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离歌两行泪,一杯浊酒断人肠
点击上方收听凯紫读诗
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望不尽的天涯路,诉不尽的爱恨离愁,这牵扯一生的爱,何时才是尽头?
也许就像清代黄景仁所言“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即使等待的尽头是一片虚无,也无怨无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说到古代的情诗,很多人都会想起李商隐的《无题》组诗,哀婉缠绵,千年来打动了无数人。
模仿最成功的当属黄景仁了,他在和表妹分别后,写下组诗《绮怀》,虽是因袭之作,却也成了千古绝唱。
而《绮怀·其十五》便是最凄美的一首诗,足以媲美李商隐无题,却很少人读过。
他幼年丧父,一生穷困潦倒,“百无一用是书生”便是出自他的笔下。
表妹另嫁他人,而他在等不到表妹后,也另娶他人。
关于两人的爱情悲剧,后世有很多猜测,有人说表妹是被权贵买入府中做妾,也有人说是因为姑母一家嫌弃他贫穷而将表妹另许他人。
总之一对相爱的人就这样被迫分离了。
黄景仁常常想起这段爱而不得的初恋,于是便有了这首清代最凄美的情诗,句句令人落泪。
诗歌首联从花下吹箫写起。
自从表妹离开后,他曾多次独自坐在花下,静静地吹着洞箫,只有清风明月与之相伴。
望着天空,他又想起了表妹,伊人深锁红墙,看似近在咫尺,却像银河一样,可望不可即。
“银汉红墙”最初出自李商隐的《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接着的颔联是最为人所称道的一联,脱胎于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天上的星辰闪烁着光芒,撒下漫天的光辉,可是这样美好的夜他却无心欣赏。
夜凉如水,他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晚。
为什么他会说“星辰非昨夜”呢?
因为当年的星辰是他和表妹花下吹箫的见证,可是今夜的星辰,陪伴着他这孤独的伤心人。
对于诗人来说,夜色再美,若无心爱的人相伴,那么也是枉然。
接下来的颈联极写诗人心中缠绵不尽的相思。
李商隐曾言“春蚕到死丝方尽”,绵绵的情思,至死方休,而黄景仁这里也是如此。
即使他的心中明白,他和表妹之间再无可能,但是他的思念却无法短绝。
他只活了35年,大概也跟这刻骨的相思有关吧。
最后的尾联照应首联,写的是他对往昔的回忆,抚今追昔,深深的忧愁难以言表。
他想起十五岁那年的月圆之夜的情景,他想忘却忘不掉,手中的酒已经无法消除他心中无尽的愁恨了。
那年的月圆之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也许就是开头所言的“花下吹箫”。
他想借酒消愁,结果是愁更愁。
诗歌到此结束,可是诗人的愁思却是绵绵不尽,令人落泪。
一曲离歌两行泪,一杯浊酒断了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