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后,为何敌国皇帝为他建造衣冠冢,两国百姓嚎啕大哭?
皇帝是古代最高权利者,掌握着天下大权和一国生死。皇帝们也明白一个道理,自古无情帝王家,只有绝情绝义自己才是毫无破绽,敌国也就无处下手。但是事也有例外,在古代有一位“最仁慈”的皇帝,他虽然并没有做出开疆扩土的雄功伟业,但是他却凭借着自己对天下的“温柔”征服了敌国百姓和皇帝,他就是宋仁宗赵祯。
赵祯是他老爸宋真宗的第六个孩子,当初出生在开封府内,是宋真宗和李宸妃所生的。但是宋真宗当初并不是很喜欢李宸妃,他想的是要立宠妃刘娥做皇后。但是刘娥肚子一直不争气,没生下子嗣,宋真宗立刘娥为后必然会受到满朝文武的抗议,所以他就对外宣称赵祯就是刘娥所生的。这就是后来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赵祯有五个哥哥,所以赵祯以为自己登上皇位这辈子没指望了,但不成想这五个哥哥竟然一一嗝屁了,唯一一个能坚持活几年的二哥也还没当上太子时就一命呜呼了。结果偏偏到了赵祯这竟然没有挂,硬是凭借自己的命硬干倒了前面的皇子成了北宋的太子。
后来宋真宗驾崩了,而赵祯还只是个孩子,所以对他而言要处理政事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赵祯请出了太后刘娥帮助赵祯管理朝政,替自己担了十一年的重担。当然此时赵祯并不知道刘娥并非是自己生母,后来赵祯长大后还让包拯调查过此案,得知真相后也曾大动肝火,最后包拯还是凭借着智慧让李宸妃与赵祯母子相认。
明道二年后,刘娥也去世了,赵祯也没机会再浪了,只好接手了政事。不过好在宋真宗的时候赵祯就在旁边听着爸爸怎么处理国事,所以赵祯干着干着也慢慢适应了过来。
用人治世之才
赵祯这位皇帝和宋真宗可不太一样,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温柔和仁慈。要知道北宋的一些名臣像范仲淹,包拯等等都是被赵祯所重用。文人自古都是十分的正直和一身傲骨,包拯和范仲淹也都是这样,说话都特别的直。虽然直言进谏是好事情,但是像李世民这样能容忍别人不给自己留面子的很少很少,但是赵祯就能做到。
包拯我们都知道是古代极其有名的大清官,被百姓爱戴为包青天,指的就是他不畏权贵要为百姓做主的豪情。而像包拯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得罪别人,但是赵祯就比较温柔和宽容,就算包拯得罪了自己也不介意。有一次包拯在赵祯面前说话,说的兴起时口水都喷到了赵祯的脸上,赵祯也没说啥抹了抹脸继续听包拯说话。
除了待人比较温柔外,赵祯还十分的能体谅百姓的疾苦。首先他就带头在宫中过着节俭的生活,然后将节省出来的费用用到百姓身上。他曾多次给全国各地降低赋税,还让范仲淹等改革派进行一系列改革,尽可能的为百姓谋福利。
而在赵祯的温柔的统治下,北宋百姓的生活稳定,赋税又低,所以人们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化上,让北宋的文化建设和经济水平提升了不少。而赵祯所治理的天下江山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文武百官均是贤良之才,于是后人就把赵祯在位的那段时间称为"嘉祐之治"。
不是害怕打仗,而是不想打仗
前面也说了,一个皇帝不无情不铁血很容易引起敌国的窥视,他们会觉得皇帝懦弱无能,很好欺负。于是宋国附近的西夏,契丹等等都对北宋虎视眈眈。
后来西夏建国后就大举进兵攻打北宋。赵祯也不甘示弱就派军队抵挡,后来双方就成了不是你打败了我就是我打败了你的局面,战况也陷入了胶着。西夏和北宋因为这场战争损失了大量的将士,边疆百姓的生活都是苦不堪言。赵祯为了能让百姓好好的过日子,于是主动找来西夏首领要和他签订条约。
双方约定,赵祯每年给西夏大批的物资,像布匹,钱财,茶等等,西夏则向北宋称臣,两国互相开放贸易通道。除此之外,赵祯还用这种契约的方式消除了辽国的入侵,用钱财和物资来换取两国的和平共处。
乍一听觉得赵祯这是亏了,其实仔细一想赵祯还是赚了的。毕竟你要打仗的话军费等等都是一大笔的费用,而北宋最不缺的就是物资了,再加上两国又开启了贸易,所以赵祯这一中和下来其实还能赚了不少,而且边疆百姓也能稳定的生活了。
不过赵祯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国家安宁,并不是说害怕打仗,该强硬的时候赵祯还是很强硬。1049年广西一个少数名族因为和交趾打仗后打不过,就跑来北宋境内大肆攻打北宋的城池,于是赵祯就派大将狄青去灭了他们,丝毫不给妥协的机会。
从赵祯对待各国的态度可以发现,赵祯的温柔只对朋友,对敌人还是十分的冷酷,因为他知道西夏和辽国都是没有物资所以才来侵略的,所以他才会用以物资换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国的战事。而对于他人无理由的侵略赵祯也会丝毫不手软的反击,对他而言他只想做好自己的北宋君主,保护北宋人民的生活安定。
驾崩后敌国皇帝与百姓都痛哭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赵祯并没有一吞天下的霸气和雄心,也做不到像大唐那样盛世繁华。他只想做的就是保护好大宋的江山,维护好百姓的安宁。
赵祯在位的时候所做的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他看到百姓常常因为疾病而苦不堪言,于是就大力支持发展医疗事业,他知道百姓因为税务吃不饱饭,他就减税务。他重用包拯为百姓申冤鸣不平,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当时百姓们的心声,所以他才会被后人拥护为中国“最仁慈”的皇帝。
赵祯在五十四岁的那年去世了,天下百姓一片悲哀,就连敌国的皇帝和百姓都痛苦不已。当初辽国也是侵略北宋的敌人之一,耶律洪基有一次想亲眼看看宋朝的样子,于是就偷偷的混进了大使团。赵祯对于辽国的使者十分的优待和关心,耶律洪基也被赵祯表现的中原大国风度所折服,于是回国后对宋朝也是十分的尊敬。
所以赵祯的去世的消息传到了耶律洪基的耳朵里后,他抓住了使者的手失声痛哭,哀叹到:“自己四十二年都没用动过兵武了,这都是宋仁宗的功劳啊!”辽国百姓们得知了赵祯的去世消息也忍不住难受悲哀,因为赵祯开通了两国贸易帮助他们改善了生活,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如今赵祯不在了,百姓们也都怀念起了赵祯的好。
后来耶律洪基命令手下为赵祯打造衣冠冢,并严格按照祖先的规格进行下葬。就连临死之前都握住孙子的手告诫他不要向宋朝生事。可见耶律洪基对于赵祯是多么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