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回不去的城市
上大学之前从未来过南京,入学报到前两天没有事情可做,我就一个人坐公交车闲逛。漫无目的,一趟接着一趟,映入眼帘的是并不繁华的都市,与我老家的市区也没有太大差别。中途还碰到两位老人家,为了争一个座位而发生争执。
紧接着,2006年年底,南京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彭宇案”。徐老太在一公交站台等车时,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扶她的小伙彭宇,彭宇表示无辜,于是闹上法庭,最后法官判彭宇败诉。
有人说,彭宇案的判决结果让国人的道德观倒退了50年。因为前车之鉴,在校园外面,我们都不敢再做这类助人为乐的事情了。
大学几年,南京逛得很少。朋友到南京来玩,会叮嘱他去夫子庙时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钱包。因为,我有一次逛街,钱包就被偷了,那可是我一个月的伙食费。
因为种种原因,虽然在南京生活了四年,但是对这个地方还是喜欢不起来。22岁生日时,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南京,不是我的家》(点开可跳转到文章)。所以大学毕业以后没有留在南京,阴差阳错去了福建。
2014年结婚,媳妇儿在南京工作。虽然每年利用假期,会回南京一段时间,但是对这个城市还是没有太大的期待。
直到2016年,我突然发现南京“活”了过来,不再是我印象中的样子。
南京奔跑出了活力。那一年假期,我参加了南京悦跑,跟着很多小伙伴到处去跑步,平均每个月跑量180公里。奔跑的过程中,无论是江北、还是江宁,无论是羊山湖还是玄武湖,无论是幕府山还是紫金山,到处是奔跑的人群。从年轻人到老年人,大家都在展示着运动带给生命的力量。
南京交通越发便捷。当我所工作的城市还没有一趟地铁在建时,南京已经有六七趟在运营了。水路空运,都很方便。回家不用再像毕业时那样,坐23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因为超级便捷的交通,南京有了堪比一线大城市的气势。
很多人调侃说,南京是安徽人的省会。作为一个安徽人,我在南京没有感觉到排外,无论是江苏人,安徽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都一样。在南京这几年,打架的事情没有碰到,连吵架这种事情都很少见。
毕业时,南京经济总量比无锡要低,在江苏排第三,丝毫没有省会城市的体量。现在,南京已经早早超过了无锡,位居第二。而且,因为各类资源的优势,未来的差距很可能越来越大,即使追赶苏州也不是没有可能。
读大学时候,感觉南京很破,绿化和市政做得真是糟糕。但这几年,南京新建了很多公园,城市绿化做得越来越好。像我家附近,就被建设成了风景带,每天跑步运动,实在非常方便。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喜欢呢?
两年前,我调换工作到了无锡。无锡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无论是太湖的秀美风光,还是南禅寺的特色小吃,都能让人流连忘返。
但要是做个比较,我还是更喜欢南京,除了上面列出的优点,还因为它更有人情味儿吧。
回头想想,当年一心逃离南京,真是眼瞎。逃了4年,结果想回回不来,最后用6年的两地分居为10年前的鲁莽行为偿还了代价。虽然现在离家近了,但也只是周末能回家。
现在家人都在南京定居,今后大概会在这座城市待一辈子吧。