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缘》好段摘抄大全
1、他手中握的哪怕是天下闻名的妖刀‘烟雨残红’,只怕也不会令这汉子如此惧怕。但纪若尘捡的是把普通钢刀,先折去刀头,再在石头上将刃锋敲得残缺不全,然后方拎了这把破刀,在众人面前那么一站。
2、“世间万事皆有前因后果,若事事皆依因果而行,岂不是活得如扯线木偶一般?” ----烟雨江南
3、个之在是劳尘月打着成是个侣,怎知解脱月打着成是个门? ----烟雨吕南
4、出剑之时,他已可看出她双瞳深处,淡漠下掩藏着的茫然与错乱,古剑穿心后,她瞳中更有不加掩饰的错愕和凄然。或许是他的演技高超,或许是她道心早乱,阴差阳错之下,才有了如此轻易的一剑穿心。 ----烟雨江南
5、不管世间沧桑如何
一城风絮 满腹相思都沉默
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李健
7、云风道:“虽然我还是不知道此世的意义在哪里,不过我用了十一年的时光学会了先把这事放下。既然想不明白,那且先专心修道,做做手头的事,日后说不定哪一天也就明白了。”
说到此处,云风拍了拍纪若尘的肩,道:“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那些肯定正确的事。无论如何,修道总是不会错的。” ----烟雨江南
8、尘缘如梦 几番起伏终不平
到如今都成烟云
情也成空
宛如挥手袖底风
幽幽一缕香 飘在深深旧梦里
繁花落尽
一身憔悴在风里
回头时无晴也无雨 ----李健
9、也曾有两人或为兄弟,或为亲朋,修道炼丹,善始善终之时,可是十世中也无一世。不知几多少次轮回,她无忧无虑地生活,他则四处征战,杀人盈野,凶名传世。直至垂暮之年,两人才得匆匆一晤,于是她才悟起了轮回因缘,恍然一生平安的源头。然而他阳寿己终,一面之缘,此生己尽。又有数世,她独自度过一生,直至临终前刹那的明悟,才想起曾在幼时曾在水中跃起、为自己挡去一箭死劫的大鱼是何来历。也曾有饥荒之年,她本该跻身饿孚,但总会有一只或鹿或羊的兽畜在她面前停下,就此成了她腹中之食。
如此的生生世世啊…… ----烟雨江南
10、明皇胸口如被大锤猛击,面上血色尽去。他顺着高力士的目光望去,却只见到东首那座已经坍塌的偏殿。
想必那一缕芳魂,正在这断壁残垣下,宛转低吟。
明皇须发尽白,形容枯槁,刹那间若老了十岁。许久,他方挥了挥手,也不回殿,也不乘车,独自向西蹒跚行去。高力士急忙跟上扶好,却不敢劝明皇披衣登车。杨玄礼并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也不敢登车骑马,俱都跟在后面步行。千名禁军,纷纷收拾营帐辎重,护驾西去,再也无人喧哗。
昼去夜来,马嵬坡上,千树万树梨花忽然一夕花开,漫山遍野,尽作槁素。更有风吹残花无数,恰如雪落霜飞、星坠胜雨。 ----烟雨江南
11、方知道世间故事,原有根本;顺缘逆缘,皆是前缘。 ----烟雨江南
12、“为何有些人越没本事,就越张狂?”
济天下略一思索,便答道:“这等人或是仗势妄为,或是井底之蛙,其实比比皆是,不必在意。须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烟雨江南
13、门外就闪进一个少女,低低挽着朝云髻,淡淡着着胭脂红,垂垂戴着紧步摇,斜斜卷起薄纱袖,露出香藕样的手臂,水葱似的指甲。正是那未遇范蠡的西施,不谙世事的貂禅,未落风尘的柳如。
14、高力士应了一声,寻个凳子,登了上去,将三尺白绫搭在梁上,结了个死结。然后下来,仔仔细细地将凳子擦得干干净净,就侍立一旁,默不作声。
玉环跪坐于地,将身上明皇所赐佩玉、发钿一一,最后玉手摸到那支顶端四蝶纷飞,下垂琳琅珠玉串饰的紫磨金步摇,不由停了一刻,方才取下来与其他饰物摆在一起。她解去沉重的外氅,只着纯白素衣,在高力士搀扶下,登上木凳,将一颗臻首探入白绫,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幽幽地道:“原来,这就是帝王之情呀……”
高力士始终低头垂目,也不知是否听到了。
咣当一声,木凳翻侧,滚了几滚,撞到了殿角的墙壁,这才停下。 ----烟雨江南
15、我们一直所坚信着的存在,一定在某个地方存在着。 ----烟雨江南
16、这一握,握定了百世轮回,千年尘缘。方知道世间故事,原有根本;顺缘逆缘,皆是前缘。 ----烟雨江南
17、能于顷刻间冻毙上古凶兽的寒雾已将女孩完全笼住。雾中的她安坐若水,两道晶泪自紧闭的眼角逸出,于腮角鬓边已化作缭绕雾气。
安静之后,是她的轻轻声祝地祷道:“惟愿佑我所我真心喜爱之人,一生喜乐平安。”
一点青莹自樱唇中浮出,飘飘荡荡,穿越了牢壁、寒岩、深海、夜空,消逝在那无尽的星空深处。
一卷《轮回》,于焉重开。 ----烟雨江南
18、时有李太白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传颂天下。
纪若尘闲时也要读些经史诗词,粗通文章,自也知道此句。
然而直到入蜀,他方才知晓李太白此句真意。蜀地险绝之甚,即使亲临也难信。壁立千仞的险峻之峰,连绵成片,似一道屏障傲然横绝天地之间。斧劈刀削似的山壁间,松木倒挂,飞泉直泻,难觅人迹与兽痕。然则观望之险,犹不及攀越之怖。当纪若尘横托顾清,盘行于鸟肠般细道时,每每有凌空蹈虚之感。山林中又是阴风与岩啸并起,魅影憧憧,饶是纪若尘见识不凡,也不免心生胆寒。
19、这点星炎闪耀七次后,终化烟而去。火尽烟消处,正浮着一枚通体青色、晶莹润泽的蛋。
纪若尘微笑,笑得欢畅,眼角却有一滴泪下。
什么王图霸业,什么诸界称雄,什么夙世情仇,在这一刻,皆化浮云。 ----烟雨江南
20、秋雨萧萧瑟瑟地落着。此时北地己呈金黄,江南仍是翠绿翠绿的,柳丝青草被蒙蒙细雨滋润着。或许因为雨已经凉了的关系,绿中也有了些苍凉。纵使是江南水乡,这个时候的雨也会给人带来缕缕愁丝。
21、这人虽是一身道装,然则面如凝脂,唇如点朱;双眉如剑,决绝中隐有三分荡气回肠;眼若晨星,剔透处另现万倾烟波荡漾。举手投足,均让人回味无穷,含笑若朝花带露,不语时恰似玉盘凝霜。
22、纪若尘一身华服,除了剪裁补极是合身外,全身上下并无多少装饰,素洁简约。但正是如此,方衬得他定似石,渊胜海,人如玉,气若龙!诸派青年弟子当中多的是一表人材的才俊,单以容貌身材而论,纪若尘虽是上佳之选,但也非出尘脱俗,一骑绝尘。真正难得之处恰在他气势内敛,不收不放,恰到好处,于一股莹然气华之中又隐隐透出古拙苍桑之意,就似已识见过千年沧海变迁一股。
有诸内而形于外。
纪若尘润中有拙,大气如此,乃是心志神识修为己臻上佳之境的迹象。他此刻年纪尚轻,道行并不是如何深厚,然而心性神识为万物之基。
23、百世轮回,转瞬而过。
今生今世,他成了九幽传人,而当年弃他而去的伊人,则成了艳名遍天下的杨妃玉环。她前世弃他而去,今世却因他而亡,也算是因果循环,造化弄人。只是此刻他已知道,实情并非如此。如不是诸多意外,这一世他命中注定的本该是再次死在杨玉环手中。与他爱恨纠缠不清的,本该是这个女子。 ----烟雨江南
24、其中多少爱恨交织处,多少豪情、皆化作了绕指柔,却又如何分说?
百世之前,他也曾为君王,英武雄壮,世所罕见。其后为博伊人一笑,广聚天下之众,筑高台于太行,名为鹿台。高台成而天下反,他此时已知伊人为妖,却无分毫悔意,守高台而拒天下英豪。姜尚虽请下十万天兵,令得他节节败退,最终困守孤台,他却仍笑谈风云。只是他万万没有料到,伊人最终却弃他而去。那张狐皮之下,竟是凛凛仙气!
望那洒然背影,他愤而举火,焚了鹿台,也焚了自己。 ----烟雨江南
25、“一人一半,不许过线!不然,你就是禽兽!”
…………
“过线即是禽兽,而我一夜未有过线,这……岂非是禽兽不如?” ----烟雨江南
26、你学我秘术经年,此次下山若连个男人都抢不到,岂不是堕了我的威名? ----烟雨江南
27、说话间,从门外走进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子。众人抬眼望去,惊觉眼前一亮,一团火红撞入眼中。但见那女子鬓发高挽,额描花钿,眉如春山远黛,眼若临水秋波,眸光流转间,媚态毕生,勾魂夺魄。她下穿大红滚边曳地长裙,一抹湖痕绿的锦缎兜衣,酥胸半坦,外披一件红色薄纱的袍子,一举手,一投足,婉转嫣然,风情万种。狐媚之态,犹胜昔日妖媚祸国的妲己几分。
28、云风微笑道:“若尘,你看。这芸芸众生,大多数人劳碌一生,求的不过是温饱二字.又有些人时时处处钻营逢迎,为的亦止是名利二字。其实纵是坐拥天下又能如何?这副皮囊仍不过吃三餐眠三尺,百年后一入黄土.我辈修道之人,又有几个俱大神通者真愿高踞那庙堂之上,受四海朝拜?可是若尘,这些在我们看来全无意义的事,在他们而言往往就是生存的全部。我们仅是幸运了些,入得道德宗,方才有这时月感叹的机会。说来,我当年也曾有如你今日的迷茫,那时我创录的是下山历练,游历天下,十一年后方始回山。“
29、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
热情热心换冷淡冷漠
任多少深情独向寂寞 ----陈玉贞
30、人间的悲伤,无非是生离和死别,战争是生离和死别的原因,但,衰老也是啊!父亲垂老,两目视茫茫,然而,他仍记得那首哀伤的唐诗。父亲一生参与了不少战争,而与衰老的战争却是最最艰辛难支的战争吧? ----张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