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吗?
为什么我们会脱口而出,“你看看那小宁,就比你听话,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这么的人了,来个人都不晓得倒茶……”
这些话是不是你小时候经常听到,很反感,但是长大了又会如数传递给孩子。
为什么我们脱口而出的都是对别人家孩子的赞美,而对自己孩子就是指责呢?
难道真的是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吗?其实不然,每一个孩子都是小天才。
一、谦虚使父母不夸赞自己的孩子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含蓄是传统美德。
因为有句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家长看来,夸赞自己的孩子是一种骄傲的表现,同事也担心孩子会骄傲,得意忘形。
所以很多家长还停留在打压式教育模式下。
我小时候的亲身经历。
有一次,爸爸批评我,“你看看你,平时我都是怎么教你的,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忘记了呢?你看看隔壁家的小燕,比你还小两岁,别人去她家了,端茶倒水,你比别人大,咋还不如人家。”
听完爸爸的话,我就哭了,大喊着说“你喜欢别人家的小孩子,那你就去让她来做你的女儿啊,你干嘛还要生我呢?反正我什么都不如别人。”
当时就觉得父母不喜欢我,他们喜欢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二、家长看不到自家孩子的优点
我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外人看见的都是优秀的一面,而自己的孩子是全方位360°全部暴露在家长的眼底,所以很容易被孩子的顽皮遮盖住优点。
作为家长,应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不同。
就像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中写道的一样:“如果你想当一个华尔街的银行家,那就去努力吧,但如果你仅仅想当一个面包师,那也不错。如果你想从政,只要出于恰当的理由,妈妈一定支持,但如果你只想做个动物园饲养员,那也挺好。”
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仅是在学习时每次考试都拿满分,更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可能他学习成绩并不是很拔尖,但是他绘画很好,这就是他的优势。
我们都知道,十个指头不一样。更何况是来自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不同孩子呢?
三、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心理学中有个罗森塔尔效应,即积极正面的鼓励和引导,可以得到期待的效果。
大家一定听过“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样的说法。
所以想要孩子也和别人家的孩子变得一样的优秀,就不要吝啬鼓励,也不要和孩子说话拐弯抹角,“刀子嘴豆腐心”,孩子只感受到了你的职责,感受不到爱。
优秀的孩子,其实并不是别家的,其实每一个宝宝都是人间降落的天使,都有各自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