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姚语堂的生当看艺术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姚语堂的生当看艺术

2019-10-07 07:2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姚语堂的生当看艺术

  1、女孩子知道自己有人对她痴情,对大家会更文雅、更和蔼、更同情,因为她在爱人眼光中找到了自己。 ----林语堂

  2、一个人命运是依他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决定。 ----林语堂

  3、绅士演讲应该像女人裙子,越短越迷人。 ----林语堂

  4、“聪明难,由聪明转入糊涂为尤难”,此绝对聪明语,有中国人之精微处世哲学在焉。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为而无效,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林语堂

  5、幸福: 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游戏。 ----林语堂

  6、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 ----钱钟书

  7、有头脑才学的女人是天生了教愚笨的男人向她颠倒的,因为他自己没有才学,他把才学看得神秘了不得五体投地爱慕,好比没有钱的穷小子富翁崇拜。 ----钱钟书

  8、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林语堂

  9、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林语堂

  10、父爱人类文明产物母爱却是与生俱来的。 ----林语堂

  11、中国文化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明慧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这种达观也使他产生了自由意识放浪爱好,与他的傲骨淡漠态度。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 ----林语堂

  12、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最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希望。 ----林语堂

  13、做人也是如此: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林语堂

  14、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怎样利用余暇时光就可以了 ----林语堂

  15、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林语堂

  16、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林语堂

  17、明清批评家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挂钩;我们自己学生时代就看到提倡“中国文学改良”的学者煞费心机写了上溯古代的《中国白话文学史》,又看到白话散文家在讲《新闻学源流》时,远追明代“公安”、“竟陵”两派。这种事后追认先驱事例,仿佛野孩子认父母,暴发户造家谱,或封建皇朝的大官僚诰赠三代祖宗,在文学史上数见不鲜。 ----钱钟书

  18、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伤心了。 ----林语堂

  19、我认为风味嗜好阅读一切书籍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 ----林语堂

  20、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中国人的信仰危机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林语堂

  21、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 ----林语堂

  22、爸爸常常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多少贫穷之家兴起来,多少富贵之家衰下去,他告诉我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随时准备失去了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林语堂

  23、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林语堂

  24、所以知道一个人,或是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自己真正喜爱的人。 ----林语堂

  25、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适当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理由。 ----林语堂

  26、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
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林语堂

  27、林语堂老先生评及苏轼: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秘书、酒仙、厚道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林语堂

  28、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林语堂

  29、女人是水,男人是泥,水渗进泥里,把泥塑造了,泥吸收了水,使水有了形体寄托,使水可以在这形体里流动着,生活着,获得了丰富的生命。 ----林语堂

  30、中国哲学家是一个睁着一只眼睛做梦的人,是一个用爱及温和的嘲讽来观察人生的人, 是一个把他的玩世主义和慈和的宽容心混合起来的人,是一个有时由梦中醒来,有时又睡了 过去的,在梦中比在醒时更觉得生气蓬勃,因而在他清醒的生活中放进了梦意的人。他睁着 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事情和他自己的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充分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 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 ----林语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