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10篇

2018-05-18 21: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10篇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是一本由马克•克雷默 (Mark Kramer) / 温迪•考尔 (We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一):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写作

  自上学以来都不属于会写的人,小时候作文编不出来,总被妈妈戏说为“老鼠生水牛”。高中时曾昙花一现,因为遇到一位比较纵容我们的从外地调来的语文老师,带我们重拾唐诗宋词,也可以随意写,记得那时正迷古龙,所以恨不得把每篇作文都写成小李飞刀一瞬间,或者像小马的拳头一句话怎么也得分三段。

  九月十一日。

  重阳后二日。

  晴。

  之后高考结束后回归老法,也没怎么再写过,工作写的多是“八股”,包括各系统设计文档,好在唯一的长处老妈夸我大致能把事情说得能让她听懂。这几年写公众号“父与女”(fuyunv),大致就做到把自己知道的写清楚罢。不过写着写着,也体会到无论做什么,能把思路观点清晰地写下来是必要的,写作应该也算是一项基本技能

  4月份看了一本有趣的书《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创作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读参考

  又正好参加了朋友的“湖畔读书一百天行动”,每天二、三十分钟的阅读以及简单记录,简单整理书中的摘要和每日的记录,一窥书旨,也算是给朋友做个推荐

  第1天,“身临现场”和“别一直身临现场”,两篇不同标题的文章,但并不矛盾

  观察,像摄影师一样思考

  身临罗马,就过罗马人的日子。隔着代理人来感受痛苦,这不是什么好事

  “别一直身临现场”则说的是不要造成太大的压迫感,需要腾出一定的空间

  第2天,“跨文化采访”和“报道自己人”,非常有趣,又是两个看起来不同立场话题,但其实都契合书名《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跨文化采访”说的是要进入“场所”,找到“侦听哨位”,好好听,并且要学习跨文化技巧。要让自己“走进陌生,强迫自己去学习”。

  “报道自己人”则是让一个记者在报道相同社群的时候,需要忘记自己知道的东西,要讲出受访对象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故事。

  根本上就是说不熟悉的要学习进入那个领域;熟悉的则要忘掉自己。

  第3天,“从现场笔记完整底稿”很有意思,觉得说出了自己写公众号时的苦闷

  从“一开始笔记里记得都是自己的想法感觉,而缺少有关想法和感觉的来源信息”到“努力写下所有可见、可触、可闻的事实以及那些所听的东西”。

  从“一开始觉得不把第一句话写对了就根本无法写下去”到“写那种糟糕的超长的粗略草稿,然后不断地改写”。

  只不过自己虽然也开始倾向于先写粗略草稿再改,但仍是苦于没有细节。更不用说有“写到要吐”的时候,因为那是好事,说明都想明白了。

  第5天,“故事:从想法到发表”。写故事可以看作一个漏斗,你把一些未成形的模糊的想法扔进去,出来的是一个集中起来,有中心意图的故事。经过微光-初期探索-漏斗中的探索-写草稿四个阶段,萌生想法,值不值得去做(注意过头,成为领域专家),提纯故事的中心,开始写。

  第6天,“人物特写”和“抽象阶梯”。所有的语言存在于阶梯上。最概括或抽象的语言和概念在阶梯的顶端,而最具体、最明确的话语则在阶梯的底部。在讲故事时,我们在阶梯顶端创造意义,而在底部去做例证。阶梯的中部是最危险区域。阶梯顶端的写作是言说,它呈现概况;阶梯底部的写作是展示,它呈现细节;而抽象阶梯却可以帮助写作者弄明白如何在顶端表达意义,又如何在底部举出具体例子,并且避免中部的混浊状态

  人物特写提供以小见大的个案,问题深入

  把采访对象变成讲故事的人,做一些假设,让采访对象印证你的假设,或与你辩论。

  最重要的是生动的细节,注意细节的相关性

  经过一个测试才定稿。让对报道一无所知的人看一看,是否能回答:你认为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在读完文章后,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人。答案是否如你所期。

  第7天,“所有的特写都是史诗”。其实是说写作者要有同理心,能多角度地去看你的对象,挖掘他内心的故事。

  你的对象和你一样复杂

  你的对象背负着和你一样沉重负担

  你的对象有所求。

  你的对象有着史诗般的故事。

  第8天,“第一人称,有时就是写你自己”。刻在《华盛顿邮报》大厅建议,“折磨安逸的人,安慰受折磨的人”。记者的工作就是要重塑一组群体对另一组群体的看法

  第9天,“叙事作家能从编剧身上学到什么”,说什么结构是叙事的关键,开局/中间/结尾,经典的三幕剧式结构。

  《丝克伍事件》中的凯伦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自由派为她粉饰,右翼将她写成恶魔

  人是个复杂的混合体,有时总想表现完美,包括让身边的人,但这样反而不真实自己的生活也会很累。那需要苛求吗?

  第10天,“倾听对象的声音保证事实和真实”,我不认为引语应该被打磨得很顺畅,引号就意味着在引号内的话应该是一字不差的。这里说的是让“真实的人说真实的话”。“即使有错误不通顺、口语化,我想也都是真实。”记录上次妈妈对外婆回忆,我也想尽量保持如此。

  “故事结构”,所有的故事都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叙事。下一个层次是主要人物对事件的感受。在事实和情感之下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它是文章的节奏,用以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爱的持久智慧的盛行,孩子成长战争残酷,以及偏见的歪曲。从这个角度来说,乐妈记录的“小升初”,从“事件 - 感受 - 成长”,不正契合了这三个层次,无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过程中的领悟是最重要的,也是成长的收获。或许还无法能完全领悟,那正因为我们还都是普通人

  “专栏私密公开对话”提到两个目标:“让人们了解我是谁,以及在报纸中夹藏点乐观主义的私货”。似乎和写公众号很像,其实就是一个专栏。

  第11天,“结尾”,当你写故事时,先写结尾。记住,结尾是你的目的地。当你已经知道去往何处,剩下的文章就好写多了。

  第12天,“排序:线性文字”,“如果你在第一幕中展示了一把枪,那它必须开火。”换句话说:如果第二幕中有一把要开火的枪,那你最好在第一幕里就介绍它。也就是说在上饭之前必须先摆好桌子,但也别无缘无故摆个桌子,细节应该帮助你传达故事的主题。

  第13天,“故事的情感内核”,是情感而非事实,最能吸引和振奋读者,这是大部分故事最终的内核。新闻报道一成不变地告诉你,多少东西被偷,或者攻击者带了什么武器,但这不成其为武器。这里的故事是恐惧,受害人的恐惧,或者有时是,攻击者的恐惧,或者是他们在成功控制羞辱受害者之后得意洋洋地哼唱。

  第14天,“应对危险:保护你的对象与你的故事”,“浸入式新闻的两难境地”,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在面对调查对象处于困境时,是否该介入,何时介入?这真是个伦理问题。必须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你的调查对象:“我只是到这里来观察的。我会可能地待在背景之中。”

  《最后的耍猴人》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原作者似乎较多地介入了耍猴人的生活

  第15天,“出处的伦理”,我们都知道老外一篇文章会有一堆的出处,可没想过这也涉及伦理的问题。托马斯·弗伦奇有关“天使魔鬼”的报道描写葬礼所涉及备注内容还是让人震惊,这种负责任的叙事性的报道不由不让人佩服。

  第16天,“一次作者和编辑的对谈”,“修改复修改”,能不能用六个词描述故事。三个词?一个词?聚焦练习帮助作者从内容转向意义。改掉陈词滥调,删掉多余的词,尽量贴近血肉。避开太熟悉的词语,写初稿时不得不先往前走,过后可以搜寻正确的词。我自己现在写文章改两边是必须的。

  第17天,“系列叙事”,系列文章必须好读,欲罢不能

  创造一个读者真心在乎的人物。

  把所有事件列在时间线上

  为故事找到框架

  用电影方式思考。把故事重要事件转化为场景

  不要直奔最终结果

  故事的结尾必须带来补偿

  每个故事包含一个引擎,引擎总是一个简单问题,“后来呢”的变种。

  故事慢慢展开,系列叙事就像生活。

  第18天,“两种视角,一个系列:作者与编辑的讨论”,“无论事件多么巨大悲伤是个人的”,这句话瞬间震撼了我。就像@Fenng 最近写的《青年魏则西之死》,“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死亡。魏则西的死对于家人来说是莫大的悲痛,但对于旁人来说,不过是这个世界随机发生的一件事情而已。”所以百度该咋的还是咋的,媒体该咋的咋的,而我对照看着书中的新闻记者、非虚构作者和编辑,心痛

  第19天,“不停手,作者的时间管理”,所有的初稿都是狗屎。过去当工程师时,我每天上班时都对自己说,“今天我要写一句话。”这需要践行。

  这些记录不涉及书中所有章节,我是在每天阅读后随手摘抄和插入自己体会的,刚编辑时略作了调整抱歉没有能区分原文和个人体会。但确实是一本好书,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写作。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二):是“哈佛”的吗?

  这个暑假开始的时候,一天一章节的速度把这本购置于前年过年的书看完了,很多都是技巧性的东西,干货也不少,有些文章很经典,但也有些文章似乎有点“水”。 美国好像特别流行“非虚构”写作,什么叫非虚构呢,窃以为指新闻、报告、专访等文章,一般情况,这些文章中力求真实,不会出现想象、夸张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这部书除了标榜“哈佛”之外,还标榜作者都是获得过“普利策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等新闻传媒最高奖项的。其实与其说是“课”,不如说是“讲座实录”(全书由51位美国记者、编辑、作家或出版人在‘尼曼叙事新闻会议’上的演讲构成),尽管有编者的整理,但全书九个章节,章节之间逻辑并不是很清楚,章节之内的文章也有概念重复现象。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构想,或许称为怀疑,既然是一本讲“技巧”的书,何必如此的拖延,把所有的文章重新整合归类起来,一万字左右的规模就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抽象阶梯”“参与式采访”“客观”等概念讲清楚,还可以附录上一大堆的小技巧。如果说要加上细节(即在自己的作品中具体讲演技巧),那3万字也是可以完成的,没有必要出一本书。但这只是我在面对无序甚至有点杂乱的文章的“气愤”之语而已,虽然文本的确需要精简,但杂烩成一篇“技巧”论文,通篇讲概念、新闻名词,那样不仅书无人问津(能不能出还是问题),买了的人也只会搁置更长时间。 抛开一些书本身的问题,有些文章的确精辟或者让人记忆深刻。第一章《故事之重》中的埃塞俄比亚难民营的歌声,《深入私人生活》提出的“建立在调研信任以及建立关系之上的创造性写作”“写作按人物走”“写‘失败者’”、第二章所讲的如何去寻觅话题、第四章“建立结构”、第六章“伦理”都是非有价值、有内容的。 最后,对于阅读这本书有这样一个建议:勤做笔记和摘录,把那些精华部分自己提炼出来,可以有空就翻几篇,也可以选择一个时间段看个一章,我是看了超过一章就明显丧失阅读兴趣,索性只看一章的。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三):摘录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总的来说还是在说教,具体可操作的技巧偏少,有些内容甚至考验读者本身的背景知识,大体上就是一本访谈录,不能当成教程或者工具书来用。

  摘录一些有意思的观点。

  1.故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联结体,不管你是去分析教育税还是韩国政治。而在每件事的心脏处,都是一个独属人类的元素,一个能通向世界上最美的三个字的元素。那就是“然后呢?”如果你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你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故事最重要是还是吸引人读下去的线索悬念,虽然说一个标题是点进去的起点,但是内容还是显得更为重要,面对现在的标题党,我还是希望读到一个会让我有兴趣读下去的文章,而不是看完标题一脸茫然的问然后呢,只是因为文章不知所云

  2.对于一个非虚构文字的作者来说,他应该跟那些只有“私人生活”的人在一起,跟那些虽然只有私人生活,但他们的生活却能够代表一种更大的意义的人在一起。

  3.菲茨杰拉德,奥哈拉,欧文肖,亨利詹姆斯,EM福斯特,乔治奥威尔,安东契科夫

  知识面扩展,总还是会提到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作家,还是会很感兴趣。

  4.要把叙事性的东西写好,你就必须得能够回答下面这个问题:这个故事要将什么?换句话说,对于一个叙事性的新闻报道来说,关键的是这个故事的点子活着想法“idea”,或者,是它的概念。

  抓住一个想法,一个中心的点子,然后去努力落实它,发展它,把它变成一个故事,变成一个讲出了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某些东西的故事,就是叙事性新闻写作的根本所在。

  5.不管是什么主题,你到手的观点越多,就越好,你做的报道越多,你的声音就越具有权威性。

  6.五W原则:谁(who)、什么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什么(why)、

  这点至关重要、

  7.对于叙事性报道,~~事实上,它几乎可以将公众强行地——也就是说,违反他们意愿地——拉入到对那些关键问题的讨论中来,拉入到那些与精英制度和社会正义有关的关键问题中来。

  公众对于整个舆论风向的控制是不自知的,所以媒体要慎用他们的能力,媒体的道德感应该是要高于公众的。

  8.首先,在做采访的时候,你必须放弃一切控制,这样你才可能积累起事实。可是当你在写作的时候,你又必须对这些事实进行疯狂的控制。

  想到之前《如何写影评》里面提到的,电影要看两遍,第一遍放弃所有分析,用心感受,努力记住这些感受,第二遍再开始分析这些感受的来源和原因,并将之记录。

  9.在这种普适真理的层面上进行思考的时候,你就把你当主题放到里一个框架之中,而又的这个框架,你的主题就不再仅仅是某一个酒吧里的某一个人,而是变成了某种人人都能理解和体会的现在或者符号。

  透过现在看本质,不要只写一个人,除非这个人是传奇,但是传奇也是具有一种强大的代表性。

  10.当你在写东西的时候,特别是,当你在写叙事性的东西的时候,你为你的读者所创造出来的,有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经历:一份前后相继、序列式的经历。当然作为一个作者,如果是从你自己的角度去看,那你确实也还同时在做一些别的事情:描述一个时间事件、创建一个白纸黑字的记录、传递一组信息、说明该信息的来源,或者,从事一种“写出步骤”的活动。

  11.因为,叙事性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会构成一种线索:他们会贯穿一个经历或一组经历。所以,无论作者怎样按照主题曲设置大纲,在那种大纲里,由不同话题所形成的话题范畴,一定会被人物在叙事中所进行的这种贯穿性的运动所跨越。事实上,在叙事性写作中,人物的行动会占用时间跨度,而时间则需要这样的跨度才能得到展开。

  12.要通过细致的感官感觉来发现合适的场景细节,要让读者感受到体积、空间和各向的维度,但是不要试图在纸面上完成一个立体布景。

  13.必须从那种向前滚动的叙事流程中岔开出来,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为你的故事设立一个框架。

  这里的框架并不太理解具体指的是什么。

  14一个结尾,必须带给人某些收获。

  15.不过你的脑子可不是什么留言板,所以,你得把你当时想到的东西楔住。你得几比几,记关于如何写你这篇东西的笔记。一定要学会笔记,一定要学会笔记,一定要学会笔记,不能再被规划局的人说了。

  16.没有一个人在跟媒体说话的时候不是带着某种动机的:一个要宣传电影的明星,一个要竞选公职的候选人,或者,一个寻求发泄或者是否的人尽皆如此。

  17.成年时期所经历的创伤性事件,确实可能改变一个人,但是从本质上说,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变老了的高中生而已。

  和武志红的巨婴说法比起来也相当有意思。

  18.有秘密这事,本身就具有摧毁性。

  19.如果没有写清楚,那我们所有的采访就等于是零。

  想起来之前深圳公司的老总说的话,汇报方案一定要做好,即使本身工作只做到了七成,也要受到九成,要不然都对不起这七成的工作,如果做到九成只说到七成,就太失败了。

  20.把这些信息都用你那创造性的滤网过滤一遍。这可能是最难的步伐。你想要的,是最后编制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关于你身处何方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一张记满各种细节的清单。

  21.四幕剧定义,三幕剧定义,戏剧结构定义。

  22.着手调研、访谈和观察,但是不要在这个探索阶段做过头。到了某种程度,你就必须终止它。你不要试图成为这个话题的世界专家。~~我之所以会把探索阶段的工作做过了头,是因为我想展示出我是多么好的一个记者,我学到了多少东西。

  感觉自己老是在调研阶段做过了,陷入一种为了调研而调研的尴尬境地,只调研不做成果是还是在逃避。

  23.不打断、不问问题地倾听,对别人说的话做深思熟虑之后采取回复。

  24.一个作者必须学会如何刻画人物和地点:把握住个性,从外在进行描述,对他们的动机进行解释。

  25.抽象阶梯:阶梯顶端的写作是言说,它呈现概况;阶梯底部的写作是展示,它呈现细节;而抽象阶梯却可以帮助作者弄明白如何在顶端表达意义,又如何在底部举出具体例子,并且避免中部的浑浊状态。

  26.每一个人都有阴暗面,对阴暗面的审视给人物特写增加了复杂性。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对扁平人物和丰满人物做了一个著名的区分,前者是那些表面的角色,行动有着可预测的一致性;后者有着丰富的内在生命,读者可以慢慢去了解。

  联系到一些高大全的形象,之所以不讨喜欢,大概是因为对人性的刻画太过于片面,失去了真实。

  27.古希腊故事补全,类型故事的原始版本。《古希腊神话》《变形记》(古罗马神话)

  28.来自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就需要花时间等待我们的所见所闻呈现出真正的意义。过一段时间在动笔写自己的经历,这对写个人经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做最有意义的事情,总是要求我们消化、吸收和理解它们意味着什么。

  29.通过展示我们感受到的这个世界上的悲伤,我们让读者相信我们的真实,甚至赢得他们的同情。

  30.把自己变成角色的过程,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从自恋中解脱出来:你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才能从外部看清自己。做到这个可能是一种解脱。

  31.首先,避免猎奇。朝圣者身上不存在任何古怪的地方,过往并不比现在更为简单,以往的人也并不比现在更为友好、愚笨或者更加文雅。同时,不要陷入历史进化论中去,事情并不是总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变得更好。

  32.故事是在哪里开局的?开局是在哪里结束而中间部分又在哪里开始?中间部分在哪里结束而结局又在哪里开始的?在电影学院,这三个问题是作为经典的三幕剧式结构来学习的。

  33.故事是别的东西:从叙事中挑选精华的部分,把它们和其他的材料分离,并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意义。意义就是故事的本质。

  34.我用“领悟的时刻”是指故事转向解决的时刻,是主人公最后抓住了问题实质并且知道必须怎么处理它的时刻。意义就是: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命运,但是我们可以用保持尊严和控制感的方式来处理它。

  35.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最有效的开篇往往从人物即将要开展的一个决定性动作泄气,在即使回溯,解释他如何走到了这一时点。

  36.顺序是文字的内在特点。观众欣赏摄影或者绘画作品时,接受的是框架之内的信息。尽管目光可能会游走在这个长方形里的不同部分,但所有的信息都是在同事呈现出来的。相形之下,读者则是按照顺序接受信息。

  37.罗斯之叹: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任何小说家的想象力,在次日早上的报纸面前都倍显无力。

  38.写电子邮件的时候偶尔瞄到一眼角落里的CNN,在60秒热点里看看喀布尔的地震或者亚西尔.阿拉法特的死讯,与此同时屏幕下方文字报道的某地股票市场的崩溃,这不算参与世界。恰恰相反,这让人得以自我安慰——反正世界的运转快得令人眩晕,本来就难以真正思考事情。

  39.在美国,事实与虚构的分水岭、真实与编造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正式新闻的“信息娱乐”带来了这种混淆,新闻变成了娱乐,娱乐却成了新闻。

  40.后现代主义者们可能会觉得所有这些都是无所谓的,认为根本没有事实,只有观点,只有对于受到个人经历、文化、种族、性别和社会地位影响的现实的解释。

  41.观察者效应:因观察而导致观察对象发生变化。

  42.新闻分秒必争的趋势越来越强烈,而对时间的狂热却是清晰判断的大敌。

  43.新闻报纸公民使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把人类的面目还给他们。

  44.她的日子是从一天流往另一天,从一个收割季节流往下一个收割季节,只是用日出日落,斗转星移意义翁家新一代人的出生来记录的。

  只是单纯觉得这句话写的好。

  45.Starbucks希望诗歌的学徒跟陈词滥调及其他用坏了的语言搏斗,因为诗人的一份责任是让词语重返文化——拯救迷失和弄脏的词语,赋予其新的面貌。~~最时兴的词都是浮光掠影。

  46.叙事和科学一样,同时是大胆和谦卑的——提供暂时的真相;其实是在说:这是我们根据有限的知识,目前能将的最好故事。

  47.亲密新闻有一个简单的目的:由里到外理解其他人的世界,按照人对自己的理解来描画他们。

  48.卡尔•万德雷尔刚刚刮过胡子,棕色外套刷得笔直,站着,目光越过北坎贝尔街4732号他家的后廊。他妻子昨晚在楼下走廊被一个劫犯谋杀了,正躺在卧室里。

  49. 作家应该把事情做完,无论喜欢与否。即便失去了对作品的爱,你也能回过头来改进它们。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四):写作的魅力与快乐

  虽然看的是中译本,但是里面的文字和思想已足够打动我。译文可谓做到了信达雅,十分符合国内读者的阅读思维与习惯。看得出来,译者们没少下功夫揣摩原文、推敲文字。

  书中每一段讲述都很感人,让人充分感受到了非虚构写作的魅力。内心里仿佛有一团火正被点燃。

  要写出好的作品,须得有时间、有思想、有情怀,还必须专注,财力基础也不可缺。准备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安心走上写作这条路了。

  当然,如郭庆光先生在序中所言,这本书也适合更广泛的读者,无论是否从事新闻或写作的相关工作。因为,讲故事、听故事、分享故事,是我们基于社会交往和本能需求的信息行为之一。

  庆幸未错过此书。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五):为什么我们需要故事

  这段时间一直在想“讲故事”这个事情。都说,讲故事是最关键的能力之一。这个观点嘛,个人对它的情绪又点复杂。

  因为,就我自己的阅读习惯来看,我偏好看两种文章。

  1 干货类,有具体操作步骤的初步干货或者是细说背后原理的深度干货。这种文章读的比较不轻松,需要花整块不被打扰的时间,一边读一遍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以及思考的框架,一遍还得做做笔记。

  2,带着感情的短故事,或者非青春类的长篇小说。这种故事,一般也不看有明确单一教导倾向的。多数就是一个故事,可以被1000个人理解成1000个版本的故事。或者,是其他人带着自己的感受写的书评,影评这种类型的文章,因为时常会有共鸣。

  所以,就自己的感受而言,我既看故事,也不看故事,这取决于自己想获取哪方面的信息。

  如果说看干货是目的很明晰的,是需要获取某方面的信息。那么时不时想看故事,就让我自己也觉得很困惑了。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想要看小说呢?或者说,为什么故事会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我们并不立即从中得到实用的信息,我们还是愿意看,甚至愿意花时间力气去找故事来看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今天猫读的一本书《怎样讲好一个故事》里,有一篇讲到“为什么故事这么有魔力/为什么人类需要故事”。正正好,解决了这个我一直没想明白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下哦~

  ”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有了故事,因为在深夜里,你会想不起你是怎么从原来走到现在,所以有了故事。当记忆被抹去,当你除了故事就在无任何可以去记忆,可以被记住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要有永恒,所以有了故事。“

  “感谢上帝,世界上有故事。感谢上帝,有人有故事,有人有故事可讲,有人讲出了故事,有人咀嚼这些故事。一如这是他们灵魂的食粮 -- 而故事确实就是灵魂的食粮。故事让我们的经验形成,让我们得以不至于瞎着眼走过人生的旅途。没有故事,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会四处飘散,彼此之间毫无差别,没有任何东西会有意义,但是,一旦你对发生来了的事情有了某种故事,所有其他跟人之为人有关系的好东西也就会出现:你会笑,会敬畏,或充满激情地去行动,会被激怒,会想去让什么东西改变。“

  说的很好对不对,故事啊,都是有灵魂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它。

  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活成让自己满意的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六):进入采访者的生活圈

  1.非虚构写作是指根据真实故事写作,比如人物采访。 2.采访最重要的是真实展现采访者。如何做到呢?你得走进采访者的生活圈。跟他说同样口音的话,做类似的工作,你跟他是朋友同时也冷眼旁观。你亲切、自然、不突兀,仅仅默默观察。 3.经过长时间不打扰地观察,你已经收集了许多素材。接下来的写作要求你在叙事中把读者代入人物的情感,并且表达某些观念,传达某些意义。 4.你在观察的时候不能打扰采访者,以免采访者进入“表演”模式。同样,文稿出来后也应获得采访者同意后才能投稿,以免影响采访者。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七):献给想写特稿的年轻人

  或许你自己也未曾想清楚,自己是如何选定了这一条道路。又或许你还未笃定,聪明地给自己留了另一条后路。不过没关系,至少现在的你正在这一条路上。

  你看了看身边的环境,然后开始质疑自己,质疑这一个行业。莫说前路一片黯淡,就连身边也早已布满荆棘。

  优秀的前辈,同道的友人在不断地离开,刚刚入行的你迷茫了。你不知道他们的离开对你来说是难得的机会,还是你未来的缩影。

  每个人都在谈论技术与风口,每个人也都在谈论故事,他们巴不得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一个好故事来迎接资本的洗礼,刚刚入行的你迷茫了。在你的眼中,那是两条相去甚远,鲜有交集的路。

  你迷茫的时候听到“不管什么时代,内容为王”,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仿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是啊,报纸到广播,广播到电视,电视到电脑,电脑到手机,改变的只是承载内容的工具。

  你正是如此安慰自己。

  然而,当10万+的文章中图片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少,当短视频的点击量越来越高,长报道的阅读量越来越少,当抖机灵的调侃越来越多,谨慎的事实越来越少,你开始明白,工具也正影响着内容。

  行业的变化来得太快,身边的限制来得太多,优秀的导师走得太早,这一切就这样发生在你刚刚入行之时。

  当你再一次问自己,为什么想做特稿?

  可能一时语塞。

  “我喜欢故事。”

  “我想拓宽生命的宽度。”

  “我想一点一点地使社会变得更好。”

  这是你内心深处的答案,但是现在却可能会被暂时掩埋起来。

  你回首过去,你还清楚地记得当看到一篇优秀特稿时的那种由衷的激动,激动中肯定还夹杂着嫉妒,你渴望着作者那一栏上写着你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种最原始的冲动,是对美的真挚的追求。

  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能力写出那样的作品,又或许你年轻气盛,对你的能力并不怀疑,只是忿恨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你等待着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因为你知道毕竟这个行业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看来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呢。苍鹰走了,留下一堆菜鸟,互相比试着谁的羽毛更加成熟。

  你甚至也想快一点加入到这一场比试中来。为此你开始去研究特稿的写作,究竟什么是好的稿件,你最近才慢慢清楚。对了,你也是最近才第一次见到采访提纲长什么样子。

  但是天赋不算低的你渐渐发现,特稿写作并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天赋活儿,而是需要后天不断的训练。

  这时你忽然感觉到释然,因为你想起来之前自己的文章都以白描为主,你向别人夸赞这是最高级的技巧,最真实的写法。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过是在掩盖写不出旖旎句子的窘态。

  现在,你终于可以练习了。

  你慢慢地分析着特稿的结构,摸索着其中的规律,仿佛瞬间获得了写作的真谛,这时你对自己更加自信了。

  你看着优秀的人不断离去,优秀的稿件不断出于越来越年轻的人之手,你开始慌张,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成名?自己的满腹才华什么时候有机会得到发挥?

  怀才不遇啊。

  这时,恰恰又到了每周报选题的时间。

  每周的这个时候,你都会变得较往常清醒一点。

  因为你会发现自己连一个题也没有。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八):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文章出处: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3OTM0MA==&mid=403368561&idx=1&sn=7517e1552d1a31c72cbb18919a673595#rd

  刚读完一本新书,书名是《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书中把51位美国知名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的91篇作品划分为9个不同的阶段,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教你怎样讲好一个真实的故事,作者大都是资深或顶尖的新闻记者、编辑针对特定问题写出的个人心得,对写作有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这本书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从头读到尾,另一个是把它当成一个参考书放到书架中,有需要的时候根据当时情况有针对性的阅读。年前收到的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书中的作者众多,文章水平也有高有低。

  在阅读时,顺手做些笔记,很多内容都值得反复阅读。

  ## 正文 ##

  #### 写好一个故事,首先你要有好奇心,才可能有开始。 ####

  要学会在日常生活、新闻或任何你能想象得到的途径中发现不一样的地方。一个作者在1999年7月看完美国女足对中国女足的比赛之后,对把点球踢飞的中国女足球员刘英产生兴趣,但发现新闻对这个事情没有任何报道,作者自费到北京,不认识任何一个中国人,也不会说汉语.先找到一个好的酒店入住开始,然后从门房开始问起,一共花了五个月时间,才见到刘英。陆续的花了一年时间来接触中国女足,最终把这个故事写到一本书中。

  #### 大量阅读 ####

  想写好一个故事,要保持大量的阅读。读好的纪实性的书、杂志、报纸,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如果你发现某个人的作品你很欣赏,你要去破解他的密码,细细地考究这个故事,搞清楚作者到底干了什么,他去过了哪儿,如何构建一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做就是有效果的做法。还可以读好的侦探小说,如盖伊 塔利斯的作品.

  #### 寻找好的主题 ####

  **怎样断定,一个新闻故事是否值得去讲?**

  1、能不能跟着受访者开车出行、走路、开会、或者旁听庭审、参加葬礼。

  2、是不是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3、这个场所、这个行动,或者这个人是重要的吗?

  4、会不会有我的人物和其它人之间的互动

  5、故事是围绕单一场景、五分钟的时段、一整天、还是一个人的某个阶段?

  6、故事中的人物,是不是有某种顿悟

  7、这个故事的大想法是什么? 有什么普适性的真理吗。一旦当你找到意义和一级情节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值得去说了。

  **找到一个好的主题?**

  1、是当下热门的主题还是是普适性的主题?

  2、那个出现在头条里的人,是否还有别人跟他一样的日子。头条故事是否能从普通人的生活而得到更好的理解

  3、新闻是否讲出了什么道理,反面是不是也有故事?

  4、哪些地方值得深挖?哪些地方需要把镜头推进给特写?还有什么地方仍然成迷

  5、一个大故事里,是不是还有模棱两可的地方?

  6、还有什么未被讲出的背景故事吗?

  7、一个故事的结尾,会不会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

  #### 参与式写作 ####

  书中有非常多的作者都提出你在去跟故事中的人物生活在一起,去共同体验他们的生活。有一个作者为了写监狱的故事,自己去应聘干几个月的监狱守卫。

  只有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才能让故事有感情。有人告诉你她的手中抖是一回事,但你亲眼看到一个人的手在抖是另一回事,而最棒的是一面感觉你自己那双发抖的手,一面看她的那双手做出同样的动作。这是一个女作者在写一群墨西哥中部的女性,去美国当挑蟹肉的工人,她们需要手持小刀在一个钢台子边上把蓝蟹的肉挑出来,每天工作10小时,干活时螃蟹会经常划到掌心,刀也会切到上面,记者连10分钟也干不了,当她在看着她们干上10个小时之后,再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感同身边,引起共鸣。

  #### 最后的10%很重要 ####

  当你真的受不了一本书,想到它就要吐的时候,这通常是件好事,说明已经把它全部想明白了,这个时候最后的10%非常非常重要,往往就是平庸作品和好作品之间的差别。

  #### 最伟大的作家也写不出精良的初稿 ####

  一个有30年写作经验的作者说,我必须要先写点废话,才能写出不是废话的东西。写作就是思考,是报道的拓展。

  一个好的伤口,需要反复的修改,要反复检视你的笔记、去图书馆、法院、网络上做足功课,将这种内容系统的组织起来,以一定的顺序呈现,你的语气和口吻将决定这次体验的感觉。

  当你写故事时,先写结尾。记住,结尾是你的目的地。当你已经知道你去往何处,剩下的文章就好写多了。

  成功的写作需要强烈的竞争感,不是跟别人,而是跟自己,必须坚韧地做到最佳的自己。

  修改的时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长时间的注意力,要学会一直坚持到最后。

  #### 如何找到重点 ####

  写一个好的叙事故事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出一个清晰的流程,带你从头到尾:穷尽精力地研究、选定一个强有力的主角,把故事想透彻,然后报道这个故事、场景和主题,不要企图走捷径。

  可以在笔记上,列出所有可能的主题,一边阅读材料一边把范围缩小,可能会列出10个可行的方向,最终选两三个使用。

  你可以找个时间和合适的环境,如周五的早上,座下来,闭上眼睛,等着灵感的发生。经常有出现一个有力的场景或图象在脑海中浮现,这时就可以用做开场白,如果没有,可以写一些有力的句子来概括事情的本质。

  #### 作业日常习惯的叙事 ####

  如何找到好的故事思考,避免常规的套路?

  1、跟陌生人交谈

  2、逃班

  3、读墙上的文字或其它你能读到的任何东西

  4、单独吃午饭。听周围的对话,听到有意思的事情,就跟对方聊聊,人们通常都乐意。

  5、充足生活。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趣故事。

  6、不理会大人物

  7、赞扬失败者

  8、到酒吧逛逛

  9、把你的电话给遇到的人。当人们有故事的时候就会打过来说说。

  10、写节假日

  11、捡别人不要的故事

  #### 给作者的时间管理建议 ####

  1、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些作者自己立合同,我将于某月某日出版这个本书,把这个合同,订到办公室墙上。

  2、永远随身带着手稿。只有一点时间,就能写上几句

  3、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午饭、排除、生病、入厕。

  4、永远带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

  5、带上你的人物,用你笔下的人物视角,来考虑事情。

  6、不要把稿子扔开太长时间,最好每天写上一页。

  7、写,不要聊。聊多了,就没有秘密性了

  8、问问别人知道什么?

  9、隔绝自己。写作时减少干扰,不要让别人能找到你。

  10、仔细为时间做预算。

  11、在精力最充足的时间写作,把最重要的时间段分给自己。

  12、不要迫使自己从写停了地方开始写。每次停笔时,写一个小注或提醒。

  13、写在纸上。

  14、采取极端手段来强迫自己坚持写下去。

  15、记下你的梦

  16、给自己准备一个好的环境。舒服的桌子、合适的灯光、音乐。

  17、享受写作。

  ------------------------------------------------ --------

  我是warfalcon ,微信(read01)的目标是让你成为行动者而不是阅读者,不定期分享一些五花八门的读书笔记和书评,每天更新。

  - 想每年读完100本书吗?

  - 想在100天内培养一个好习惯吗?

  - 想搞定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吗?

  关注我,让你成为一个行动者,跟几十万读者一起成长,欢迎参加100天行动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九):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美]马克.克雷默 & 温迪.考尔编 王宇光等译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只有开始读了才发现这是一本新闻类的写作书籍。前期读起来破费眼力,后集中读完才颇有感触。

  写作是一件很难,乃至备受煎熬的事。写得好不仅要求勇气、耐心、谦卑、博学、见识、执着、智慧和感受力,还得抵得住深夜的孤独。而非虚构写作,就是要讲述真实的故事———要做好这件事太难了,而且,每一次都是那么难。

  要想使得故事真实,就要尽可能的走进故事,让自己置身于故事发展的背景中,但又不能妨碍故事的自然发展。在每一次访谈中,都要与采访对象沟通好,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只在一旁作为旁观者。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采访对象遇到紧急情况需送往医院时,作者一再隐忍,这种将自己置身事外的行为既需要很好的定力,又要让自己避免良心的谴责与追问。因为如此才能看到最真实的采访对象,才能看到他们如何面对真正的困难。这对新闻工作者而言的确是一种考验。

  写稿或写作是思想爱好者的一门手艺,而故事,则是写作者的灵魂。写故事、整理故事、讲你自己的故事,需要带上你全部的自己。对于一个故事来说,你要这样去讲它,犹如世间万物非于此则无存其重。同时,对于讲述故事而言,所有的讲述也就重在这里:你要如此地去讲,犹如世间故事独存。比如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最有效的开篇往往是从人物即将要开展的一个决定性行动写起,再及时回溯,解释他如何走到了这一时点。

  不同于一般的故事,在叙事性写作中,若要搭建场景,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要培养读者的即时感。这是一种运动感觉:你写,“她出了一场小事故”,读者们什么也感受不到;但如果你写,“她踏空了,一头栽到楼下”,读者就完全明白了。你写,”她闻到了玫瑰花香“,读者也会跟着闻到。你写”她在明亮的光线里眨了眨眼睛“,我们也会跟着眯起眼来。

  在新闻工作者的世界里,人们经常会把访谈,比喻成剥洋葱。这个说法虽然老套,不过隐喻本身却仍有指导作用。想象一个洋葱:它的外层很干而且易碎,你把外面这层撕下,然后扔掉。接下来的那层是闪亮的、有弹性的、柔软的,有些时候甚至还带着一抹绿色。当然,你也不会用这一层,除非你没有别的部分的洋葱可用了。你想要的,是洋葱的中心部分———那个干脆利落、尖锐刺人,但又具有鲜明和最真实的风味的部分,那才是最好的部分。而这个部分,也不需要太多的切分,因为它本身已经很小,很紧凑了。事实上,它的品质和大小是如此的执着,以至于你可以直接把它扔到你要做的东西里去———不管你要做的是什么。

  当然,一般来说,如果你能足够长时间闭上自己的嘴,你就会知道更多的事情。那种恍然大悟的瞬间,需要时间的积累才可能出现。人总是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时间。而绝大多数人,不管是什么年龄或者什么社会阶层,都很少会被单纯地倾听:不打断、不问问题地倾听,对别人说的话做深思熟虑之后才去回复。

  摘抄:

  1.玻璃像一道影子般坠落,迅速而沉默,如同一团黑暗涌进潮湿的天空。

  2.没有人确切知道玻璃落下用了多久—最多25秒,可能只有5秒。也许有一瞬间它像桌面一样水平悬浮着,或者像叶子一样盘旋打转,但最终地球引力将它拉扯成倾斜或垂直的角度,于是它像刀一样切了下来。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十):写作干货——《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废话不说,干货如下,摘抄了18点对我个人写作有价值的的话,大家各取所需。当然,书里有更多更详细的经验,希望大家去看这本书,当工具书用也可以。

  1.抓住一个想法,一个中心的点子,然后去努力落实它、发展它,把它变成一个故事,变成一个讲出了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中某些东西的故事,就是叙事性新闻写作的根本所在。

  2.为什么要用叙事性的写作呢?对于某些主题来说,如果不选择这样的写法,就意味着根本没人会读。

  3.好奇心就跟肌肉一样,你越用它,它就越能干。

  4.在做采访的时候,你必须放弃一切控制,这样你才可能积累起事实。可是,当你在写作的时候,你又必须对这些事实进行疯狂的控制。

  5.这个故事的大想法是什么?如果你能在一个故事里发现一个带有普适性的真理,哪怕这真理很傻,傻到像“人就是喜欢在酒吧里乐呵一下”这么傻,那也是很重要的。当你在这种层面上进行思考的时候,我是说,在这种普适真理的层面上进行思考的时候,你就把你的主题放到了一个框架之中,而有了这个框架,你的主题就不再仅仅是某一个酒吧里的某一个人,而是变成了某种人人都能理解和体会的象征或者符合。

  6.我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去写,以免为那些写得糟糕的句子而懊悔。当我最初为《大西洋月刊》写文章的时候,我会在晚上8点左右开始写——就是等到我的孩子上床睡觉之后。有时候,等到太阳升起来,我还在写第一句话。我那时的感觉是,除非我把第一句话写对了,否则我根本无法写下去。现在,我会先写完整个书稿,努力不回头去看我写了什么。如果我做了什么激烈的举动,比如在200页的时候改变了我的观点,我也努力不去为此而担忧。我会写那种糟糕的、超长的粗略草稿。其中,第一稿会花最长的时间,也最费劲。第一稿很可能根本没有几段真正值得留下来。

  7.我会要求作者把文章给对报道对象一无所知的人看一看。那个新的读者必须能够回答,且必须用一句话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你认为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第二个:在读完文章后,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人?如果答案并非作者期待的,那么这篇人物特稿就没有最终完成。

  8.刚开始写作时我还是个全职工程师。写短故事和小说时,我经常半途失去兴趣,就此放弃。作家应该把事情做完,无论喜欢与否。即便失去了对作品的爱,你也能回过头来改进它们。丢弃会成为你的坏习惯,一定不要。

  9.戴维是个很棒的虚构作家,我从他那儿学到,所有的初稿都是狗屎。有时,认清自己的初稿是一件伤心事。你已经一点点推进,很仔细地写,在纸上写出了漂亮的句子和出奇的意象,创造了正确的氛围,结果还是狗屎般的初稿,但这不要紧,你还有时间修改。

  10.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些作者与自己立合同:我将于某月某日出版这本书。

  11.抓紧午饭时间,抓紧生病时间,如厕时也思考你的写作。抓紧所有可能的时间考虑你的作品。

  12.永远带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

  13.把最强的力和最棒的措辞留给自己的写作。你雇主的工作要做好,但自己的要做得更好。

  14.永远不要迫使自己从写停了的地方开始写。方法当然就是,永远不要停。把这个事放在心里。每次你停笔时,写一个小注或者提醒,帮你第二天往下写。

  15.写在纸上。世上的一切研究和采访都没有意义,除非词语在电脑屏幕或纸上一个个出现。

  16.采取极端手段。我以前真的有尼龙绳把自己绑在椅子上,强迫自己盯着光标。修改时,我发现自己保留的句子里,感觉糟糕的日子写的,和轻松顺畅的日子写的,数量一样多。

  17.享受写作。你不可能确定,正写的书能不能写好。你必须享受写作。稿子离开桌面后的一切事情都不是真实的。桌面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如果你的书赢得了国家图书奖,挣了几百万美元,那很棒。如果彻底搞砸了,六个月不停印了,也很棒。无论怎样,书本身一个词没变,没有更好或更糟。

  18.六年前,如果我问年轻编辑最想要哪种书,他们的答案里通常会有“灵性类”。惬意的平装小书一本本出:“做这事的12条禅的法则”,“做那件事的七和禅的法则”。大多数这种书都失败了。编辑很少再说要买灵性类的书稿了。三年年,同一群聪明的年轻编辑开始说,他们想要“叙事新闻”。但情况依然是:成功的作者卖书靠的是写作的力量,而非风潮的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