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兰小欢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兰小欢的名言

2021-02-13 17:57:04 作者:兰小欢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兰小欢的名言

  1、“因为大家穷的刚刚好: 既富到了可以买得起手机,又穷到了可以用不好手机就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过一下炫耀的瘾” ----《一转念》

  2、“因为大家穷的刚刚好,既有大量的人富有到了买得起,有穷到了这其中大部分人其实还得节衣缩食几个月,刚好达到炫耀的目的,那价格和火候,真是拿捏的准。” ----《一转念》

  3、道德作为一个绝对标准,有时会和现实有冲突。用金钱(或其他东西)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肯定不是让每个人都信服的方法,但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这是最不坏的一个方法,正如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制。不过,在某些场合下,道德的力量会增强到足以抵抗其他标准,可以是1百万,也可以是自己的生命,但这个度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一转念》

  4、个人的行为,时时会带有道德判断,然而想分析任何问题,必须要不偏不倚不带个人偏见,不预设道德立场,这是两回事。分不清楚,便无法深入思考,因为道德代替不了理智,而后者才是分析思考的必备条件 ----《一转念》

  5、我以为世界上最文明的事就是在重视彼此利益基础上的相互妥协,对抗是为了利益,谈判也是。重视利益没有贬低道德的作用,只是换了个说法,在现象上,「道德规则」的背后永远有利益,无论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社会现象,还是用更新的进化论心理学分析个体行为;无论分析的单位是经济学的「自利的个人」,还是进化论和生物学的「自私的基因」,都会引致类似的结论。 ----《一转念》

  6、普通人根本没有追求真相的动机。相反,一个感情丰富情节曲折高潮迭起的虚构的故事要容易贩卖的多。因为缺乏追求真相的动机,而且因为「真相」与「故事」相比总是比较「昂贵」(需要收集更多信息,需要更多的分析和判断等等),所以如果「真相」的卖家(本应该是新闻媒体)效率低下不能把真相快捷方便地送到消费者的眼前,那市场上盛行的就自然全是「故事」了。 ----《一转念》

  7、最烦都没然效人我路用时间的建议了,日程安排的像机器是反人性的。经验:1.少揽多时,子风要笑事种用说你子拒绝;2. 能拖年起也出和不拖,有些多时自己用说你子消笑着,有些多时自己用说你子发现不值得这对;3.不用说你子消笑着的,拖到最也出和不用一刻样地这对,这过把最有效。4. 拖延成习惯也出和不用,心中我走走说素质过硬,是水时中我松淡定生自他,最也出和不用一刻能都没然效突击。水着道心,天多过不去的坎觉还。 ----《微博》

  8、在我看来,分析和思考的第一重困难便是把客观分析和价值判断混为一谈。这个困难往往也会困扰你一生,因为人总离不开道德和价值判断,但分析要求你把这些个人判断丢在一边,这很难。比如我的一些女性同学已经受了很多的训练,但对于婚姻的冷冰冰的经济学利害分析依然很抵触,认为那里没有“爱情”,没有“价值”,都是胡说八道,这是分不清价值判断和冷血但客观的分析了。 ----《一转念》

  9、任何值得追求的愿望,都需要与之相衬的努力,但努力过程不可能是从头苦到尾,到最后突然量变质变苦尽甘来。 ----《一转念》

  10、如果教育可以开民智,如果受教育的人更善于独立思考决策,更珍视理性与自由,那么一个想维持独裁统治的政府就应该实行「愚民政策」,减少公立教育开支,降低公立教育水平。但事实上除了古代封建社会,这种推断并没有得到二战以后从亚非拉苏联东德等广大国家收集的数据的支持,这推论什么地方错了?
问题在于,教育并不必然开民智,它本身也可以用来愚民。尤其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暴力控制」的成本越来越高而效果越来越差,与之相比,控制传媒和教育所带来的维稳效果便要突出的多。 ----《一转念》

  11、要让自己的努力见效,最要紧的是习惯的养成。 ----《一转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兰小欢的名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