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间奏曲》观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间奏曲》观后感100字

2020-04-06 22: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间奏曲》观后感100字

  《间奏曲》是一部由雷内·克莱尔执导,Jean Börlin / Inge Frïss / Francis Picabia主演的一部短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间奏曲》精选点评

  ●我还没达到这么高的抽象境界,不觉得震撼,也不喜欢

  ●连想象力都早就被早期电影人用尽了啊…… 暗影中一束光照亮的芭蕾裙美得让人想哭

  ●皮卡比亚编剧,雷内·克莱尔导演,后来诗意现实主义去了

  ●雷内·克莱尔的短片,几段不相关无逻辑小故事,各种蒙太奇镜头先锋实验使用

  ●这才配叫先锋派!视听语言极其丰富,各种摄影技巧剪辑技巧的探索,很欢乐啊,一点都不闷,很多技巧都让后代学过来了。跳轴,慢动,快动,多重曝光,从玻璃板下面拍跳舞等等。看到小船城市叠在一起,想起巴斯特基顿的《摄影师》,难道是讽刺这部片子

  ●灵车是过山车棺木座位芭蕾舞女是隔壁座上舞的人,乘上这部列车,会在终点爆炸

  ●世影史:西方大多数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没有故事情节的先锋派实验作品,一部“纯电影”的即兴创作充分体现了达达主义艺术精神。这部影片完全摒弃了叙事逻辑,采用了散漫无序的结构,但是通过剪辑和迭印等艺术技巧,突出画面之间的视觉形象联系鲜明节奏变化多端运动是此片另一个特征

  ●克莱尔--达达主义,实验电影,用多组无序、荒诞叠加表现传统。最后的剪辑像是将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交叉剪辑用于灵车追逐,但不同点在于最后一分钟营救是有序的,带来情绪紧张氛围;这里的镜头是无序的,带来的却是视觉眩晕。

  ●达达主义代表作,所以曼·雷和杜尚在里面下棋也理所应。达达主义强调电影的表现性,强调角度,强调视觉效果。从中可看到90度仰拍的曼妙芭蕾舞步滑稽的出殡队伍。通过快切、动静对比、快动作慢动作递换、叠画营造愈演愈烈速度感,将追赶灵车变成全城狂欢。

  ●雷内·克莱尔导演的先锋派实验作品,深受达达主义影响,颇具超现实主义风范。An absolute surrealistic movie。Somebody gets killed,his coffin gets out of control and after a surrelistic chase it stops。The person gets out of it and let everybody who followed the coffin disapear。

  《间奏曲》观后感(一):叹为观止的达达派主义影片

  《幕间休息》又称《间奏曲》,是一部典型的达达派主义的作品。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在这部影片中,运用到了各种各样拍摄剪辑手法:定格,升格,叠化,倒带等等。影片用了很多不同寻常的拍摄角度,它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叙事逻辑,整部影片看的令人一头雾水,摸不清具体在讲什么。但是又通过来回的交叉剪辑和画面之间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让这些似乎毫无逻辑的片段又貌似有那么一点的关系。动静对比,快速切换节奏感在一点点的增加,再加上和音乐完美配合,将追逐灵车那段推向了影片的高潮,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和速度感。

  《间奏曲》观后感(二):电影学习笔记

  欧洲电影先锋运动时期的达达主义,要学习的是电影的节奏。这种无叙事的电影,画面跟音乐对位,而音乐最重要的是节奏,因此电影中的节奏可琢磨的东西挺多。

  因为变化电影产生节奏,不管是剧作、调度、画面上的。整体基调很诙谐,在这种诙谐里有戏谑的成分,所以说又是一部黑色幽默佳作。

  达达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的片子的确能学到挺多东西。

  《间奏曲》观后感(三):非理性,反逻辑

  他是梅里爱和林戴以来最著名的电影艺术!!

  相对于《对角线关系》和《机械芭蕾》这片子可说的地方多了不少,首先就是这片子里到处都是“人”。《机械芭蕾》里也出现了人物的形象,但那里的“人”是剥离了人的属性的人,是一种纯物化的“人”。

  这是部深受“达达主义”影响的电影。达达主义是一种对传统精神观念的反叛,对“逻辑”的颠覆。逻辑诞生于古典哲学,逻辑观念体现的是人对于理性的一种追求。而达达主义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因为这次大战使得艺术家开始反思理性和逻辑之间的必然联系。因为战争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尤其是一战——因为奥地利大公死了,把整个世界卷入一场战争,死人无数……于是这时诞生的达达主义就由对非理性战争的反思转变为对社会逻辑的反叛。

  具体体现到这部片子中,就是电影的非逻辑性!把情节内容的顺序颠倒,不同段落的组接,不需要理由的故意造成混乱,用来体现对社会的思考。

  如果一定要在这里面总结出理性的叙事逻辑,那一定是背离了导演创作的本意!

  《间奏曲》观后感(四):转引乔治·萨杜尔的简评

  这篇乔治·萨杜尔的简评,个人觉得比影片本身更有可看性。

  《休息节目》第一部分把三、四个主题巧妙地和很有节奏地糅合在一起,它是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布置的一个小摄影场里,利用一幅巴黎的全景图,一些圆柱形的烟囱和一位舞女优美动人的缓慢舞蹈来演出的。

  片中短暂地出现几个达达主义者的娱乐镜头,如曼·雷伊和画家杜向在下棋,皮卡比亚和音乐家埃利克·萨蒂在搬运一尊大炮。然后是瑞典舞蹈团的明星让·布尔林滑稽地穿着提罗尔地方猎人的服装,出现在剧场的屋顶上面。皮卡利亚在开枪把他的人物打死之后,就把剧情引导出殡和追逐场面。

  出殡的葬礼是在吕那杂耍场的奇特布景中,以一种庄严的节奏开始的。一匹骆驼拖着的殡车,一位打扮得象银行出纳员的牧师,象圆奶油面包似的花圈,所有这些都是达达主义的经典细节,在当时特里斯坦·柴拉和路易·阿拉贡的戏剧中,曾经出现过。但这些噱头也来自达达主义曾受其影响的战前喜剧电影。

  先锋派手法支配着《休息节目》的第一部分,而战前戏剧的手法则显现在第二部分,即从送葬行列出发起,开始表现出来。

  影片除了应用叠印、形象的变形和快速的蒙太奇等形式上的技巧以外,还按照百代公司或麦克·塞纳特的“追逐片”的常规使剧情不断地向前发展。殡车以不断加快的速度沿着吕那杂耍场的布景铁道驰去,越过圣克罗德山岗,又穿过毕伽迪海岸,载着棺木在大自然中奔驰。

  在影片结尾时,让·布尔林穿着象魔术师梅里爱那样的服装,用一种魔术使追赶他的人们的形象消失,然后又使自己的形象也从银幕上消失。

  《间奏曲》观后感(五):导演说

  《幕间节目》原是为达达主义芭蕾舞剧《演出暂停》幕间休息时准备的助兴节目。演出这个舞剧的瑞典鲁道夫·德马莱芭蕾舞团曾邀请达达派主将皮卡比亚编写了舞剧脚本,并绘制布景。皮卡比亚顺带为助兴节目草拟了两页初稿。初涉电影的雷纳·克莱尔,深受先锋派思潮影响,选中这个剧本,创作了自己的第二部作品——《幕间节目》。草拟了剧本的皮卡比亚说:“《幕间节目》……只寄兴于生活乐趣,追求创新的乐趣。”但是,在克莱尔的执导下,影片渗透了达达主义精神,抨击和揶揄了资产阶级的习俗、风尚、文化和礼仪:歌剧院和古建筑有什么用处?文艺是什么玩意儿?庄严的葬礼不过是一场疯狂的追逐!战后青年一代愤世嫉俗的情绪灼然可见。

  影片向传统叙事模式挑战,完全摒弃了情节和叙事的逻辑性,采用了散漫无序的结构,从剧院建筑夜景到画家对弈镜头,从水柱到旋转的舞步,从女人的脸到水母的眼睛,从徐徐上升的烟嘴到古代的多利安石柱……镜头的衔接方式令人如堕五里雾中。也许,这就是达达主义追求的“破坏美学”,但是,通过剪辑和叠印手段,影片突出了影像之间的视觉形象联系,譬如夜晚的灯光化为闪闪的烟蒂,芭蕾舞女演员的短裙化为一朵慢慢绽开的菊花,一根根竖立的烟斗酷似庙宇的立柱。克莱尔影片的特有形式美在这里已初露端倪。

  达达主义鼓吹的艺术“非人性化”也可在影片中得到佐证。杜尚曾经主张“干燥艺术”,摒弃任何情趣和情感因素。而雷纳·克莱尔的这部影片中的人物则是讽喻性的象征,只是抽象化表述的元素,全然没有性格和意志。这次创作尝试似乎影响了克莱尔后来的几部作品:社会和理的抽象化、人物性格和情境的风格化、精神的理念化既是克莱尔影片的一个特征,也是一个弱点。法国理论家巴赞赞扬过克莱尔的道德判断,但批评过他的人物缺乏心理厚度。

  但是,《幕间节目》的鲜明的节奏和变化多端的运动吻合了电影的本性,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电影的优势,从而补偿了“非人化”的缺憾。在送葬的一场戏中,慢镜头与正常镜头相交替,慢速摄影又加速了追逐的节奏,使灵车、送葬者、树木、道路、房屋和云彩飞逝般掠过,增强了影像的动感。应当指出,克莱尔在表现节奏变化时,没有遵照先锋派的一般观念利用抽象的形式,而是以现实生活场景为素材,譬如交替插入自行车运动员和汽车镜头,用人造风景区的小火车衬托跑在山路上的灵车。追逐成为克莱尔特别喜爱表现的主题,后来,《我们要求自由》、《百万法郎》、《意大利草帽》等影片都利用了让人喘不过气的追逐。人们戏称,克莱尔的影片属于“芭蕾舞式的现实主义”。从电影场面调度的若干基本主题出发理智地应用这些主题,这也是对银幕形式深思熟虑的产物。克莱尔从早期影片中借用的“追逐”主题糅入“正义追逐罪恶”或“人追逐财”的内涵,从而使电影形式得到了深化。对电影本身戏谑式的模仿是这部影片隐含的另一个特征:最后那场追逐场面既可视为向默片喜剧大师麦克·塞纳特的影片表示敬意,也可视为对它们的嘲弄。为了造成古怪逾常的视觉形象的冲击力,克莱尔甚至把摄影机放在公园的滑梯上“滑拍”,映出的镜头令观众头晕目眩。

  达达主义艺术和达达主义孕育的电影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怪诞”视角,克莱尔的达达主义电影尝试也深化了人们对电影潜能的敏感和认识。但是,达达派的激情毕竟是浅薄的,在与传统的决裂中充满盲目的冲动。他们不甘心成为精神的贱民,却找不到精神的家园,也无法与人沟通。虽然在柏林和科伦的达达主义者在政治上是革命的,达达主义思潮却终究成为历史的陈迹。

  1930年,曾经是先锋派的雷纳·克莱尔和让·雷诺阿一致主张抛弃“晦涩的艺术探索”,宣布埋葬先锋派:“本世纪的艺术的产生是具有反资产阶级性和大众性的……大众性不等于庸俗性,而是意味着为大众而写作。艺术是一种沟通,创作者绝不是为一小批专门家进行创作……”“如果说到天才,不要忘记,格里菲斯、卓别林和爱森斯坦这些艺术大师的创作绝不是为了自我欣赏,也不是为了少数电影家,而是面向全世界的广大观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