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们需要多走那几步
前几天,儿子捣乱,其班主任小王电话把我喊到学校。那天下着小雨,我刚一走到儿子所在的校门口,保安是个年约五十开外的瘦老头,他老半天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我,随后,慢条斯理地几乎用鼻腔说话:“有啥事?”我微笑着一边递烟一边回答:“找儿子的班主任。”这瘦老头慢吞吞地将我的烟接过去,斜视了烟的标签,又问道:“哪个班?”“高一十九班。”我笑着回答。“去校门口等等,下课了再进去。”于是,我无奈地退出门房。约莫过了三十多分钟,这个瘦老头喊我:“下课了。”我急匆匆地正要往里窜,他又喊我:“登记。”我不得不回转身走进门房,在登记表上草草写上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进校时间,进校缘由。
这下,我才放心地进去找儿子。在教学楼上,我几乎跑遍了每个教室,最后,在教学楼的最顶层看到了门牌号“高一19班”,我一到门口,儿子已经匆匆地窜了出来,他一脸的沮丧,还没等我说话,儿子说:“爸爸,我下棋,被班主任发现了。”我白眼了儿子几下,“你班主任在哪?”儿子指了指东边,我走过去,哦?一个办公室,十多个老师正在批阅作业。我把头往里一探,我的笑容或许引起了几个老师的警觉,坐门口的一个老师问道:“找谁?”“高一19班的班主任王老师。”我回答,声音结结巴巴。“这节有课,到楼下等等。”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于是,我慢慢走到楼下,在校园无聊地走来晃去。
一节课的时间好漫长呀,一个保安直奔过来,问我:“你是干啥的?”“找老师。”我回答。“找老师不去找,走这里溜达什么?”他又盘问。“老师上课。”我不耐烦地回答。“上课也可以找呀?”他又追问。“上课不允许找呀。”我背着身子回答。“谁说的?”“老师说的。”在我们进行了这一番对话之后,保安不知嘴里嘀咕着什么,远去。
下课铃终于响了。我焦急地看着教学楼门口,希望王老师尽快出现。十多分钟又过去了,王老师才走出门口,我笑嘻嘻地迎过去,急忙递烟。王老师接过烟,说:“你那儿子呀,真贪玩。”“是呀是呀,我教育不够。”“我今天让你来,就是给你说这句话。”王老师说着,钻进一辆小轿车,扬长而去。
顿时,我的浑身似乎像要散了架,无力、无助却又一种无聊之极的感觉。短短的一句话,竟然我被折腾了好几个小时,这就是我们当下的教育?何况还是高中教育?“儿子真贪玩”,这是孩子的一种天性,贪玩本来就不是一种错,只是做得不合时宜。王老师给我交代这句话,似乎把教育的责任归咎于一个家长身上,这种教育的推搡乃至于似乎比较合理的折腾,能让受教育者信服吗?
上个月,我参加了一个家庭教育座谈会,几乎有90%的家长一致认同狼爸、虎妈式的严酷教育,还有几个老师一再强调“严师出高徒”的巨大威力,他们在谈到校园安全工作时,总是炫耀那一整套健全的安全制度,当时,我问了一个初中校长:“来客登记了个人信息,就能保证来客绝不制造校园恐怖事件吗?”那个校长笑了笑,说:“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最起码我们是尽到责任了。”这种“尽到责任”的明哲保身的极端自私自利的做法,恰好导致了校园不安全事端一再发生。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假设:假如让门卫保安把一个个来客亲自送到所要访问者那里,这样,即便来客有制造恐怖事端的想法,也会因为保安的存在而打消这种念头,并且,来访者避免受到过多的折腾。由此看来,当下的教育缺乏的“仅仅就是差了这么几步”。
教育文件下的教育制度是否需要真正地动起来?过于传统的制度导致了一种例行性而毫无实在意义的运行,这种运行制约着一部分教育者墨守成规的做事,当下的教育改革,需要改革的是对人的约束机制,过分的约束造成创新的缺乏乃至于思维更加死板。纵观诸多校园不良现象,其实并不是教育工作者没有尽到责任,而是一些不合理的教育制度诱导一些教育者成了教育的帮凶或者误导了一些教育者成了教育的“歹徒”。这里,我还要说的,教育权力是需要放权的时候了。放下,也是一种爱。放下,难道不是一种教育吗?教育本身是灵动的,有的老师总不明白:“我最怕班里出事,偏偏就出了事。”说这句话的老师是不是因为“最怕”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做出了一些过激行为进而导致一些学生自然性的东西丢失了。人自然属性没了,非自然属性就速之而立。
有人提议:当下的中国教育,你信服吗?而我说,中国教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信服呢?我长期从事于基层小学教育,对教育不信服就等于对自己不自信,教育需要质疑,但质疑的确需要勇气。有人质疑北京十一中的教育,以我之见,北京十一中的好多做法其实是违背政策的,但这种似乎“不合理的违背”的确蕴含着一种激进的教育变革,教育总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违背而被推进,坚守传统的变革是苍白无力的。教育需要我们多走几步,但这并不排除教育就绝不能允许“合理性的违背”。在这种“合理性的违背”催发出的教育行为才是我们真正认可的。如果没有北京十一中的诸多违背,会有魏忠那一系列具有深度的批判文章吗?
教育,需要我们多走几步,不管是什么路,脚步踏上去总被站着观望要好得多。只有踏上去亲身体验,我们才可真正的相信,相信当下的中国教育是何等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