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羽翼日益丰满
窗外,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空气中似乎弥漫着康乃馨的清香。在这个温馨的日子里,再次捧起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再次品味清丽洒脱的文字,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书页翻动到第二辑《捧起第一次茉莉》的第二章“如果是一棵树”时,深深地为金河仁童年时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个性化的语言描述所感染。同时,我也非常欣赏闫学老师的一句话:“当一个人拥有了美好的愿望,想象的天使就会降临在身边。对于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天使。”
掩卷深思,当我们面对着一帮可爱的天使时,又是如何使他们想象的羽翼更加丰满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从前人的智言慧语中,我们足以感受到想象力的重要。不由的想到,在教一年级时,曾进行过的一次尝试:锻炼学生写周记。一开始,起步确实挺难,因为孩子识字量少,知识储备有限。我尽量做到,低要求,高鼓励。珍视孩子最初的体验、最真的情感。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周记的内容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学校举行的作文竞赛。一年级的习作题目是《我》。当我看到题目时心想:他们会从哪个角度评价眼中的自己呢?带着疑问翻开试卷.真是"不看不知道,内容真奇妙"。这些孩子真是太可爱了,他们的语言充满灵气而又不乏幼稚,想象奇特而又合乎情理.童心可贵,童言无忌。在描写外貌时,孩子们写道:“我的头发有二十只蚂蚁那么长”“我的小嘴红得像刚拔出来的红萝卜,根本不用抹口红哦”“我有两只胖乎乎的火烧似的手”“我的小肚子鼓鼓的,像喝足水的小青蛙”。谈理想时,他们写道:“我长大了要当大官”“当大老板”。夸自己的进步时写:“我以前爱哭,现在不哭了”“我拉屎会自己擦屁股了”。看到这样的语言,我真的有点忍俊不禁。这才是孩子的天性,这才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真正做到了用我手写我心。世界在他们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花开有声音,花落有静影,风儿会低语,云儿会舞蹈。孩子们的世界是美好的,不带半点世俗;孩子们的心灵是纯净的,没有一丝尘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保护好孩子的童心,就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 在这里,我想变通一下是:“保护孩子可贵的童言,也要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露珠是晶莹剔透的,同时它也是易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