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问彼嵩洛》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问彼嵩洛》读后感锦集

2020-02-02 23: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问彼嵩洛》读后感锦集

  《问彼嵩洛》是一本由耿朔 / 仇鹿鸣 / 林晓光 / 毋有江 / 胡鸿 / 王煜 /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7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问彼嵩洛》读后感(一):读后感

  海内存知己天涯比邻

  其实相对于文中历史考古文化社会学科观感成果,我更喜欢的是这种北京一诺,嵩洛再会的感觉

  毕业快6年了,我和大学朋友曾经在同一时间在5个城市看同一场电影,情系中,情在手上。

  人终究是社交性的动物,我一直在记挂着,也为你的悲观而悲观,往前走,莫回头。

  《问彼嵩洛》读后感(二):随意四方的历史与未来

  晚上做旅行社路线设计的朋友问有哪些有意思的书推荐,想都没多想,直接把这本推给了他。自己十年随处东游西逛,最喜欢的还是文物与历史主题游。在山水与历史之间,往往有“重回历史现场”之感。此书与赖瑞和的以唐朝为系列游记相比,似乎更适合下的读者(赖的书多成于十几年前,读起来似乎有些历史感距离感了)。书中各人都各怀绝技,在嵩洛之间走出了一条中古历史的路。想起前年在阿旁宫遗址西装革履地在路边打车,觉得还真有些穿越感。

  《问彼嵩洛》读后感(三):中原访古游记

  2017年盛夏,十位国内年轻学者进行了一次嵩洛访古游,其中即有«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家族网络»、«长安与河北之间»的作者仇鹿鸣,«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的作者胡鸿这样的史学新锐,也有考古学文学美术等多个专业的学者,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研究中古时代的专业,也是年龄相近青年学者。他们从郑州出发,途径嵩山、偃师,终于洛阳,主要考察了沿途知名博物馆、碑刻、石窟墓葬以及城市遗址,每个人将自己的见闻汇总,即为此书。

  从东汉到隋唐这段中古时期,嵩洛地区疑问中国中心作为夏朝(二里头)即为都城的洛阳,被誉为“天下之中”,嵩洛地区仍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遗产,嵩山之顶峻极峰、少林寺塔林、汉三阙、“中华第一塔”嵩岳寺塔、曾代表洛阳繁华毁灭的永宁寺塔、汉魏故城考古工地武则天所立升仙太子碑、巩义宋陵、龙门石窟……跟随者这些学者的脚步我们经历嵩洛地区在东汉、魏晋、北朝、隋唐一代代繁华兴起,又随着一次次战火沦为废墟,直至最终黯然淡出了中国历史的中心舞台

  相比于传统历史著作,这种游记的形式无疑更为“亲民”,可较为轻松的让人掌握严谨的历史知识同时本书中大量关于碑刻的内容,算是给这类“冷知识”做了一个不错的科普。如果你对中国中古历史感兴趣,或有兴趣来一次嵩洛历史游,作为一个爱好历史的洛阳人,我将向你毫不犹豫的推荐本书。

  《问彼嵩洛》读后感(四):关于《问彼嵩洛》一书的书评

  此前受田师之托,为此《问彼嵩洛》作一书评。此书作者,皆为名校学者,小子何才,岂敢妄评?强作此文,极知僭踰,无所逃罪,但求于读者不无小補。月前此书到时,我即卒读,关于评价却拿不准该取何标准、居何立场,以至搁浅。直至复读程子《读论语孟子法》方有所知止,遂有是评。

  总的来说,我不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当然此书并无甚大碍,只是读来实在不令人感到愉悦,更遑论感动,私以为闲时解闷尚可,若为精读则大可不必。原因如下:第一,学术性欠佳。且不说出版商的宣传言过其实,就是诸位作者本身的学术水平也绝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书中述多论少或没有论,即多为文献资料的搬运而缺乏学术性的诠释与论述(不知是否为了个人的学术研究而存私不表);二是浅尝辄止般的行文不能揭示仿古的真正内涵与意义。第二,旨趣不明确。该书不能体现嵩洛地区对中国与中国人这个文化模式或生命状态在塑造过程中的独特影响,使读者感受不到诸学者此行的必要性。如果说该书面向的是普通大众,是一本具有知识普及作用的游记,第一条关于其学术性的评价或许严苛;那么我在这里(即第二条)的评价,实际上是认为几位作者没有很好的将其此行的人文动机与人文精神传递出来。读起来,终有隔层油膜的感觉,讲的不透彻,落笔也未在关键处;作为专业学者,即使是普及读物也不应流为对历史文献的简单翻译和复述。凡文章所书,必有其旨,或立仁义,或称忠孝,或开民智,或刺衮服之缺,或颂青竹,或美山花,终归要有所指,否则如天花艳艳,亦无所取。第三,绝少情怀。按理说,几位学者自四方而会于中州,行走于嵩洛,触目三代以至汉晋唐宋的千年遗迹,不应该缺乏情怀,但是此书读来颇白,文意平平,似不得已而为之。如此汉砖晋瓦,唐碑宋土,无数英雄名士残魂永伫之地,自当深咏,何至于斯文之不堪?不过由于我对乡与历史的深念,也极难避免情发而丧中道的错误,我亦未免固陋,可能苛责过甚。第四,该书绝少文采。既为游记,又皆为饱学之士,行文似记账,意蕴不彰。对读者而言,想要依靠文字作一番神游,几为奢忘。当然若如余秋雨般的文字,以“苦旅”为名,比附“文化”,行间间露哀怨,如穷文落榜,又似妇人垂泣,只一酸字,亦不可取。第五,主线不明晰。几位学者各自为文,但行程是相同的,且自驾出行,沿途又有各单位学校研究所为其开方便之门,应当深谋远虑,考量精微,但是观其形成,颇多遗憾。如探访巩义石窟寺,为何不观洛水入黄河处?既至河南省博,何以不访郑州商城遗址?不知是因为不了解还是准备不充足,亦或是别的因素所导致(文中倒也有提及,或言因暴雨受阻,或言兴趣不在三代)。第六,轻下断言。以仇先生为例:仇氏开篇即言郑州商城为郑州市内唯一古迹,教人读来不胜唏嘘。四环以外不讲,仅四环之内,郑州古迹就绝不止商城遗址一处。如城隍庙、文庙、北大清真寺、巴巴墓、列子祠墓、惠济桥、熊儿桥、祭城遗址、大河村遗址、八达庙遗址、天齐仁圣庙、魏巍故里等等。当然这些并非是什么名胜风景区,对于普通人而言观赏性不大,但是对于自我标榜的历史学者,却不可不说其意义重大。以郑州文庙为例,内藏《大明嘉靖历年贡士题名之记》、《御制孔子赞》、《御制平等回部告成太学之记》、《重修东里书院记》、《重修魁星阁记》等几通碑刻怎能不看?

  此六条,我自以为是有些苛刻,但是我也有些自己的考虑在里面。书中所述之遗址古迹,我全部到访过,所以说对于其附近的交通状况,保存方式以及所能获取的信息,我大概是知道一点的。初读此书,还不敢妄下评断,担心因自己的迂阔以及对家乡和文物的宠异而失公正。于是,我在六月末七月初的六七日里,特意去看了一些古迹,如张良刺秦的博浪沙、汉献帝禅位的禅让台、宋太祖黄袍加身的陈桥驿等,是以就着回忆写下这篇评价。我承认其中有许多主观的倾向,但自以为还是切中缺弊的。当然,书中也有许多闪光点,如仇鹿鸣等几位学者的文章颇可称赞。使我有所得的有几处,暂列几点,伏请田老师裁断;如其将其人此行与清人访碑同书,古今比照,得失进退,可以观矣;再有其关于北魏孝文帝太子不耐河洛暑热而意欲还都的描述,殊为可乐;不过还是总觉得没有讲透彻,比如清人访碑的目的在哪?情人访碑得到的学问又在哪?今人以今日之方法访碑得到的学问又在哪?与清人有何进步?得到哪些前人未得之处?而又有哪些是前人有得而今人无所得的?所以,我觉得此书缺一“认真”,或许所当期待的不是商业读物,而是要注意诸学者能否就此行之所得而有所产出。小子疏陋,姑有妄议,唯恭伫在侧,以候之明教

  《问彼嵩洛》读后感(五):在“天地之中”寻访历史现场

  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拥有文物古迹的数量和质量上绝对足以睥睨全国。不过今天显而易见的现实是,由于经济状况和人口素质等原因,这个厚重的历史文化大省却常常沦为中国民间“地图炮”的攻击对象。曾经的辉煌耀眼与眼下的凋敝落寞形成鲜明对照,无疑令人感到唏嘘与遗憾。

  历史学者一定最能体味这种心境,他们整日与古籍卷帙相伴,致力于用错综复杂的史料证据还原那些逝去的文明,有时还必须回到历史发生地的现场,寻觅可能会为研究带来启发的蛛丝马迹。对于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南宋以前时段的研究来说,河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到中原大地访古考察想必是每位中古史学人梦寐以求的“必修课”。

  1

  2017年7月下旬,来自全国多个高校的十位青年学者集聚郑州,开展了一次激动人心的中原访古之旅。考察结束后,各位学者分头撰述,记录考察过程和心得,最终结集成册,名为《问彼嵩洛》。

  本书一共收录了9篇文章,作者分别是浙江大学的林晓光、武汉大学的胡鸿、上海师范大学的范兆飞、首都师范大学的孙正军、四川大学的王煜、武汉大学的毋有江、复旦大学的仇鹿鸣和唐雯,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耿朔。

  正如引言所述,这些青年学者“分散在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美术史等不同学科……唯一的交集,是大家的研究时段都在中古”。考察动议于一年前众人在北京的饭局,“烟雨的江南、云淡的雁北乃至崎岖的蜀道,都被抛上饭桌,借助酒劲,漫天闲游,最后落地的却是听上去旅游团也会走的路线:从嵩山到洛阳。”这条路线“穿越中古政治版图的心脏地带”,足够吸引大家的兴趣,于是一拍即合。

  近些年,随着国人教育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人文景点在旅游目的地中的热度逐渐升温。相比于自然风光,人文景点对旅行者的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具备一定的知识门槛。例如郑州的商代遗址,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格甚高,但假如你没有考古学的相关训练,即使站在遗址面前,眼中所见也不过是一方令人扫兴的黄土堆而已。

郑州商代遗址

  或许有的人会说,不是还有导游吗?请个导游讲解一下,不就行了。但假如我们对旅游行业稍有了解,就会知道一般导游讲解往往就是“背书”,他们口中的那些知识并非来自于自身体悟,只是一套规范化的说辞,面对天南海北的游客讲过无数遍,看似滔滔不绝,实则空泛无物。依我自身的经验和习惯,每去一个人文景点,与其听导游陈词滥调,还不如自行上网搜索相关介绍。

  《问彼嵩洛》中的作者都是活跃于当今学界的青年翘楚,他们设计的路线景点均与自身的研究领域和问题意识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区别于大众旅游的一点。不过耿朔、仇鹿鸣两位主要策划者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种寻找人文景点的“秘籍”,倒值得向大众推广,那就是“刷国保”。

  “国保”,是访古爱好者圈内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简称。从1961年第一批国保单位诞生以来,国务院迄今已公布了七批国保单位名录,全国共有4296处不可移动文物跻身国家最高保护级别。按照现成的国保名录去筛选人文景点,绝对是一种讲求效率而又保证质量的方法,乃至仇鹿鸣戏言,“国保单位名录是中国最佳的人文旅游指南”。

  2

  “问彼嵩洛”考察小组此行的重点是河南登封市嵩山腹地及其周边地区,因为这里有少林寺、汉三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等一大批重量级国保单位。2010年,登封市政府将这一片历史建筑群打包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以“天地之中”命名。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名气最响者非少林寺莫属,故而游客一般多集中于景区内的常住院,但常住院里的建筑大多是清代、民国年间复建的,更有历史价值的是景区内的另外两处景点——初祖庵和塔林。尤其是位于五乳峰下的宋构初祖庵大殿,是嵩山地区现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可它距离常住院还有一公里多的距离,愿意涉足此地的游客相当稀少。不过由于抵达时间较晚,考察小组在少林寺景区只看到了碑林,没能见到初祖庵的真容。

  遗憾也是访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些珍贵的文物古迹之所以能够历经王朝更迭、兵火战乱而幸存至今,主要因为它们大多身处荒郊野地,交通不便,一般人不易寻得。在访古圈里,“寻隐者不遇”的情况时常发生。又比如,考察小组明知会善寺的净藏禅师塔是国内仅存的唐代八角形砖塔,但因其已被划入军事管理区,拒绝对外开放而无缘得见。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里不对外开放的还有三对东汉石阙,分别是太室阙、启母阙和少室阙。所谓“阙”,是中国古代一种类似于门的建筑物,位于道路两侧,示意由此而始。东汉距今已将近两千年,地面建筑能够保存下来自然弥足珍贵,因此这三对石阙首批就入选了国保单位,平时被锁闭保护起来,秘不示人。此行幸运的是,考察小组都是学界中人,通过找人联系介绍,被文保单位获准进入三阙所在室内,得以近距离观瞻。

  汉阙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画像,其中不少取材于神话和现实中的动物形象。考察小组在三阙上都发现了一种巨体长鼻之兽,似猪似狼,引起大家的讨论。最后擅长美术考古的四川大学教授王煜给出了意见,认为那其实就是汉人想象的大象,“形象失真而怪异,应该是当时的一般工匠还没有准确的知识而根据传闻创作所致”。

太室阙上的大象

  此外,启母阙和少室阙上还有一人在一圆形物旁起舞跳跃的图像题材,之前有不少人断定这就是“蹴鞠图”,并将之作为中国是足球发源地的最早实物证据。但王煜从严谨的专业角度质疑了这一看法,原因是图像本身过于简单,而且缺少其他经过确证的蹴鞠图像加以对照,他认为此图表现的只是乐舞百戏的一种。

启母阙上的疑似“蹴鞠”图像

  3

  唐雯《升仙太子碑的生命史》是书中唯一一篇由非考察小组成员撰写的文章,考察小组考虑到此行也重点考察了偃师缑山的升仙太子碑,所以便将这篇力作收入集中。或许是同为女性的缘故,唐雯通过细致的文献爬梳和历史共情,把女皇武则天立碑背后的隐秘心绪令人信服地揭示出来。

  缑山的海拔其实并不高,它东邻嵩山,西傍龙门伊阙,在武则天和中宗统治时期成为“神都”洛阳延伸出的重要政治、宗教空间。武周圣历二年(699),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触景生情而撰写了升仙太子碑文。

  考察小组驱车而上,升仙太子庙今早已不存,只能看到被砖墙、铁皮封闭起来的升仙太子碑立于山巅,等待管理员打开门锁后,才得以一窥究竟。这块碑正面碑文33行,每行66字,主要内容是武则天攀附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将自己建立的周朝和先秦的周朝联系起来,为统治赋予神圣合法性。长久以来,这块碑在书法史上享有极高的评价,一般被认为是武则天本人晚年的行草真迹,尤其碑额处“升仙太子之碑”六个大字使用“飞白体”,尽显磅礴气韵。

  不过对于历史学者而言,重点关注的肯定不是升仙太子碑的书法价值,而是碑刻背后隐藏的某些史实信息。比如此碑碑阴上不同时期的题记,就反映出武则天时期到中宗朝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情势的变迁。(参孙英刚《流动的政治景观——<升仙太子碑>与武周及中宗朝的洛阳政局》)

  唐雯虽是中文系出身,但扎实的古典文献学训练也让她在解读这座碑时获得了读史的纵深感与同情心,她从碑文生成的复杂过程中,敏锐地觉察到此碑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之死有关:“事实上在缑山西北7公里左右,即是死后被谥为孝敬皇帝的李弘恭陵所在之地,即使在今天,从缑山北望,恭陵所在仍隐约可见,很难想象武后经行此地之时,会完全没有想起长眠于此的故太子。”而要印证这一观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自登上缑山,回到武则天的历史现场中去。

  以上仅是考察小组此行的几处述略,可见学者访古之鹄的所在。书中还记录了一些有趣的考察花絮,为一行人严肃的学术气质增添了轻快的氛围,比如来自南方的学者在河南吃面,大海碗的分量让他们统统面露难色,其中武汉大学的胡鸿还顺势分析起河南饭菜之所以分量足、价格低的原因,着实透露出一本正经的可爱。

  ( 刊2019-7-25晶报·深港书评,https://detail.allcitysz.com/h5/detail.jsp?newsId=AWwobQQ0lFnXRGueMlsZ&id=96167&uid=513dc901929e4d6382ccdeca55b93813&env=prod&isShare=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