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地方(2)
时间久了,所以的人都被李大娘的这份爱感动了。也帮在着她四处打听和寻问。可是只是一个小县城,怎么可能问道呢?就是大城市,也犹如大海捞针,也无法找到。许多人劝过李大娘放弃。李大娘总是笑笑说:“做娘的都放弃了,那么还会有谁记起牵挂她呢?”
是啊,血浓于水,母子连心。这就是爱,这就是亲情,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是默默的付出。
有人问李大娘为什么只在县城里找和车站呢?李大娘平静的答道:“这里是离我女儿最近的地方,这里有她的亲人,家,还有我。这里也是她必经的地方,我希望她不管坐什么车回来,我都希望她第一眼看到的是我。所以我要站在离她最近的地方等她,我知道她会回来的。”
是啊,心的距离超出了实际的距离。站在这样一个离彼此最近的月台,还有什么可以阻隔亲情的燃烧呢?
是亲情,无法抑制李大娘停下脚步停下。是爱,支撑着李大娘活下去!
三
桃花开的那年,兰回来啦。
兰长大了,也成熟啦,可是也苍老了很多。而且一只脚接上了假肢。
她回来的时候,家已经不成样子。原来的土坯房已经东倒西歪,苍老接近坍塌。在风雨和天地间摇摇欲坠。一切都物是人非,破碎荒芜。而她的母亲,李大娘,由于寻找她劳累过度,加之思念成疾和终年饱一顿饿一顿而在两年前已经去世了。如今兰看到的只是一堆黄土,一方用乱石砌成的坟茔。兰看到母亲,看到坟茔,呆呆的坐在坟茔前,哭了三天三夜,那个声音是凄美的,撕心裂肺一般,听着让人有一种难以抑制的疼和痛。
从此,兰没有出门,很少说话。她在她母亲的坟茔前搭了一个棚,一年四季都住在里面,守着母亲。每天坐在母亲的坟前,自言自语的赔李大娘说话。没有人听懂她将的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这么多年,兰究竟去哪里了。兰在母亲坟茔周围种满了花和菜,每个季节,都会花香四溢,清香芬芳,淡淡如清幽,如她和李大娘之间的爱,沁人心脾。
兰的做法,很多人不理解。劝她说,兰啊,人死不能复生,你想开点。放开一切,好好的生吧,不要再这样折磨自己,这样的赎罪的方法也许地下的母亲也不会同意的。
兰微笑道,她不是赎罪,不是在折磨自己,是在离妈妈最近的距离同妈妈一起生活。这样可以感觉彼此的呼吸,感受田地的美丽和风风雨雨。最近的距离触摸妈妈的存在,感受那份久违的母爱。也要让妈妈享受世界的神奇和芬芳。
听到此,许多人都不再说话。摇摇头便离开。
后来的许多年,兰依旧如故地在李大娘的坟茔前守候。坟茔的周围依旧四季如春,芬芳四溢撩人心弦。花香很特别,或许是爱和亲情的味道。
后来的后来,没有人见到兰走出这个村子,也没有人看见她离开过李大娘坟前半步。时时刻刻地守候在李大娘坟茔前,悉心的照顾着李大娘和她的那些花草。经常有人看见她坐在李大娘的坟茔前嘀嘀咕咕的,有说有笑的。有的时候大笑,有的时候哭泣,有的时候发呆,有的时候靠着墓碑睡觉,有的时候静静的望着远方,有的时候……
或许这就是爱,站在离你最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