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10篇

2019-09-28 23:5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10篇

  《我能变成什么》是一本由[美] 安•兰德(Ann Rand) /文 / [美]英格丽德•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一):一个圆和一个红色,你能创造出多少种不同物体

  此前有一首日本洗脑神曲是这么唱的:

  i have a pen,i have a apple,en,applepen!

  这首歌脍炙人口,很多小朋友参与其中,发明了很多不同的神奇组合。拿到《我能变成什么》后第一反应就是这首歌,如同歌曲中那样,作者会给出两样物体,然后让你想象它可以变成什么。

  比如,我是圆的,我是红的,我能变成什么?

  我小侄子回答是:西红柿苹果火星太阳!萱萱的红脸蛋!(幼儿园他喜欢的一位女生叫萱萱)。

  果然,孩子创造力是无限的。但倘若你没跟他聊过这个“我可以变成什么”的话题,或许你一辈子都不会知道他这么有创造力!

  小侄子回答完这些后,我继续翻后面的内容,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一个熟透的苹果,一个棒棒糖,落山的太阳。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这样的组合,有一些是颜色图形,有一些是粗细变化东西,还有一些单一元素,比如:我是一条弯曲的线,我能变成什么?

  我小侄子的回答:奶奶手里的毛线妈妈卷发爸爸加班回来吃的方便面蚯蚓!蛔虫!隔壁邻居家小狗的绳子

  啊,你瞧,他能想到这么多,并且很多时候,他是不假思索的回答!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引导了,因为书中内容并不多,好的绘本是给家长和小朋友一个示范,接着可以让读者继续延伸。比如你可以和小朋友继续互动

  我是木头的,我是方的,我能变成什么?

  我是三角形的,我是黄色的,我能变成什么?

  我是直的,我是硬的,我能变成什么?

  我......

  只要你想,你们便可以将这个游戏一直玩下去。

  小侄子正处在语言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对外界的一切都感兴趣,所以看完《我能变成什么》以后,这个游戏基本是随时开始,有时候我们会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启一个我是什么的话题后,轮流去说能变成什么,有些答案真的天马行空,尤其是小侄子的,让人出乎意料惊喜

  这本书适合小朋友和家长一起玩,也适合很多小朋友周末一起聚会比赛,但千万不要只是局限于书中的内容,这样就太浪费啦!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二):从一个圆开始,教你启发孩子的创意阅读

  

最近发现一个很有趣现象:总有朋友问我,我的孩子才2,3岁,能不能去你们书店看书啊?

虽然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意识幼儿阅读的重要性,但是究竟该如何陪伴、引导年幼的孩子阅读,对于8090后的年轻家长来说,依旧是一个雾里看花般的课题。在我常年经营书店,给予家庭亲子阅读指导过程中,将普遍疑惑总结为以下几种:

  第一,孩子看不懂文字,提不起对阅读的兴趣;

  第二,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根本坐不住;

  第三,孩子对绘本走马观花,根本没记住内容。

  这些问题在学龄前儿童中尤为明显

  我始终认为,孩子能否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定和家长给予的引导方式密不可分。如何解决我们总结的三个疑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本,能引发孩子思考的绘本谜语书,名字叫做《我能变成什么》。无论你是第一次陪伴孩子阅读,还是已有大量亲子阅读的经验,在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拥有全新的启发。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安•兰德”和“英格里德•菲克斯达尔•金”,一位是成功童书作者,一位是看似古板严肃建筑师表面上毫不搭嘎的两个人,其实都是建筑专业毕业,拥有超凡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都极其热爱画画,因此使绘本的每一页,看起来都是值得欣赏画作。而当你细细研究,又会发现每一页之间的缜密逻辑,正悄无声息引领孩子们打开想象力大门。究竟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跟随画面,一起来体会一下吧。

  首先,我们看看第一页。是一个圆和一片红色,作者在此向孩子们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我能变成什么?”

  我尝试着和书店的孩子们分享过这个问题,通常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都能很快速的反应,有人说能变成苹果,有人说能变成樱桃,有人说能变成太阳。 当我们翻开后面几页,就是作者给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苹果、太阳等常见事物均在其中。而比较特别的,是这颗红色圆形棒棒糖。当孩子们看到这个答案是,忽然就有人回答到,老师,还有红色的瓶盖。紧接着又有人说道,还有红色纽扣。 我惊讶于孩子们举一反三的能力。或许在孩子们的心中,苹果、太阳,本来就是圆形和红色的代表,你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什么蓝色的苹果,紫色的太阳之类,所以这一类的联想是非顺其自然的。而红色的棒棒糖就并非如此,红色只是这样物品其中可能存在的颜色之一,但孩子们仅凭一个例子提醒,就能联想到各种形态的瓶盖和纽扣中,也存在红色类型。这种思维迅速延伸,就是作者要带给我们的旅行。

  接下来,作者又举出了好几组简单的图形搭配色彩的方式,并不断提出同样的问题,譬如:正方形加上蓝色,会变成什么?三角形机上绿色,会变成什么?同时,还给出了一些极简的线条,譬如:粗的细的条形,歪歪扭扭毫无章法曲线。让孩子们由浅入深,从常见事物到隐藏元素,一步一步扩大思维的宽度。 而我们在店内对孩子们的实际测试中发现,除了思维上的变化,孩子们的行动上,也随着绘本的深入,有着明显的变化。一开始面对容易想象的画面,孩子们只是坐在座位积极的回答,当慢慢出现难度,孩子们便开始东张西望观察周边的事物,试图找到更多想象的灵感。而到最后,所有的孩子们都在书店里奔跑,企图从书店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摆设、每一本书的封面上,去寻找能够想象的元素。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着,让你根本忘记他们只是学龄前的孩子而已。

老师,我觉得蓝色的正方形就像这扇大大的落地窗!老师,我觉得绿色的三角形能变成火箭!老师,我觉得这些歪歪扭扭的线条能变成,小猫睡觉时盘起来的尾巴……

  看到这里,您是否已经对如何陪伴幼儿进行绘本阅读,并引导孩子兴趣有了初步的感受了呢?总结一下的话,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文字并不是那么重要。请选择画面简单、色彩丰富,能带来丰富想象的绘本;

  第二,在引导孩子想象的时候,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想象的难度上,请掌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规律

  第三,不必非把孩子按在椅子上,让孩子的手、脚、眼睛都动起来,让阅读先成为一场游戏。

  《我能变成什么》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同时引发了孩子们在思维延伸、美学感受和空间转换上的思考。虽然许多人会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和这些专业领域并没有什么相干,但实际上,美国佐治亚大学教育心理学家E•P•托拉斯博士早就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孩子的创造力在三岁时会拥有一个发展期,四岁至四岁半达到最高峰。因此,这是我们不可错过的,启发孩子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关键时期。

  让我们通过这一本好看好玩儿的书,陪孩子一起,换一种思维去看待世界,发现更多我们未曾注意过的美好瞬间吧。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三):一堂价值500元的创造力思维课,可以用一套绘本来代替!

  周末的时候,我带着宝宝去了各大商场,顺便考察了一下各类早教班。比较出名的几家,都宣称自家的早教班有助于开发宝宝的创造力、理解能力、感统力、运动能力……总之上了他家早教班,其他的啥都可以不用学了,以后上小学也不需要报课外培训班

  当然,这种话听听就好。早教班最大的用处,是解放了家长,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学在孩子前面,当孩子所有课程的老师,毕竟术业有专攻嘛。但是有一件事,是家长不能花钱代替的,那就是亲子阅读,陪孩子长大的过程,是填补了自己内心缺失的那部分,变成一个更饱满的人。

  我一直认为,从绘本里可以获取孩子学龄前的大部分能力训练,不论是情绪管理(《我不要说对不起》)、还是创造力(《点点点》)、又或者艺术鉴赏入门(《儿童艺术大书》)……一应俱全。这些绘本,既是亲子甜蜜的阅读时光,也是充满启发式的教案。今天翻开的,是《点点点》的进阶版——《我能变成什么》。

  刚翻开第一页我就惊呆了,这是真正的创造思维,是我们已经定型的成人思维难以想到的。为什么课外班要强调创造力?因为大部分的我们,已经丧失了这种能力。趁孩子的本能还没有丢掉,尽可能维持得久一点,天马行空比规规矩矩来得好,不然怎么斗得过人工智能

  第一页画了一个圆、和涂满的红色。圆,是形状,红色是颜色,这两个的归类不同,但是组合在一起却会碰撞奇妙的思维火花来。《我能变成什么》里列举了几种组合,作为启发。

  作为一个希望靠绘本来开启宝贝思维创造力的我,自然不满足于这几种想法的。我又继续和娃探讨:太阳是不是圆的、红彤彤的呢?你衣服上的气球是不是红色的圆形?樱桃是红色的圆形的吗?我们走出去还可以在哪里看到圆形?什么东西是红色的?这两个元素能不能组合在一起呢?

  当然,创意无限。我们可以教孩子认识眼前所看到的每一个具体事物,也可以教孩子天花行空。比如圆圆的杯子可以是红色的吗?如果这个圆饼干变成红色,好不好看?

  一直聊到当下已经穷尽了所有想法,我们才又翻开了下一页。如果是三角形呢?如果是绿色的东西呢?一个绿色的三角形会变成什么?第一秒钟我想到的是圣诞树,宝宝想到的是床上被套的印花……第二秒钟我想到的是七巧板的其中一块,宝宝想到的是小猪佩奇里恐龙身上的角。当然,绿三角形还可以是一艘帆船的帆,一顶帐篷,甚至可以是外星人(《我的小外星人朋友》)手里吃的冰淇淋,还可以是积木里的屋顶……

  之后的故事里,还有弯弯曲曲的线和任何形状,它们可以幻化出所有你想要的样子

  说完第二个组合,我想到了一件事。这些组合的具象化,大多是宝宝周边的事物、和我们曾在各种各样的绘本、以及动画片里的形象。我2岁多的女儿,已经开始学会了把抽象化的东西具体化,在她小小的世界里,所接触到的就是绘本、动画片、和出去溜达能见到的,都属于具象思维。那么抽象思维呢?就是类比和联想了。

  类比和联想,在《正方形》、《三角形》这两本绘本里,我都教过,也让宝宝试着满大街找这些形状。那么类比这种更复杂一点的组合,自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为什么一个已经思维定势成年人可以写出这么棒的绘本?

  因为绘本的作者是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建筑师妻子安·兰德和建筑规划领域大师合作作品,既然作者是建筑界和设计界的大师,自然在《我能变成什么》里,融入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元素和设计思维。更专业一点说,是从独特的艺术视角对孩子的感觉视觉和想象力进行训练。

  这本《我能变成什么》,也被称为绘本谜语书,谜语书——就是书的表面告诉我们的,都不是答案,只是谜面。书里为我们提供的,只是案例,那棵树、那艘帆和那条弯弯曲曲的线,是带着我们开启想象世界的大门。我们需要自己去找答案,答案就在我们的脑子里,很好地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空间感,也催着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一起开发大脑里还在沉睡的领域。这本书绝版了40年,第一次被引进国内,侧面也证明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对孩子想象力的重视

  另外还值得重点夸一夸的,就是绘本的图案、色彩运用都像孩子所作。一个孩子想要画出一幅让孩子能看懂的画,并不难,但是一个成年人想画出让孩子能看懂的、建筑、平面设计的图画来,难度并不小。除了插画师本身要有极强的绘画功底、还有就是他们心里一定住着一个孩子。这些画都很复古,也很童真

  之前看的绘本大都是温情治愈系。只有少数属于跨界,超出了我的能力圈的绘本。但是这种超出能力圈的绘本,正适合填补我在这方面空缺,也正好适合开发孩子在这方面的潜能,尤其是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不是孩子,无法替她决定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做的只是尽可能每个角度都去尝试,和孩子一起看《我能变成什么》,就好似上了一堂创造力思维课,并且这堂课里,家长责无旁贷地必须参与,孩子兴致勃勃地开动脑筋,远比交钱上课价值更高。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四):我希望你知道,你眼中的世界,可以有很多想象

  引发思考的绘本——《我能变成什么》安·兰德著

  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是新鲜的?陌生的?不知边界的?不管怎样,对于他们而言,大概都是充满探索未知世界吧。

  当这些好奇的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每一位大人,都想以自己的方式带着他们去领略这个美好的世界,去了解它,学习它。可是到底应该怎样让这些小家伙们更好的去理解这个世界,引导他们养成自主思考的思维方式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的话,我想不到还有什么书比《我能变成什么》更适合。

  《我能变成什么》这本绘本,文字由师承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的建筑师,安·兰德编写,图画由平面大师保罗·兰德创作的。这样奇妙的组合,一起造就了这本绘本独一无二的魅力和深度。

  绘本通篇由提问开始,以形状、颜色的不同组合提出问题,所诞生的新的具象的东西,甚至于发展出一段故事情节。以艺术的形式,训练孩子的思维认知、视觉感受以及空间形态。

  一个圆圈的形状,加上颜色为红色的色彩,可以是房子旁边绿荫树上的红苹果,可以是开心的人们手中的一个棒棒糖,还可以是快要天黑之际,太阳下山时候变幻的温柔光芒照在房子的屋顶上。

  这样简洁的文字搭配精美而又富有空间感和故事性的插画引导,最后再以提问结束这一章节。这样,在小章节与小章节之间,提供给了孩子思考可能性的同时,又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结尾开放性的提问,更加促进了孩子的兴趣,培养他进一步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形成创新思维。

  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简洁的文字,与模拟儿童画笔触的插图结合,好像变成一个奇妙的思考万花筒。轻柔的欢快文字提出一个个问题,充满空间序列和逻辑的好看插图让孩子描绘出不同的场景故事,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构筑孩子的空间感。基本上可以说是从发散性思维、美学欣赏、空间逻辑这三个基础,却又在目前教育培养中易被忽视的这三大方向,给予了孩子激发和成长的指引。

  1、发散性思维的引导

  发散性思维指的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开阔,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孩子入学的时候都是问号,毕业时全变成了句号。”这就是扼杀了发散性思维,导致孩子思维越来越僵化缺乏创新的结果。在《我能变成什么》这本绘本中,以简单的文字结合图画的形式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方向,打开各种可能性展现,最后再提出问题加深思考,带来趣味的体验。

  2、美学欣赏的展示

  这本绘本另一个特色,就是它的插图。在颜色和形态上以一种抽象的艺术形态展现出来,手法却是孩子更有亲切感的儿童画笔触表达。色彩上并未采用强烈冲击的花花绿绿,而是选用了孩子们熟悉的水彩笔一样的画法,每一幅画颜色控制在4-5种之内,避免过于复杂的呈现效果,使得孩子更容易专注的接受画面所传达的信息。

  3、空间逻辑的形态

  全本所有图画都是由设计大师保罗·兰德所绘制,同时他还著有《建筑模式语言》等书籍。两位建筑师将他们对空间的理解注入绘画之中,在平面的纸上简单却生动的勾勒出了空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形态之间组合的美感。这样使得画面的故事性大大增加,驱动孩子们更专注的分析思考,挖掘出更多的故事情节,增强逻辑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对自身的一个认知和思考。

  我能变成什么,是一句简单,却又含有深刻意义的一句话。这样的一句话,包含着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未来行动方向的可能性和希望。给孩子种下希望和想象力的种子,随着时间的酝酿,所能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而近几年关于应试教育是中国的教育之痛的讨论层出不穷,最大的纷争点就是孩子们的思维标准化,缺失个人的创造力。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岳晓东博士在谈中国教育时,讨论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1+1等于几的思考,5岁的孩子答案往往比10岁孩子答案多,10岁孩子的答案又往往比20岁孩子的答案多,20岁孩子的答案则往往比成人的答案多。如此年纪越大越缺乏想象力。

  换一种思维去看待问题,看待世界,也许能看到更多未曾看到过的风景和未来的可能性。

  我能变成什么?这大概不仅仅是孩子的一个模糊又充满好奇的问题,同样也是很多成年人,曾经或多或少都在心底发出过的疑问。

  所以《我能变成什么》这本书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不仅仅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本激发想象,开拓思维的书。同样对于大人们,也是一本不错的、引人深思的绘本吧。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五):一个圆、一片红色,思维训练课也可以如此简单

  我是一名内容从业者,也是一个艺术专业背景的学生。绘本在现在的市场上,总是面向家长作为亲子教育而存在。但是,不可忽略的是,绘本的制作者恰恰却是成熟的画家、插画师和作者,由他们来决定给孩子们呈现的内容。这些孩子们“应当”得到的知识和能力开发,的确是一生中最需要保存的能力。我总是觉得,给孩子看的绘本,成年人也可以一看。

  不得不说,《我能变成什么》是一本很好的艺术绘本,将文图剥离开来,每张图片都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来欣赏。绘制这本小书的画家英格里德·菲克斯达尔·金还是一位建筑师,他对建筑领域与艺术领域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感悟。而作为作者的安·兰德,也有着建筑学的学习经历,更是一名知名且成熟的绘本作者,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绘本读物。在我看来,这本小书最突出的特色是难得的轻量化内容。一个圆、一片红色,大概是孩子最常见的元素了,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讲起。

  一个圆和一片红色可以是什么?可以是苹果、棒棒糖、落山的太阳……

  细线条和粗线条可以是什么?是船的桅杆、一根拉直的跳绳、一朵花的花茎……

  如果是……

  一个方框和一片蓝色呢?

  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呢?

  一个三角形和一片绿色呢?

  小书一共举了五种形状和颜色的组合,运用这五个组合的素材,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物体,他们可能是大自然里的太阳和月亮,也可以是我们生活里的房子和帐篷,更可能是一列玩具火车,或者一只小狗……一个形状和一种颜色,组合起来,竟然可以变成身边的这么多物体。

  小书运用最简单的元素,轻松的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乐趣。甚至在全书的结尾,还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话题——“让我们慢慢瞧吧,你还能把我变成什么?”亲子阅读可以从此处得到无限的延展,在卧室、厨房、阳台、小区、花园……孩子们能得到各种各样无限的答案。

  不得不说,绘本的画面可以是各种风格,但是唯独最难做到的就是轻体量的内容层次,和开放式、无限制的引导。这本书做到了,还达到了无止境的延展性课外内容。这是许多绘本从业者很难达到的层面,对于孩子来说,思维的扩展,更多的在于意会,而不是言传。作者在这点也做到了,每页配图仅有少数一句话,也只是寥寥数字便将思维带到到更远处,使得想象力顺势获取发散的机会。画面极具艺术性,是一本很好的艺术启蒙小书。每幅画面都很简单,也很轻松直率,大色块的选取和对线条的保留,让每一张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艺术形式感。每一页绘画都能成为很出色的独立作品。我试着不看文字,画面的高度艺术形式也能给予我很强烈艺术观看体验。

  画家在小书中选择了饱和度较高的色彩,简单的几个色块就组合成了一张张有趣的画面。画面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直接的触动,色彩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小书中每一幅作品采用的颜色不多,但极具冲击力,整本书看下来,三原色的重点运用,及与饱和度较高的颜色搭配,加之灵动的条线表现,让小书生动、灵巧,给了孩子最易上手的艺术体验指引。

  从书中可以看出,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画家对于解构有着很专业的理解,也有着很强的驾驭力。画家在许多图画中都运用了蒙德里安式几何形体的解构,比如“一棵圣诞树”、“透光的玻璃窗”、”小猫门和小狗门“、”一艘船的桅杆“、”许多的棍子“等,同时运用不超过五种颜色将形体填充起来,还将线条清晰的保留了下来,这样的质朴感,恰好是画面最珍贵的点睛效果。

  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与孩子一起选择几个喜欢的几何形体元素和颜色,试着组合一下,找一找身边是形象,将他们画下来、涂一涂,还能变换着尝试线条和颜色不同的组合,感受一下绘画语言的独特性。

  可以填上很满的颜色,也可以只选择一种颜色,或者保留很多的线条……它们又都会变成什么呢?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六):20多天后开学,语文正式称王,孩子急需提高联想力

  今天上班,我正在很专心地跟乙方对接工作上的一个问题,突然被一阵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声打断思路。

  小孩边哭闹边跟他妈妈抗议:“我都已经背了好几篇古文了,这一篇太难了,我不想背了,我要看动画片!”同事压着声音不允许:“都快开学了,一年级就要会背这些古文,总共75篇,你才背了20篇,你要来不及了,快背!”小男孩一直声嘶力竭地哭喊:“我要睡一晚,醒来就会背了,昨天也是这样背出的。妈妈,我不背了!太难了!”同事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工作,只好答应她儿子,让他先再念几遍古文熟悉一下,然后给他看动画片。

  古诗词和文言文大幅度增加

  同事跟我们表示歉意,说实在是没办法,因为她儿子暑假班结束了,怕他一个人在家里管不住自己,会经常玩手机看电视,所以把他带来公司。而且这次开学,全国一年级开始的教材都换过了,语文的背诵和阅读理解,比以前增加了将近一倍的量。为了让儿子能很好的适应小学生活,所以在暑假,就让他开始背诵指定的文章。

  我们都开始安抚小男孩的情绪,说他真棒,竟然可以背下20篇的古文了。但是他说记的太不容易了,有时候今天会背了,过个一两天,又忘的差不多了,如果记忆有捷径该多好。

  学习真的有捷径吗?当年的学霸们不肯透露的捷径,现在被各个记忆大师开设专栏教授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联想记忆。通过把文字转变成图像,编成故事,进行高效记忆。

  怎么变成有用的图像,怎么编故事呢?这就需要联想力了。

  联想力可以训练

  联想力也能像练习拼音一样,是可以循序渐进训练出来的。美国的安·兰德和英格里德·菲克斯达尔·金,两人都是建筑师,合作出版了这本想象力的启蒙书—《我能变成什么》。

  训练联想记忆的启蒙图书

  他们用最基本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直线和曲线,用最基础的红色、蓝色、绿色,组合成生活里那些稀松平常,不太惹人注意的物品。

  我们都知道学语言要有环境,但要到熟练程度,则需要不断反复练习。

  训练联想力也是如此,要跟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不断关注细节,不断把图形、颜色和现实物品加强链接,加深印象,变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素材库。

  联想力如何训练

  爸爸妈妈可以和3+周岁以上的宝宝,亲子共读这本书。因为3+周岁的宝宝开始进入涂鸦期,这本书的绘画风格很贴合宝宝的审美:多画少字,绘图简单,宝宝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意思。

  爸爸妈妈可千万不要以为《我能变成什么》只有19张图画,以为没几分钟就讲到头了,觉得不值而给了差评。其实它内有乾坤,像是一本脑筋急转弯,让我和儿子足足玩了一个小时的头脑风暴还不能尽兴。而且在脑子疲惫觉得无聊时,这本书可以时常拿出来放松。

  怎么玩呢?让我简单抛一下砖。

  比如一个圆形,加红色,不看书的提示,你会想到什么?

  儿子想到了棒棒糖、苹果、红色的球、切片香肠、切片番茄、太阳、红绿灯、车的尾灯。

  横切片的香肠和番茄,这个回答惊艳到我了。原因很简单,蛋炒饭和汉堡包他最近很爱吃,而且他有在认真观察。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他的观察入微。

  细细的直线和粗粗的直线,3、2、1!你想到了什么?

  儿子想到了斑马线、棒棒糖的棒、长条手工糖、撕成长条的纸、地板、盒装牛奶瓶、遥控器、小包装的番茄酱袋、相框、照片、柜门、海报、防盗栏杆、中央空调、充电器、玻璃杯、竖条的花型、头发、门、面包车、宣传册、长条凳、吸管、碎冰冰、棒冰的棒、苹果上面的枝。

  你看,经过一鼓励,儿子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不少,一个个相似物品的名字不断往外冒。我看着儿子,经不住给他鼓掌。

  接下来,蓝色的正方形、长长的曲线、绿色的三角形,儿子的表现也超出我的预期。

  学会联想的好处

  1.提高分数。把一篇文章按照空间、时间顺序,展开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记忆深刻,自然考试更顺利。

  2.提高自信心。学霸一般看起来都是轻轻松松考高分,获得家长和同学的崇拜,还会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信心自然来。

  3.提高社交能力。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总是有着迷之微笑,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稍微一加工,就可以成为说故事达人。趋之若鹜的付费知识时代,最稀缺的就是会讲故事的人才。

  有时候看着小小的一个孩子,要把许多门功课的知识点揉碎了、理顺了装进大脑,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酝酿了4年的教育改革,现在连试卷题目都变成了高阶阅读理解。家长心疼孩子,希望孩子不要单纯的死记硬背、疲劳作战,学会联想更是刻不容缓。《我能变成什么》有对的方法,从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基础颜色,发散思维寻找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记忆,可以学的轻松,赢得漂亮。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七):想要提升孩子想象力与视觉体验,这本书不能少

  

01

前段时间去朋友家,墙上充满了小孩的画作,我问朋友,这都是你儿子的杰作?

  朋友说,对啊,他都是乱画的,你看到处都是随意的线条,还有奇形怪状的人物。

  孩子的绘画,总是奇形怪状的,大人常常嗤之以鼻,长期固定思维下,已经习惯了丁是丁卯是卯的条条框框,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线条可以是随意组合的,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变幻。

  小孩在进行图画创作时,可能会被认定为画面抽象、幼稚,但对于孩童而言,那就是他们构筑的世界,仔细看,其实还蛮有想象力的。

  一旁的小家伙听了非常不开心,“妈妈,我画的是我未来的朋友杰克、杰瑞(自己想象的),我们在制作玩具,还有我们日常玩耍的场景..."

  我蹲下来,按照他的思路去观察,的确,线条组合下,有草地,有树木、有玩具以及他理想中的朋友,不如大人画出来的端正、规矩,但天马行空的想法背后,他敢于表达、敢于输出,特别不希望未来的他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丢失掉这份难得的想象力、创造力。

  我想起来前几天亲子阅读的书籍《我能变成什么》,这本书可以帮助家长以引导的方式增强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如若你有相关的烦恼,建议你入手这本书。

02

  《我能变成什么》是由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建筑师妻子安•兰德(著)与建筑规划领域大师英格里德•菲克斯达尔•金(绘)合作完成的。

  安•兰德(Ann Rand , 1918-2012),曾在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师从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注明的建筑师,主张“少即是多”“空间流通感”)学习建筑学,创作有《我能变成什么》《小小的1》《闪耀和旋转》 等童书。

  英格里德•菲克斯达尔•金(Ingrid F iksdahl King),建筑师、画家。与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合著的《建筑模式语言》,至今仍是建筑规划领域最有影响的图书之一。

  在这本书中抽象的图画背后,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特色:平面设计感、流通感。

03

  《我能变成什么》也被称为谜语书,通过图形的结合的提问,引发孩子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视觉体验,与此同时构筑空间感。

  翻开《我能变成什么》的环衬,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画面中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黑色的长方形围绕在环衬四周增强了视觉冲击,长方形与三角形组合的图片(像铅笔)上方是不同表情的圆形,有开心、有安静...为什么环衬要这样设计?与书名有什么联系以及这本书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体验?

04

  思维发散

  《我能变成什么》绘本中提到这样几个问题:

  圆和红色组合到一起可以变成什么?

  细长方形与粗长方形组合到一起可以变成什么?

  蓝色与正方形组合到一起可以变成什么?

  弯曲的曲线、自由穿行可以变成什么?

  三角形与绿色组合可以变成什么?

  任何形状、颜色,到处跑可以变成什么?

  该绘本中只是举例提出了几个问题,家长在带领孩子进行阅读时,可以用“你再想想?你希望他们组合之后能变成什么?”进行提问,让孩子思考,答案可能是一百种甚至更多。

  比如:红色与圆组合,可以是红苹果、太阳、耳环、坐垫、切开西瓜的侧面...

  多引导,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想象力。

  抽象艺术形态,符合孩子的特色

  关于儿童绘画,网上这样解释:

儿童绘画,是指儿童按照本人的想象,利用笼统、色彩进行创做的绘画。它是儿童对客观事物的感应感染和表示自我认识的创制性行为。

  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不受客观形态的约束,画出来的图形可以是笼统的、抽象的、拟人化的,是一种天然与自我感情的表达,具体表现为:色彩夸张、形态各异、天马行空,他们的画作世界不如大人世界“规矩”,可又比大人的画作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我能变成什么》绘本中,作者举到的例子非常符合孩子的特点,以抽象的图形完成答案举例,同时又具备立体感与画面感,比如:圆和红色组合成落山的太阳,作者不单单只是画了太阳,而是通过其他事物的衬托描述太阳。

  太阳的周围有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朵、层峦叠嶂的山峰、树木、人家甚至还有划分的田地...

  空间感

  在《我能变成什么》这本绘本,不仅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空间感。

  什么是空间感?

空间感( sense of space)是指艺术形象通过一定手法引起的类似现实空间的审美感受。包括作品直接表现的空间和作品具体形象之外的使人想象到的空间。

  空间感可以帮助孩子去想象,使得画面具有整体性和立体型。

  比如书中用三角形、绿色组合举例的:一叶帆。

  关于帆我们能想象到什么?一叶帆在海上航行?

  难道只是简单的航行么?海上、海里有什么?海水、波浪,海里有鱼儿在游动,有水草在摇摆...真实的还原了海的场景,而不仅仅只是一叶帆。

05

  《我能变成什么》亲子阅读中,不仅仅是引导孩子之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是大人思维扩散的学习。

  或许亲子阅读时的孩童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空间感、想象力、创造力这样专业术语的概念,但亲子引导下的能力锻炼一定会对他们的未来有很大的帮助。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八):这本共读佳作,教你抓住孩子大脑训练黄金期

  在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一种生存能力的当下,儿童阅读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绝无仅有的高度。于是,很多家长不惜重金给孩子购置大量图书,但孩子的阅读率却并不理想。在有些家庭,阅读甚至成为了矛盾的焦点,成为了一项迫于父母压力不得不做的任务。

  今年的童博会期间,我参加了一场儿童阅读发展峰会。阅读推广人宸冰在发言时对“阅读与家庭教育”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她提出,家长应该是孩子阅读路上的示范者、引领者、陪伴者,而不仅仅是个出钱给孩子买书的旁观者。

  怎么才能践行这种身份的转化?峰会与会嘉宾的共识是:共读!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同论一本书、同享一本书。

  然而,虽是共读,家长与孩子的分工并不相同。

  孩子的任务在于理解书本内容本身,而家长则要走的更远。比如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对书籍内容进行延伸,比如理解书中优质的思维模式并应用于以后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之中,抓住孩子大脑训练的黄金期等。

  由安·兰德和英格丽德·菲克斯达尔·金共同创作的《我能变成什么》一书,就以思维模式见长。

  该书创造性的将颜色和图形相结合,并引导读者顺着作者提供的思维模式进行发散思考,充分锻炼孩子的大脑。不仅如此,该书语言简练、富有韵律感,是亲子阅读的上选。

将教育融入游戏

  “憨爸在美国”公众号最近推出了一篇题为《孩子暑假出门玩手机,浪费大脑训练的黄金期》的文章。文中,憨爸在爬山、用餐的过程中,巧妙设置游戏环节,让孩子们在欢乐锻炼了记忆力、数学、肢体等。

  这让很多家长眼前一亮。

  如果有这样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从中感受到快乐不再需要自己跟在屁股后面督促,还能让娃从中学习到东西不至于“荒废时光”,而且还能顺带增进亲子感情让娃不再总跟自己“对着干”,足够让家长们感动得涕泪横流。

  而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游戏,除了憨爸亲身示范的几款之外,《我能变成什么》一书也提供了一款,比憨爸的游戏还要简单、易操作。

  在书中,作者先带领孩子们认识颜色和形状,然后引导孩子们孩子们进行思考:当特定的颜色与形状相结合,他们能够成为什么?你还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地方找到他们?

  举个例子。

  在该书的第一页,作者带领孩子们认识了圆形。第二页带领孩子们认识了红色。

  在接下来的三页中,作者将两者相结合,为孩子们展示了熟透的苹果、棒棒糖、快要落山的太阳三个例子。

  最后,作者引导孩子们去思考:我是圆的,我是红的,你能让我变成什么?

  这个游戏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孩子们玩耍,而且不拘泥于一种玩法。

  比如,我们可以在临睡前闭着眼睛与孩子玩“飞花令”,与孩子轮流例举一个圆形的、红色的物体。或者,我们可以在爬山图中孩子累到想要放弃时,跟他玩“找形状”、“找颜色”的游戏等。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利用得当,它不仅不会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拦路虎,还会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助推器。关键在于如何利用。

抓住孩子创造力发展黄金期

  4-6岁是人生中绘画创造力最强的“大师期”。西方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毕加索、康定斯基、马蒂斯等,均热衷于欣赏儿童画,追求像孩子一样画画,追求绘画本质里的那种“稚拙”,以及那种天真地、单纯的、不受经验和激发影响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本真的、自由的表达方式。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场中华世纪坛壁画观展的线下活动。清华美院、香港理工大学毕业的Cloris老师在带领孩子们参观完展览后,引导孩子们进行了即兴创作。

  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画面、大胆而稚拙的线条、肆意涂抹的颜色与大师们的作品“不谋而合”,也与《我能变成什么》一书中的画风“不谋而合”。

  的确,《我能变成什么》是一本真正画给孩子们看的绘本。它用孩子们的绘画语言,与孩子们进行对话,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

  而这些,正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步骤”。

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

  如今的人们越来越暴躁了。

  上周,我在早高峰的地铁上碰到了一起暴力事件。冲突双方是两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方在拥挤的车厢里不小心踩到了另一方的脚,另一方没好气地抱怨了一句,于是一场肢体冲突就此展开。

  如果你也生活在“疲于奔命”的北上广深,就一定明白,这样的冲突不是个例。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处境:高强度的工作和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他们愁容满面、容易激动。而这,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而有些人,同样过着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顶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压力,却依然能够“苦中作乐”,能搜索到生活中哪怕一丁点的快乐。

  是的,快乐是一种能力,而且需要从小培养。

  《我能变成什么》一书,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乐趣。

  不论是发现生活中的颜色、生活中的形状,还是将两者相结合引发的无数联想,总能让孩子捕捉到生活中细小但饱满的快乐。

  如今,绘本大热。小孩子们捧着颜色鲜艳的图画们看得津津有味,而习惯了文字阅读的成年人却对着书中寥寥数语一筹莫展,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与孩子进行共读。

  其实,亲子阅读分三个递进的层次。

  第一层,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理解书中的内容;

  第二层,家长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引导孩子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书中的内容;

  第三层,家长吃透书本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中。

  并不是每一本绘本都能肩负起全部的三层使命,也不是每个家长都能从绘本中挖掘到全部的层次。因此,作为家长,一方面要选择层次丰富的绘本,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深入阅读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绘本的作用,引导和助力孩子的健康、快速成长 。

  《我能变成什么》读后感(九):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我能变成什么》用想象力创造更大的世界

  从事美术教育好些年了,被询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

  “我家孩子可以学素描了吗?”

  “为什么想这么早学素描?”

  “因为学了素描画得像啊,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

  我常常看着一脸殷切的家长说:“不着急,不着急,多给孩子的想象力留些时间吧,学素描最好等到上初中后。”

  虽然我知道家长们往往经不起诱惑会让孩子在小学就走上素描之路,孩子们放弃天马行空的想象、缤纷的色彩、自由不羁的线条。开始一板一眼的练习排线、分辨光影、了解透视。只因为在成年人的眼里画得像、让别人看得懂更重要。关于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遗憾,他们错过了孩子一生中想象力、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光,而这样的时光在成年后几乎不会再重来。

  毕加索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关键是孩子们一旦长大该怎么保护这种艺术细胞。”毕加索说得很对,孩子的想象力会随着成长慢慢固化甚至枯竭。然而毕加索实在是难得的天才,从这幅毕加索公牛合集可以看出他一生风格的演变,在他九十多年的岁月里,作品风格多变,到了晚年返璞归真,作品如同孩童般纯真天然。

  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不受拘束的想象力,如何启发孩子画出天然有趣的画面呢?有一本书可以让成年人坐上时光机回到多彩的童年,可以让孩子在想象的海洋里畅游,这就是《我能变成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是平面设计大师保罗•兰德建筑师妻子安•兰德与建筑规划领域大师合作的,绝版40年首次引进。

  当我打开《我能变成什么》发现里面的每一幅插图都是如此生动有趣,色彩搭配活泼大胆,艺术的感染力扑面而来。虽然是成年人所绘,但画面里的线条、色彩都充满了童趣,要知道让成年人“返老还童”可是件不容易的事,作者的功力可见一斑。

  本书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直线、曲线来启发孩子如何运用图形和色彩,构造各种形象。以“能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之后提供了一些有创意的例子,从感觉、视觉、想象力这几个方面来训练孩子,非常适合亲子阅读。

图形:无数种可能

  圆形、方形、三角形......你能想到多少种形状?它们三三两两组合在一起又可以形成新的图形,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想到。

  本书一开始就给大家抛出问题:“我是圆的,我是红色,我能变成什么?”随后给出例子,可以变为红彤彤的苹果、棒棒糖。答案仅仅是这些吗?其实这本书可以当做一本谜语书来看。如果我们发挥想象就会发现,红色的苹果像一个桥洞,画面的绿色部分好似建筑物和绿树,桥洞下有波光粼粼的湖水,甚至桥头还有两个行人,你发现了吗?

  而右图只能看作是棒棒糖吗?如果你联系旁边欢快的人来看,它们又像什么呢?

  再有方形和蓝色的联想,下图中画了方形的小猫门和小狗门,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画面里的砖石、窗户,小朋友的玩具车不都是方形的吗。画面就如同谜面,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联想,然后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例子,处处可入画。

线条:情绪的表达

  线条实在是太重要的存在,在中国画里线条就是一幅画的灵魂,画家的情绪、画面蕴含的气韵全都展现在一根根线条上。书里给出了直线和曲线两种线条,它们能有多少种变化呢?

  我在课堂教学时常常启发学生,如何把多变的、看似没有逻辑的线条变成一幅画。比如下方的左图原本是学生在纸上乱涂乱画的一团线条,我发现后慢慢的启发他:“这团线条像什么?你想把它变成什么?应该怎么变?”五岁的小孩说:“那根最长的线条像大象的鼻子,而那个尖锐的角又像鹦鹉的嘴巴。”于是我们一起商量一起动手,把左图变成了右图。

  再比如下面这两幅图,这次我改变了方法,左图是我画的,真的是在纸上一通乱涂,毫无逻辑。右图是学生所画,还是这几个步骤:“像什么?想变成什么?应该怎么变?”然后由学生动手变成了右图的样子,大家觉得像什么呢?我七岁的学生说:“这是猴子、企鹅、小狗的综合。”

  是啊,为什么只能有一种答案呢?事物本就有很多面,世界也是如此。

色彩:大自然的馈赠

  《我能变成什么》用色十分大胆,有的甚至不符合现实,事实上孩子画画不需要严苛的色彩搭配要求,什么冷色、暖色、对比色统统不需要,因为他们往往有把各种看似不搭的色彩“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正因为小孩子心中没有条条框框,他们把平时看到的、触摸到的表现在画面上,看似没有逻辑却特别生动。所以啊,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你教孩子一万遍冷色是什么,不如在炎炎夏日带他们去清凉的湖泊和森林,看见满眼的蓝色、绿色,他们自然会明白其中道理。

  谁说红配绿不好看?红花绿叶、红太阳绿草地、炒菜时的红辣椒绿蔬菜.....只要我们愿意观察总会发现大自然里、生活里蕴含了无数“名画。”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这句话是指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这一转化过程需要艺术家加工。所以作为家长的你,要学会发现、引导,避免用成人无趣的眼光去破坏小朋友们的创造力。

眼高手低,取法乎上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该如何培养孩子敏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我认为眼界的训练尤为重要,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在平常这是个贬义词,但在艺术的学习中拥有眼高手低却是很好的现象。眼界高,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丰富有趣,就能在平凡中找到闪光的那个点。只要眼界到了,手上早晚是能够画得出的。不然就如同古时的画匠,技术虽好,却无法打动人,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在表达感情。

  尽量多给孩子看大师的经典作品,逛各种博物馆、美术馆,不要怕孩子看不懂,实际上孩子的感知力或许比成人更敏锐。也许他不能说出好在哪里,但看多了好作品品味自然就高了,培训班千篇一律的画作就再也不能吸引到他了。

  假如我是任何形状和颜色,我变成山、湖泊、动物跟在你身后,你是否能发现我?你是否能创造出我?你是否能在日常生活里发现更广阔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我能变成什么》吧,发现一个更大的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