完全附属于父亲的状态中走出来。从此,她的依附对象成了驸马长孙诠。

  命运还算厚待她,长孙诠是衡山公主母家之人,亲上加亲,一表人才文武双全,对她体贴有加,呵护备至。

  新上任的皇帝是同样疼爱她的同母兄长李治,特意晋封她为“新城长公主”,送她风光出嫁。

  婚后,新城和驸马两人携手度过了七年的美满生活,新城公主一心一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了父亲之外的另一个男人

  夫妻二人的恩爱后世出土的新城长公主墓志,有所记载:

  “调谐琴瑟,韵偃笙簧。标海内之嫔风,为天下之妇则者矣。”

  白话就是:

  夫妇二人,像是音律相谐的琴瑟之音,节拍相合的笙簧之韵。公主的品德行为,成为了天下妇女标杆典范

  新城公主把曾经缺失的母爱,用夫妻之情做了替代。人都是需要爱的,新城公主不仅需要父爱,母爱,他爱,她也要把爱给予他人。

  长孙诠就是她爱的人。在这段婚姻中,新城公主完成人生中第一次爱和被爱的交换情感上得到圆满

  托·富勒说过:“命运常在给你带来幸福的同时给你带来不幸。”

  新城的人生转折就在于此:

  当她正要在全新的生活中,携手爱人一路前行时,爱人却离她而去。长孙诠是她新生的领路人,也是让她再次失去归宿的终结者。

  长孙家族遭政敌陷害,长孙诠作为驸马也无法幸免,流放中被阴谋杀害。

  长孙诠是无辜的,权力政治是扼杀新城幸福的罪魁祸首

  一直以来识大体有分寸的人间典范公主,这次终于爆发了。

  她没有大吵大闹,没有去找哥哥李治哭诉,但她用了一种隐忍的方式无声抗议

  长孙诠去世后,她从此不再梳洗打扮,她将自己困在房里,任由悲伤把自己湮没,任由自己在回忆里沉沦。

  画地为牢,整整四年。

  如果唐太宗的父爱能给予她物质虚名之外的东西,比如教会独立成长

  如果有母亲从小陪伴她长大,关键时刻开导她,给予她温暖和支持

  遭遇意外和变故时,她不会被彻底击倒,不至于抑郁成疾,亲手将自己的后半生埋葬。

  第三章

  公元663年,为了让小妹开始新生活,唐高宗李治将新城公主许配给京兆韦氏的韦正矩。

  第二任夫君韦正矩并没有将新城公主从过去的悲伤中拯救出来。

  新城公主既有对长孙诠的深深缅怀,又带着对韦正矩的无比排斥,两种情绪的加持之下,她变得易怒和消极

  两人时常发生矛盾争执日子过得并不快乐。四年前新城公主的丧夫之痛,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疏解。

  加上第二段不幸福的婚姻,她始终郁郁寡欢,长期处于压抑之中,这种不良情绪,给新城公主的健康埋下了极大隐患

  婚后不到一年,新城公主就得了急病,百般调理不见效,病了半个多月,就撒手尘寰,终年30岁。

  被盗墓贼毁坏的新城公主墓室壁画

  《新唐书》记载 :

  新城公主改嫁韦正矩,韦正矩因此升官,却对公主不以礼相待。

  不久,公主突然去世,高宗诏令最高级别官员共同会审驸马,韦正矩不能辩白自己和公主的死无关,于是被高宗处死。

  而新城长公主,被越级安排用皇后的礼仪安葬在父亲的昭陵旁边。

  我想,韦正矩对新城公主终究是心怀有异吧?否则他怎会在面临审问,生死攸关时,竟然无法为自己辩解?

  如果他曾经爱过公主,他一定会用爱意温情,重新唤醒公主冰封的心,他一定会用包容大度,陪着公主疗愈过往的情伤。

  也许,他爱的根本不是公主,而是迎娶公主之后附带的功名利禄

  第四章

  新城公主病逝后,唐高宗李治用皇后的葬礼规格厚葬了她。

  有人会说,这是何等殊荣,何等宠爱!

  盛宠空前绝后,就连史书上也留了厚重一笔。不知道新城公主,能否泉下有知,对此欣慰一笑?

  劳里逊曾说过:“人是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命运的。”

  她是盛宠的公主,却不是最好的自己,自从生在帝王之家的那一天起,走的每一步,都不是她的选择。

  一生看似风光体面,但恩宠背后,谁又知道她的悲凉

  盛名富贵和荣华,并没有许她一生美满和幸福。

  权力和地位的手杖,敲不开幸福的大门金钱铸成的爱神之剑,射不中有情人的心。

  这世上,还有很多事,比这些物质虚名重要的多。

  比如母亲温暖怀抱,父亲慈爱教导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爱情

  所有浮华虚名,都不及家人围桌,虽粗茶淡饭,却欢声笑语不断,那些平凡却稳稳的幸福。

  若有来世,愿新城公主和爱人白头偕老,含饴弄孙,不入孤独王家

长安月下,神都故梦

  ?

  背景音乐小时《望》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有 书 君 点 赞 哦 !

  作者:鱼白,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

  主播:简宁,有书签约主播,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安宁个人

  你宠溺的点赞,让专栏伴你同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