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有点邪
那天下午预备铃响后,我进了教室,同学们都忙着拿课本,准备上课。这时候,高山径自走向讲台,在离讲台有一两米的地方停下,他高高举着手里的两张卷子,愤怒地扔向讲桌。那两张卷子飘飘悠悠陆续落到地上。高山仿若无人,面不改色地回位。
此时,同学们都瞅着他,有些惊。我看着他,一股火气直上心头,喝道:“出去!”他看来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丝毫没有犹豫,抬身向外走,眼睛直视前方,面色凝重,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我叫他来办公室,还是很生气,厉声问他:“为什么要扔试卷,知不知道这一行为极其恶劣?”他却回答得利落,因为生气。“你生谁的气?”我追问。
“不听,你就生气,就扔试卷?”
“你委屈什么?不听你的话就委屈吗?”
“他们都不管这试卷,放在我这里,我只好他它给扔到讲台上,发泄一下。”没想到他是这样的心理。
“这试卷是老师辛辛苦苦一个字一个字打印完,再去学校里印刷才有的,你们快考试了,需要这些试卷。你感激它还来不及,怎么会扔它,拿它出气?”
“我知道,但我就是不想让自己受委屈,我不想勉强自己。”高山的回答依然铿锵有力。
我知道我们这样拼谁的声音高没有用,便声音缓和一些,“你这样做不对,堂堂男子汉这么小心眼,多做点事情就发脾气,就委屈,这怎么行呢!将来你长大了,在单位上工作,如果这样的话,你会很被动,同事们不理解你,你也没有朋友,感受不到工作生活的乐趣和幸福。”
我立时愕然,心里瞬间沉重起来。忽地,我想到,北大才女刘媛媛演讲中的话:老师,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学生在想些什么。真的,现在的孩子……我想这话他不是随便说说,他一定真的想过这样的结果。
这个“邪”脾气,我怎么教育他呢?一时间无话可说,我决定想一想,就先让他去上课。
这孩子,比较特别吧。有点不合群,有些愤世嫉俗。陈老师是她的励志老师,常反应他写的“成长日志”缺少阳光,满腹怨言:什么校服又难看又呆板,穿够了;什么餐厅的饭菜非常难吃,不好下咽;在这学校里很枯燥,让人心烦。并且,我也观察到这孩子心理上的确有点偏激,比较自我,看这不顺眼,看那不顺眼,有时候也笑但很少。
下课后,我正想叫他,没想到他来办公室,说:“老师,我要请假。”
“请假,干什么?”他刚挨过批,就要请假,我警惕起来。
他说:“我想去看心理医生。”
“为什么?”我更吃惊。此时,他刚才男子汉的气概完全没有了,这个高我一头的男孩子眼泪哗哗地流下来。就像开泄的闸门打开,他再也忍不住了,抽泣起来。我看他咬着牙强忍住,许是想要在老师面前保留一点自尊,却更加脸涨得通红,忍得难受,肩膀也抽动起来。我不说话,就让他哭一会儿,也许,哭,更能让他发泄,让他心情好一些。
一会儿,他心情平复下来。他说:“我要去看心理医生,我觉得我有精神分裂症。”我吃惊,没想到他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怎么会呢?我说,你说说怎么个精神分裂吧,老师就是心理医生。”我半开玩笑面露笑意地说。
他也许有点信任我的,说:“我现在看班里的女生那个样子就生气,都会装模作样。”
我说:“你说谁呢?”
他不说话。我说:“你的前后左右只有后面两个女生,顾杰和李慧,不过,这两个女生可是咱班出了名的好学生。学习认真刻苦,道德品质更是没得可说。你怎么看人家不顺眼?”
他说:“李慧吧,我叫她给旁边传个试卷她都不肯,我就气得不得了。”
我说:“你生气李慧是吧,人家李慧或许还不知道呢。你说让人家传试卷,也许,你这说话不清楚李慧没有听明白;也许,李慧看到我站在教室里,不肯去传,一会儿老师走了,她抽个空传过去。这没什么,凡事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再者说了,你说有时候看不惯女生的装模作样,这是你的心理问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态度,这是自由,你没有权利干涉人家。他不听你的,你自己可以传过去,何必自己惹气生?你的一行一动别人就看得惯吗,但人家像你一样发脾气了吗?即使你心里生气,你也要保持你的男子汉形象,你这样扔试卷是什么样子,你想,大家怎么看你,没有礼貌,不尊重同学,也没有家教。”
他眼睛通红,不住地抽噎:“老师,你不知道,我家里遗传精神分裂症。我爸爸妈妈都是这个脾气。”
哦,他这一说我倒想进一步探究一下根源。我问他爸爸妈妈的情况。
他说,爸爸妈妈在工厂打工,他和爷爷奶奶在老家长大,念五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忽然把他接到乐陵念书,他心里别扭,老发脾气,而爸爸也脾气暴躁,他只有忍气吞声。但,一直心理不平衡。
听至此,我理解了这个孩子,也很同情他。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他。我说:“想想老师的话,试着转变自己的心态,心胸大度,开阔,做一个真正的男儿。心态改变,就会看到一片晴空。如果,你真能去看心理医生咨询一下,也许会有更多的帮助。”
他说:“就怕,我老爸不让我去。”我深知他的难处,性格古怪粗糙的老爸怎会体谅儿子的心情,说不定儿子和他一说反而招致一顿训斥责骂。
我说:“看看吧,不行再来找老师。”其实,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也多少能给他以心理疏导,但感觉很吃力,语言很苍白,不能一语中的,也不能三言两语就能切中要害,而我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孩子们非常需要心理教师的。
一篇文章《如果老师们都精通心理学》让我眼前一亮。高中班主任殷贺面对“问题”学生,如果不能支持到学生,内心就会有很大的“空洞”,会很无力,也找不到根源(和我的感觉一样一样的)。后来她学习了心理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首先是她自己的变化,学生感觉她是个非常潇洒,非常自由,内心力量很强的人。再就是她的几句话,就能让学生的焦虑烟消云散。她现在关注的是“这些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这比成绩更重要的多。因为孩子健康成长了,成绩自就好了”。而我读完这篇文后有找到知音的感觉,也豁然开朗了许多。所以,我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们的成长状态上,孩子们能够愉悦地生活,就能够愉悦地学习。
据我所感,高山有着强烈的自卑心,他找不到方向,没有存在感。所以,打开心结是关键,还需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思想沟通。也许,我不能做一个对他有巨大影响的人,而现在我要做一盏灯,能照亮他多少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