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说说“有奶便是娘”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说说“有奶便是娘”

2019-07-24 09:05:43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说说“有奶便是娘”

  (1)

  学校东侧有一破房子,多年闲置,今日中午,有同学向我报告,有一只流浪猫从这房子的窗户进出,他们走近一看,这只猫生了三只猫崽。当时,我漫不经心地说:“别理。”其中有一个女同学自言自语:“这幼崽可怜呀。”

  他们走后,我独自去了那间破房子,从窗户往里一探:三只幼崽滚成一团,颤颤抖抖,疯劲地叫唤,显然,这是饿慌的一种反应

  我看了一会,然后,回头默默走了。它们的叫声,嘶声裂肺,扰得我心神不宁。正好,老刘上厕所,我对他说:“破房子有三只幼崽,猫养的。”老刘喜欢动物,他一听,匆匆往那破房子奔去,我庆幸这三只幼崽得救了。

  老刘把这三只幼崽抱回自己办公室,好几位老师凑过去,看热闹,我也悄悄溜过去,躲在他们的背后,探个究竟

  老刘倒了点水合上奶粉,用小勺一点一点给一只幼崽往嘴里灌,尽管他们费力不少,但奶汁全部撒到嘴外面,另一个老师说:“我把幼崽的嘴扒开,这样,奶汁可以倒进嘴里。”老刘说:“注意不错,好办法。”他们一老一少合作很顺当,可,幼崽依旧叫个不停。又有一个老师说:“有奶不是娘,幼崽要娘呗。”老刘回转身,看了一眼这个说话的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胡扯蛋。”

  老半天过去了,幼崽叫个不停。

  老刘最后决定:把它们又小心翼翼地送回到原处,生死听天由命吧。

  (2)

  我是个慈悲心肠男人,眼前总是晃悠着三只幼崽的身影,似乎,我的耳旁冲彻着它们的叫声——一种呼唤娘亲声音。不知怎么,我一听到这种声音,我的记忆不由地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弟弟从一出生,母亲就断了奶。那个年月家境贫困,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尽管这样,但是,每天晚上,母亲从地里砍下嫩绿的玉米秆,用嘴使劲榨出秆中的汁子,甜甜的汁水,止住了弟弟的哭啼。从那时起,母亲总是对我们说:“儿子呀,你们是吃玉米秆长大的孩子,你们是农民的儿子,将来,不管你们到了哪里,总不能忘记这甜甜的玉米杆中的汁水。”

  后来,弟弟七岁那年,不幸得了一场重病,母亲用外祖父流传下来的一种祖传秘方,从山上挖到数种野草,熬成黑乎乎的汤水,半个月后,弟弟的病好啦。那时,母亲的脸上少有笑意。我记得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呀,只要有土地,我们就不会饿死,也不会病死。”如今,我每想到母亲的这句话,不由地就想到了艾青的一句话:“我的眼睛里没有泪,是因为我特别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这种对黄土地深深的情,就是我们千百万农民的一种最淳朴最动情的情。

  (3)

  女儿刚一出生,就吃不了奶粉。那时,妻子不愿意用人奶养孩子,她不知听信了谁的鬼话,说人奶养孩子,孩子变得很愚笨。其实,妻子真正不乐意的唯一原因害怕影响了自己的体形。女儿究竟吃奶粉还是吃人奶,为此我和妻子吵嚷过好几次,最终,以我的妥协而告终。

  妻子的脾气很大,动不动就赌气娘家。她一走后,女儿哭哭啼啼,几乎是一整晚,我记得那时,母亲一声不吭地不知从哪里弄来没有称谓的奶汁一般的东西,用勺子往女儿的嘴里灌。那时,我好几次问母亲,这是什么,母亲淡淡地说:“救命的东西。”在母亲的眼里,我总是能听到这两个字:“救命。”母亲是一个只知道维持生计的最淳朴的农村妇女,如今,我一想到这些,反倒觉得那时的母亲是何等的伟大

  (4)

  班里差生正常,可是,有好多老师偏偏用一种非正常的心态对待差生。

  昨天,我和一个老师闲谈,一个学生向他问问题,他顿时火冒三丈,骂道:“你这猪脑袋,问也是白问。”

  当时,我训斥了他几句。

  我觉得差生其实就是一个个缺奶的孩子,而我们的老师没有提供奶汁的那份爱心,差生很快就会变得面黄肌瘦,甚至生命垂危。

  (5)

  有奶便是娘。娘亲是世界上最真切的一种爱。我想:对于一个孩子,或者一种动物,不管生他养他的娘在不在身边,我们身边的人只要有一份提供奶源的爱心,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娘就在身边。

  教育主体是孩子,教育的主题是孩子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教育断奶的时候很多,我们的老师,必须随时随地的用身边仅有的资源化作一种教育的奶汁,让一个个孩子茁壮成长健康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