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
那个令人魂牵梦索的家乡,伴着儿时熟悉的味蕾记忆,让我不禁潸然泪下。家乡是一个小山村,藏匿于蜿蜒连绵的群山之中,在不为人知里,尘封了不少的历史与文化,而那白沙滩糕饺更是久负盛名!
糕饺一般在结婚和节日里才吃,第一次尝到糕饺是在姑姑结婚的时候。那个清晨我在阵阵清香中幽幽而醒,下床来到院子,只见长辈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说笑笑,手也不闲着,奶奶熟练地提着一木桶水倒进二大妈刚用粘玉米、黍子、白糖和去皮的地瓜等做的馅里,动作优雅没洒出一滴水,好似大家闺秀。爷爷则把一根长木棍插入大缸中用力搅拌,腰弯的似上了弦的弓,眼睛也瞪得如同铜钱一般,像能把前面的东西看穿,不时擦两下汗冲奶奶笑笑,这清香吸上一口有微醉的感觉,浓浓的喜庆在这个清晨里已经弥漫开来。
包好糕饺后,四大妈把糕饺放在蒸笼里,一个个白而几近透明的糕饺在时间的历练下泛出了点点黄色,我闻到了槐花的清香,定是奶奶知道我爱吃槐花特意加的,望着院子中央的近百年槐树,眼眶不禁泛了红。许久,四大妈把蒸笼的盖子移走这时香气扑鼻而来,趁大人不注意眼疾手快的我偷拿了一个糕饺塞到嘴里,没成想却又烫的吐了出来,姐姐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笑着,告诉我这糕饺是要等凉了才能吃的,我骄傲的移开了头。
婚礼现场我吃了不多的菜只为等那糕饺,一直眼巴巴的望着门口处,终于糕饺端了上来,眼睛突然发光,可每人只分到六个糕饺这不禁让我撅起了小嘴,随即用筷子夹起糕饺放入嘴中,丝丝的甜、缕缕的香不禁让我倍感幸福,我偷偷附在爸爸耳边说到:“爸,等我以后结婚我也要吃这个。” 爸爸极不自然的苦笑了一下,摸了摸我的头,现在想来这就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不舍吧。
现在居住之地很难见到糕饺,回家乡的次数也少之又少,不知几年未曾被那清香洗涤了。无数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也从未忘记那熟悉的味蕾记忆,也从未忘记过他们的根,仅一个契机便能让那记忆如潮水般涌现出来,连同对家乡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