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富足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活了这么大了,对人生有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他生命的质量。对于我来讲,生活的趋势应是怎样的?自己的生命应该怎样归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自立,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就是一个心灵富足的人。
不管你有没有能力去创造成绩,首先你要自立起来,不依靠别人的热闹去丰富你的内心,并且坚持下去,相信自己一个人的信仰。其实,有些道理与道理之间是矛盾的,比如说不要封闭自己,要走出去多和大家交流,和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对我自己的性格来说,我绝非想做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无奈的情怀怎样去处理?认知观念在这里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认知是否正确,直接反射出你心态的健康。其实,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但又因每个人的奋斗方向不同,所以交错开了同时进行的互动共语。
此时,如果你是一个敏感,感性,喜欢温暖的人,那么面对冷场的失望,你将做如何感想?是埋怨,还是为孤立无助感到痛苦,还是冷静的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就影响着你生活的质量。尼采是孤独者中最典型的例子,他长年找不到一个人说话,甚至是“在疯狂的时候,想去拥抱任何人!”尼采最终是在孤独中被埋葬的,作为一个天才,作为为世界文化留下深刻遗产的思想家,后世对他的理解,认知,包括在尼采作品中留下的应该讨论的话题,让后世在交流中达成一种共识,在矛盾中产生别样的共鸣。正是因为尼采思想的不朽,造成了学派共进的百家争鸣。但是尼采本人,那种最冰冷的孤独,作为同一时代的人类,又有谁去和他共抗!
所以,人还要理智。把自身的梦想当做是一个不现实的愿望最好,少想繁花似锦的美事,多想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不光是普通人要这样做,就是一个生活在美好中的艺术家,也要去过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为现实的困境去奔波,为见到的,摸到的,听到的现实情况去工作。这样,生活的平淡才会有滋有味,宁静致远,才会在心灵富饶中得以生存。
生活不是高高攀摘的花朵,不是每件事情非要去争取才能得到的。生活应该经常俯下身子去观察,观察身下的事物,嫩草的绿萌生长。生活不是高调,而应是低调,把自己的伟岸忘记,去投入到学习中去,工作中去,真实中去,把解决现实的困难当做是最幸福的时刻,依靠自己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