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
这个游戏相信很多人玩过,据说作者是一个美术生,当时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有些纳闷,游戏不都是程序员写的吗?后来发现我的想法错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创造游戏的潜力。
主公: 消灭所有反贼和内奸。
反贼: 不惜一切代价消灭主公。
内奸: 消灭所有人,但是主公必须最后死。
主公,忠臣和反贼的出牌很简单,知道谁是反贼和忠臣就可以了。但是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最开始,主公身份确定,其他人的身份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出牌和分析来判断其他人的身份。一般情况下,最开始反贼都是直接表明身份打主公,这样忠臣就有了目标。
内奸只有一个,直接亮身份必死无疑,所以他要学会伪装。在粗略地分析正反两派的实力对比之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身份。一般来说,最开始都是先扮演忠诚,然后反贼有一个被消灭之后就表明自己的身份,这样就看起来出尔反尔,有的主公非常气愤,对于他来说这是背叛,所以就出现了“仇内主”,宁可输掉游戏,也要把内奸消灭掉。这样一来,就有了另外两种情况,内奸始终扮演忠臣,或者始终扮演反贼,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内奸对现场玩家的身份是最清楚的。
这说明什么?游戏不是非黑即白,非好极坏。帮你的,不一定是朋友,扁你的也不一定是敌人。这就对我以往的世界观产生了冲击。我还纳闷:“这样出尔反尔,两面三刀,真的好吗?”但是站在内奸的角度来考虑,就不是这样了,他的实力和位置对于他来讲,不能硬抗,那样必死。也不能像忠诚或者反贼一样,有明确的目的,权衡利弊之下,只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打法。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黑白的界限往往不是那么清晰。
不过,内奸也有身份判断不准确的情况。比方说在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反贼也会会假装自己是忠臣,这就出现了身份的冒用,加上内奸,现场有可能一半都是忠臣。这对主公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他们看起来都是好人,可是到底谁是自己人,谁不是呢?有的主公会选择“坐山观虎斗”,最近坐收“渔翁之利”。有的就想参与进去,根据自己的分析来判断。
还有非常特殊的情况,我也遇到过,为了混淆视听,有的忠臣最开始也会施展“苦肉计”,伪装成反贼。不过仔细观察的话,他只是轻轻地打一下,不致命。
这说明什么?表面上看起来好坏,不一定是真的。好人和坏人的角色,是可以不断切换的。那么,现实生活是否也是如此?在不同的情况下,一个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呢?在这里他是好人,在那里他又是坏人呢?
最近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游戏里面正反两派是事先安排好的,谁是什么角色是固定的。但是现实中,真的如此吗?在这个环境下他是好人的角色,换个环境的话,是不是就变成了坏人呢?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最初的身份设定,先入为主地看待一切,其实这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我们接受的历史,希特勒是一个反人类的恶魔。但是,在当时的纳粹德国,里面的人对他却又无比的崇拜,这又该如何解释?也就是说,环境也非常重要,出生在一个好的环境,太重要了。
这也提出来另外一个挑战,一个人一辈子都是坏人,或者好人,这种情况占大多数吗?可能还是要看具体的环境和利害关系吧。不过时间是最好的裁判,在收场的时候,基本上就能看清了。
有时候,明明牌面特别好,但是伙伴不给力,老是犯低级错误,把大好的机会断送,让人哭笑不得。其他游戏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还有一种情况,武将好,牌面也好,毫无悬念会赢。但是突然就断网了,掉线了。哈哈!就是这么巧,有什么办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算不如天算”吧,这就是不可抗力。这种情况除了接受,没有别的办法,气坏身体自己遭罪。
这样看来,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如果用心观察和分析,认真总结,总能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游戏本身也是一种锻炼智力的工具,细心去观察,总会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