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故事】国营老厂的绯闻女主角,同事欠她一个道歉!
作者 沈兆仁
他们不在一个车间,但是每天乘同一辆厂车上班下班。
几年之后。小玲,结婚,成家,生女;大江,结婚,成家,生女,离异。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那个三五百人的老厂里,传出大江小玲的绯闻。私下聊天的好多场合,两个名字都被扯到一起,语气一律好奇并夹杂几分鄙夷,而矛头直指小玲——
一点也不搭哎,你看她长着一副大妈脸,人家大江浓眉大眼,蛮帅的,至少可以找个比她年轻漂亮的!
这样的议论,每过几天就有不同版本,每次大家都把小玲骂得一无是处。女人们聊完之后,开始有意避让、冷落小玲,皆以她的做派为耻。而大江小玲两个,依然如故,有人还偷窥到他们一起时有说有笑的镜头。
议论持续了20多年,大江小玲的暧昧关系在厂里已是半公开的旧闻。其间,偶尔也有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添加、更新。直到他们分别到龄,退休,大江和小玲依然保持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大家只有口头咀嚼的兴趣,并未见谁有捅破的勇气,追问他们两个人到底是什么回事。
在大江和小玲淡出同事的视线多年后,突然有了大江的一组消息:他得了膀胱癌,晚期;他至今孑然一身,独生女儿早已嫁为人妇。
接着又传出小玲的消息:她和老公离婚了,她要搬到大江家里去照顾他!小玲的老公、女儿都竭力反对,可是谁也没有拦得住她。
女儿那么漂亮,还没出嫁,她这么折腾不影响小孩的名声吗?家里人能不恨她?
人们后来得到确切消息,大江的病很重,医生说,半年一年的人吧;女儿在外地工作,回来照顾很不现实;小玲在照顾大江之前,要他先把房子过户到了他自己女儿名下,她这边也没有要一砖一瓦,净身出户。老同事们闻讯,转头又改了口——
可悲啊,弄得自己两头都不落好!
她自己作贱,最后最可怜的就是她,等着看吧。
小玲,这次终于被同事们说中了。她照顾了大江整整两年,大江最后安然地走了。而小玲,那边回不去了,这边也不是她的家。她自己租一间房子住在城脚下,靠自己三千多元退休工资独自生活。据说,大江的女儿特别感激,转手把父亲那套房子卖了,当时只卖出三四十万,她执意给了小玲一笔,5万块。
老厂的同事,退休的退休,下岗的下岗,离职的离职,人们不再议论大江和小玲了。只有一个年轻人一直惦记着他们,她也一直是“路边社”的旁听者。那天她讲完这段她听来的故事,认认真真地对我说——
越来越觉得小玲是个可敬的女人,那么瘦小的身躯,不知道她哪儿冒出来的勇气?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够遵从内心,敢想敢为?
小玲这一辈子,基本上都活在人们的吐槽、嘲笑里。在同事们的眼睛里,她成了一道不断变换的填空题:可( )的女人。半知情乃至不知情的人们,不断地玩着填字游戏,给里面填上“耻”“恨”“悲”“怜”……直到最后,才有人填了一个字:敬。
或许,成年人的世界里,好多事真的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回头看看,小玲,到底伤害过谁?可以主观臆测的一点是,在大江的病榻之侧,奔波的小玲、疲惫的小玲,不只是一个年老的女人,那是真正的天使。
如果你有亲身经历的好故事
请给我们来稿
可以和你一起欢笑 一起哭泣
创作要求:非虚构,真情实感,文字好,有力量。一经采用,将视同您授予报刊文摘编辑部版权。我们将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