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6岁女孩疯狂追星逼死父亲: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做一件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16岁女孩疯狂追星逼死父亲: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做一件事

2019-11-22 07:01:26 作者:飞白 来源:精读 阅读:载入中…

16岁女孩疯狂追星逼死父亲: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做一件事

  今天是精读陪伴终身成长的第2231天

  01

  追星,大概是每个人年轻时都做过的事。

  一般人追星,就是买买爱豆专辑,去影院贡献一点票房,或者去演唱会为爱豆打call等等。

  但甘肃有一个16岁的女孩,却疯狂到把追星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

  13年里,她不上学、不工作、也不交友,日日辗转于爱豆参加活动的几个城市,活在自己的追星世界里无法自拔。

  这么长时间以来,她就一个愿望:亲眼见到自己的爱豆,并和他单独会面

  她觉得,只要爱豆见了自己,就一定会爱上自己。

  于是,父母为了支持她,卖掉了房子,卖掉一个肾,甚至借了高利贷

  终于,在一次粉丝见面会上,女孩见到了自己的爱豆,还被邀请上台谈话拍照,但仍然没有满足她单独会面的愿望。

  谁也没想到的是,她的父亲却在第二天跳海自杀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猜到了,故事主角,就是“私生饭鼻祖”杨丽娟,而她所迷恋的爱豆,就是“四大天王”之一刘德华。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因为最近在《豫见后来》这个节目里,我看到了故事主角杨丽娟的近况

  42岁,在超市促销员,拿着2000元的月薪,领着低保,住着一室一厅的廉租房,她住在卧室母亲睡在客厅

  镜头扫过去,地是斑驳的水泥地,房间里没有任何像样家具,甚至连衣柜电视机这样必备物件都没有。

  这让我不禁开始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小康家庭,变得清贫支离破碎

  很多人觉得,这完全就是杨丽娟自己作的。

  这是大家肉眼可见的一个直接原因,但人类社会的众多现象,其实极少出现单因单果,多是变化无尽的多重因素导致的。

  不理性的追星行为固然有错,但导致悲剧根源,其实是杨丽娟父母无原则的爱。

  据说,这位父亲40岁时才有了杨丽娟这个女儿,于是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有什么需求,都尽力满足。

  得知女儿喜欢刘德华,为了满足女儿的追星梦,不惜倾家荡产

  最后,父亲终因顶不住生活心理的双重压力,留下遗书,跳海自杀。

  而即便是在长达10页的遗书中,充斥的也全是对刘德华的谩骂,称是刘德华逼死的自己,丝毫不见自己的反思

  卢梭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指出:

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因为能力不足满足不了他,慢慢地就会在孩子心中长出不满足种子,渐渐毁了孩子。

  而这位父亲的行为,毁了孩子,也毁了自己。

  02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走出孤独》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错误人生意义。他往往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意愿当成圣旨

  他认为,自己天生就与众不同,是天之骄子,想要什么不需要自己努力,只要张张嘴,甚至使个眼色,就会有人送到他面前。

  如果受到忽视,或者发现有人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他就会若有所失,觉得世界亏待了他。

  这不就是导致杨丽娟种种行为的心理依据吗?

  在家里,她想要什么,父母就给。

  到了外面,她把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带到了刘德华身上,认为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来见他,刘德华一定会也必须要满足自己的要求

  所以,在父亲自杀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反思自己,而是指责刘德华。

  认为是刘德华没有满足她“单独会面”的要求,才导致了父亲的死。

  多么可笑荒谬逻辑

  然而,同样荒谬可笑的人还不止她一个。

  还记得那个在机场弑母的汪佳晶吗?他在日本留学五年,期间的生活费学费都来自于母亲每个月7000元的收入

  他心安理得享受着母亲给予的一切,却从未想过自己25岁的大好年华,完全可以靠勤工俭学来替母亲分担

  最后一次,母亲四处举债,实在没钱给他了。他竟然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连捅9刀。

  更让人可悲可叹的是,母亲在没有生命危险后,还以“孩子有精神病”为孩子辩护,但终究还是输给了法律

  为什么自己百般呵护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对自己举刀相向的恶魔

  就是家长自己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对孩子要求无底线的满足造成的。

  这是许多中国式父母的通病,总是无私奉献,哪怕再苦再累,也要牢牢地把孩子护在羽翼下,不让孩子经受一点风雨

  但这样无私的爱,不但养不出感恩的孩子,还会把孩子亲手培养成社会的危险分子

  03

  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在2013年东窗事发之前,就曾是一个人见人恨的“银枪小霸王”。

  小学年级时候,李天一和同学冲突,把一名二年级同学推下楼,最后这件事“秘密解决不了了之。”

  赴美读高中后和同学发生口角,竟然把同学的蛋白粉换成洗衣粉,还威胁道:“你敢到中国来,我就弄死你!你知道我爸是谁吗?”

  14岁时,李天一想要豪车,李双江夫妇不顾孩子未成年、没驾照,转手就送出一辆宝马。几天后,李天一就驾驶豪车在小区门口和邻居发生纠纷,还打伤一对夫妇。

  ……

  看了《鲁豫有约》里李双江说的一段话,你就知道,藏在李天一这些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谈及儿子时,李双江说:“你不可能要求孩子什么都好,不要把孩子得罪了,孩子就是要有个性棱角,不能要求他都听话。”

  “舍不得打孩子,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

  “有时候真想打,但不能打,就吓唬一下,根本下不去手。”

  对孩子的百依百顺,导致李天一从小横行霸道,四处惹祸,最后被父母亲手送进了监狱。 

  真是应了那句“你不管教孩子,社会会替你狠狠管教”。

  卢梭曾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做一件事:对他百依百顺。

  因为你对孩子的百依百顺,会让他们错以为自己的人生意义是“爬上金字塔顶端,成为万众瞩目焦点”。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可以不择手段,让所有人都臣服于自己。

  这是一种缺乏社会感表现

  《走出孤独》一书中提到:

绝大多数人都有和他人建立关系欲望人们希望和别人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完成工作来增加社会生活中价值,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社会感

  社会感是人类各种能力得以发展先决条件,脱离了社会感的理解力逻辑思维能力,就像失去了水源植物

  04

  如果每个人都想要摆脱当下的社会规则,用自己的语言与人沟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社会将会混乱不堪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感带给我们的安全感中。

  所有的失败者,包括罪犯、酗酒者、精神病患者、或是自杀寻死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愿意也无法融入社会生活

  他们往往不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职业友谊爱情的问题,人生意义过度局限在自己身上

  但这样的认知往往经受不住现实生活的考验,走错一步,就会满盘皆输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

  阿德勒告诉我们:人生意义必须是公共意义,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够被别人认可的意义

  即使是天才,也是因为他的生命被别人认定为对他们很重要,才会被称为天才。

  因此,个人的人生意义体现在他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上

  这并不是说要忽视自己,讨好他人,而是把自己塑造成最有贡献的理想状态,让自己也从中获得提升

  举个例子,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只要深爱对方,就会努力让对方的生活更加美好舒适

  与此同时,我们会竭尽所能地提升自己。如果没有这种目标,而只想凭空提升自我,那就只是装腔作势徒增烦恼而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挽救那些已经在溺爱中长歪了的孩子呢?

  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他们与别人合作,并有意识训练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让他们更勇敢面对人生

  这是培养孩子社会感的唯一出路,也是解决任何人生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走出孤独,才能成就自我。

  《豫见后来》节目里,鲁豫问杨丽娟,如果人生能够重来的话,是否还会那样做?

  面对镜头,杨丽娟说出了自己的后悔

  “我非常懊悔自己过去的这些行为,如果人生重来的话,我不会那样去做,现在看着蓝天绿树,很感谢上苍没有放弃自己。”

  尽管真心悔改,但人生真的无法重来,曾经为自己挖下多少坑,现在走得就有多艰辛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一味地满足孩子,让他生活在蜜罐里,不尝一丝苦涩,才是送给孩子最可怕礼物

  ↓怎样不知不觉,构建你的知识体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