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流氓教授”火遍网络,坐拥百万粉丝,看着像农民,其实是教授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流氓教授”火遍网络,坐拥百万粉丝,看着像农民,其实是教授

2020-04-01 20:49:24 作者:冰晶鸟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古至今老师这个职业里,出现过许许多多广为人知名人比如说春秋战国时,被人誉为“天纵之圣”,“至圣先师”的孔夫子,有弟子三千,十二贤人,周游列国,编订六经,留《论语》,为往后的数十代帝王因为国法,哪怕直到今天也影响深远

  所以,我们印象里老师、先生样子,应该是瘦骨、蓄须、傲骨古板,那今天我们将的这位63岁的“流氓教授”戴建业,可就与上述说的任何一点都不同花甲之年的他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组长学科带头人。但网友们都戏说他“像是流氓有文化语不惊人死不休”,上课讲课像讲段子,下了课却生活得像个农民,到底是何种原因使得别人这样来评价他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走近了解这位与众不同老先生—戴建业。

“流氓教授”火遍网络,坐拥百万粉丝,看着像农民,其实是教授

  戴建业,1956年于湖北黄冈市麻城出生,直到现在63岁的他,还是说着一口流利的“麻城口音”,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作为中师大学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研究项目主要是中国古代的古典文学,所以无论是魏晋南北朝的典故,还是唐诗宋词,他都知之甚多,截止至今赋有著作16部,编著6册,随笔集3本,论文45篇,其中《瞧,这世道》、《假如有人欺骗了我》、《一切皆有可能火爆到上架不到3个月就卖到脱销,想要编撰总结出如此多的道理看法,没有一个海一般的读书量是行不通的。

  戴先生曾在课上,说过自己读书的经历,教了40多年的书,想言之有物浅显易懂,不先自己消化不行的,从每首诗的诗意情感,了解通晓后,积累多了同一写的东西了,就能清楚他的行文习惯了,看懂的文人多了,也就能渐渐了解了他们所处的朝代是什么样子了,再回过头来读诗文时仿佛自己也成了作者理解时写诗时的所思所想,读书只朗诵除了练嗓子之外是没有益处的,所以有了这40年间不间断地吸纳总结后,“戴先生”才成了真正的“博古”之人。

  在网络上爆红,这是戴建业所想不到的,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写的书和文章,比我的人要好看,也比我讲的课好看,让大家能够更了解和喜欢诗歌文化,并将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读书,这是好事。”所以作为老师,戴建业为了把中国古典文化传播出去,也为了能让更多无基础想要了解的人感兴趣甚至能读懂诗词

  他做了许多创新和改变,他说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陶渊明是个特别幽默感的人,他第一句写“种豆南山下”,以为他种的蛮好的,他突然来一句“草盛豆苗稀”,种得个鬼田,要是我种的这个水平,我绝对不写诗,你以为他肯定是懒得弄吗,他不,他马上来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天还不亮他就起来了,月亮出来了才回去,还是种得个“草盛豆苗稀”。就是这样风趣幽默的讲评,让很多不曾读过,不曾了解过这首古诗的人,豁然开窍般的懂了,“通今”就是打通现今人的思想,想来,戴先生也是“通今之人”。

  要说戴建业的前半生遭遇可真是“翻山越岭”,像戴先生本人回忆说到自己的“倒霉遭遇”时说,自己刚上学不久就碰上了“上山下乡”,结婚了又碰上“计划生育”,混成了教授又碰上教授大贬值。

  儿时的戴建业是对读书毫无兴趣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因为父亲的“望子成龙”,自己全身上下都受到过“重点照顾”,后来的自己反而是“没有人逼着读书反而想读书”的喜欢上了读书,让戴建业把一切都看得很透彻,本就不好打扮的他,更是简化到“不漏体,不失礼”即可。

  我们通过戴老师的视频可以看到他风趣幽默的一面,但是在下课后,视频背后的另一面,网友都戏称他“活得像陶渊明”,这是借陶渊明的农艺生涯来形容戴老师课余时间的老农民样子,总是穿着一身灰色的羊毛衫,对于别人“农民”的评价没有不满,他用自己独特的麻城口音说:“老师本就是园丁,教书育人就像是劳作耕田,我是农民,你们岂不是我种的田咯。”

  为什么这样一位“农民”会在抖音上突然火了呢?还坐拥百万的粉丝,看了很多戴老师的视频后,我们不难发现抖音其实只提供了平台,幽默也仅仅是表象,真正吸引人的还是他幽默中所蕴含的道理,在幽默的解读古诗和历史时,用更有效果的“巧劲”让自己的话更好懂,作为园丁来说,戴老师不愧为“最会种田的农民”。

  戴老师讲李白的《将进酒》,一字一句都透露着市井和有趣,他分析这是一首劝酒歌,李白不光好喝酒,还好劝酒,别人劝酒只能“硬劝”,他劝酒还劝出来了一首诗,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河水不能倒流,时间一去不复返,兄弟们,时间不等人,我们喝吧!这种另类的解意是常人想不到的,要说这其中有什么错误吗,还真没有,诗词中的意思确实如此,但没有哪个老师会用这样的方式讲出来,但听得人一笑的同时却又神奇般地记住了,可能这就是这位“质朴”又“迷人”的农民伯伯独特的魅力吧。

  所以,我们多希望像戴建业这样的老师再多一点,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坚守,才能延续着中华的历史积淀、先人传记、精神传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